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影像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45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表现。结果 本组45例中13例表现肺野呈细网格状改变及弥散颗粒状阴影;17例表现为肺野透光度减低,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出现支气管充气征,心缘及膈面较清楚;10例表现肺野呈毛玻璃状改变,支气管充气征明显,心缘及膈面模糊;5例表现为“白肺”;其中合并肺炎10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3例,并发肺出血4例,并发气胸1例。结论 双肺透光度减低,伴细颗粒状影,支气管充气征是本病典型的X线征象,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和讨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影像特征,从而提高医学界对本病例的认识与诊断的能力。方法:分析以往的105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X线表现的临床病例。结果:本次研究的105例对象中,有27例的新生儿表现为肺叶肺透光度下降,并且呈现了弥漫颗粒状阴影;有33例新生儿表现为肺叶透光度减低以及斑片状密度阴影;有26例新生儿出现广泛斑片状阴影、心缘和膈面模糊以及肺叶透光度明显下降;有19例新生儿肺叶都呈现了均匀的密影,这被称之为“白肺”。在这105例病例中,有24例是合并肺炎,13例是肺出血,19例为动脉导管未闭,7例为气胸,11例为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结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影像特征表现的各种各样,当中肺纹理和磨玻璃特征被掩盖了,不能分辨出支气管充气征在此病中的具体表现特征。普通的X线检查和结合临床是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表现。方法:筛选我院2004年1月~2008年8月临床确诊的68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双肺有小颗粒状影18例:双肺有颗粒状影、支气管充气征25例;双肺呈"磨玻璃"样21例;呈"白肺"样改变4例。结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表现有其特征性,正确认识其X线表现有助于临床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5.
徐婉君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16):560-561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胸部X线征象及动态变化,提高对本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监测。方法将临床确诊的90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根据病情进行连续胸部检查。结果 90例患儿治愈81例,由Ⅰ级发展为Ⅱ级2例,Ⅱ级发展为Ⅲ级3例,Ⅲ级发展为Ⅳ级3例,并可见并发气胸、肺出血等并发症,死亡1例。结论连续胸部X线检查可以动态观察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发生、发展并及时发现并发症,为临床医师更好地诊断及治疗该病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DR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泳 《海南医学》2010,21(6):35-37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表现,以期提高其早期诊治水平。方法收集资料完整的HMD患儿35例,对其临床及DR表现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根据DR征象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全肺野呈毛玻璃改变,无支气管充气征;全肺野满布网状粟粒状阴影,出现支气管充气征;以上两个阶段病征更明显,同时有小片状肺实变和局部肺萎陷阴影,心影模糊隐约可见;大片或整叶肺实变和萎陷,呈普遍均匀,致密白色的完全不透明阴影,谓之“白色肺”,心影轮廓消失,横膈向上移位或模糊,而支气管充气征仍然可见。结论DR是诊断HMD最重要的影像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影像以及临床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以300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给予床边照片检查,并采用猪肺磷脂注射液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进行治疗。对患儿的临床影像以及预后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300例患儿影像学表现多样,包括肺纹理增强、粗颗粒状影、磨玻璃样变化、“白肺”样变化、心脏以及膈肌影边缘模糊或者局部消失、细小颗粒状影以及网点影。有部分患儿存在充气支气管的征象。经过治疗,患儿常见并发症为肺炎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没有出现死亡病例。结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影像表现主要为双肺的视野透明度下降,且合并有粗颗粒状影、细颗粒状影或者支气管充气征等。采用猪肺磷脂注射液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8.
郭春梅 《西部医学》2008,20(3):634-634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与病理证实的18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表现。结果本组18例中表现肺内局限性细小颗粒影3例;出现肺野透光度减低12例,出现支气管充气征7例,1例出现“白肺”改变;其中合并肺炎7例,肺出血1例,气胸2例,缺氧缺血性脑病5例,动脉导管未闭1例。结论胸部X线检查仍是该病诊断的主要方法。支气管充气征是本病具有的特征性表现。  相似文献   

9.
胡龙非  刘克礼 《吉林医学》2013,(29):6021-6022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IRDS)的影像表现与定量CT检测结果。方法:选择新生儿肺透明膜病4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分娩的健康新生儿4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螺旋CT影像学检测。结果:观察组新生儿肺部CT扫描主要表现为肺实质密度的均匀增加、斑片状的高密度影,检出39例,检出率为97.5%。观察组新生儿的Ps与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RI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CT影像主要表现为肺实质密度的均匀增加,同时动脉血流有明显改变,诊断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11.
杨清 《医学综述》2009,15(20):3191-3192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特征。方法对30例经临床和X线确诊为肺透明膜病的新生儿进行分析。结果30例均表现为肺野透亮度降低,呈毛玻璃样改变,伴两肺内中带有细小颗粒或网结状影。30例均出现支气管充气征,多见于右下肺内带及左心影后,为肺透明膜病X线特征的典型表现。8例出现白肺征。结论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肺透明膜病的主要方法和及时了解肺透明膜病病程发展与治疗效果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表面活性蛋白B(SP—B)、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中的表达与分布,并分析SP—B基因结构变化,探讨SP—B在肺透明膜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研究28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尸检病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SP—B、TTF_1在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中的表达;通过PCR—SSCP方法检测SP—B基因第4外显子是否有突变。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SP—B、TTF-1表达显著减少,PCR-SSCP结果未见SP-B第4外显子突变。结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与肺泡Ⅱ型上皮细胞SP—B表达减少有关,SP—B下调可能与TTF-1低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临床病理特点,相关病因及其并发症。方法:回顾性研究16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出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为其主要临床特征,多见于早产儿,低体重儿,兼有合并症的临床病死率高,x线胸部摄片为其重要辅助诊断。病理检查肺泡壁及终末细支气管壁附有嗜伊红透明膜形成为确诊依据。结论:早产儿、低体重儿最易发生肺透明膜病,应积极预防,加强孕妇保健。同时急救措施中一定要同时兼顾合并症的预防和治疗,方能进一步提高新生儿透明膜病的急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流量连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2月来东莞市黄江医院重症监护室住院治疗的46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作为受试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26例)采用流量CPAP呼吸机治疗,对照组(26例)接受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血气指标、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显著高于对照组[(58.4±4.7)mm Hg(1 mm Hg=0.133 k Pa)比(53.6±5.7)mm Hg,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显著低于对照组[(34.2±3.8)mm Hg比(39.3±3.8)mm Hg,P<0.05],观察组用力肺活量、1 s用力呼气量、呼气流量峰值高于对照组[(2.75±0.46)L比(2.06±0.33)L,(2.42±0.46)L比(1.89±0.37)L,(4.41±0.56)L/s比(3.83±0.44)L/s,P<0.05或P<0.01],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流量CPAP呼吸机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创伤小、起速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螺旋CT征象特点,分析其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通过复习文献,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分析我院自2008年5月至2011年3月具有完整资料的肺透明膜病18例,着重分析多层螺旋CT对其肺部的病灶显示能力及影像学特征.结果 本组病例中全部出现双肺透亮度降低的磨玻璃样影及小颗粒样影,其中合并出现支气管...  相似文献   

16.
沐舒坦预防早产儿肺透明膜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在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基础上加用沐舒坦预防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的效果。方法设激素+沐舒坦组(n=28)为观察组,单用激素为对照组(n=35),观察两组早产儿HMD的发生率;观察两组窒息儿中HMD的发生情况及不同胎龄时HMD的发生率。结果(1)对照组HMD的发生率为11.4%,观察组为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2)对照组中孕周<32周、33~34周及35~36周的早产儿HMD的发生率分别是28.7%、15.38%和0%,而在观察组中均未发生;(3)对照激素组12例窒息儿中有3人发生HMD,观察组6例窒息儿中无一人发生HMD。结论在产前应用激素的基础上,产后立即加用沐舒坦对预防早产儿HMD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24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表现。结果:本组24例中2例肺野可显示网格及斑点状密度增高阴影,21例表现为肺野透光度减低,1例仅表现肺纹理增强。其中16例可见空气支气管征。本组合并肺出血6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5例,并发气胸1例。结论:X线检查是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主要方法。胸片显示肺野透光度减低、“白肺”及空气支气管征,结合临床,可作出较明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防治早产儿肺透明膜病(HMD)的临床疗效。方法:155例出生体重<1500g或胎龄<34周的早产儿根据应用PS与否分为PS组(72例)和对照组(83例),比较两组早产儿HMD发病、并发症发生及转归情况、呼吸机使用、吸氧时间、体重增长及住院时间有无差异。结果:PS组的HMD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呼吸机使用、吸氧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而体重增长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PS可降低早产儿HMD发生并改善早产儿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