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柴胡汤为汉·张仲景创制的一个方剂。由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炙甘草、生姜、大枣等组成。作者据仲景方意,试用于半表半里或肝郁气滞为主的发热、郁证、心悸怔忡、咳嗽,呕吐、腹痛、大便难、月经不调、疟疾等,取得了一定效果。一、发热张××,男,13岁。三天来寒热往来,头晕头痛,胸胁苦满,恶心欲吐,口苦纳呆,体温39℃,舌苔薄白,脉弦小数。以经用青霉素、土霉素、感冒冲剂等不减。综其脉证,诊为少阳半表半里之证,为拟小柴胡汤和解之。柴胡24克,半夏10克,党参10克,黄芩10克,生姜10克,大枣五个,甘草10克。一剂后,诸证大减,体温降至37.5℃,二剂诸证消失而愈。李××,女,28岁。突然寒热往来两天,诊泌尿系感染,尿:白细胞(+++),脓球(+),红细胞10~15个,上皮(+)。血:白细胞15000/立方毫米,中性80%。前医予抗菌素及中药清热解毒之剂不效。审其脉弦小数,寒热往来,恶心呕吐,头晕纳呆,体温39.8℃,  相似文献   

2.
(3)发热王××,男,25岁,工人。低热(37.5°~37.7℃),胁痛不移,心烦易怒,善太息,口苦。舌质紫红,脉弦。低热半年,曾到某医院医治无效,前来就医。辨证:追述病史,患者因肝郁气滞日久失治,气滞血淤,郁久化热,肝胆之脉循于两胁,郁热循经上炎所致。治宜清肝解郁,活血化淤。方用血府逐淤汤加川楝子15克,牡丹皮15克,以清肝泻热。服六剂后,体温正常,余证减轻,又嘱其进六剂,诸证已消,痊愈。  相似文献   

3.
一、当归生姜羊肉汤案(产后发热治验) 胡××,女,38岁,住院号:32748。因滞产早破水而行剖腹产,第3日出现高热,体温波动于39~39.5℃之间,疑术后感染,治疗10余日罔效。刻下诊见:发热,微恶寒,口干喜热饮,二便调,食减,面色苍白,腹软无压痛,恶露少许,色淡红,无异味,舌淡苔薄白,脉弦数,重取无力。白细胞总数11.6×100 /L,中性82%,淋巴18%,此为产后失养、气弱血虚、阳浮外越证。治以温里散寒、补益气血法。拟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50克,生姜10克,羊肉100克。炖服,每日一剂。服三剂后热退,体温正常,无恶寒感,但喜热饮,脉弦细,舌  相似文献   

4.
张廉卿医案     
退产后发热宋××,女,27岁。住院号:81—1248。初诊:1981年7月21日。患者于1981年6月26日以妊娠中毒症和胎儿宫内窒息住院,在产科行剖腹产术,挽一男婴后发热,体温高达39~40℃。西医经抗炎,对症治疗;中医用清热解毒,清营凉血法治疗,身热不退。曾经全院会诊,仍未找出发烧原因。於7月18日,行剖腹探查术,病因仍未查明。患者由于发热日久不退,逐渐消瘦,精神萎顿,生命垂危,特请张老诊治。证见发热重,恶寒轻,汗出不解烦躁口苦,不思饮食,下腹疼痛拒按,舌质暗红,苔白,脉虚而数。产妇经两次剖腹,失血伤阴,致胞脉空虚,血淤胞宫,首当化其淤。恶寒发热,系表证未解;心烦口苦,不欲饮食,为邪在少阳,故  相似文献   

5.
例一:魏××,女,26岁,工人。于产后两天即发烧40℃。经产科诊断为“产后感染”。予抗感染治疗无效。反复作妇科检查,未发现泌尿系感染征象,血培养多次,均为阴性。邀中医会诊时体温39℃,上午下降,下午升高,面红,无恶寒,口干不多饮,食少,舌黯,脉细数。追问病史,产后五天即无恶露。拟诊瘀血发热,予活血祛瘀法。处方:生地20克、川芎10克、当归12克、赤白芍各12克、红花18克(醋炒)、炒荆芥10克、柴胡10克、泽兰12克、生山楂30克。服三剂后恶露即出现,  相似文献   

6.
热证治验     
例1:林××,男,2岁,发烧5天,曾服用西药,虽汗出而热未解。辰下咽痛,面赤烦躁,偶有咳嗽,体温39℃,扁桃体Ⅱ°肿大,舌红苔薄黄,脉数。此是外感风温,热毒蕴肺,气分热邪未解,而阳明里热已盛,当解表兼清里热。方用银翘散合白虎汤加减:银花、连翘、牛蒡子各6克,枯芩、知母、杏仁各3克,生石膏,六一散各20克,鱼腥草9克,包马勃2克。一剂而高热尽退。例2:陈××,女,51岁,昨午后开始恶寒、发热,体温38.7℃,寒重热微,体楚头痛,舌苔薄黄,脉细数。拟为外感风寒,以桂枝汤加减:桂枝、羌活、独活各9克,白芍12克,防风、白芷各6克。川芎4克,大枣三  相似文献   

7.
例一:产后高热。张××,女,30岁。产后三天发热,体温40.2℃,头痛,恶寒有汗,苔薄微腻,脉浮小数。乃产后气阴两亏,风邪乘虚外袭,以致营卫不和;治当调和营卫,补虚退热。处方:川桂枝3.0、杭白芍10.0、炙甘草3.0、生姜片1.0、大黑枣4枚、太子参15.0、嫩白薇10.0、香青蒿5.0。按:服参薇蒿桂枝汤二剂,体温降至正常,余症消失。例二:剖腹产后高热。患者蔡××,女,29岁,市二院妇产科病员,住院号:3469。因妊娠毒血症治疗无效行剖腹产手术。术后高热  相似文献   

8.
业师孙砚孚老中医,积有五十余年临床经验。兹将其治疗产后病验案三则报道如下: 产后发热可用寒凉药严××、女、25岁。1979年1月17日初诊:产后五天,壮热大汗不解,体温39.5℃。经西医补液,用过氯霉素,热势不减。口渴引饮,脉数有力。拟仲景竹叶石膏汤加减。处方:淡竹叶30克、生石膏30克(打成细末,先煎)、知母12克、银花20克、连翘15克、桑叶15克、山药18克、生甘草5克。服药一剂,壮热渴饮均减,体温37.2℃,但脉仍数。续服上方一剂,热未再起,脉形稍  相似文献   

9.
衄血验方     
大黄素以通里攻下,破瘀除积著称,使用得当,每能立竿见影,临床常用于治疗小儿里实用证,通过临床实践体会到,太黄治疗小儿外感发热,支气管炎、消化不良性腹泻等均收到良好疗效,现介绍如下。例一董×,男,4岁。发热、纳呆、不思饮食三天而来就诊。缘于三天前因过食糯米粽子复感寒邪而致外感发热,曾用复鲁片及青霉素治疗体温不降,遂来我科检查治疗。体温39.1℃,咽部充血,舌红苔黄腻,脉浮数。诊断为外感发热夹食证,予自制泻热冲剂,一次10克,一日3次。服药后2小时体温降至38.1℃6小时后腹泻一次,体温37.2℃;10小时后降至36.5℃,共服药40克而愈。  相似文献   

10.
病例一、耿××,女,26,干部。患者以高热7日来诊。7日前因受凉后发热,体温持续在38℃~38.7℃不退。查体、检血、尿常规、胸透均正常。曾用氨基苄青霉素等抗生素及西药退热剂罔效,而要求中医治疗。现患者头痛发热,口苦咽干、喜呕,舌  相似文献   

11.
王××,23岁,工人,1986年5月19日入院。住院号:48322。患者于5月19日正常分娩一男婴。产后恶露中等,色黯红。当夜即开始发热,恶寒,头痛,身痛伴咳嗽。血象:白细胞7.8×10~9/L(7800/立方毫米),中性0.72(72%),淋巴0.28(28%)。妇产科给予复方感冒灵、链霉素治疗无效,又加青霉素治疗2天。体温仍呈弛张热型,最高40.2℃。胸片提示:间质性肺炎。于5月24日转内科病区治疗。转诊时检查:体温:40.2℃,脉博12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4.7/9.33kPa(110/70毫米汞  相似文献   

12.
小柴胡汤治疗肺癌发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男,70岁.1990年8月13日诊.因肺癌引起起发热已月余,西医给予先锋V号,丁胺卡那霉素等药治疗,发热不退.刻诊:高热(T39.2℃),午后更甚,咳嗽,胸痛,口苦咽干,形体消瘦,舌质红,苔薄黄,脉眩细而数.证属邪伏少阳之发热,给予和解少阳之法.用小柴胡汤治之.处方,柴胡10克,黄苓、生晒参、法夏、生甘草各6克,生姜二片,大枣二枚.水煎服,一日一剂,分多次频服,服2剂后,发热逐断减退,口微苦,舌脉同上,药既应平,毋事更章.继服3剂后,发热消失.随方三月,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13.
例一:吴××,男,56岁,干部。1985年8月16日诊。头重如裹,胸脘痞闷,中满不饥,午后微热,有汗不解,已近二旬。曾服中药三仁汤、藿朴夏苓汤等方,发热39℃上下,伴口干苦欲饮,饮而作吐,便溏不爽,色呈酱色,小溲短赤,舌淡红嫩胖、苔黄润薄腻,脉濡数。辨为湿热中阻,届中焦湿温,治拟辛开苦泄,佐以疏利肝胆,调畅气血。处方用黄连、生姜各6克,黄芩、姜半夏、制香附、川芎、茯苓皮、杏仁各10克,广郁金12克,枳实、通草各5克,青皮、陈皮各3克。二剂。药后体温降至37.8℃,舌苔转净,脉濡,已不  相似文献   

14.
叶××,女,24岁。1983年1月14日诊。发热不退近二旬,加重伴嗜睡三日。半月前引产后,因阴道出血量多、淋漓不尽而住院,继后出现发热(体温38.5℃),腹痛、形瘦。胸透无异常。血压70/46。脉搏102次/分。化验:血色素5克,白血球6000。西医  相似文献   

15.
葛根10克,藿香2克,茵陈3克。水煎服(四、五岁小儿一日用量,随患儿年令大小酌情增减)。病例一张××,男性,4岁。患儿于81年11月六日始发烧恶寒(体温38.8℃),流涕头痛,恶心但不吐。曾服小儿解热片,土霉素等药。三日后病情加重,体温39℃上方两剂体温恢复正常。病例二张××,男性,5岁。患儿于85年2月16日始发热。体温上午38.9℃,下午达40.3℃。于包头军区卫生科就诊,曾用青霉素,小儿解热片、羚羊感冒片、土霉素等药。治疗一周左右仍不见效。上方连服两剂体温恢复正常。按:此方取葛根解肌发散,茵陈清泄湿热,藿香和胃化浊,煎药时间不超过20分钟,而且不服二  相似文献   

16.
例一:常××,女,64岁,病历号11694。因发热二天急诊入院。诊见:体温39.8℃,嗜睡呻吟,面色无华,干咳气短,头身疼痛,口干无汗,胃脘胀痛,不思饮食,咽赤,尿黄而少,舌质红、苔薄黄而干,脉浮数。治以辛凉甘寒之剂,银翘汤加味:忍冬藤30克连翘10克淡竹叶10克生甘草10克生地24克荆芥穗10克茯苓12克麦冬12克板蓝根12克  相似文献   

17.
产后高热     
刘××,32岁,职工。患者以产后持续高热8天为主诉,于1982年11月24日邀诊。据述产后三天出现发热,多汗,口渴、溲黄,恶露臭浊,小腹疼痛,前医与人参白虎汤等,不仅热不退。迨至第五日反增加咳嗽,小腹疼痛加剧,大便不畅,复拟淤热内作,用生化汤加味,热势加剧,西医疑为产褥热,体温波动在39—39.8℃之间。汪老诊其脉来细数,舌红苔薄  相似文献   

18.
<正> 腹痛傅某,女,4岁。1986年4月29日就诊。腹痛4天,伴发热(体温在38℃左右),初时腹泻稀水样便,经西药治疗略好转,但腹痛发热有增无减。曾于某院治疗,化验白细胞18×10~9/L,中性90%,用青、链霉素治疗4天未效。现患儿腹满硬痛拒按,右下腹无明显触痛,以脐周痛甚,稀便日3~4次,体温38.3℃,脉浮数,苔白厚。证属热结胃肠,气机不通,方用大柴胡汤加味:柴胡15克、白芍15克、黄芩15克、枳实15克、大黄15克、金银花20克、连翘15克,水煎分服。一剂后,腹泻三次,腹痛大减,触之柔  相似文献   

19.
一、感冒挟滞孙××,女,4岁。1982年5月6日初诊。发热十日余,初发热时,兼见头痛、鼻塞、喷嚏、咽痛、腹泻,曾用西药退热以及中药辛凉解表剂治疗未愈。诊见发热(T38.8℃)汗出,形瘦面黄,精神欠佳,不思饮食,腹胀,舌质淡、苔白腻,脉缓。此外感挟滞,遂予葛根汤加味:葛根12克,生麻黄、白芍、桂枝、甘草、木香各6克,陈皮、炒谷麦芽各9克,生姜3片,红枣5枚。1剂。  相似文献   

20.
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产后发热3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后发热主要表现为发热持续不退,或新产后突然高热寒战,恶露不绝或恶露不下,小腹疼痛、乏力、自汗、纳呆等为主症,严重影响了妇女产后康复.笔者自1994~2000年间,采用甘温除热法治疗本病,收到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7例中产后感染7例,产后淤血发热13例,产后气血不足发热27例;年龄21~37岁;体温38.5℃~39.0℃. 2 治疗方法 加味补中益气汤:由红参8g(另 ),黄芪30g,白术、归身、柴胡、青蒿(后下)、白薇、山楂、红枣各10g,陈皮、炙甘草各5g.有淤血加川芎、益母草;外感加桔梗;便溏加茯苓、扁豆花.每日1剂,水煎分2次温服,一般服2~5剂. 3疗效标准 恶寒、头晕乏力、纳呆等症消失,体温降至37℃为痊愈;发热减轻,体温降至37.5 ℃~37.8℃为有效;发热稍减,其它症状无明显改善为无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