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树突状细胞(DC)在诱导和调节免疫反应中起关键作用,包括激活消除肿瘤细胞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以DC为基础的肿瘤疫苗能够被机体耐受、很少有不良反应,同时又能诱导抗肿瘤的免疫反应,但是其效果有限。研究表明,DC具有多种表型,CD141+DC在抗肿瘤反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这成为DC疫苗在体内应用发展的新方向。对不同DC亚群特殊功能的深入了解,以及对肿瘤抗原负载新方法的研究,为设计出更有效的DC肿瘤疫苗指出了一条更有希望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树突状细胞 (DC)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 (APC) ,有别于其它APC ,DC最大的特点是能激活初始型T细胞 ,而巨噬细胞、B细胞仅能刺激已活化的或记忆性T细胞 ,因此DC是机体免疫反应的始动者 ,在免疫应答的诱导中具有独特地位[1] 。DC作为一种目前已知的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 ,可以在体内外向T细胞提呈抗原并诱发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CTL)反应。 90年代开始 ,DC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近年来 ,在DC的基础和临床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应用肿瘤的各种抗原 ,诸如肿瘤特异性抗原、肿瘤相关抗…  相似文献   

3.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已知的体内功能最强,且惟一能激活静息型T细胞的抗原递呈细胞,它能有效摄取加工肿瘤抗原,分泌多种细胞因子,活化免疫应答,在机体抗肿瘤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发挥DC的功能活性,增加肿瘤抗原免疫原性,有助于诱导机体有效的抗肿瘤免疫反应。目前,以DC为基础的肿瘤免疫治疗已取得较大进展,展示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体内扩增及靶向激活树突状细胞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向晓星  周霞秋 《医学综述》2005,11(3):269-271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作为机体的专职抗原提呈细胞(APC),具有激活CD8^ 细胞毒性T细胞(TC)和CD4^ 辅助性T细胞(TH)作用,能启动强大的初始性细胞免疫反应,在机体抗感染、肿瘤免疫应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自体DC疫苗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显示了一定的应用前景,但是,近两年国内外学者均已注意到DC疫苗制备的费用和技术要求较高、DC在体内的抗原递呈作用还受到病原体、肿瘤组织与宿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体内微环境的限制;  相似文献   

5.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发现的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既能起始又能够激活抗原特异性初始T细胞应答,在机体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关于DC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在此篇综述中,我们重点关注了肿瘤微环境中DC与信号转导和活化转录因子3信号通路激活及炎症介导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DC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孟冉冉  张宁 《医学综述》2013,19(7):1214-1217
树突状细胞(DC)是机体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处于启动、调控、维持免疫应答的中心环节,在机体抗肿瘤免疫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DC已成为当今肿瘤生物治疗领域备受关注的热点之一,随着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基因技术的发展,DC在抗肿瘤免疫中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受到关注,DC介导的肿瘤免疫治疗研究也取得了较大进展,显示其在抗肿瘤免疫治疗中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树突状细胞(DC)是机体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不同的注射途径可引发机体的不同部位产生不同程度的免疫应答,决定了T细胞在淋巴组织中的分布,从而产生不同的抗肿瘤效应。该文通过查阅DC疫苗皮下注射、静脉注射及瘤内注射等途径治疗肿瘤的相关文献,阐述注射后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免疫应答、对肿瘤发展的影响及DC疫苗在机体不同部位皮内注射产生免疫功能和疼痛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树突状细胞疫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护理1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树突状细胞(Dendritc Cell,DC)是正常人体内存在的一种具有强大的抗原提呈功能的一类特殊细胞,能够直接摄取、加工和呈递抗原,刺激体内的初始型T细胞活化,是机体免疫应答的“启动者”。DC处于肿瘤免疫的关键环节,能摄取和加工处理肿瘤抗原并调动机体主动特异性抗肿瘤免疫反应杀伤肿瘤细胞。树突状细胞疫苗是一种应用于肿瘤患者的肿瘤辅助治疗的细胞制品。  相似文献   

9.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是机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S),具有独特的抗原提呈和激发功能,在肿瘤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相互作用中起桥梁和枢纽作用。对肿瘤微环境中浸润树突状细胞功能状态的研究将有助于揭示肿瘤的免疫逃逸机制。本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肿瘤治疗的新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肿瘤的研究现状,肿瘤患者机体存在着免疫功能低下,结合树突状细胞(DC)研究最新成果,提出DC抗原递呈功能低下,导致肿瘤免疫逃逸是患者机体正气亏虚重要的表现形式。将中医扶正培本治则即提高机体抗邪机能的机制与DC抗原递呈功能有机地结合,应用中医药作为外源性免疫调节剂干预和调节患者DC抗原递呈功能,揭示其基因调控机制,可望为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开辟全新的研究思路与治疗途径,并为中医药参与高效DC疫苗制备与研究领域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原核载体表达PbTIP胞外重组蛋白片段(rPbTIP)并在体外刺激树突状细胞DC2.4,研究在体外PbTIP片段蛋白对DC2.4细胞是否有一定的免疫调节功能。方法 用实验室保存的含有pET32a(+)-rPbTIP 载体的 E. coil BL-21 菌株表达并纯化rPbTIP蛋白;然后在体外培养的DC2.4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rPbTIP蛋白刺激,应用细胞增殖实验检测rPbTIP对DC2.4细胞是否有促进增殖的作用;对 rPbTIP刺激后的DC2.4细胞进行RT-PCR检测,分析DC2.4细胞表面分子MyD88、NF-κB、TLR9、TLR4的mRNA含量变化;rPbTIP刺激DC2.4后,应用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IL-10、TGF-β和IFN-γ细胞因子水平。结果 成功表达出rPbTIP蛋白,纯化后蛋白浓度为1 mg/mL; 1 ng/mL的rPbTIP对DC2.4细胞有一定促进增殖作用,并且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水平明显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细胞因子水平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100 ng/L的rPbTIP对DC2.4细胞可能有一定抑制作用,并且可以上调DC2.4表面MyD88、NF-κB、TLR9 mRNA含量。结论 在体外,rPbTIP蛋白对DC2.4细胞的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不同浓度rPbTIP蛋白的作用可能不同,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Objective: To improve DC-based tumor vaccination, we studied whether dendritic ceils (DCs) which cocultured with H22 liver cancer cells-derived heat shock protein (HSP) glycoprotein 96 (gp96) affect the T cell-activating potential in vitro and the induction of tumor immunity in vivo. Methods: Maturation of murine bone marrow-derived DC was induced by GM-CSF plus IL-4, which mimiced the immunostimulatory effect of DC. Cocultured DC and gp96-peptide complexes were used to vaccine H22 liver cancer cells of mice. Using murine models we compared the immunogenecity of DC modified by gp96-peptides complexes derived from murine liver cancer cells alone or inactive tumor cells. To verify the specificity of the vaccine, in vitro assays were executed. Serum cytokine levels were quantified to explore the supposed pathway of DC modified by gp96 peptide complexes and its effect on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 Results: DC modified by gp96-peptide complexes can activate spleen lymphocyte and the latter can specifically kill H22 cells but not Ehrilich ascites carcinoma cells. Modified DC can induce potent tumor-antigenspecific immune response, augment the proliferation of Thl cells, and inhibit tumor growth. Conclusion: In this study, we have developed a novel DC-mediated tumor vaccine by combing the gp96 antigenic peptides complexes and inducing immune response against specific tumor cells, gp96 can be identified as a potent DC activator.  相似文献   

13.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已知功能最强的专职抗原呈递细胞,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杀伤肿瘤活性具有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限制性,故对多种肿瘤均具有杀伤活性。近年来大量体内外研究表明,共培养的DC和CIK(DC-CIK)细胞具有高效的抗肿瘤活性,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因此成为肿瘤生物免疫疗法中的研究热点。现就DC-CIK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支良 《医学综述》2012,18(5):667-670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已知的体内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抗原递呈细胞,能诱导免疫应答的产生,同时在诱导移植免疫耐受调节中也起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目前,DC诱导移植免疫耐受的作用已成为研究热点,并提出耐受性DC的概念。现就耐受性DC的体内迁移过程、体外获得以及在分子机制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为进一步理解和研究耐受性DC在移植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对脐带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扩增率的影响,优化扩增方案,并对所诱导的脐带血DC的生物学特征进行鉴定。方法:收集健康孕妇正常顺产儿脐带血,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单个核细胞,加入不同组合的细胞因子,联合诱导脐带血单个核细胞前体细胞分化为DC。然后对诱导细胞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其中包括CD83,CD1a在DC表面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DC的形态。用MTT法检测所诱导的DC活化的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结果:单个核细胞经细胞因子诱导后第3d成均匀散在分布的细胞,部分细胞变形,胞体拉长;第7d可见胞浆突起,细胞形态不规则,呈疏松贴壁生长或悬浮生长;第12 d细胞集落样生长,具有典型的DC特征。检测所诱导的DC活化的T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实验组DC活化的T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采取细胞因子GM-CSF、IL-4、FL、SCF联合刺激成功诱导出形态典型、纯度较高的脐带血DC,收获的细胞数比常规方案(加细胞因子GM-CSF、IL-4)明显增多。优化方案所诱导的DC能增强T淋巴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16.
树突状细胞(DC)是目前已知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细胞是一种高效、广谱杀瘤活性的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限制性免疫效应细胞。DC细胞与CIK细胞的有机结合可产生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的双重抗肿瘤作用。DC-CIK合理应用可有效提高机体抗肿瘤作用,能够杀伤清除不能用手术切除的极微小瘤灶或体内散存的肿瘤细胞,起到延缓或阻止肿瘤转移或复发的作用,为肾癌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现就DC-CIK治疗肾癌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采用Trizol一步法提取人肝癌细胞总RNA电转染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观察其对混合T淋巴细胞的体外激活效应。方法: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人外周血单核细胞,用细胞因子体外培养诱导其成为DC。Trizol一步法提取人肝癌细胞总RNA。通过电转染法将人肝癌细胞总RNA导入DC内;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实验,获取DC激活的特异性效应T细胞。用MTT法测定效应T细胞的增殖率。结果:电转染方法可将人肝癌细胞总RNA导入DC;电转染前后DC分子表达无显著差异。转染了人肝癌细胞总RNA的DC可特异的激活T细胞且增殖率明显增强(P〈0.05)。结论:电转染为人肝癌细胞总RNA导入DC提供技术上的可行性;转染了人肝癌细胞总RNA的DC可特异激活T细胞。  相似文献   

18.
目的将脐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与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细胞相融合,获得SKOV3/DC融合细胞,分析其生物学特性及其免疫原性。方法①利用PKH26红色荧光染料标记脐血来源的DC,用聚乙二醇法(PEG)融合DC与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细胞,用流式细胞仪分选融合细胞(SKOV3/DC)。②应用细胞培养技术、流式细胞术及光学显微镜检测SKOV3/DC的生长特性和形态学特征,并分析其免疫原性。结果①脐血来源的单核细胞(Mo)在相关细胞因子的作用下,可诱导分化为DC,其可表达表面抗原CD1a、CD80、CD86、HLA-DR及MHC-Ⅰ,不表达CA125。②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细胞为CA125及MHC-Ⅰ双阳性细胞,不表达CD1a、CD80、CD86和HLA-DR分子。③树突状细胞和SKOV3按10∶1比例融合,融合率约为8.5%。SKOV3/DC形态与亲本肿瘤细胞相似,CA125抗原表达呈阳性,并且高表达CD1a、CD80、CD86、HLA-DR和MHC-Ⅰ分子。SKOV3/DC在体外能分裂增殖,但增殖活性明显低于SKOV3细胞。结论①脐血中的DC前体细胞(单核细胞)可在体外分化扩增为成熟的功能性DC。②SKOV3/DC融合细胞兼具两种亲本细胞的部分特性,但其体外增殖活性明显降低,失去亲本肿瘤的恶性生长特性。本研究为将SKOV3/DC作为肿瘤疫苗用于卵巢癌主动免疫治疗的研究提供了前期资料。  相似文献   

19.
人树突状细胞体外提呈凋亡胆管癌细胞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从人外周血诱导扩增树突状细胞(DC)及其从恨癌细胞提呈抗原的方法。方法:从正常人外周血分离获得单核细胞,加入50ng/ml hGM-CSF,1000ng/ml hIL-4,隔天1次共4次,培养第3天,加入γ射线照射过和胆管癌细胞,再继续体外培养1周后,用树-突状细胞富集柱收集DC。结果:DC高表达共刺激分子B7和CD1a,表面具有典型不规则突起,DC捕捉凋亡小体、吞噬凋亡小体,负载抗原的  相似文献   

20.
Both dendritic cells(DC) and natural killer T(NKT) cells are small cell populations related to immune regulatio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se two types of immune cells is a hot topic in current study on immunobiology.Recent data not only demonstrate that DC can influence the activation/function of NKT cells but also suggest that NKT cells can feedback on DC,thus modulating the phenotype and function of DC.This two-way interaction between NKT cells and DC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linkage of innate and adaptive immune respons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