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Periostin是一种近年发现的分泌型可溶解性细胞间基质蛋白,可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并合成基质蛋白,导致新生内膜的形成,进而使损伤血管的管腔变小。血管再狭窄是血管成形术及支架置入术的主要不良反应之一,其以新生内膜形成为特征,是一个涉及多种能分泌细胞因子及生长因子的细胞参与并引起血管局部炎症反应和增殖的病理过程。Periostin参与血管支架内再狭窄的形成可能与平滑肌细胞相互作用以及其它机制有关,其分子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在酸性环境下,重组人periostin蛋白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的增殖、凋亡和迁移的作用,研究在酸性环境的不利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保持旺盛功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系HUVECs,设正常对照组(normal control,pH 7.31±0.03)、酸性对照组(acidiccontrol,pH 6.95±0.05)和实验组(experimental group,periostin 100μg/L,pH 6.95±0.05)。采用Cell Counting Kit-8(CCK-8)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 V-FITC流式细胞法检测细胞凋亡(给药60 h后)和用Transwell小室检测细胞迁移(给药20 h后)。结果:正常对照组、酸性对照组、实验组的CCK-8检测细胞增殖(给药72 h)的D450 nm吸光度值分别为0.71±0.05、0.62±0.04、0.69±0.02;平均总凋亡率(%)分别为13.06±1.35、16.95±0.46、12.97±1.60;平均穿膜细胞数分别为67.45±11.88,44.89±8.67,64.60±9.63。酸性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细胞增殖减少12.68%(P<0.01),细胞平均总凋亡率增高29.79%(P<0.05),穿膜细胞数减少了33.44%(P<0.01)。实验组与酸性对照组细胞比较,细胞增殖增加11.29%(P<0.01),细胞平均总凋亡率减少23.48%(P<0.05),穿膜细胞数增加43.90%(P<0.01)。结论:在酸性环境下,HUVECs的增殖减慢、凋亡增加、迁移能力降低。重组periostin蛋白通过增加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对抗酸性条件的不利影响,使得血管内皮细胞能够抵抗组织酸中毒,维持增殖形成血管,可以给组织提供营养,从而支持组织细胞生存和增殖。  相似文献   

3.
4.
肺纤维化 (pulmonaryfibrosis,PF)是一种肺间质增生性疾病 ,病理检查可见全肺弥漫性胶原纤维增生 ,肺泡隔增厚 ,支气管、毛细血管周围的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增生更为明显 ,同时伴有大量炎性细胞侵润 ;肺泡内也有大量炎性细胞及渗出液 ,其中含有大量纤维素 ,肺泡实变及塌陷不均匀分布 ,部分肺泡管扩张[1] 。血管内皮细胞 (endotheliocyte ,Ec)是一层血管内皮的扁平细胞 ,由于气体交换的需要肺组织中存在大量微小血管 ,单层Ec构成的毛细血管是肺泡壁的主要组成部分 ,因此最易受到体内外致病因子的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骨细胞特异性因子2(Periostin)在肾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肾细胞癌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及意义。方法应用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检测90例肾细胞癌组织及相对应的癌旁肾脏组织中Periostin表达情况,并与临床病理资料及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76.67%(69/90)的肾癌组织的Periostin表达高于相对应的癌旁组织,65.56%(59/90)肾癌组织的Periostin mRNA表达高于相对应的癌旁组织,肾细胞癌组织Periostin高表达与肿瘤大小、肾盂侵犯、癌栓、淋巴转移相关(P<0.05),肾细胞癌组织Periostin高表达的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显著短于Periostin低表达者(P<0.01)。结论 Periostin表达升高与肾细胞癌的增殖、转移、浸润与生存时间密切相关,Periostin可作为预测肾细胞癌转移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间质蛋白Periostin高表达对鼻咽癌6-10B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流式细胞术及Western blot技术检测Periostin高表达前后6-10B细胞凋亡率的变化及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P53和p-Akt的表达;用稳定转染POSTN的6-10B细胞(6-10B POSTN细胞)及对照组6-10B系列细胞的培养上清,分别刺激6-10B细胞,检测刺激前后6-10B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P53和p-Akt的表达。将人P53 shRNA干扰载体转染到6-10B、6-10B-GFP和6-10B-POSTN细胞中,流式细胞术检测干扰P53后细胞的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eriostin高表达后6-10B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Bax和P53蛋白表达上调,Bcl-2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但Bax/Bcl-2比值显著升高,p-Akt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eriostin高表达的6-10B细胞培养上清培养6-10B后,凋亡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下调6-10B细胞中P53基因后,6-10B细胞的凋亡率较对照组无明显改变,而Periostin高表达的6-10B细胞的凋亡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结论Periostin蛋白的表达上调可以促进鼻咽癌细胞的凋亡;其促凋亡机制与鼻咽癌组织中P53蛋白表达上调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大鼠左全肺切除后是否导致肺血管重塑,以及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肺血管重塑中的作用。方法 切除大鼠左全肺建立动物模型,12周后检测平均肺动脉压(mPAP)和动脉血氧分压(PaO2),在电镜、光镜下观察大鼠肺小血管结构改变,计算其肌型动脉(MA)、部分肌型动脉(PMA)、非肌型动脉(NMA)、中膜厚度(MTV)、中膜面积(MAV)及其百分比作为肺血管重塑指标。通过免疫组组化学法检测HIF-1α和VEGF在肺动脉管壁的表达。结果 实验组mPAP、MA%、PMA%、MTV、MAV、MTV%和MAV%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PaO2、NM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肺动脉壁HIF-1α及VEGF的IOD值(26.47±4.16,42.04±3.79)明显高于对照组(6.12±2.14,11.53±2.29)(P<0.01)。相关分析表明,HIF-1α及VEGF的表达强度与PaO2呈负相关,与MTV%及MAV%呈正相关,HIF-1α与VEGF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结论 通过大鼠左全肺切除可以建立肺血管重塑动物模型。低氧血症是大鼠左全肺切除后肺血管重塑的重要因素,HIF-1α与VEGF在低氧导致的肺血管重塑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运用转基因小鼠股动脉的损伤模型模拟临床的血管内膜损伤,通过谱系追踪分析血管损伤后血管重构、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及分化病理机制.方法 运用可诱导的内皮细胞特异性标记的转基因小鼠与带有报告基因YFP(黄色荧光蛋白)的小鼠杂交,繁殖出可在诱导剂Tamoxifen注射后,YFP在内皮细胞特异表达的转基因小鼠.并模拟临床静脉移植术,建立小鼠颈静脉一股动脉内膜移植模型,设立术后0 h(未损伤)、3、7、14和35 d 5个时间点.于各时间点取组织进行免疫化学染色和计数观察.结果 活体的静脉移植实验中,标记YFP的内皮细胞系细胞逐渐获得平滑肌细胞的特征,而失去内皮细胞的特征.在离体实验中,内皮细胞(EOMA细胞)在TGF-β,诱导4 d后同样显示出平滑肌细胞的特性.结论 在血管移植后移植血管发生了血管重构,增厚的新生内膜中的内皮细胞转化为平滑肌样细胞.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cyanotic congenital heart出sease,C-CHD)心肌侧支血管形成的分子机制.方法以22例C-CHD和24例非发绀型先天性心脏病(acyanotic congenital heart disease,A-CH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血清和右心耳为标本,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术前、术后24h、术后72h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变化,并通过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心肌组织VEGFmRNA的表达.结果①术前血清VEGF表达C-CHD组明显比A-CHD组高[(946.30±371.38)vs(289.00±32.18),P<0.001];②在C-CHD组,术后1d血清VEGF含量比术前显著降低[(607.97±335.18)vs(946.30±371.38),P<0.001];③C-CHD组的VEGFmRNA拷贝数为(1.83×105±1.31×105),A-CHD组为(9.44×103±1.36×104),二者相差约19倍(P<0.01).结论C-CHD心肌侧支血管的形成可能为VEGF和VEGFmRNA表达上调所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肿瘤基质血管内皮细胞的血管形成能力.方法:对卵巢癌细胞SKOV3培养上清液诱导人内皮细胞ECV304获得能稳定生长的ECV304-SKOV3细胞,用免疫细胞化学测定其血管形成因子的表达、PT-PCR测定其端粒酶活性、双室联合培养测定其游走能力与管腔形成能力,并分析其蛋白质合成能力、粘贴能力.并与亲代细胞ECV304比较.结果:ECV304-SKOV3细胞蛋白质合成能力、端粒酶活性强于亲代细胞ECV304(P<0.001),但粘贴能力减弱(P<0.001).表达bcl-2、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增强(P<0.05),而粘合素(tenascin,TN)减弱(P<0.05).ECV304-SKOV3细胞较ECV304细胞的游走能力强2.10倍,差异非常显著(P<0.001),管腔形成能力也明显增强,平均每视野管腔数分别为(12.4±1.517)条和(6.4±0.894)条(P<0.01),管腔长分别为(262.17±49.52)μm和(137.34±18.69)μm(P<0.01).结论:肿瘤基质血管内皮细胞存活能力增强,表达多种细胞因子与血管形成因子增强,相应地游走能力与管腔形成能力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11.
石晓凤  张俊峰 《医学综述》2013,(20):3664-3666
微小RNA(miRNA)是一类重要调控因子,在转录后水平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分裂以及器官的发育.据估计,miRNA调节着人类细胞大约1/3的蛋白质表达,进而参与几乎所有生命体的生理及病理过程.大量研究证实,内皮特异miRNA参与调控血管新生过程各个环节,在血管新生的调控方面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miR-126、miR-210、miR-424、Let-7等具有促进血管新生作用;miR-221/miR-222、miR-34a、miR-217等则具有抑制血管新生作用.并且miRNA合成过程中两个关键性酶Dicer和aDrosha也在血管新生中占居重要地位.因此,miRNA可能成为一种新的心血管疾病诊断和靶向治疗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余炜  林海燕  林运灵 《医学综述》2009,15(3):389-391
Periostin是一种细胞外基质蛋白。Periostin的mRNA及蛋白水平在血管损伤后明显升高,参与血管损伤后平滑肌增殖过程。心肌梗死后,Periostin在心肌中的表达明显增强,与心肌梗死后瘢痕修复有关,并参与梗死后心室重塑过程。Periostin还可能参与心力衰竭后心肌肥厚及间质重构过程,在心血管系统损伤后修复及重构的病理生理过程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缺血性心脏病新的调控靶点。本文就Periostin与缺血性心脏病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李连喜  胡仁明 《医学综述》2007,13(20):1558-1560
肿瘤血管新生在肿瘤生长及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血浆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糖化蛋白,在体内参与多种生理过程。近年研究发现,PAI-1在肿瘤血管新生过程中发挥双重作用,在生理浓度范围内PAI-1可以促进肿瘤血管新生,而在药理作用范围内高浓度的PAI-1则抑制肿瘤血管新生,其作用可能是通过对细胞外基质的降解、细胞黏附以及细胞迁移的调节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Periostin,NF-kB蛋白在食管鳞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P法分别对80例食管鳞癌组织,80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Periostin,NF-kB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Peri-ostin,NF-KB在食管鳞癌的表达分别与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且两者的表达成正相关( P<0.05)。结论 Periostin与NF-kB的表达密切相关,可为食管鳞癌的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张建勇  敬秀清  孙铭强  袁瑛 《浙江医学》2018,(18):2038-2041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骨膜蛋白水平对化疗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连续性纳入110例NSCLC患者(NSCLC组)、64例肺部良性病变(良性组)和60例健康体检志愿者(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入院时以及NSCLC患者化疗结束后1d的血清骨膜蛋白水平,同时参考实体肿瘤反应评估标准评估化疗效果,其中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有效,病情稳定、病情进展为无效。结果入院时NSCLC组血清骨膜蛋白水平分别高于良性组、对照组(均P<0.05)。化疗结束后1d,NSCLC患者血清骨膜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入院时(P<0.05);其中有效组与无效组入院时血清骨膜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结束后1d两组患者均有所降低,有效组明显低于无效组(P<0.05)。入院时血清骨膜蛋白水平诊断NSCLC的截断点为535.2ng/ml,灵敏度为0.82,特异度为0.80,其AUC及95%CI为0.821(0.784~0.867);△血清骨膜蛋白水平(即入院时与化疗结束后1d差值)评估化疗有效的截断点为109.8ng/ml,灵敏度为0.85,特异度为0.81,其AUC及95%CI为0.846(0.801~0.896)。入院时血清骨膜蛋白水平与NSCLC诊断呈正相关(r=0.633,P<0.05);△血清骨膜蛋白水平与NSCLC化疗有效呈正相关(r=0.699,P<0.05)。结论NSCLC患者血清骨膜蛋白水平明显升高;而血清骨膜蛋白水平明显下降可能是NSCLC患者化疗有效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对微血管和内皮细胞生理病理研究的迅速发展,体外培养内皮细胞和建立毛细血管模型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国内外对于培养单层内皮细胞的经验已较成熟,但要在体外形成立体的毛细血管结构的工作国内尚未见报道。我们成功地建立了大鼠脑毛细血管体外立体培养的方法,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肿瘤血管生成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生长与转移的重要条件,我们利用鸡胚及裸小鼠分别建立了2组血管生成模型,并研究了肿瘤血管与肿瘤细胞转移能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转移性肿瘤细胞诱发血管生成的能力远高于低转移肿瘤细胞,证明这2组模型揭示了血管生成在恶性肿瘤生长与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并为预防和控制肿瘤生长与转移的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