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社交焦虑障碍患者以自我为焦点的注意特征及其对其他心理过程的影响,阐明社交焦虑障碍的病理心理学机制.方法:在模拟社交情境下,对社交焦虑障碍患者32例和正常对照组35例进行注意焦点量表及焦虑相关的行为量表及焦虑躯体感受问卷的测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社交焦虑障碍组患者的以自我为焦点的注意水平和焦虑躯体感受评分...  相似文献   

2.
社交焦虑障碍的自我表征及其相关心理特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常常以假想他人的视角来审视和评价自我并形成消极的自我表征。通过对自尊、私我和公我意识、自我监控感等心理特质的系统考察,进一步探讨个体对自我的看法、经验和感觉是如何影响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的,明确影响社交焦虑障碍患者自我表征的相关心理特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医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社交焦虑的关系,为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运用一般自我效能感(GSES)和社交焦虑量表(IAS)对1600名医学生进行心理测评。结果:男生一般自我效能感显著高于女生;社交焦虑的发生率为24.0%;女生社交焦虑发生率高于男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社交焦虑显著负相关;社交焦虑、女性、家住农村和矿区、年级是预测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子,联合解释一般自我效能感总变异的13.8%。结论:通过提高自我效能感等干预措施,对医学生的社交焦虑问题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心理咨询门诊中社交焦虑障碍的共病情况及功能损害程度.方法用系统抽样法抽取494名咨客,用LSAS量表初步筛选,并按照DSM-Ⅳ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功能损害情况按照患者自我评价分为有无严重影响.结果心理咨询门诊中,66%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共患其他精神疾病;有17%~47%的患者报告社交焦虑障碍对婚姻家庭、工作功能、和学习功能产生严重影响;合并抑郁组的患者年龄、LSAS他评分数及功能损害程度与非合并抑郁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咨询门诊中社交焦虑障碍与其他疾病共患率高,对生活质量影响较重,合并抑郁障碍者功能损害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解高职护生社交焦虑现状,探讨高职护生社交焦虑与自我接纳的关系。方法笔者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方法,应用交往焦虑量表和自我接纳问卷对670名高职护生进行调查。结果高职护生社交焦虑总均分为40.93±7.29,显著高于常模(t=4.69,P〈0.001);社交焦虑与自我接纳成显著负相关(r=-0.564,P〈0.001)。结论高职护生社交焦虑状况较为严重,自我接纳是社交焦虑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6.
社交焦虑障碍(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即社交恐怖症(social phobia),国外有报告认为帕罗西汀治疗社交焦虑障碍有效.为此,我们采用开放性试验,了解帕罗西汀治疗我国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背景 虽然许多研究已经证实了社交焦虑与非理性信念、注意控制之间的相关关系,但关于注意控制是否会影响非理性信念与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的研究还相当缺乏。目的 探讨注意控制在非理性信念与社交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2016年10月,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择1 611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交往焦虑量表(IAS)、非理性信念量表(IBS)和注意控制量表(ACS)进行纸质问卷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法验证注意控制在非理性信念与社交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结果 IAS评分与IBS的3个维度评分呈正相关(r=0.112~0.349,P<0.001),与ACS的3个维度评分呈负相关(r=-0.376~-0.288,P<0.001)。结构方程模型显示注意控制在非理性信念与社交焦虑间起部分中介作用(χ2/df=3.630,RMSEA=0.040,CFI=0.980,TLI=0.967,SRMR=0.030)。Bootstrap结果表明,注意控制的中介效应 95%CI为(0.128,0.195),其中介效应贡献率约为36.6%。结论 注意控制在非理性信念和社交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注意控制作为一种情绪调节策略可以调节消极认知与社交焦虑症状间的关系,在未来社交焦虑障碍治疗中可能作为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8.
心理咨询门诊中社交焦虑障碍的共病与功能损害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调查心理咨询门诊中社交焦虑障碍的共病情况及功能损害程度。方法 用系统抽样法抽取494名咨客,用LSAS量表初步筛选,并按照DSM-Ⅳ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功能损害情况按照患者自我评价分为有无严重影响。结果 心理咨询门诊中,66%社交焦虑障碍患者共患其他精神疾病;有17%--47%的患者报告社交焦虑障碍对婚姻家庭、工作功能、和学习功能产生严重影响;合并抑郁组的患者年龄、LSAS他评分数及功能损害程度与非合并抑郁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咨询门诊中社交焦虑障碍与其他疾病共患率高,对生活质量影响较重,合并抑郁障碍者功能损害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9.
社交焦虑障碍是最常见的焦虑障碍,80年代以来国外对其研究比较多,国内近几年也开始对其进行研究与探讨.美国国立共病率研究(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NCS)发现社交焦虑障碍的终生患病率是13.3%,是继重型抑郁(17.4%)和酒精依赖(14.1%)之后第三位常见的精神障碍.社交焦虑障碍是一种常被过低诊断的疾病,许多情况下社交焦虑障碍要早于其他精神疾病出现,通常是和其他疾病发生共病后才被人们所认识,它通常比其他焦虑障碍功能损害更严重.与社交焦虑障碍发生共病的其他精神障碍比不发生共病时病情和功能受损更严重,对治疗反应更不佳,预后更差.未治疗的社交焦虑障碍可导致社会隔离、受教育和职业功能受损、易合并其他精神障碍[1].本文针对社交焦虑障碍与轴Ⅰ和轴Ⅱ障碍的共病情况和认知模式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0.
沐林林  朱琳 《实用全科医学》2010,8(11):1417-1418
目的了解精神医学专业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和社交焦虑现状,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社交苦恼与回避量表(SAD)对安徽省某医学院137名精神医学专业本科学生进行测量。结果精神医学专业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随年级不同而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年级组一般自我效能感高于高年级组;而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性别、城乡、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维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社交焦虑在年级和是否兼职维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低年级组社交焦虑高于高年级组,未兼职学生的社交焦虑高于兼职学生。而社交焦虑在性别、年龄、城乡、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学生干部各维度均未发现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精神医学专业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社交焦虑呈显著负相关(r=-0.518,P〈0.01),一般自我效能感越高社交焦虑越低。结论精神医学专业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随年级不同而不同,社交焦虑随年级、是否兼职不同而不同。精神医学专业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对社交焦虑存在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青少年抑郁障碍病人对情绪面孔图片的注意偏向特点。方法选取65例符合ICD-10诊断标准的青少年抑郁障碍病人为抑郁组,以性别、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与之匹配的正常青少年55人作为对照组。采用点探测范式,对受试者进行注意偏向任务测评。结果抑郁组在中性、负性图片注意反应时均高于对照组(P<0.01), 抑郁组注意偏向值大于对照组(P<0.01),2组间注意反应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中,负性注意反应时高于中性(P<0.05),对照组内两者反应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MD量表评分与抑郁组中性和负性注意反应时呈正相关关系(r=0.315, r=0.413, P<0.01)。结论青少年抑郁障碍病人对负性情绪图片存在注意偏向效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焦虑障碍患者对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特点,并分析其与认知风格和人格特质的相关性。方法:运用点探测范式和心理问卷分别对36例焦虑障碍患者和36例正常者进行评估,比较2组注意偏向、认知风格和人格特质的差异;比较不同性别焦虑障碍患者负性注意偏向分数的差异;比较社交焦虑症和广泛性焦虑症的负性注意偏向分数的差异;分析注意偏向、认知风格和人格特质的相关性。结果:焦虑组和对照组负性注意偏向分数、注意警觉分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正确率差异分数、注意解 除分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焦虑组和对照组自动思维得分、功能失调态度得分、艾森克人格N维度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男性和女性焦虑障碍患者注意解除分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社交焦虑症和广泛性焦虑症负性注意偏向分数、正确率差异分数、注意警觉分数、注意解除分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功能失调态度与负性注意偏向分数(r =0.383)、注意警觉(r =0.204)呈显著正相关(P <0.05);注意偏向分数、注意警觉分数与自动思维、艾森克N维度得分无相关性(P >0.05)。正确率差异分数、注意解除分数与自动思维、功能失调态度得分、与艾森克人格N维度得分无相关性(P >0.05)。结论:焦虑障碍患者存在对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主要表现为注意警觉,该注意偏向存在性别差异,且与认知风格相关。  相似文献   

13.
李雪晶  郭轶 《中国民康医学》2012,24(11):1294-1297
目的:探讨抑郁症病人的情绪、情绪调节方式和人格特质特点及其对抑郁严重程度的影响。方法:对90名抑郁症患者及与之匹配的90名正常对照组进行测评,测评工具包括日常情绪问卷、情绪调节方式问卷、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结果:(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抑郁症患者表现出更多的抑郁;(2)在日常情绪上抑郁症组有较多的悲伤、内疚和内向敌意,较少的兴趣、快乐;(3)在情绪调节习惯上抑郁症组对正情绪有较多的忽视,较少的重视和宣泄,对负情绪有较多的重视和宣泄;(4)在人格特质上抑郁症组有更强的神经质和内倾;(5)回归分析表明,在情绪调节方式上正情绪的忽视、重视、宣泄,负情绪的重视、宣泄对抑郁程度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在人格特质上,神经质对正情绪的宣泄,负情绪的重视、抑制有显著预测作用;外倾对正情绪的重视、宣泄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人格特质-尤其是内外倾和神经质-可能通过一些不良的情绪调节习惯(对负情绪重视和宣泄,对正情绪忽视)导致更多的负情绪,更少的正情绪。人格因素与不良情绪调节习惯因素的共同作用,可能是导致情绪障碍的重要机制,对抑郁严重程度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高原军人心理健康与负性认知加工偏向、情绪调节方式的关系.方法 采用90项症状清单(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负性认知加工偏向问卷(negative cognitive processing bias questionnaire,NCPBQ)、军人情绪调节量表(armymen's emotion regulation types questionnaire,AERTQ)对高原某部4 631名官兵进行调查.结果 ①SCL-90高分组在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各因子、认知重视、行为抑制得分上均显著高于低分组(P<0.01),而在情感求助和自我安慰上则显著较低(P<0.01);②SCL-90总分与负性注意偏向、负性记忆偏向、负性解释偏向、负性沉思偏向、认知重视、行为抑制均呈显著正相关(r为0.210~0.551,P<0.01),与情感求助、自我安慰显著负相关(r=-0.07、r=-0.11,P<0.01);③负性认知加工偏向中负性沉思偏向、负性注意偏向、负性记忆偏向3个维度和军人情绪调节方式中认知重视、自我安慰、情感求助3种方式可有效预测高原军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解释率为38.5%.④多重中介效应模型显示,认知重视在负性认知加工偏向对军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结论 负性认知加工偏向、情绪调节方式与高原军人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应重点关注高负性认知加工偏向高原军人的心理健康水平,降低认知重视使用频率,有利于维护和提升高原军人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5.
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障碍与精神症状、注意、记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80例首次发病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估执行功能,数字划销测验(CT)评估注意功能,修订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MS—RC)评估记忆功能,PANSS量表评估精神症状。分别将治疗前WCST成绩与精神症状、净分、失误率、记忆商做相关分析;将治疗前WCST成绩与治疗6周后精神症状的减分值做相关分析。结果 WCST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均与阴性症状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299,0.398,0.31;P〈0.01)。与数字划销测验的净分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38,0.35,0.31;P〈0.01),正确数、分类完成数均与净分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23,0.26;P〈0.05);总测验次数、随机错误数均与记忆商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29,0.28;P〈0.01或P〈0.05).治疗前持续错误数与阴性症状的减分值呈显著负相关(r=-0.225,P〈0.05)。结论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障碍与阴性症状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相联系.执行功能障碍可能是其他认知缺陷如注意、记忆及某些精神症状的产生机制。  相似文献   

16.
气质与注意力品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索小学生的气质类型与注意力品质的关系。方法 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选择四种典型气质类型学生各18 人,分别对他们的注意稳定性、注意广度、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进行测试,分析气质类型和注意品质的关系。结果 在注意广度、注意分配、注意转移三项品质上,多血质和胆汁质的学生呈现出优势,这三项品质与E 量表分有显著性相关。在注意稳定性上,胆汁质和抑郁质划削错误率高,错误率与情绪稳定性维度N 和精神质维度P 有显著负相关。结论 不同气质类型学生的注意力品质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阿立哌唑组与利培酮组,每组30例,分别给予阿立哌唑与利培酮,疗程8周;以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阴性症状均有较好疗效,但阿立哌唑对意志缺乏及注意障碍的改善更明显,且不良反应少。结论阿立哌唑是治疗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呼吸科送检标本中分离的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呼吸科2011-2012年送检标本培养分离的567株常见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采用WalkAway240全自动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仪以及NC31鉴定板进行分析。结果: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主要来源于痰液,主要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其检出率分别为51.9%、36.7%、8.8%,从总的耐药情况显示,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除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外)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最低。结论:呼吸科患者感染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耐药严重,临床要定期进行细菌耐药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9.
婴幼儿视觉注意习惯化和恢复观察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正常婴幼儿进行6次重复视觉图像信号刺激和一次新鲜图像信号的刺激。在选择了对该年龄段婴儿较为适宜的刺激时程后,我们对所建立的视觉注意的检查方法进行了信度和效度检验。就其信度,两人间测验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7(P<0.01),间隔3~6月的两次间测验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62~0.75(P<0.01)。部分婴儿在注意力测验的同时接受了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婴儿在注视时心率有明显的变化,心率的变化与注视时间的变化呈负相关趋势,可验证婴儿确实在注意。结合文献报道,可以认为:视觉注意的测验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就其效度,应答降低率和BayleyMDI的相关系数为0.76(P<0.05);应答恢复值和BayleyMDI的相关系数为0.77(P<0.05),显示出注意测验结果和Bayley量表的较好相关性。Down综合征患儿注意应答行为的发育显著落后于正常婴儿,提示注意力的检查确能区分发育正常与异常的小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非发酵菌感染情况及耐药性特点,延缓和减少医院感染的耐药菌株产生,为临床正确选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本院1999年1月-12月各类临床标本培养分离出的214株非发酵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检出的942株细菌中214株为非发酵菌,占22.72%,其在痰液、脓液和分泌液标本中分别占检出菌株数的39.40%、21.69%和19.77%。药敏结果显示,非发酵菌对头孢一代的耐药率为95.79%,对阿莫西林和氨曲南的耐药率分别为75.70%、66.82%。结论 非发酵菌占临床检出菌株的比例较高,从分布来看,以痰液中所占比较较高,其次为脓液。非发酵菌对临床常用的抗生素有极高的耐药性,临床医师应注意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