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眼视光学专业实验教学是眼视光学教学的基础,从专业实验教学设施、实验室管理、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阐述,对眼视光学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进行了分析与总结.  相似文献   

2.
将眼科显微手术学列为5年制眼视光学专业本科学生限修课程,通过5年教学实践研究及问卷调查表明,学生普遍认为开设该课程及时、实用,能有效地提高其专业学习兴趣,临床实习动手能力提高明显。眼视光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眼科显微手术学课程,是学科发展和完善学科建设的需要,是让学生尽快适应临床工作的重要基础,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眼视光专业本科眼科显微手术学5年教学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眼科显微手术学列为5年制眼视光学专业本科学生限修课程,通过5年教学实践研究及问卷调查表明,学生普遍认为开设该课程适时、实用,能有效地提高其专业学习兴趣,临床实习动手能力提高明显。眼视光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眼科显微手术学课程,是学科发展和完善学科建设的需要,是让学生尽快适应临床工作的重要基础,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临床医学双语教学成效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双语教学目前已成为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学专业是由现代视光学和传统眼科学有机整合而成的临床医学学科,具备专业教育起点国际化的优势背景,开展了近20余年的双语教学。拟以眼视光学专业中国家精品课程、国家双语示范课程角膜接触镜学为例,分享双语教学在临床医学教学中的有益经验和取得的成效,为其他临床医学学科双语教学的开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2002年昆明医学院招收了我省第一批眼视光学专业的本科生,2006年开始进入我科临床实习。以2人为一组,2周为一周期的学习模式,在带教老师的帮助下对耳鼻咽喉诸器官的解剖、专科检查及常见多发病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认识,为即将成为一名合格的眼视光学医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医学教育的模式适应现代科技的发展,就必须对医学教育进行改革。眼视光学教学作为临床教学的一部分,具有教学内容多、学时少、是较新兴的学科等特点,因此如何使学生扎扎实实地掌握知识,进一步提高眼视光学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临床实习教学中教师质量控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关键是质量控制,而教师质量控制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在医学教育日益国际化的背景下,必须引导和保证临床实习带教教师按照<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的培养只标进行教学,而目前尚无建立统一详细的、针对临床实习带教教师的质鼍控制体系.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通过实施临床实习带教教师准入制度,开展临床实习带教教师规范化培训,建立临床科室规范化实习带教模式及临床实习带教教师质量控制评估体系等,就临床实习带教教师质量控制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8.
《温州医学院学报》1998,28(4):267-268
1988年我院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眼科视光学系并开设眼视光学专业,开始培养眼视光学高级医学专业人才;1992年,卫生部在我院建立视光学研究中心;1993年,眼视光学专业由专科升格为五年制本科;1997年,成立了眼视光学院。风雨历程整十载,艰苦创业谱新篇。...  相似文献   

9.
2016年起,我国五年制眼视光医学专业开始扩大招生规模,中国医科大学成为东北地区首个获批眼视光医学专业招生资格的高等学校。结合我国国情,围绕如何培养眼视光医学专业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专业知识、执业技能和科研能力,使学生既具备完整的临床医学基本理论和技能,又具备眼科学和视光学专业特长;积极探索五年制眼视光医学专业“以全面医学教育为基石,以系统眼视光教育为特色,以人文医学教育为内涵”的课程体系构建,创新性提出眼视光医学专业“基础-临床主干-专业方向与特色发展课程”模式;为培养现阶段亟须的眼视光医学应用型、复合型人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日前,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以下简称"新目录")。其中,由我校领衔倡导的眼视光医学(100204TK)、医学影像学(100203TK)作为特设专业归属临床医学类,授予医学学位;眼视光学(101004)作为基本专业归属医学技术类,授予理学学位。眼视光学是由我校首创的新兴学科,它将传统的眼科与现代视光学相结合,形成了被国际学术界称为"中国温州模式"的现代眼视光学模式。眼视光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准确把握了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后,对提高生活质量的需求,在二十多年的发展中,获得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其临床属性的优势不断凸显。  相似文献   

11.
【摘要】 近年来我校开展了医学硕士生“5 3”培养模式的改革,既往儿科医学影像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主要参考成人影像学专业的培养模式,缺乏儿科专业性,普遍存在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完善的考核体系,创新及科研能力相对薄弱的问题。针对以上问题,近年来我院通过几届儿科医学影像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改革,总结了相关经验,主要通过轮转科室开展多元化的课程设置等措施,强化临床技能培养和影像学基本功培养;将影像诊断技能和操作及临床实践工作量的评分纳入考核评价制体系;加强影像专业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培养现代医学影像学专业高层次应用人才。  相似文献   

12.
临床实习是培养合格临床医生的重要阶段。但是由于招生规模扩大、新专业不断增多,造成医学生临床毕业实习轮转安排工作面临困难,严重制约临床实习质量的提高。文章结合我校临床实习状况,开发了一套实习医师轮转管理软件,该软件可自动完成各种实习轮转表的排制,准确、高效,操作方便,提高了临床实习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3.
刘刚  郝杰  蒋电明 《医学教育探索》2013,(12):1274-1277
英国医学教育体系包括医学本科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其具有课程设置重点突出、重视早期临床实践、采用小组教学制等优势。通过分析英国医学教育的优势,结合我国医学教育实际,建议完善教育体制、重视临床实践与技能训练、普及毕业后与继续教育、实行多科轮转以及发展全科医学教育。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医学研究生教育尚存在观念落后、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脱节、培养体系和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等问题。转化医学理念已获得广泛认同和实践,并为医学研究生教育提供了新思路。由此,需要改变基础和临床相脱节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转化医学科研指导团队,营造浓厚的转化医学研究氛围,建立科研成果量化评价系统和同行评价体系,从而强化医学研究生转化医学理念和科研能力,为解决医学重大问题提供必要的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15.
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是国内外医学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而健全完善的医学生临床能力综合评估反馈体系是医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本文通过系统的文献回顾诠释在医学生临床能力评价中各评价方法的应用特点,通过对其广泛应用的OSCE、Mini-CEX、360°评价方法的概念、内涵,在医学生临床能力评价中的应用进展以及应用优势的阐述,以期为医学生临床能力综合评估反馈体系的建立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基于层次分析评价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临床医学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体系构建和应用。方法 利用Yaahp软件构建基于层次分析评价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临床医学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体系。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85名学生的内科学课程中实施德医并举的课程思政清单式教学,并在课程结束时应用此评价体系得到定量的综合评价结果。结果 基于层次分析评价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了临床医学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体系,以德医双馨的育人目标为目标层,师德师风、课程设计、学生体会、发展评估为准则层,分13项方案层。利用此评价体系评价2020至2021学年第一学期内科学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结果显示德医并举的课程思政清单教学具有良好的育人效果,定量综合评价得分4.080分(1~5分)。结论 临床医学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评价可基于层次分析评价和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具有科学、定量、综合和可改进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早期接触临床”教育评价指标体系,为评价医学教学中开展“早期接触临床”教育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法、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及层次分析法构建本科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并确定各指标权重。采用Excel 2010、SPSS 25.0进行数据录入及统计分析。结果 两轮专家函询的专家积极程度分别为100.00%(26/26)、96.15%(25/26),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00、0.920,协调系数分别为0.255、0.175(P<0.05)。构建的本科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教育评价指标体系包括4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和47项三级指标。结论 该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经进一步验证后可作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早期接触临床”教育的评价工具。  相似文献   

18.
医学生人文教育存在着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课时量安排等方面的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与期望值差距较大。通过医学生人文教育与临床实践结合,突显临床实践的作用, 开展有效的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师资队伍、教材选编、教学方法,建立健全相关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医校对接制度、医学生人文素质考核制度和医院带教老师立体化评估机制,不断提升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水平。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医疗体制的改变以及社会对医生素质的要求日渐增高,医学教育体制也在不断的改革与探索中前行。如何建立一种符合国际基本要求和国内医疗现状的教学模式,已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面对教学成果导向的医学教育目标以及国内国际医疗卫生环境现状,提出了一套强调临床与科研能力的集成式教学模式并进行了初步实践。  相似文献   

20.
临床医学是一门具有很强技术性和实践性的科学,从各个方面完善临床医学教育、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一直是各高等医学院校的重要使命。作为医学教育的基本单元,临床医学学科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有着及其重要意义。现从学科建设的几个概念、内容、研究方法以及评估等方面对我国临床医学学科体系建设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为进一步完善学科体系、推动医学教育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