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了解北京市房山区成人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的分布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探讨房山区成人肥胖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2017年北京市房山区24个乡镇的常住居民4 835人,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及身高、体重、腰围等指标的测量。结果北京市房山区成人的超重率、肥胖率和中心性肥胖率分别为40. 4%、20. 6%和66. 8%。男性的超重率、肥胖率、中心性肥胖率均高于女性。超重率、中心性肥胖率均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肥胖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农村地区人群的超重率、肥胖率、中心性肥胖率均高于城镇人群。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升高、男性、文化程度升高为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北京市房山区成人的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呈现较高的患病水平,提示应加强房山区肥胖干预,农村人群为重点防控人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西南地区中老年人群超重及肥胖流行状况与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采取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共收集2008~2010年重庆及成都地区城乡40~79岁常住居民( n=7205)的有效数据,包括年龄、腰围、臀围、舒张压、心率、餐后血糖、三酰甘油、锻炼频率、尿酸等调查内容,描述西南地区中老年人超重、肥胖的患病率及在城乡、男女人群中的分布特点,探讨超重及肥胖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2008~2010年西南地区中老年人超重率为35.91%(城市37.02%,农村32.92%,男性33.84%,女性37.41%);肥胖率为11.40%(城市11.13%,农村11.40%;男性8.94%,女性12.84%);其中,城市超重率高于农村,女性超重率高于男性。女性肥胖率高于男性( P<0.01),城乡肥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缺乏运动、超重或肥胖家族史是男性超重及肥胖的危险因素,城乡差异、缺乏运动是女性超重及肥胖的危险因素。结论西南地区中老年人群超重、肥胖率高,有接近一半的人体质量超过正常标准。应在社区加强超重及肥胖相关的健康教育,遏制该地区人群超重、肥胖的严峻形势,对于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汉中农村居民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现况,为进一步健康干预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汉中市汉台区9个农业乡镇的3030名常住居民,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结果纳入分析的调查对象为3017人,其中男性1048人,女性1969人。平均体重指数为(22.9±4.2)kg/m2,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3.0±5.5)和(22.9±3.2)kg/m2。该调查人群的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27.9%和5.9%(标化率为23.4%和5.4%),其中男性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28.3%和6.1%(标化率为24.7%和7.5%),女性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27.6%和5.8%(标化率为22.8%和4.5%)。在婚、家庭财富指数较高、文化程度高的中青年男性超重肥胖率高,女性的超重肥胖好发于家庭财富指数较高、文化程度低的中老年女性人群。结论该地区超重和肥胖率均高于全国农村平均水平,需采取有效措施对该地居民进行健康干预,以预防各种相关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乌鲁木齐市汉族、维吾尔族成年人超重、肥胖情况。方法收集体检的汉族、维吾尔族成年人资料,分析两民族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组人群的超重和肥胖情况。结果共调查2 831人,超重为1 090人,超重率38.5%;肥胖498人,肥胖率17.6%。男性超重率41.3%,女性超重率35.6%,男性超重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肥胖率18.7%,女性肥胖率16.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鲁木齐市成年人超重和肥胖情况较普遍,且存在民族差异,维吾尔族超重及肥胖情况严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奉化市超重和肥胖的流行情况,为开展肥胖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奉化市18岁及以上居民600例进行问卷调查和身体测量,调查超重和肥胖的现患率。结果奉化市居民超重率32.83%,肥胖率为10.00%,超重率男性为30.04%,女性为35.01%,肥胖率男性为7.22%,女性为12.17%;年龄、文化程度、吸烟及饮酒与超重肥胖患病率有关;超重肥胖组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脂患病均高于非超重肥胖组。调查人群中96.33%的人平时测量体重,体质量指数知晓率为6.50%,10.51%的超重和肥胖患者采取措施控制体重。结论奉化市居民超重和肥胖率较高,防控形势不容乐观,应针对超重和肥胖患病现状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以降低其患病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南京市某高校社区人群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主要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分析疾病流行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研究对象为南京某高校社区的在职和离退休人员2 986名,对其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测量和生化检测,描述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流行水平和分布特点,分析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结果:该人群总超重率和肥胖率为39.3%?9.6%,其中男性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45.5%?12.1%,女性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29.4%?5.6%,男性超重率和肥胖率显著高于女性(P < 0.01);高血压患病率为36.4%,糖尿病患病率为5.9%,血脂异常患病率为52.2%,且随着年龄和体质指数的增加,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患病率亦随之增加(P < 0.01)?结论:本社区居民的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问题不容乐观,该社区迫切需要改善营养相关慢性病的预防?检测和治疗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医务人员超重和肥胖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对郴州市城区 8家医院84 0名年龄在 18~ 6 0岁的医务人员进行超重和肥胖率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 医务人员超重和肥胖的现患率分别为15 .83%和 0 .2 4 % ,经 1990年全国人口标化 ,医务人员超重和肥胖的现患率分别为 2 0 .4 0 %和 0 .0 5 3% ,其中男性医务人员超重现患率为 30 .16 % (标化后现患率 2 3.0 6 % ) ,高于女性医务人员的超重现患率 7.2 4 % (标化现患率11.14 % ) ;男女性超重现患率随着年龄而上升 ;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影响医务人员超重和肥胖的因素主要有 :性别、年龄、是否轮班、文化程度、工作压力、健康状况和经济收入 ,其中性别、是否轮班和工作压力与超重和肥胖呈负相关。结论 男性医务人员超重和肥胖率高于女性 ;超重和肥胖由多因素引起 ,应采用综合预防和干预措施控制超重和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青岛市城乡成人超重、肥胖状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多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青岛市6个区(市南、市北、四方、即墨、黄岛、胶南)35岁以上常住居民6 000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结果 青岛市居民超重率42.61%,男性高于女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7.78,P<0.01);肥胖率为25.06%,男性高于女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χ2=3.52,P>0.05);城市超重率41.96%,肥胖率23.45%,农村超重率43.49%,肥胖率26.61%.不同年龄组间比较,除农村的超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超重率及肥胖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233~118.930,P<0.01);超重率、肥胖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升高,65岁之后均有所下降.乡村在45岁~、55岁~肥胖率均高于城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85, P<0.01;χ2=5.86, 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城市居民教育程度对超重与肥胖有保护作用(OR=-0.439、-0.303,P<0.01),收入水平是危险因素(OR=0.091、0.119,P<0.01), 体力活动仅是超重的保护因素(OR=-0.195,P<0.01),农村的超重影响因素与城市相同.结论 青岛市城乡居民超重率、肥胖率均高于2002年青岛市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结果.体力活动是城乡居民超重和肥胖干预的重要因素,应增加体力活动,预防和控制超重与肥胖.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甘肃榆中县农村居民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分布与聚集情况,为实施心血管疾病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13年6月抽取了甘肃省榆中县35周岁以上农村居民1185名,进行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危险因素的聚集情况。结果①研究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吸烟率、超重率、肥胖率、血脂异常率和糖尿病患病率依次为26.4%、28.9%、34.9%、8.6%、46.2%和7.0%,其中高血压患病率(χ^2=83.583,P〈0.001)、血脂异常率(χ^2=5.705,P〈0.01)和糖尿病患病率(χ^2=17.557,P〈0.001)随年龄增高而升高,男性吸烟率(60.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3.3%),女性肥胖率高于男性(χ^2=3.850,P〈0.05)。②具有1个及以上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个体比例高达84.0%,男性较于女性更严重,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榆中县农村居民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超重、肥胖和血脂异常比例高,且危险因素聚集现象严重,应针对重点人群积极开展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西乌珠穆沁旗居民慢性病的危险因素,为防治慢性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按比例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在西乌珠穆沁旗居住满5年的18岁以上居民3 528人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结果:西乌珠穆沁旗居民中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人群中危险因素是吸烟、饮酒、体育锻炼、体质指数,而脑卒中的人群危险因素是吸烟、饮酒。蒙古族人群吸烟率、饮酒率高于其他民族人群。调查人群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29.4%和16.8%,吸烟率为22.2%,饮酒率为15.9%,其中男性的吸烟率、饮酒率、锻炼率、超重率和肥胖率均高于女性。不同年龄组吸烟、饮酒、体育锻炼、体质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吸烟、饮酒、超重、肥胖、遗传等因素是西乌珠穆沁旗居民慢性病的患病危险因素。结论:影响西乌珠穆沁旗居民健康的危险因素较多,应积极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了解云南省农村地区体重相关指数的分布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经面对面问卷调查、体格检查收集所需资料.结果 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4 070例.结果发现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以及民族对体重相关指数及低体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患病率有影响(P<0.05).与低体重者、非超重者、非肥胖者以及非中心型肥胖者相比,非低体重者、超重者、肥胖者以及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偏高(P<0.01).中心性肥胖者的冠心病患病率高于非中心性肥胖者(P<0.05).结论 云南省农村居民体重相关指数具有地区特点,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相关.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或行为方式,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有利于把体重相关指数控制在合理范围,从而减少低体重、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的发生率,继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大理地区高血压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大理地区≥17岁的1 843名居民进行高血压患病率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 大理地区≥17岁居民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为32.4%,其中汉族的患病率(35.6%)高于白族(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的知晓率为59.6%,治疗率为43.6%,控制率为16.6%.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94,95%CI(1.081,1.106)]、体质指数[OR=1.194,95%CI(1.150,1.244)]、血尿酸[OR=1.003,95%CI(1.002,1.005)]、三酰甘油[OR=1.079,95%CI(1.019,1.142)]、吸烟[OR=1.335,95%CI(1.009,1.765)]是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而饮酒[OR=0.601,95%CI(0.438,0.823)]是保护因素.结论 大理地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而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较低,急需建立有效的综合干预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湖北省部分地区中老年人超重和肥胖病的流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确定可以进行健康干预的重点环节。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湖北省12县(市)、区2811位年龄≥35岁的居民进行面访。结果:超重与肥胖的年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36.6%和9.8%,超重肥胖率在干部、文化程度高的以及高收入人群中最高,在农民、文盲、以及低收入人群中最低;常吃甜食是超重的相关影响因素,重体力职业活动可以减少其危险性,体育锻炼是肥胖的保护因素。在超重肥胖人群中,一些主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超重肥胖人群。结论:湖北省超重肥胖状况处于全国中等水平,不容乐观。超重肥胖人群是慢性病防治的重点干预人群,需加强健康教育。体力活动和体育锻炼是可干预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山东沿海地区2004年超重和肥胖的流行特征,确定超重和肥胖的高危人群和地区。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烟台、威海、日照、东营、青岛沿海5城市的常住成年居民,通过面对面询问调查获取居民的一般情况,体检获取身高、体质量、腰围数据,分析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调查≥18岁成年人4752人,体质量指数(BMI)均值为(24.12±3.57)kg/m2,男性[(24.22±3.43)kg/m2]与女性[(24.07±3.69)kg/m2]、城市[(24.22±3.56)kg/m2]与农村[(24.06±3.57)kg/m2]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围均值为(84.09±11.01)cm,男性[(86.69±10.36)cm]大于女性[(81.70±11.0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城乡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肥胖、腹型肥胖的标化发生率分别为32.2%、13.3%、54.9%;超重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35.6% vs 30.8%,P<0.01),城市高于农村(35.8% vs 32.4%,P<0.01);肥胖和腹型肥胖发生率在性别和城乡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和肥胖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城乡、年龄、吸烟、饮酒、劳动强度、体育锻炼;年龄、饮酒、劳动强度、体育锻炼是腹型肥胖的影响因素。结论    2004年山东沿海地区有一半的成年人处于超重和肥胖状态,早期干预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南京市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社区高血压综合管理与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南京市模范西路丁山社区15岁以上的居民2215人进行入户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结果:调查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3.0%(标化率21.2%);不同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值<0.01);有高血压家族史及相关慢性疾病史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显著增高(均P值<0.01);超重及肥胖、吸烟、饮酒、口味偏咸、经常失眠等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显著高于非以上特征者(均P值<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高龄、超重及肥胖、睡眠时间过少和过多、高血压家族史、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脑血管病、慢性肾病可能是社区居民高血压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南京市社区居民高血压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人群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具有地方特征,高血压的防治应结合本地特点进行针对性的社区综合管理与干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山东省3县农村地区儿童超重和肥胖现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随机选取山东省3县17个行政村的7~12岁儿童进行横断面研究;采用χ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对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7~12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率分别为11.41%和5.86%,男童和女童之间超重率和肥胖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每天看电视时间(OR=3.062,95%CI:1.708~4.932)、每天睡眠时间(OR=2.693,95%CI:1.136~5.641)、油炸食品的食用频率(OR=2.024,95%CI:1.041~3.570)、膨化食品的食用频率(OR=2.304,95%CI:1.208~5.416)是儿童超重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儿童出生体质量(OR=1.615,95%CI:1.013~2.742)以及父亲或母亲是否肥胖(OR=1.846,95%CI:1.109~3.520)也与农村儿童超重肥胖相关联。结论山东省3县农村地区儿童超重肥胖的比例相对较高,控制农村儿童超重肥胖应重点关注儿童日常生活和饮食习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索广州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共病与营养状况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择广州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2019年度健康体检的2 127名65岁及以上老年人为研究对象。营养状况包括营养不良和超重/肥胖。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慢性病共病现状、营养状况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老年人营养状况的影响因素。  结果  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为38.08%(810/2 127),营养不良患病率为10.81%(230/2 127),超重/肥胖率为46.26%(984/2 127)。老年人慢性病共病与超重/肥胖存在正相关关系(r=0.14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每增加5岁,患营养不良的风险增加(OR=1.369,95% CI:1.205~1.555),超重/肥胖的风险降低(OR=0.885,95% CI:0.813~0.965)。未婚、离婚和丧偶是老年人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OR=1.791,95% CI:1.164~2.754)。吸烟是老年人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OR=0.558,95% CI:0.408~0.764)。在校正一般资料及健康相关因素后,缺齿的老年人营养不良发生风险是不缺齿的1.337倍,慢性病共病的老年人超重/肥胖发生风险是未患共病的1.849倍。  结论  广州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共病、营养不良、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缺齿与营养不良之间,共病与超重/肥胖之间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海南省居民体质指数(BMI)的分布特征及其与主要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海南省36个居委会,村委会,1800个住户中的居民为调查对象,通过自制问卷实施入户调查及体测。结果样本人群BMI正常居民占60.1%,低体重或消瘦人群占31.9%,超重与肥胖人群占8%。男性BMI均值为20.6,女性BMI为21.0,男女BMI值均低于2000年全国水平,而均高于1992年海南省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地区类型、城乡差异、年龄、职业、教育程度等因素为BMI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海南省居民超重率呈上升趋势,在海南省营养不良、消瘦的情况比超重肥胖更加严重。海南省年轻人营养不均衡,必须注重主要影响因素的改善,加强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9.
吕春雷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4):10-11,14
目的调查杭州城区居民糖代谢异常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方法抽样调查杭州城区居民592人,采用问卷调查及相关指标检测、分析糖代谢异常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危险因素。结果检出糖代谢异常共134例,患病率22.64%。男性患病率比女性高;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P<0.05),超重或肥胖、中心性肥胖、血脂紊乱、高血压及糖尿病家族史者患病率显著升高(P<0.05)。IGR与DM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IGF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男女DM患病率无显著差异(P>0.05)。年龄、MS、超重或肥胖、中心性肥胖及糖尿病家族史均为糖代谢异常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杭州城区居民糖代谢异常患病率较高,应加强对超重或肥胖尤其是中心性肥胖的控制和干预,尤其应加强与其他代谢异常的共同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