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在AFP定量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ECLIA)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检测血清甲胎蛋白 (AFP)的临床应用及其优越性 ,参照NCCLS的评价方案对定量检测AFP含量的ECLIA法和放射免疫分析 (RIA)法进行精密度评价、线性评价和回收试验的比较 ,并采用两种方法平行检测 6 5例病人血清标本的AFP含量 ,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 :两种方法都有较好的重复性 ,但ECLIA法明显优于RIA法 ;ECLIA法和RIA法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r=0 .981 ,P <0 .0 5 ) ;回收率均在 95 %以上 ,ECLIA法明显高于RIA法 (t=4 .6 9,P <0 .0 5 ) ;ECLIA法的线性范围 (>5 0 0 μg/L)较RIA法 (<5 0 0 μg/L)要宽。ECLIA法定量检测AFP的准确性和精确度都明显优于RIA法 ,较RIA法更能满足临床需要  相似文献   

2.
检测蓖麻毒素影响体液免疫功能的四种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时采用四种方法,即溶血空斑技术(PFC)、定量溶血分光光度法(QHS)、血凝法(HA)和溶血素法检测了蓖麻毒素对小鼠抗SRBC初次体液免疫应答功能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这四种检测方法所得的结果基本上是平行的,可互为佐证,均可用于体液免疫应答的检测手段。但从效果来看,PFC法为最好,虽然其百分误差比QHS法要大些,但其灵敏度却比QHS法高近5倍,因此PFC法更能反映免疫应答对剂量的依赖关系及其强弱程度;虽然溶血素法敏感度也高,但其百分误差则更大;血凝法的效果与QHS法相近似,但血凝法操作更简便易行,快速而经济,作为初检手段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3.
<正> 免疫组化技术是现代形态学科的重要研究工具之一。虽然40年代初出现了荧光抗体技术,但其标本不能用电镜观察。后来建立了酶标抗体法,特别是Sternberger(1979)的非酶标记抗体法(PAP),才使免疫电镜技术得到长足的发展。酶标抗体法是把酶(常用辣根过氧化物酶,简称HRP)标记在第一抗体(直接法)或第二抗体(间接法)上,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超滤法和酶解法获得的羊胎盘提取物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Tricine-SDS-PAGE电泳对其分子量进行测定;通过MTT法检测其对HUVEC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对HUVEC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Tricine-SDS-PAGE电泳显示,超滤法获得的胎盘提取物由4条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Ib(GPIb)单克隆抗体(mAb),并进行生化鉴定与初步探讨其临床应用.方法:采用血小板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经间接ELISA法筛选和克隆化培养,获得1株抗人GPIb mAb的杂交瘤细胞,纯化其腹水获得mAb;免疫双扩散鉴定其抗体亚类;流式细胞术和免疫放射法鉴定...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全身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为对其进行免疫学诊断及了解其发病机制,我们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查抗DNA抗体;用聚乙二醇(PEG 6,O00)沉沉法(Riha,1979)测定血清中循环免疫复合物;用本室按Eills(1978)法改进的微量CH_(50)法测定血清总补体溶血功能;免疫球蛋白和C3等均按常规方法进行。初步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一、各种疾病抗DNA抗体水平测定结果见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PCR荧光探针法、乳胶法、培养法及ELISA法对生殖道分泌物中淋病奈瑟菌(Neisseria Gonorrhoeae,NG)、解脲脲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um,Uu)、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及单纯性疱疹病毒2型(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2,HSV-2)的检出率,分析其结果差异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5月我院性病门诊就诊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CR荧光探针法对NG、Uu、CT、HSV-2进行检测,同时采用培养法检测Uu、NG;胶体金法检测CT;ELISA法检测HSV-2,并将PCR荧光探针法与其他3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NG、Uu、CT的检测结果中,PCR荧光探针法NG、Uu阳性率与培养法无明显差异(P>0.05),PCR荧光探针法CT结果阳性率明显高于胶体金法(P<0.05).在检测HSV-2的结果中,PCR荧光探针法阳性率明显低于ELISA(P<0.05).结论:与胶体金法、ELISA法相比,PCR荧光探针法可显著提高CT、HSV-2检出率,且与培养法NG、Uu的检出率相近,有助于临床实施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8.
应用单克隆固相放免法及双抗体法测定了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阳性病人血清中甲状腺球蛋白(TG)浓度。34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病人,TG-Ab阳性及TG-Ab阴性病人的TG值,分别为9.5±4.2ng/ml和10.9±3.7ng/ml(固相法);3.75±0.71ng/ml和4.25±1.1ng/ml(双抗体法)。50例Grave’s病人测定值分别为30.5±18.9ng/ml和41.5±20.5ng/ml(固相法);20.88±10.5ng/ml和27.5±12.5ng/ml(双抗体法)。38例甲状腺癌病人中,无转移灶者,两种方法测定值未见明显差异;8例有转移灶病人中,TG-Ab阳性者其TG值明显低于TG-Ab阴性者(p<0.01)。我们对10例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TG-Ab阳性者进行了回收试验,固相法平均为81.6±14.0ng/ml,双抗体法平均为70.8±14.1ng/ml。我们认为,应用单克隆抗体固相法测定的TG值明显高于双抗体法,其回收率也高于双抗体法,但是在TG-Ab阳性病人血清中,TG测定值较TG-Ab阴性者为低,这可能由于在TG-Ab存在的情况下,体内TG代谢清除率增快而使TG浓度下降。因此,对TG-Ab阳性病人TG测定,仍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背景:富血小板血浆是目前已知富含多种生长因子并能将其释放的自体提取物,并已应用于骨、软骨组织工程再生的研究。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方法制备兔富血小板血浆中血小板浓度,并测定其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转化生因子β1水平,探讨富血小板血浆制备方法及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Petrungaro法、Landesberg法、Aghaloo法制备新西兰大耳白兔富血小板血浆。检测3组富血小板血浆中血小板计数,以及3组富血小板血浆活化前后及正常血浆、贫血小板血浆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转化生因子β1水平。 结果与结论:3种方法制备的富血小板血浆中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回收率、血小板富集系数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 0.001),Landesberg法和Aghaloo法均可制备有效浓度的富血小板血浆,且Aghaloo法制备血小板浓度及活性高于Landesberg法(P < 0.05)。活化前3组富血小板血浆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转化生因子β1水平与正常血浆组、贫血小板血浆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活化后,Landesberg法和Aghaloo法制备的血小板血浆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转化生因子β1水平明显高于活化前(P < 0.001),且Aghaloo法最高(P < 0.05)。富血小板血浆中血小板计数与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水平(r=0.872,P < 0.001),转化生因子β1水平(r=0.917,P < 0.001)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方法测定红细胞压积对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采用仪器法和温氏法测定红细胞压积(Hct),分析其对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的影响。方法:Hct采用血液细胞分析仪器法和温氏法分别测定。用锥板式表观粘度测定仪对150例随机选取的健康体检人员进行血液流变学指标测定,并分别按照两种方法测得的Hct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仪器法和手工法测得的Hct低值部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中值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方法测得的高、中、低值Hct对部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没有明显影响(P>0.05)。结论:在血流变学检查中,Hct值测定用仪器法替代手工法,不影响血液流变学有关指标的检测。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四株耐利福定(Rifandine,RFD)大肠杆菌(MIC为500ug/ml)均采用RFD浓度梯度平皿从相应敏感菌株筛选获得,连续传种二代其耐药性保持稳定;对四株耐RFD大肠杆菌,采用酚一氯仿法、酚—透析法和蛋白酶K—玻棒缠绕法提取其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灌注速度及方法对大鼠膀胱容量、压力及神经传入电活动测定的影响。方法: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选用尿道插管法及膀胱顶造瘘法,以50、100、200和400μL/min的速度进行灌注,以尿动力仪观察灌注过程中膀胱容量及压力的变化,以多通道生理记录仪检测灌注过程中膀胱神经传入电活动的变化。结果:采用插管法进行灌注测得最大放电频率,其随速度的升高呈上升趋势;膀胱漏尿点压(BLPP)和最大膀胱排尿压(MVP)随着灌注速度的升高而增大;各灌注速度下膀胱最大容量(MBC)无显著变化。造瘘法以各速度测得最大放电频率均无显著变化;其MBC随速度升高呈下降趋势,且在200及400μL/min灌注时显著降低;其BLPP及MVP无明显变化。2种方法相比,放电频率基线值无显著差异,以100、200和400μL/min进行灌注时造瘘法测得的膀胱最大放电频率均低于插管法;以不同速度灌注,造瘘法测得的MBC均比插管法小;而以50和100μL/min进行灌注时,造瘘法测得的压力比插管法高。结论:插管法以不同速度进行灌注并未对膀胱容量造成明显变化,但其膀胱压力及神经放电频率随速度升高,使用此法应根据研究目的选择灌注速度;采用造瘘法在200及400μL/min的灌注速度时,膀胱容量明显减少,故采用该法时建议以200μL/min的速度进行灌注。  相似文献   

13.
林伟  夏剑岚  王毅 《解剖学报》2014,45(2):216-220
目的探讨尿毒症毒素硫酸盐对甲酚(PCS)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毒性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VECs,不同浓度对甲酚硫酸钠盐作用HUVECs,WST-1法检测细胞增殖;Matrigel法检测细胞成血管能力;特异性荧光探针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DCFH-DA)检测细胞活性氧自由基(ROS)水平;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及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炎症因子及黏附分子表达情况。结果硫酸盐对甲酚对HUVECs增殖及成血管能力未有显著影响,分子机制研究发现,其能显著诱导细胞中ROS水平上调并促进其分泌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a(TNF-a)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结论尿毒症毒素硫酸盐对甲酚可以加剧血管内皮细胞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状态,提示其可能参与慢性肾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 我们曾报道从兔IgG制备Fab′片断及其与辣根过氧化酶交联的方法(铰链区法),证明所用酶标法具有交联物均一、分子量小,用于ELISA时空白低、灵敏度高等优点。本文进而选择山羊抗兔IgG为材料,研究其制备F(ab′)_2以及Fab′的条件,同时探讨其轻链和重链的长短以及铰链区二硫键的数目。  相似文献   

15.
<正> 在筛选抗过敏性药物中,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CA)是常被采用的方法。由于传统的Ovary PCA方法的精确度尚存在某些问题,Inagaki等用耳廓法取代皮肤法。实践中感到该法灵敏度尚有不足之处。为此,在该法的基础上采用自制的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小牛血清白蛋白(F-BSA)作为附加示踪剂,以求提高其实验精确性和灵敏度,并已用在黄芩甙锌络合物的抗过敏作用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6.
外源性端粒酶催化亚基不影响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稳定表达端粒酶催化亚基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生物学特性. 方法 用含有人端粒酶返转录酶(hTERT)基因的反转录病毒质粒pBabepuro-hTERT感染hBMSCs,经嘌呤霉素(puro)筛选出转基因细胞,我们将其命名为hTERT-hBMSCs.采用TRAP-ELISA法检测hBMSCs细胞转染前后端粒酶活件的变化;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染色体核型分析,测量平板克隆形成率,成骨诱导等方法 对hTERT-hBMSCs细胞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 结果 TRAP-ELISA法检测转染hTERT的hBMSCs的端粒酶为阳性;hTERT-hBMSCs细胞表面抗原CD44表达阳性,CD34阴性;hTERT-hBMSCs比hBMSCs增殖活跃,目前已传了11代,尚未见衰老迹象,其染色体数目和结构正常,未见畸变;克隆形成率较低,为正常细胞;并保持于细胞成骨分化潜能.结论 将外源性hTERT基因转入hBMSCs后,不影响其生物学特性和分化功能.  相似文献   

17.
血小板和巨大血小板的检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不同方法计数血小板总数和检测巨大血小板的差异。方法 :12 0例血样同时采用Advia 12 0仪器法、STKS仪器法和手工方法进行血小板总数检查 ,并将 12 0例标本逐一制成血涂片、瑞氏染色和显微镜镜检。结果 :3种方法对血小板总数的检测没有明显差异 (P >0 .0 5 )。但 3种方法对巨大血小板的检出率有明显不同 ,Advia 12 0法 4 1.6 7% (5 0 / 12 0 ) ,STKS法 2 9.17% (35 / 12 0 ) ,手工法镜检 32 .5 0 % (39/ 12 0 ) ,二仪器法之间以及Advia 12 0法与手工法镜检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采用仪器法和手工法检查血小板总数 ,其结果没有差异 ;虽然 3种方法都可检测巨大血小板 ,但以Advia 12 0法检出率较高 ,准确性较好。  相似文献   

18.
<正>目的:观察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血管中胶原含量和组织蛋白酶B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AS的作用。方法:9例AS患者(AS组)和5例正常成人(对照组)动脉血管标本,采用Van Gieson法染色检测胶原含量,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测定细胞浆内平均积分吸光度值,运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组织蛋白酶B的光密度比值。结果:Van Gieson法染色观察到AS组胶原不同程度断裂、分布不均,并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对照组血管壁胶原分布均匀,排列整齐,无明显炎症细胞浸润。与对照组胶原含量(5.10±1.10%)相比,AS组(7.80±1.60%)明显升高(P<0.05)。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严重创伤及大手术后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综合征(MODS)患者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血栓素B2(TXB2)水平变化。方法: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硝酸还原酶法和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创伤及大手术后合并MODS患者、非MODS患者和健康体检者血浆中SOD、NO、TXB2水平。结果:MODS组、非MODS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其SOD、NO水平明显降低(P<0.01,P<0.05),TXB2水平明显增高(P<0.01,P<0.05);MODS组与非MODS组相比,SOD、NO降低(P<0.05);TXB2升高(P<0.05)。结论:血浆SOD、NO、TXB2参与了MODS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严有望  肖勇 《现代免疫学》1989,9(6):376-377
<正> 血凝抑制试验(HIT)是检测麻疹抗体水平的常规方法,但因猴血球来源困难,基层无法开展。1986年郭可謇等用ELISA测定麻疹IgG抗体获得成功。该法特异、稳定、操作简便,其灵敏度比HI法约高150倍。但因成本高,使其广泛应用受到限制。斑点ELISA法(Dot ELISA)是近年在ELISA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检测技术,特异、敏感、简便快速,国内外已用于病毒和寄生虫等的抗原抗体检测。我们试用该法测定血清中麻疹IgG抗体水平,并与ELISA进行比较,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