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股深动脉重建改善下肢动脉缺血方面的疗效.方法 根据CTA及血管彩超选择高危重症多节段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例,对30例FontaineⅢ、Ⅳ期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实施股深动脉重建.其中解剖外途径股-股深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7例,髂总、髂外动脉-股深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9例,髂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结合股深动脉成形术4例,腋动脉-股深动脉转流2例,单纯股深动脉成形术8例.结果 26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皮温明显升高,静息痛消失,ABI明显升高(术前平均为0.23,术后平均为0.57).3例症状减轻,1例无效截肢.术后随访3~23个月(平均13个月).18例行人工血管转流术的病例中1例发生闭塞,人工血管通畅率为94.4%.8例单纯股深动脉成形的病例中1例闭塞.总体保肢率为96.7%.结论 在股浅动脉广泛闭塞时,股深动脉重建治疗Ⅲ、Ⅳ期动脉硬化闭塞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文治技术”在合并髂总动脉瘤的腹主动脉瘤患者腔内修复中保留髂内动脉血流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我们对1例合并双侧髂总动脉瘤的肾下性腹主动脉瘤患者行腔内修复术。该患者由于腹主动脉瘤合并双侧髂总动脉严重扩张,覆膜支架覆盖腹主动脉及髂总动脉瘤的时需覆盖双侧髂内动脉开口,可能造成髂内动脉血流受阻而引起盆腔缺血。我们在进行左髂总动脉腔内修复时应用了“三文治技术”,以覆盖病变血管同时保留一侧髂内动脉血供。结果手术成功地对腹主动脉瘤及双侧髂总动脉瘤进行了覆膜支架的腔内修复,同时保留了髂内动脉血供。结论在复杂腹主动脉瘤髂内修复时,使用“三文治技术”可能是一种有效的保留分支血管血供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又称Lefiche综合症)是腹主动脉下段或双侧髂动脉闭塞造成下肢和盆腔缺血的一个综合征。严重者不仅下肢和盆腔器官功能障碍,还会造成下肢缺血性坏疽。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是治疗Lefiche综合症最理想的方法。而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其发病多数在高龄病人、合并有多种疾病的基础上,所以单纯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的治疗危险性极大。本文对我院收治的7例高龄主髂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病人采介入支架结合血管旁路术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肾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中的髂内动脉的处理方法。方法自1997年7月至2007年3月实施的腔内修复术中有62例肾下腹主动脉瘤涉及髂内动脉的处理。其中C型腹主动脉瘤57例(包括单侧髂总动脉分叉受累者35例,双侧髂总动脉分叉受累者22例),髂总动脉分叉过高5例。手术方法采用髂内动脉单纯覆盖、髂内动脉栓塞并覆盖、髂内动脉重建,针对具体的病变情况,采用不同的组合处理方法。结果无中转开腹手术,手术结束时6例(9.7%)Ⅰ型内漏。术后出现臀肌跛行5例(8.1%)、单侧下肢麻木1例(1.6%),无褥疮及结、直肠坏死表现。结论腔内修复术中保留一侧髂内动脉是合理的,尽可能避免同时破坏双侧髂内动脉。  相似文献   

5.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36岁,体检发现降主动脉夹层(De BakeyⅢ型),破口位于降主动脉起始部向下撕裂到腹主动脉并逆撕至主动脉弓部,累及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2015年12月1日,在当地行"右颈总动脉-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术后2 d后行"主动脉造影术及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术中发现支架远端仍有内膜破口存在,相继再次置入两枚裸支架,远端到达腹主动脉腹腔干分支以上4 cm处以封闭破口,效果不理想,仍见少量内漏存在,未再处理,术后出现左手臂、左侧肩背部酸痛不适,症状改善后出院。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65岁。于1994年6月出现右中下腹阵发性涨痛,伴烧灼感。1997年3月扪及右中下腹条形包块,有搏动感,伴腹痛加重。1997年7月14日以“腹主动脉瘤,右髂总动脉瘤”收入院。体检:右中下腹部近脐处可扪及3cm×6cm大小的包块,表面光滑,边界清楚,其搏动与脉搏同步,包块听诊可闻及血管杂音。CT增强扫描三维重建示腹主动脉下段及右髂总动脉动脉瘤,合并右髂总动脉附壁血栓。动脉造影示腹主动脉瘤伴动脉硬化。手术在基础麻醉加局部麻醉下进行。取双侧腹股沟纵切口,经右股动脉放入造影管至腹主动脉,然后放…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腹主动脉瘤患者的l临床特点及围手术期处理策略.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4例60岁以上腹主动脉瘤手术患者的临床特点与围术期处理情况. 结果 24例患者平均年龄75.5岁;男女比例为5:1;病程2 d~15年,病程中位数为2.8个月;并存高血压17例、冠心病5例、2型糖尿病4例、慢性支气管炎3例、腔隙性脑梗死2例;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3例;行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13例,腹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10例,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右股动脉、右股深动脉内膜剥脱术+右股深动脉成形术+人工血管右股动脉一胭动脉搭桥术1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5%,病死率为20.8%. 结论 老年腹主动脉瘤患者多伴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老年慢性疾病;老年腹主动脉瘤手术是一类高风险手术,合理的术式选择与围手术期处理是老年腹主动脉瘤患者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布氏杆菌感染性腹主动脉瘤的临床特点、腔内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1月,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收治的13例布氏杆菌感染性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前5例术前合并腹主动脉破裂、2例合并髂动脉破裂,13例均行腔内修复术,术后均接受长期抗菌药物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1~40个月随访,观察腔内修复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围术期13患者无死亡,4例同期行髂内动脉弹簧圈栓塞术,恢复良好。1例患者术后20个月复发,出现感染性休克再次入院治疗。结论:布氏杆菌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发病率虽然较低,部分患者常呈重症,破裂风险高,规范的抗菌药物治疗联合覆膜支架血管腔内修复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讨论病变同时累及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的主动脉疾患,同期行胸主动脉和腹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对脊髓缺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3年1月间,本中心收住院的病变同时累及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的18例患者,其中男性17例,女性1例,年龄50 ~ 78岁,平均(61.13±7.25)岁,其中胸主动脉瘤伴腹主动脉瘤10例,胸主动脉穿通溃疡伴腹主动脉瘤5例,胸主动脉及腹主动脉均为穿通溃疡2例,胸主动脉夹层伴腹主动脉瘤1例,全部采用双侧股动脉切开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其中胸主动脉根据病变范围置入1枚或2枚覆膜支架(部分重叠),腹主动脉置入分体式或一体式支架.结果:术后1例脊髓供血障碍(5.6%),经脱水及神经营养性治疗后痊愈,随访3~24个月,无支架移位或内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覆膜支架同时覆盖降主动脉和腹主动脉处理主动脉病变是安全、有效的.个别可引起脊髓缺血,应进行积极预防和及时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GORE EXCLUDER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治疗腹主动脉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至2013年5月,采用GORE EXCLUDER覆膜支架行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的21例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2例,年龄48 ~ 84岁,平均(68.9±9.9)岁.21例均为肾下型腹主动脉瘤,术后1,3,6及12个月之后,每年行主动脉CTA复查.结果:21例均成功置入GORE EXCLUDER覆膜支架,技术成功率100%;共置入主体覆膜支架21枚,对侧分支支架21枚,延长支6枚,Cuff支架1枚.主体覆膜支架直径23 ~31 mm,长度为120 ~ 180 mm,平均(152-±20.7)mm; 16例封闭一侧髂内动脉,5例保留双侧髂内动脉.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及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3 ~15个月,未见支架移位及内漏发生.结论:GORE EXCLUDER腔内修复肾下腹主动脉瘤近、中期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2007年3月至2008年11月,我院采取术中同时行髂动脉腔内成形和支架植入联合股-腘动脉转流术,治疗Ⅲ型Leriche综合征老年病人11例,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9例,女性2例,年龄71~88岁,平均76岁;11条肢体均严重缺血.主要临床症状:间歇性跛行4例(跛行距离<50 m),静息痛7例(其中2例合并肢端溃疡).主要伴发病:5例同时伴有高血压、冠心病和糖尿病;2例同时伴有高血压、脑梗死和糖尿病、冠心病;2例伴有冠心病;1例伴有脑梗死,1例伴有糖尿病.术前腹主动脉、双下肢动脉CTA显示:右侧髂、股动脉病变8例;左侧髂、股动脉病变3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下段及髂动脉闭塞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对我院 1996年 3月至 2 0 0 2年 1月 4 8例主髂动脉闭塞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行主 髂 (股 )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 15例 ,髂 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 10例。髂动脉内膜剥脱术 1例 ,股 -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 10例 ,腋 -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 12例。均得到随访。总有效率 95 8% ,围手术期死亡率 4 17%。人工血管通畅率81 2 %。结论 :解剖途径人工血管转流术是治疗本病的首选方法 ,以获得较高的通畅率。对于高龄、体弱者 ,特别是全身一般情况差 ,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肺气肿等慢性病的患者 ,应采用解剖外途径人工血管转流术 ,以减低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1991年阿根廷医师 Parodi等成功在肾动脉水平以下腹主动脉瘤采用带人造血管支架腔内隔绝术 ,它是将支架经股动脉定位在瘤体恰当位置上 ,释放支架、扩张球囊后 ,形成人工血管 ,建立新的血流通路 ,从而将瘤体旷置 ,属于腔内介入疗法 [1 ]。西京医院血管内分泌外科自 2 0 0 1年以来为 2例患者成功施行了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 ,效果满意。手术的麻醉实施有其特殊性。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例 1,男性 ,71岁 ,体质量 82 kg,ASA 级。螺旋CT报告腹主动脉瘤体上起自 L3 椎体下部 1/3,下至 L5椎体下缘即髂总动脉分叉处 ,上下范围 9.2 cm ,瘤体…  相似文献   

14.
<正>患者男性,31岁,因双侧下肢间歇性跛行11年,加重6个月,右足溃疡1个月入院。患者于11年前出现双下肢间歇性跛行、行走约100 m。入院前6个月,跛行距离缩短为50 m。入院前1个月出现静息痛、足部溃疡,右足先后3处皮肤破溃、迁延不愈,跛行距离缩短为10m。在外院住院查下肢动脉B超提示:双侧髂总、股总、股浅、腘动脉及足背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合并髂动脉病变的腹主动脉瘤(AAA)的腔内处理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6年12月北京积水潭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AAA行腔内治疗的52例患者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患者临床特点(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股深动脉及股浅动脉通畅率,按照是否存在严重髂动脉病变将患者分为髂动脉通畅组和髂动脉狭窄或闭塞组,分别进行腔内治疗,并于术后接受抗凝、抗血小板治疗以防动脉粥样硬化。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x~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 52例患者被分为髂动脉通畅组41例和髂动脉狭窄或闭塞组11例,其中通畅组髂动脉严重扭曲2例(3.8%,2/52),狭窄或闭塞组髂动脉狭窄9例(17.3%,9/52)及闭塞2例(3.8%,2/52),术前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患者临床特点(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股深动脉及股浅动脉通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成功实施了AAA腔内修复(EVAR)术,其中通常组扭曲者通过特硬导丝纠正髂动脉成角后支架顺利通过,狭窄或闭塞组给予患侧或对侧球囊扩张或逆行开通股动脉进行扩张,支架最终顺利通过。随访了12~24个月,狭窄或闭塞组出现一侧髂动脉腿支的闭塞2例(P0.05),1例行右髂序贯放置髂腿支架1枚+双侧股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术后双下肢动脉供血良好。结论合并髂动脉病变会导致AAA腔内治疗困难,运用合理的手术技巧和器材的配合,AAA患者行EVAR术均可以获得成功,远期通畅率较好。  相似文献   

16.
支架型人工血管置入治疗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在国内已推广应用。本文报告 1例经髂外动脉切口 ,施行腔内人工血管置入获手术成功者。1 病例介绍患者 ,女性 ,5 2岁 ,高血压 1 0年伴后背部疼痛 1年 ,螺旋 CT检查示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下方 3 cm降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图 1 ) ,Debakey a型 ,远端已撕裂至肾动脉水平 ,于 2 0 0 1年 1月行腔内人工血管置入。因术前彩超示两侧股动脉均 <6.8mm,而左侧髂外动脉直径 8.1 mm能通过 2 4F导送器 ,故改用经髂外动脉切口。术中首先经左肱动脉穿刺插管造影 ,并以此导管作为左锁骨下动脉标志 ,注射造影剂确定假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合并下肢灌注不良的治疗经验。方法: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2010年1月~2015年5月收治伴有下肢灌注不良的主动脉夹层患者13例,回顾分析其治疗方法及近中期随访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7例B型夹层患者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其中4例植入裸支架。6例支架释放后造影见原发破口隔绝,真腔扩张,受累髂动脉显影良好。1例术后右下肢缺血坏死行截肢术,后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6例A型夹层患者,2例术前评估下肢缺血症状明显,急诊行内膜开窗恢复髂动脉血流,二期行杂交手术。其余4例一期行升主动脉、主动脉弓置换 降主动脉覆膜支架植入术,术后造影见下肢动脉恢复真腔供血。术后患者存活12例,下肢缺血症状明显缓解。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患者无胸背部剧痛及下肢缺血表现,髂动脉显影良好。结论:主动脉夹层合并下肢灌注不良应尽早干预,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可消除原发破口,恢复真腔血流,改善大部分患者的缺血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主动脉夹层合并下肢动脉严重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入2013年10月至2015年1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的急性主动脉夹层合并下肢动脉严重缺血患者8例,均为男性,年龄(43.6±8.4)岁,分析其治疗策略及疗效。结果 1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行主动脉瓣置换+人工支架象鼻手术;6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1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于术前急性肾功能衰竭死亡。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于外科术后第4天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于TEVAR后次日因急性肾衰竭死亡;余5例顺利出院。术后随访时间(11±5)个月。随访期间3例均病情平稳,血压控制良好,患侧下肢疼痛及麻木感消失,术后恢复良好,无截瘫等事件发生。1例右下肢活动仍受限,1例虽病情相对平稳,但活动后仍存在下肢疼痛症状,于术后6个月植入微创腹主动脉覆膜支架1枚,右髂总动脉至髂外动脉植入金属裸支架1枚。术后患者病情平稳,活动后下肢疼痛症状消失,术后3个月复查主动脉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CT),主动脉夹层愈合良好,双髂动脉及下肢动脉血流通畅,肾动脉可见一小破口。结论急性主动脉夹层合并下肢动脉严重缺血患者病情危重,围术期病死率高,需加强围术期管理,TEVAR后远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9.
刘敏  张丽  任靓靓 《山东医药》2005,45(36):18-18
1998年以来,我院共收治腹主动脉瘤患者15例。均行手术切除并人工血管移植术。术后均痊愈出院。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5例中。男11例,女4例;年龄47~78岁。均为肾下腹主动脉瘤。均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下行经腹腹主动脉瘤切除并人工血管移植术。人工血管材料为聚四氟乙烯,远端直径9mm。近端直径18mm。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老年糖尿病足的临床经验.方法 选择老年糖尿病足末梢严重缺血患者37例(39条下肢),其中FontaineⅢ期24例(25条下肢),FontaineⅣ期13例(14条下肢),均行股深动脉成形术,患者手术前后1周行踝肱指数( ABI),经皮氧分压(tcPO2)检测,随访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综合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37例(39条下肢)患者中,临床症状消失、末梢溃疡愈合、效果优良27例(29条下肢),另有2例(2条)静息痛无缓解.FontaineⅣ期有10例肢体或足趾坏死,分别行膝下截肢3例(3条下肢),截趾7例(7条下肢).与手术前比较,FontaineⅢ期和FontaineⅣ期患者手术后ABI和tcPO2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血管补片32条下肢,长期通畅率为82.1%.结论 股深动脉成形术治疗老年糖尿病足手术方法简单、创伤小、疗效可靠,是挽救老年糖尿病足患肢的良好治疗术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