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我国自1985年发现第1例艾滋病患者以来,HIV流行状况日益加重,近年来呈加速上升趋势。随着艾滋病病人的不断增加,到医院就治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AIDS)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全身免疫系统严重损害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本文介绍了艾滋病防治方法,并对HIV疫苗、HIV逆转录酶抑制剂及HIV蛋白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
艾滋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严重病毒性传染病。近几年,AIDS疫情上升趋势明显,从2001~2003年我院共发现并确诊艾滋病病人7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重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的检测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hang H  Zhang ZN 《中华医学杂志》2004,84(23):1938-1940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病原体。艾滋病的流行已对世界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产生了重要影响,被称为“世纪瘟疫”。国内外众多临床及科研工作者致力于艾滋病的研究,以期有效控制其在全球的流行。目前已明确HIV的传播途径主要为性接触、血液及母婴垂直传播,其主要靶细胞为CD4^ T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5.
1981年6月5日在传染病史上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DC)首先揭示了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艾滋病、AIDS)。而这种病原体早已在人类中流行了二十年之久.已被人们称为世纪疾病。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规划署(WIDS)估计2003年底全世界活着的人免疫缺陷病毒(HIV/AIDS)感染者达到4000万,其中2003年就有500万例新感染者,尤其是南非、拉丁美洲和亚洲。就东南亚来说,近五年来其流行率增加了五倍.中国也不例外,自1985年我国报道首例外籍艾滋病患者以来,  相似文献   

6.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我国自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人至今,报告例数逐年增加。我市自1995年发现第1例艾滋病毒感染者以来,截止到2001年底已检出HIV抗体阳性者32例,其中1例已于2001年死亡。为了掌握我市艾滋病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7.
1有关艾滋病的基础知识1.1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AIDS),简称艾滋病。1.2艾滋病是艾滋病病毒感染所致,艾滋病病毒的全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艾滋病病毒是一种逆转录病毒,在体内的主要靶细胞是C  相似文献   

8.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在病毒学上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毒属。目前发现两种HIV,分别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2(HIV-2),两者具有相似的病毒结构和传播途径。HIV-2毒力和传播力都低于HIV-1,它引起的艾滋病(AIDS)病程也较缓和。HIV-1是目前引起全世界AIDS流行的主要病原,其感染人群占全球HIV感染者的  相似文献   

9.
医务人员HIV职业暴露及其预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滋病(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新的致死性传染病,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我国于1985年发现首例艾滋病以来,已经历了传入期、播散期,目前处于HIV快速增长期,专家预测HIV感染者2010年可能达到150~1000万人,流行形势十分严峻。随着AIDS在全球范围内扩散和蔓延,到医院就诊的AIDS患者和HIV感染者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0.
中药抗HIV的有效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 引言 艾滋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a,AIDS),是继癌症之后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存的一种传染性疾病.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2008-07-29发布的报告,目前全球约有3300多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HIV).在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也十分严峻.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或称为艾滋病病毒.HIV侵入人体后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人体发生多种难以治愈的感染和肿瘤,  相似文献   

1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diciencv Syndrome)又称艾滋病(AIDS)。已成为危害全球的一种严重传染性疾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已经进入快速增长期,预防和控制艾滋病已经刻不容缓。因此对HIV抗原抗体的检测,尽早发现感染者控制其传播是非常重要的。目前临床检测内容主要有P24抗原、HIV抗体、HIV病毒载量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等。现就HIV的实验诊断方法作如下简述。  相似文献   

12.
自1981年美国发现第一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以来,全球艾滋病的感染和发病人数与日俱增,这种被称为“世纪瘟疫”的病魔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那么,如此猖獗的艾滋病病毒(HIV)是从何而来,又是如何通过快速的基因突变而获得进化和发展的呢?  相似文献   

13.
艾滋病是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它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后引起的一种致死性传染病。感染上HIV的患者,可以在长达十年之内没有任何明显症状。但其血液、精液、乳汁里还是含有病毒,可以把病毒传染给别人,这种人被称为HIV感染者。但到目前为止,我们对艾滋病尚无根本的治疗方法。因此,为了自身的健康和家庭的幸福,大家都应该关注艾滋病。尤其是处于职业暴露中的医护人员,更应做好自身的防护,防止医源性感染。尤其应在急救中对HIV感染者进行初步甄别,做好自我防护,避免医源性感染。  相似文献   

14.
何秀荣 《医学文选》2005,24(6):998-999
艾滋病(AIDS)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以机会性感染和机会性肿瘤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又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1]。目前我国艾滋病感染率已呈逐年大幅度上升趋势,已进入快速增长期[2]。现将我院2005年1~5月对8例HIV感染/AIDS合并妊娠患者行剖宫产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王金良 《开卷有益》2008,(12):14-14
1981年,在美国首先发现了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疾病,将其命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即艾滋病。至今,全球已有六千多万人感染了HIV,造成2500万人死亡。我国在1985年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医院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患者及病毒携带者的防保措施。方法:2001年3月~2002年9月我院发现血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抗体阳性28例。按照国家《传染病管理条例》,指导监督临床科室加强隔离保护,及时上报防疫部门,血清采样送法定部门鉴定,协调HIV抗体阳性患者与其他患者关系。结果:未发生院内播散,艾滋病报告卡上报及时准确,无漏报。结论:医院内艾滋病的防保工作对疫情监控、阻止传播、积极开展艾滋病预防的健康教育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要加强对医护人员的保护和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7.
5例HIV/AIDS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2002年6月建立起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初筛实验室,自开展工作以来,共发现5例HIV/AIDS,发现的途径为:通过回顾性调查梅毒患者的血清中HIV抗体,发现2例HIV感染者;以发热原因收住内科病房的2例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以皮疹原因就诊皮肤科门诊,发现1例HIV感染者。现将临床资料及相关实验检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铜仁地区从1996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来,艾滋病疫情呈快速增长趋势.为了解铜仁地区艾滋病流行现状,明确防治工作重点,探讨有效的防治对策,现对铜仁地区2005-2006年HIV、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监测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艾滋病是获得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英文缩写的音译,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e Deficiency Virus,HIV)侵入人体后破坏人体免疫功能,使人体发生多种不可治愈的感染和恶性肿瘤,最后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自1981年全球发现首例AIDS病例以来,短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AIDS)又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免疫缺陷性疾病[1].HIV感染的诊断是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敏感实用的检测方法对于监测、诊断或血液筛查,控制艾滋病的流行显得尤为重要.以下本文就HIV的检测技术现状及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