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各亚型在青海藏族宫颈癌患者及正常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差异,分析藏族宫颈癌的HPV谱。方法: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对284例青海藏族宫颈癌患者及50例正常妇女宫颈组织中的HPV21种亚型(包括13种高危亚型,5种低危亚型和3种中国人群常见亚型)进行检测。结果:①284例宫颈癌组织中HPV(包括单一感染及多重感染),阳性率为86.27%(245/284);50例对照组中HPV阳性率为8.0%(4/50)。②HPV21种亚型中15种被检测到,6种未检测到。HPV单一感染率及总感染率在宫颈鳞癌及其他类型的宫颈癌中的比例明显高于宫颈腺癌(x^2=4.51,P〈0.05),而多重感染在各病理类型的宫颈癌中的比例无显著性(x^2=0.09,P〉0.05)。结论:青海藏族宫颈癌患者及正常人群中以HPV16感染为主,其次为HPV18,HPV31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HPV多重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应用导流杂交HPV分型检测技术,对482例宫颈病变患者行HPV基因分型检测,并与组织学检测结果比较。结果对照组、CINⅠ、CINⅡ、CINⅢ及宫颈鳞癌HPV总感染率分别为23.0%、94.0%、96.1%、97.3%、100%,呈上升趋势;多重感染率分别为21.4%、50.0%、48.0%、45.1%、33.3%,呈下降趋势。结论宫颈HPV多重感染率随着宫颈病变程度加重有降低趋势,宫颈病变进展可能与感染HPV基因型多少无关,而与感染HPV亚型致病力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本地区HPV感染情况,分析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关系.方法:对500例妇女进行筛查,均行TCT、HPV分型检测和宫颈组织学活检,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研究HPV感染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相关性.结果:500例病人共检测出HPV阳性155人,阳性率为31%,单一亚型111例,占71.6%,双重亚型35例,占22.6%,三重亚型5例,占3.2%,多重亚型4例,占2.6%,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55例HPV阳性病人中,检出18种HPV亚型,HPV16检出率最高,其次为HPV33和HPV58,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廉江地区HPV感染主要亚型为HPV16、33、58、31、18,HPV16和HPV33感染是导致CINⅡ及CINⅢ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亚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 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间对在新疆医科大学妇科门诊就诊及住院的发现宫颈异常(宫颈糜烂、肥大、接触性出血、溃疡及乳头样增生等)的患者及少数无临床症状和体征而要求体检的患者,经细胞学筛查为异常并经病理组织学证实的637例宫颈病变(包括宫颈炎446例、CINⅠ66例、CINⅡ59例、CINⅢ41例及ICC25例)进行HPV分型检测,并比较不同宫颈病变类型组与HPV多重感染的比例。结果①HPV总阳性率45.68%(291/637),HPV感染率随着宫颈病变级别的增加逐渐5上升(P<0.01),HPV感染在不同年龄组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30~49岁系高发年龄。②检出20种HPV亚型,其中高危型13种,低危型4种,中国人常见型3种,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增加HPV亚型分布有所变化,宫颈炎组以HPV16、58、52、68、66为常见亚型,低度病变组(CINⅠ)以HPV16、53、58、33、52为常见类型,而高度病变组(CINⅡ~Ⅲ)以高危型HPV16、58、33、31、52型为最常见,25例浸润癌检出5种高危亚型HPV,分别是HPV16、58、18、31、33型。HPV16亚型随宫颈病变级别加重感染率呈上升趋势(P<0.01)。③多重感染的比例为18.21%,最常见类型为HPV16、52的二重感染,HPV多重感染的比例随宫颈病变级别增加无明显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感染率最高的高危型HPV16、58、52、31、68、18是主要致病基因型,尤其是HPV16型与宫颈病变程度有关,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及多重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变的主要原因之一,但HPV多重感染不增加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5.
凌侠  高霞  李健  王衍晶 《临床军医杂志》2012,40(5):1148-1150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0年11月520例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一院三部妇科就诊妇女为研究对象,取宫颈脱落细胞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HybriMax)法行HPV检测,同时结合组织病理学检查进行分析,明确HPV感染与宫颈疾病的关系及宫颈癌的发生、发展过程。结果 HPV总感染率为48.8%,30~39岁年龄组HPV感染率最高为54.5%;组织病理学诊断慢性宫颈炎症、低级别病变(CINⅠ)、高级别病变(CINⅡ~Ⅲ)、宫颈原位癌或浸润癌中高危HPV感染检出率以42.2%、65.8%、95.4%、100.0%依次递增。结论宫颈疾病与高危型HPV感染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引起宫颈肿瘤的最主要原因是高危型HPV感染,高危型HPV检测可作为宫颈癌的一种重要筛查手段。  相似文献   

6.
宫颈癌的病因与多因素有关,其中以HPV的感染为最重要的因素[1],99.8%的宫颈癌合并HPV感染[2]。目前已报道的HPV有120多种,其中约35种亚型可以感染生殖道,约20种与肿瘤有关,在宫颈鳞癌中HPV感染的主要类型为16,18,31和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北京某医院宫颈上皮细胞高危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oma virus,HR-HPV)亚型的感染情况。方法 对2012-09至2015-03在我院门诊患者,采用HPV分型检测的方法进行机会性筛查,观察13种HR-HPV在人群中的感染率及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差别。结果 4654例受检人群中HPV总感染率18.59%(865/4654),其中单一亚型HPV感染和两种以上HPV亚型多重感染分别占阳性总数的74.34%(643/865)和25.66%(222/865)。除去单一低危亚型HPV感染67例(1.44%,67/4654),HR-HPV的总感染率为17.15%(798/4654)。感染率排在前6位的HR-HPV亚型分别为HPV16(3.59%)、HPV52(3.31%)、HPV58(3.24%)、HPV51(2.41%)、HPV39(2.30%)和HPV18(1.78%)。20岁之前有性生活的女性HR-HPV的感染率最高,达30.05%,此后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40岁后再度上升,46~50岁可达16.55%,50岁后降至最低为12.47%。结论 北京某医院常见的HR-HPV亚型为HPV16、HPV52、HPV58,在20岁前和46~50岁呈两个峰值,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不同宫颈病变患者中HPV感染的基因分型。方法选择接受宫颈活检的妇女15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HPV-DNA检测,分析不同宫颈病变的HPV感染情况及HPV基因型亚型分布情况。结果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HPV感染阳性率94.74%,CIN11IHPV感染阳性率71.43%,均远高于其他宫颈病变类型患者(P〈0.05);高危基因型感染率为94.92%,其中前三位为HPV16、HPV51、HPV58,低危基因型包括HPV6、HPV11共3例(5.08%)。结论HPV感染率随着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上升而上升,通过对HPV进行亚型检测,有助于早期宫颈癌的预警及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甘肃兰州地区人乳头瘤病毒16亚型感染后诱发宫颈癌的发病机制。方法:人乳头瘤病毒16亚型感染经病理确诊的宫颈鳞癌4例,活检取子宫颈癌组织及自身正常宫颈组织标本,用含20 600条人类全基因的OligoDNA基因芯片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筛选出差异表达的基因进行分析。结果:4例宫颈癌组织中共同差异表达的基因有302条。121条上调,181条下调。结论:多因素、多基因共同作用导致HPV16亚型引发宫颈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分型检测宫颈病变,提高诊断率.方法 对188例宫颈病变患者采集宫颈脱落细胞,利用PCR-反向点杂交法进行HPV分型检测.结果 188例标本中,52例阳性,HPV感染率27.66%;感染居前5位的高危亚型依次为16、18、66、33和58型,低危亚型由高到低依次为6、11、43、42型;多重感染以双重感染为主(17/19),16型和6型参与频率较高.结论 HPV型别分布具有地区差异性,采用PCR-反向点杂交法有利于研究本地妇女的HPV易感型别,HPV检测对于早期筛查和治疗宫颈癌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妇科体检中应用液基细胞学(TCT)检查结合高危型HPV检测对子宫颈上皮内瘤病变的筛查价值。方法本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6973例妇科体检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采用美国新柏氏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系统制片,细胞学诊断采用TBS分级系统。结果6973例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结果中,细胞学异常者为372例,阳性检出率为5.33%。372例细胞学检查阳性中,ASCUS286例(包含少量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占76.88%;LSIL28例,占i7.53%;ASCU—H27例,占7.26%;HSIL22例,占5.91%,非典型腺细胞(AGUS)6例,占1.61%,宫颈鳞癌(SCC)3例,占0.81%;对372例TCT阳性患者行HPV分型检测进行分流,286例ASCUS高危型或低危型HPV阳性者中154例进行阴道镜检查,对细胞学结果ASCUS以上的不论HPV检测是否阳性共计240例均进行阴道镜检查后行宫颈组织学活检,诊断CINI。Ⅲ患者126例,其中CINI36例,CINII36例,CINⅢ54例,宫颈鳞癌6例,慢性宫颈炎伴鳞化38例,HPV亚临床感染3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病理诊断符合率分别为ASCUS43.97%,LSIL96.55%,ASC—H100%,HSIL96.65%,SCC100%,AGUC:33.33%。结论液基薄层细胞学(TCT)检测系统是宫颈上皮内瘤变筛查的一种有效方法,宫颈或阴道炎症、HPV病毒感染都会引起宫颈细胞学的异常,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细胞学检查异常的患者进行HPv病毒检测,即便细胞学异常级别较低,一旦合并高危型HPV病毒感染,也有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生;TCT阳性、HPV阳性者再进行阴道镜检查取组织学,提高了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符合率,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及时干预和治疗,能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细胞学结果为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不能明确意义(ASCUS)的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20例ASCUS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及活检,其中85例患者同时进行HPV检测。结果在120例ASCUS患者中,上皮内瘤变(CIN)的发生率为35%,高级别CIN及宫颈癌发生率为12%,阴道镜检查与病理结果符合率为47.6%。HPV检测阳性率为65%,组织病理证实:其中高级别CIN8例,宫颈癌2例,CINI和宫颈炎分别为20例、25例,HPV阳性组CIN检出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各组HPV混合型感染率无显著差异。结论细胞学结果为ASCUS患者.病理活检差异大,HPV检测可为患者提供有效、合理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3种方法检测宫颈脱落细胞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内在联系及与薄层细胞学检测(TCT)结果的相关性.方法 用基因捕获DNA检测法(hC2)捕获样品HPV DNA解链、杂交,检测与宫颈癌高度相关的13种HPV.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法提取样品HPV DNA,扩增核酸在Q-PCR定量仪上检测结果.MPHC提取样品HPV DNA,扩增核酸,将扩增后的产物加到微孔板中进行杂交,加入酶标液,用酶标阅读仪测定结果.后两种方法检测病毒亚型数量与hC2法相同.本实验将hC2法与Q-PCR匹配检测260例宫颈脱落细胞HPV感染;将hC2法与MPHC匹配检测200例宫颈脱落细胞HPV感染情况.结果 3种方法在鳞状上皮异常改变组中,HPV检出阳性率均为100%;在鳞状上皮良性改变组中Q-PCR和MPHC检测HPV阳性结果绝大部分与hC2相符,只有较少部分样品结果在hC2阴性结果的范围内,灵敏度均>hC2,MPHC假阳性率占2%.结论 HPV检测结果与TCT的结果相结合评价宫颈疾病、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是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4.
应用PCR与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40例原发性肺癌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感染率及与肺癌不同组织类型的关系;应用PCR-RFLP技术分析P53基因第七外显子的扩增与突变,结果显示;肺癌HPV阳性率为55%(22/40例),其中SCLC9/9例,鳞癌8/16例,腺癌5/12例阳性,P53基因第七外显子在HPV阳性的标本中有5/22例扩增,RFLP分析2/5例(SCLC,鳞癌各一例)突变,探讨HPV感染,P53基因与肺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maspin蛋白及p53蛋白在宫颈鳞癌及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组织中的表达及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maspin蛋白和p53蛋白在宫颈鳞癌、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正常宫颈3种组织中的表达.分析maspin蛋白表达与宫颈鳞癌各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以及宫颈鳞癌组织中maspin蛋白与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HPV检测采用PCR扩增-导流杂交的方法进行分型检测,并将高危性感染率与maspin表达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从正常宫颈上皮组织→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宫颈鳞癌maspin蛋白表达逐渐下调,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临床分期越高,分化程度越低的宫颈鳞癌组织中,maspin阳性表达越少.有淋巴结转移的宫颈鳞癌中,maspin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maspin蛋白与p53蛋白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r_s=-0.399,P<0.01);(4)maspin蛋白的表达与高危型HPV感染呈负相关(r_s=-0.294,P<0.01).结论 maspin蛋白在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抑制作用,可作为判断宫颈鳞癌患者病情进展及预后的指标之一.maspin蛋白在高危性HPV感染后可能受p53等因子的调控表达下调,可用于宫颈癌的基因治疗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子宫颈病变组织中人端粒酶RNA基因(hTERC)的异常扩增情况,探讨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收集不同宫颈病变组织195例,包括慢性宫颈炎33例,CINⅠ级34例,CINⅡ-Ⅲ级37例,宫颈鳞癌30例,宫颈腺癌61例。应用双色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宫颈病变组织中hTERC基因的异常扩增情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 hTERC基因扩增的阳性率分别为:慢性宫颈炎3.03%,CINⅠ级29.41%,CINⅡ-Ⅲ级72.97%,宫颈鳞癌100%,宫颈腺癌91.8%。宫颈鳞癌及腺癌hTERC基因扩增率明显高于CINⅠ级、CINⅡ-Ⅲ级(P<0.05),CINⅡ-Ⅲ级hTERC扩增率显著高于CINⅠ级(P<0.05),但宫颈鳞癌与腺癌hTERC基因扩增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FISH技术检测hTERC基因的异常扩增可作为组织学诊断困难病变的确诊、病变预测及治疗后风险评估手段。  相似文献   

17.
叶世富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8):1447-1448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0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38.6周,1年生存率为43.75%(35/80)。其中,鳞癌44例,客观有效率为43.18%,疾病控制率为77.27%。腺癌36例,客观有效率为38.89%,疾病控制率为75.0%。两种不同病理类型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疗效经统计学分析,P〉0.05,无明显差异性。白细胞下降Ⅲ~Ⅳ级发生率31.25%,居毒副反应的首位,但所有毒副反应经对症处理患者均可耐受,无化疗相关死亡病例。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