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了解河南省艾滋病高发区非艾滋病居民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当地非艾滋病居民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效调查874人,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77.3%;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是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河南省艾滋病高发区非艾滋病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较好,应加强女性、年龄较长者和文化程度较低者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宣传。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广州市越秀区居民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问卷的方法,对越秀区6个社区居民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以及安全套使用情况的调查,采用x2检验χ2、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居民每次或经常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60.3%.多因素结果提示,女性和已婚者每次或经常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低于男性和未婚者,其OR为0.53和0.32.艾滋病知识得分高和支持"合法、安全的性行为可预防控制艾滋病"者每次或经常使用安全套比例高于得分低和不支持者,其OR为1.81和2.08.结论 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和防治态度对居民安全套使用的影响比较大,应继续加强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居民对艾滋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桂西某县一般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安全套使用情况,以便今后更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治艾滋病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方法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对该县500个居民进行现场问卷调查。主要包括艾滋病的知识和安全套的使用等内容。结果该县一般人群对艾滋病知晓率为45.21%,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年龄、文化程度和调查地点是艾滋病认知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年龄和文化程度是安全套使用情况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结论目前该地一般人群对艾滋病认识水平不高且安全套使用率较低,很有必要加强艾滋病知识及安全性行为意识的宣传教育,提高民众防艾抗艾意识,切实维护广大人群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新疆伊犁地区 HIV/AIDS 患者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开展宣传教育及为进一步干预研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进行现场问卷调查,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的因素。结果 HIV/AIDS 患者相关知识总知晓率为76.7%,获得知识途径主要为医务人员,而从广播、电视、网络、报刊、书籍等途径获得者较少。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文化程度是 HIV/AIDS 患者相关知识知晓的主要影响因素。行为习惯中从未使用安全套者和经常使用安全套者男女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新疆伊犁地区 HIV/AIDS 患者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年龄较大和文化程度较低者是今后进行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对患者进行有效地宣传教育,切断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今后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299名街头暗娼艾滋病知识以及安全套使用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街头暗娼艾滋病知识水平和安全套使用情况,为此类人群预防控制艾滋病提供依据.方法 对299名街头暗娼进行匿名问卷调查,收集社会人口学资料、艾滋病相关知识、安全套使用情况等信息.结果 调查对象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73.2%,但艾滋病知识全部答对率不高,仅为55.2%;安全套使用率不高,最近1个月与客人和固定性伴发生性行为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率分别为74.6%和33.3%,安全套的使用频率与年龄、户籍所在地、最近1 a是否做过艾滋病病毒检测以及最近1 a是否得到免费安全套这4个因素有关.结论 街头暗娼艾滋病相关知识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但是要根据她们的需求以及喜欢的方式来进行宣教;要提高街头暗娼自我保护的意识,推广安全套使用率,尤其是提高安全套在固定性伴中使用的比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性服务小姐性病艾滋病 (STD/AIDS)知识程度及安全套使用影响因素 ,为制定艾滋病防治策略和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对广东省中部某镇的性服务小姐进行面对面的问卷调查 ,收集其人口学特征、性病艾滋病知识、性行为、安全套使用、性病史和既往求医史等资料。结果 性服务小姐的STD/AIDS相关知识缺乏 ;对安全套在预防STD/AIDS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足 ;安全套使用中存在许多错误做法 ,且不同层次性服务人群中使用率相差很大 ;安全套的使用除与已知的各项影响因素之外 ,还与开始从事性服务行业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有关。结论 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工作必须具有针对性 ,要尽快提高性服务小姐的性病艾滋病知识水平和安全套使用率 ,减缓和阻止HIV通过性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广东省某市暗娼人群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和危险行为,探讨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暗娼人群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时间空间抽样法招募社区内暗娼305名,采用统一的问卷面对面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采集血液进行梅毒螺旋体和HIV抗体的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探索影响安全套使用的危险因素.结果:艾滋病知识的总知晓率为55.4%.最近一次与商业性性伴安全套使用率为89.4%,与固定性伴和临时性伴的安全套使用率低于商业性性伴,未发现HIV抗体阳性者,梅毒感染率为1.0%,经济收入高是与商业性性伴不使用安全套的危险因素,获得艾滋病干预服务是安全套使用的保护因素.结论:广东省某市暗娼安全套使用率较高,HIV和梅毒感染率低,针对暗娼人群的干预服务可有效提高与商业性性伴的安全套使用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河南省AIDS高发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HIV/AIDS)安全套的使用情况和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级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3个项目县中9个自然村的HIV/AIDS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AIDS基本知识及安全套使用情况等,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IV/AIDS人群中,每次或经常使用安全套的人数占49.5%。年龄越大,安全套使用率越低,其OR值为0.941(95%CI为0.921~0.961);AIDS基本知识得分越高,安全套使用率越高,其OR值为1.620(95%CI为1.080~2.432);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安全套使用率高于文盲,其OR值为5.289(95%CI为1.876~14.911)。结论:河南省AIDS高发区部分HIV/AIDS安全套使用意识较为淡薄。AIDS基本知识、文化程度及年龄是安全套使用率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娱乐场所中服务小姐艾滋病预防性干预影响因素及防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在娱乐场所中开展服务小姐艾滋病预防性干预的影响因素,探索针对性的干预对策。方法 通过基线调查了解服务小姐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采取提高其认知水平和消除知识向态度和行为转换过程中影响因素的作用相结合的策略实施干预,终末调查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服务小姐缺乏相关知识、个人负担过重、非付费性伴多等均可明显影响安全套的使用,实施干预措施后安全套使用率显著提高。结论 知晓艾滋病知识不是安全套使用的充分条件,了解由获取知识到改变行为的过程中存在的影响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王志群 《中外医疗》2009,28(30):53-53
目的了解格尔木市暗娼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和高危行为的情况,为开展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本市区内的暗娼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暗娼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85.64%;94.25%的暗娼接受过艾滋病相关知识讲座和免费发放的安全套;81.36%的暗娼从同伴中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90.89%的暗娼最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结论对暗娼加强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知识的宣传和教育,继续开展100%使用安全套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2017年芜湖市不同档次场所的暗娼人群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行为特征,艾滋病、梅毒感染状况及暗娼人群在商业性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方案》中的暗娼人群哨点调查问卷,对芜湖市主城区不同档次场所中暗娼人群进行行为学调查和血清学调查。结果 共调查商业性性服务工作者400人,其中低档暗娼146人占36.50%;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4.25%,中高档次的暗娼知晓率为96.06%,与低档次的91.10%相比差异有统计学(P<0.05);调查对象HIV抗体检测均为阴性,梅毒感染率为3.75%,低档暗娼梅毒感染率为6.75%,而中高档暗娼梅毒感染率仅为1.9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查对象最近一次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安全套的使用率为97.75%,最近一个月与客人发生性关系时每次都使用安全套的比率为92.50%,不同档次暗娼安全套使用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越大的暗娼,来自洗脚屋/发廊的比来自桑拿/洗浴中心的暗娼,在发生商业性行为时安全套每次使用比例较低;而对艾滋病知识越知晓的暗娼安全套每次使用率越高。结论 暗娼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安全套使用率均较高,感染艾滋病的风险较低,但是需要加强洗脚屋/发廊等低档次暗娼的行为干预工作。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新疆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知识与行为现况,分析新疆艾滋病高危人群存在的问题,为艾滋病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方法抽取新疆乌鲁木齐、伊宁、喀什、哈密4个地区不同服务场所的女性性工作者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新疆女性性工作者学历和年龄较低,对艾滋病相关基本知识总知晓率为76.35%,不同地区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相关基本知识知晓率有差异,但不同民族女性性工作者对艾滋病相关基本知识知晓率无差异;对艾滋病感染者持正向态度者占75.76%,有28.01%女性性工作者具有多性伴行为,安全套每次都使用率为63.93%,少数民族女性性服务者安全套使用率低于汉族,4个地区女性性工作者安全套使用率有差异;性工作者对艾滋病预防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为75.06%。结论预防艾滋病要对不同地区进行系统规模的艾滋病预防服务工作,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电台等大众传媒的作用,同时大力推广安全套的使用,使性服务者对安全套防病作用有正确的认识并有所提高,转变不安全性行为。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200名女性劳教人员艾滋病知识及高危行为特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了解女性劳教人员中梅毒、艾滋病的患病率和关于STD/AIDS的知识、态度、信念和行为(KABP)情况,为探索有效的行为干预措施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重庆市女子劳教所中新入所的200名女性劳教人员进行有关STD/AIDS的KABP问卷调查,资料经SPSS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200名劳教人员中共查出梅毒48例,患病率为24.0%,HIV感染者8例,患病率为4.0%,经静脉吸毒仍为主要的感染途径.对艾滋病性病的认知水平较高,但与性伴侣发生性关系时安全套使用率低,每次都用安全套的仅占15.5%.与性伴侣发生性关系时不用安全套的主要原因是性伴侣不喜欢.结论梅毒在吸毒人员和卖淫妇女中的高患病率和HIV的流行,预示艾滋病正由吸毒人群向性乱人群蔓延,加强吸毒人群和性滥交者的综合监测和行为干预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广西部分地区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的危险行为、安全套使用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在广西南宁市、柳州市和贺州市通过方便抽样的方法招募MSM,开展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其社会人口学、行为学、艾滋病相关知识、安全套使用等基本信息。采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最近6个月同性肛交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影响因素,计算OR(95%CI)值,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375名MSM中,认为当地MSM疫情严重占56.3%,曾经吸食过新型毒品占5.1%,最近6个月同性肛交性行为坚持使用安全套仅占58.4%,最近6个月性伴数3人以上占25.9%,最近6个月与异性发生过性行为占1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高中或中专及以上[OR=1.86(95%CI:1.01~3.43)]、认为当地MSM艾滋病疫情严重[OR=3.79(95%CI:1.61~8.95)]、最近1年做过HIV检测[OR=1.93(95%CI:1.18~3.15)]、最近1年患过性病[OR=0.36(95%CI:0.14~0.90)]为最近6个月同性肛交坚持使用安全套的-影响因素。结论 广西MSM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低,需结合不同特点的MSM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高安全套坚持使用率,减少艾滋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聊城市艾滋病高危人群HIV感染情况监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了解聊城市高危人群中HIV感染现状,探讨HIV感染的流行因素,为控制本市艾滋病的流行及在高危人群中实施行为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全市2003~2005年间艾滋病高危人群的血清学检测数据和HIV感染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以及部分女性性工作者的高危行为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3年共检测9?539份血清,检出HIV感染者10例,阳性率0.105%;其中3例有献血(浆)史,4例有输血史,2例有婚外性行为史,1例可能由其配偶经性途径传播。女性性工作者安全套的使用率较低。结论:我市HIV感染者主要存在于3类人群,经输血和有偿献血(浆)感染是我市既往HIV感染的主要方式,但HIV的主要传播方式正在向性途径传播转变;我市女性性工作者安全套使用率偏低,应尽快在该人群中开展干预工作,提高安全套使用率,从而阻止艾滋病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蔓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河南省艾滋病高发地区村级卫生人力资源的现状。方法:问卷调查艾滋病高发地区乡村医生的年龄、学历、职称等基本情况,接受艾滋病防治专业知识培训情况、每日工作时间及其满意度等。结果:乡村医生整体学历、职称水平较低,培训不足,工作时间过长,对现任工作满意度不高。结论:建议乡村医生尤其是年轻医生接受继续教育,上级部门应加强乡村医生培训;政府适当提高乡村医生工资水平,改善其工作环境,逐步为其提供养老及医疗保障。  相似文献   

17.
AIDS—related Knowledge,Condom Usage Among Medical Postgraduate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knowledge about safety/unsafty of sexual acts relating to HIV transmission, levels of embarrassment related to condom and condom usage among medical postgraduates. Methods From August to December, 1998, a self-administered anonymous questionnaire was given to 271 new medical postgraduates from two medical colleges of Beijing and Hebei Province. Results There was a hazy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tective function of condom from AIDS among medical postgraduates. Only 14.4% medical postgraduates persisted in using condom, and 27.94% had never or almost never used it. The levels of embarrassment about condom were high. The median score was 3.55+0.98. Whether to use condom was related with the attitudes to condom, but not to AIDS. Conclusion There was some misunderstanding about condom and inconsistent condom usage in medical postgraduates. So it is essential to strengthen the sexual health education among them.  相似文献   

18.
常州浴室暗娼艾滋病相关信息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了解常州市浴室暗娼艾滋病相关行为危险因素。方法:在浴室招募25名暗娼,对其进行个人深入访谈。结果:浴室暗娼文化程度较低,艾滋病知识水平较差,能够全部说出3种艾滋病传播途径的不足1/3。性病知识严重匮乏。性行为频率高,最近1周人均嫖客数约为14个。错误的预防性病、艾滋病方法在该人群中被普遍采用,经常发生不使用安全套的情况。结论:常州市暗娼面临感染性病、艾滋病的危险,需要对浴室暗娼进行深入细致的艾滋病干预。干预方式可以采用同伴教育和外展服务等。  相似文献   

19.
Background: The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is now a global scourge of mankind. Nevertheless, Bangladesh is categorized as a low HIV prevalence country, from an epidemiological point of view, the HIV epidemic in Bangladesh is evolving rapidly. The majority of the studies on HIV/AIDS and condom use were carried out among the risk segment of people in the country. This study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knowledge of AIDS and use of condoms among general population for prevention of HIV/AIDS in Bangladesh. Methods: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study designs were adopted in this study. Cross-sectional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rural and urban areas. Married males aged 20 years and above constituted the study population. Data on 524 male respondents were analyzed using SPSS software version 11.5. For qualitative data, selective in-depth interview was done using unstructured guidelines. Results: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26 of the respondents had no knowledge about AIDS. More than one-fifth 23 had poor, 26 had well and 25 had excellent knowledge on AIDS. Only 29 reportedly mentioned that condom might be a preventive measure against AIDS.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urban residents with access to electronic and printed media, better socioeconomic condition and service holders appeared to be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knowledge of condom as a preventive measure for AIDS p<0.05. However, in the social context, the respondents had different views about use of condom as a preventive measure against AIDS. Conclusion: Useful and fruitful media campaigns to educate the people regarding the health consequences of STDs including HIV/AIDS and integrated approach is strongly suggested for disseminating knowledge and awareness to control the spread of HIV/AIDS among people in Bangladesh. Key words: Knowledge, awareness, STDs, HIV/AIDS, Condom, Banglades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