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变血管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年龄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病变血管情况。方法:采用C型臂X光机和电生理记录仪行冠脉造影及PCI术,分析81例AMI患者的病变血管情况。结果:中年组34例,单支血管病变14例,双支病变9例,3支血管病变4例;冠脉正常为2例,冠脉病变狭窄<50%者5例(占15%),前降支病变最多,34例患者共计植入支架22枚。老年组为47例,单支血管病变12例,双支血管病变13例,3支血管病变21例;病变狭窄<50%1例(占2%),前降支病变最多,47例患者共计植入支架35枚。结论:两组病人,中年组单支血管病变最多,老年组多支血管病变最常见。两组病人均以前降支病变最多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洗脱支架(SES)在冠状动脉超长病变介入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32例冠心病患者,其中男23例,女9例,年龄47-83岁,其中稳定性心绞痛11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7例,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4例,有陈旧性心梗病史者6例,Junkins法行冠脉造影示:冠脉两支病变或三支病变,全部患者均有一支病变属于趨长病变(38-78mm),狭窄程度>70%,靶病变为前降支14例,回旋支6例,右冠12例。结果所有32支超长病变血管中串联植入2-3枚SES,共植入CypherTM49枚,Firebird7枚,1例患者为前降支近中段长病变,串联植入2枚支架(CypherTM3.5 mm×28 mm,3.0 mm×33 mm),于术后3 h胸痛,心电图示STV1-V4上抬,立即回导管室冠脉造影证实远端支架出口处夹层伴血栓,远端血流1-2级,于远端再植入1枚支架(CypherTM2.75 mm×13 mm)后血流恢复3级,症状消失,心电图未出现病理性Q波,CTn-I阴性,无1例心脏性死亡发生。结论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超长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我院自1999年1月~6月为4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了5例次的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及支架植入术。患者均为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2例。冠脉造影示2支血管病变1例,单支血管病变3例。4例患者5处狭窄成功扩张4处,3例患者成功植入支架。术后残余狭窄0~20%。术后随访1~6个月,1例患者在术后1个月出现心绞痛复发且较术前加重,术后5个月再次行冠脉造影,见原狭窄血管已完全闭塞,再次行PTCA成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雷帕霉素洗脱支架 (Cypher)治疗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效果。  方法  17例冠心病患者植入Cypher支架 ,治疗 2 3处病变 ,包括左前降支 (LAD) 15处、左回旋支 (LCX) 3处、右冠状动脉 (RCA) 5处 ;5例支架内再狭窄病变分别为LAD 4例和RCA 1例。术前病变狭窄程度 75 %~ 95 %。 结果  17例患者共治疗 2 3处病变 ,植入Cypher支架 2 3个 ,手术即刻成功率 10 0 % ;术后残余狭窄 <5 % ,血流TIMI 3级。所有患者术中无并发症 ,术后临床随访 3~ 16个月 ,无心脏事件发生。 4例患者术后 6个月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示病变血管支架植入处管腔通畅 ,无内膜增生征象。 结论 Cypher支架植入成功率高 ,可通过抑制血管内膜增生及支架本身拮抗病理性血管重塑的作用 ,有效降低再狭窄的发生 ,近中期疗效满意 ,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总结广州多中心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初步结果。方法:340例(男282例,女58例,年龄33~83岁,平均58.3±20.9岁)冠心病640支病变血管中有387支共植入支架460个。病人有陈旧性心肌梗塞史者158例(46.4%),冠心病危险因索包括高血压243例(71.5%)、糖尿病107例(31.5%)、高脂血症219例(64.4%)及嗜烟217例(63.8%)。640支狭窄血管中三支病变者86例(25.3%),两支病变者128例(37.6%),单支病变者126例(37.1%)。按ACC/AHA分型则A型病变只占9.7%、B1型占35.2%、B2型占29.5%C型占25.6%.在植入支架的387支血管中,左前降支200支(51.7%),左回旋支47支(12.1%),右冠状动脉127支(32.8%)、左总干1支和其他12支,狭窄程度为91.7±9.1%。其中三支血管同时植入支架者3例,两支血管病变同时植入支架者47例。病例中有12.0%为PTCA过程中引起严重夹层撕裂及急性闭塞并发症而植入支架。结果:支架植入术的病倒成功率为97.6%,血管病变扩张成功率为98.3%,狭窄病变几乎100%消失。失败病例包括支架脱落4例,严重夹层撕裂3例,左前降支破裂1例,但无死亡及急性心肌梗塞并发症。结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是治疗冠心病的高效而安全的非外科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97年12月至2000年1月共为21例冠心病患者进行了冠脉内支架术(Stenting)治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患者选择 21例均为同期住院患者,男14例,女7例,平均年龄58.4岁(45~76岁),其中心绞痛12例,AMI恢复期6例,OMI伴心衰(NYHA-级)2例,频发多源性室性早搏1例。冠脉造影显示至少有一支血管狭窄>75%,临床检查均显示有活动性心肌缺血,其中单支病变9例,双支病变8例,三支病变4例。按ACC/AHA分类标准[1],支架置入血管包括A型病变7处、B型病变9处、C型病变5处。1.2 支架类型 AVE9枚,Bard-XT7枚,NIR5枚,BeST-ENT1枚,其中1…  相似文献   

7.
QT离散度 (QTd)是无创性评价心室肌复级化非同步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本文通过观察冠心病病人行经皮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前后的QTd的变化 ,探讨机械解除冠状动脉狭窄对QTd的影响。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我院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1年 9月间行冠脉内支架植入术患者 5 4例。其中男 4 7例 ,女 7例。年龄 ( 5 6 4 1±10 6 4 )岁。单支病变 2 3例 ,双支病变 15例 ,三支病变 16例 ,共植入支架 71枚。左前降支植入 32枚 ,回旋支植入 2 0枚 ,右冠植入 19枚。全部病例术前术后未服用影响Q -T间期的药物。1 2 方法 QT离散度的测量和计算 :…  相似文献   

8.
邝日禹  覃远文 《广西医学》2003,25(4):520-522
目的 :观察急诊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AMI)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对 2 0例 AMI患者在发病 12小时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PTCA )并植入冠状动脉内支架 (Stent) ,其中有 2例心源性休克患者。梗塞相关动脉 (IRA)共 2 2支 :左主干 1例 (4 .5 5 % ) ,前降支 14例 (6 3.6 4 % ) ,回旋支 3例 (13.6 4 % ) ,右冠脉 4例 (18.18% ) ;TIMI血流分级 (2 2支 ) :0级 17支 (77.2 7% ) ,1级 3支 (13.6 4 % ) ,2级 2支 (9.0 9% )。全组病例共处理病变血管 2 6条 ,植入支架 2 9枚。结果 :2 0例患者支架植入手术成功率达 10 0 % (2 0例 ) ,其中 IRA支架植入成功率 90 .9% (2 0 / 2 2 ) ,IRA植入支架后残余狭窄均 <2 0 % ,IRA血流全部达到 TIMI3级。有 4例患者行 IRA支架植入后同时行其它非 IRA的支架植入成功。住院期间有 1例死于脑出血 ;1例术后第 8天送上级医院行室间隔穿孔修补术 ,2天后死于上级医院。其余 18例术后至出院均未发生严重心脏事件 ,平均住院 (16± 4 .5 )天。结论 :急诊直接冠状动脉内支架术对急性心肌梗塞的治疗可能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延迟介入治疗效果。方法  3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于发病后 2~ 4周行冠脉内支架术 ,常规服用肠溶阿斯匹林和抵克力得 ,支架术前后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射血分数。观察住院和随访期间的临床事件和评价心功能。结果  31例患者单支血管病变 12例 ( 38.71% ) ,2支血管病变 13例 ( 4 1.94% ) ,3支血管病变6例 ( 19.35 % )。缺血及梗死相关血管 ( 36支 )狭窄平均 92 .0 4± 6 .6 9。植入支架时最大球囊充盈压为 16± 2个大气压 ,支架术后平均残余狭窄 2± 2 ,与术前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t =2 7.5 6 ,P <0 .0 0 5 )。超声心电图提示术后射血分数0 .6 4± 0 .11%明显优于术前射血分数 0 .5 2± 0 .14 % ( t =3 .75 ,P <0 .0 1)。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延迟介入治疗安全 ,近期疗效好 ,心功能改善 ,可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复杂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水平,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远期疗效。方法:55例冠脉造影存在冠脉完全闭塞、弥漫病变、单支血管多处病变、偏心、弯曲等复杂冠脉病变的患者,置入冠脉内支架73个,其中Denovo41例、Suboptimal48例、Restenosis3例、Bailout3例。结果:置入73个支架中,71个植入成功,手术成功率97.3%,残余狭窄(8.7±5.6)%,2例因病变弥漫钙化或过度弯曲支架未能到位,回撤过程中支架脱落,但均已取出,无与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25.3±19.4月,4例再发心绞痛,3例发生心肌梗死。4例造影随访中,1例急性血栓性闭塞,2例支架部位闭塞,1例支架再狭窄,均再次成功PTCA,1例频发严重心绞痛伴血压下降,PTCA成功后死于心源性休克。54例心绞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无严重血管并发症。结论:冠脉内支架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残余狭窄小、近期疗效好,尤其适应于冠脉弥漫病变,长血管狭窄病变、弯曲、偏心等复杂冠脉病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冠心病心绞痛而心电图正常患者冠状动脉(冠脉)解剖特点.方法对325例冠心病心绞痛而心电图正常患者的冠脉造影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冠脉狭窄病变.其中合并钙化77例(23.6%);合并溃疡21例(6.4%);合并血栓12例(3.6%);合并夹层6例(1.8%);瘤样扩张病变9例(2.7%).2~3支血管狭窄病变251例(77.2%);单支血管狭窄病变67例(20.6%).251例2~3支血管病变中212例(84.5%)血管狭窄部位相互对应.2支血管病变累及前降支和右冠脉者多见,占48.4%(78/161).单支血管病变以前降支多见,占47.8%(32/67).83.6%(56/67)单支血管狭窄为50%~74%.左主干狭窄7例.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2~3支血管病变者心电图正常与血管狭窄部位相互对应有关;单支血管病变而心电图正常者与其狭窄程度较轻有关.对临床上有心绞痛表现而心电图正常者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是最主要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初步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患者冠脉病变特点。方法 对 1 35例ACS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 ,对其病变特点进行研究。结果 ACS患者病变血管数量为无显著病变为 4例 ,单支病变 5 7例 ,双支病变 4 4例 ,三支病变 30例 ;所累及的血管分别为 :左主干 (LM) 3例 ,左前降支 (LAD) 1 0 1例 ,回旋支 (LCX) 5 4例 ,右冠状动脉 (RA) 74例 ;病变形态特征为 :A型病变 5 3例 ,B型病变 1 0 1例 ,C型病变 32例 ,完全闭塞型病变为 4 9例 ;病变狭窄程度为 :轻度狭窄 4 4例 ,中度狭窄 72例 ,重度狭窄 81例 ,完全闭塞型病变为 4 9例。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目前是评价冠脉病变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探讨经皮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PCI)治疗冠脉多支病变的疗效。方法对38例冠脉多支病变78支血管行球囊预扩张术,置入支架88枚,其中 LAD35枚,LCX22枚,RCA31枚。结果术后 CA 证实狭窄消失或残余狭窄<20%,TIMI 血流Ⅲ级。支架置入的成功率94.8%。1例出现穿刺部位出血,无其他并发症,随诊1~18个月,6例术后3~16月再发心绞痛。结论 PCI 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治疗技术,成功率高,临床疗效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对280例静息心电图正常的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冠脉造影显示,3支血管病变者94例,占33.6%;2支血管病变者132例,占47.1%;2~3支血管病变者226例,占80.7%;单支血管病变者54例,占19.3%。结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冠脉2~3支血管病变者心电图正常,与血管狭窄部位相互对应有关;单支血管病变与狭窄程度较轻有关。对有心前区不适的患者,不能仅凭心电图轻易否定冠心病诊断,应尽早行冠脉造影,以便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评分即Duke评分(DTS)在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对179例先后接受平板运动试验(TET)和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病例的临床和心电图资料分析,揭示Duke评分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厦的相关性。结果低危Duke评分组38例无〉75%狭窄,5例1支血管〉75%狭窄,7例2支血管〉75%狭窄或前降支病变,2例3支血管〉75%狭窄或左主干病变;中危Duke评分组18例无〉75%狭窄,11例1支血管〉75%狭窄,41例2支血管〉75%狭窄或前降支病变,7例3支血管〉75%狭窄或左主干病变;高危13uke评分组2例无〉75%狭窄,2例1支血管〉75%狭窄,19例2支血管〉75%狭窄或前降支病变,27例3支血管〉75%狭窄或左主干病变。Duke评分与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和范围呈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Duke评分对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和范围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6.
老年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的临床体会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12  
目的 :初步评估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置入术的临床特点。 方法 :将我院 182例年龄≥6 0岁的老年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狭窄分布和置入支架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 ,并与文献资料进行对照分析。 结果 :182例患者中 10 7例有单支、双支、3支或合并左主干病变 ,造影的阳性率为 5 8.8%。其中单支病变 4 1例 ,占38.32 % ,双支病变 32例 ,占 2 9.91% ,3支病变 2 1例 ,占 19.6 3% ,左主干 (LM )病变 13例 ,占 12 .14 %。造影结果显示 ,血管狭窄共计 199支 35 1处 ,其中LM 13支 13处 ,前降支 (LAD) 83支 14 4处 ,旋支 (LCX) 4 4支 87处 ,右冠状动脉 (RCA) 5 9支 10 7处。 199支狭窄血管共置入支架 12 2枚 ,扩张后置入支架的相关动脉为LAD 5 6例 6 0枚 ,LCX2 1例 2 4枚 ,RCA 30例 38枚。同一血管置入 2枚支架的有 10例患者。 12 2枚支架中 ,Coroflex支架 93枚 ,占 76 .2 3% ,Helistent支架 11枚 ,占 9.0 2 % ,AVE支架 17枚 ,占 13.92 % ,Bestent支架 1枚 ,占 0 .82 %。所有支架的直径范围为 2 .0~ 4 .0mm ,其中直径 2 .0mm 2枚 ,2 .5mm 2 3枚 ,3.0mm 4 9枚 ,3.5mm 2 9枚 ,4 .0mm 13枚 ;长度范围为 8~ 30mm ,其中≤ 10mm 2 1枚 ,10~ 15mm 4 3枚 ,16~ 2 0mm 37枚 ,2 1~ 2 5mm 13枚 ,>2 5mm 2枚。 结  相似文献   

17.
为有效地预防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中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或再狭窄,作者对6例冠心病患者施行了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男5例,女1例,年龄37~69岁,手术指征:劳力性心绞痛3例.陈旧性心梗2例,AMI11例,单支血管病变2例,双支血管病变4例,其中3例因病变狭窄严重,病变范围长或开口部位狭窄而直接置入冠脉内支架,2例PTCA水中前降支近端内膜夹层致急性血管闭塞或濒临闭塞,1例右冠脉2次PTCA术后由于血管弹性回缩致再狭窄而置入冠脉内支架。置入的6个架中,其中Palnaz-Schatz支架2个,Gianturco-Roubin支架4个。术后冠脉前向血流通畅,均达TIMI呈Ⅲ级血流,有效地防治了冠脉血管急性闭塞并发症的发生,并使2例剧烈胸痛伴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随访1~6个月,5例临床症状均持续改善,1例术后再狭窄而再次PTCA结合文献报道及本文初步结果显示:冠脉内支架较PTCA具有急性血管并发症少,再狭窄率低,血流改善充分,远期效果好等特点,不仅对PTCA术后冠脉弹性回缩所致的再狭窄具有重要的防治作用,而且对处理术中冠脉夹层以及急性血管闭塞是一种安全、迅速、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经皮颈动脉支架植入术的临床应用及效果-1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有关的临床资料评价经皮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对预防和治疗脑卒中以及远端滤网系统保护下的临床效果。方法:从1998年7月至2002年11月间,共有18例颈内动脉严重狭窄病例在本所行经皮颈动脉支架植入术。18例患者在术前行神经专科检查,颈动脉超声检查及行颈动脉及其颅内段血管造影,手术采用经皮穿刺血管成形术的方法,把自膨式支架植入并覆盖颈动脉病变,分别在术后1,3,6,12及24个月进行临床神经专科及颈动脉超声检查随访。结果:18例均为58岁以上的病人(男性17例,女性1例),其中11例曾患有脑卒中或反复一过性脑缺血;选择性颈动脉造影示18个靶病变均有>70%的狭窄,其中3例合并对侧颈内动脉完全闭塞,12例冠脉造影示为严重的三支冠脉血管病变,1例为单支冠脉血管病变;10例患有高血压,3例患有糖尿病。在以上18个病变中,共植入自膨式支架19个,其中Wallstent(Boston Scientific Co.)12个,Smart(Cordis)7个,有7例行直接支架植入;最后7例采用了远端滤网保护系统(Angioguard XP,Cordis),在术后会收的滤网中均发现数十个直径为300-1000微米的碎片;所有病变术后病变残余狭窄均<10%,手术技术成功100%;两例病人在颈动脉支架植入术一个月后行外科冠脉搭桥术,围术期无脑卒中发生;第3例病人在支架植入后造影示患侧大脑前动脉再现,术后视力及语言清晰度明显改善;第8例在术中出现靶病变对侧脑出血,三天后死亡;在1-24个月的临床神经系统随访观察期间,病例均无脑卒中发生。颈动脉超声检查示靶血管无再狭窄。结论:经皮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是一项安全可行的解除颈动脉狭窄,防治缺血性脑卒中及综合治疗缺血性心脑疾病的新方法;应用远端滤网保护系统能有效的减少术中栓塞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机器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与支架植入的杂交手术近期临床结果。方法2007年1月~2013年5月,35例患者接
受器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与支架植入的分站式杂交手术。患者的年龄为56.7±9.6岁,其中男性32例,女性3例;冠脉双支病变
10例,三支病变25例,冠脉病变支数2.7±0.5支。首先完成机器人辅助下内乳动脉游离和非体外循环下、内乳动脉到前降支的
吻合,术后2周内行其余病变冠脉的支架植入术,支架植入同期造影检查桥血管的通畅性。术后6个月、1至5年时复查64 排
CT,明确动脉桥血管和支架的通畅性,随访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包括心源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和靶病变再次血运重建
的发生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接受分站式杂交手术,无并发症发生。平均动脉桥血流量为36.0±22.5 mL/min,支架植入时
动脉桥血管造影检查通畅率为100%。35例患者共植入49枚支架,植入1.34±0.6枚,其中23例患者植入支架1枚,11例植入2
枚,1例植入3枚。无失访患者,随访时间6~62(17.5±11.6)月。术后6个月时桥血管和支架内闭塞各1例,但无临床症状,其余患
者桥血管及支架保持通畅,无心绞痛及MACE事件发生。结论机器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联合支架植入的分站式杂交有良好的
近期桥血管和支架通畅率,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多支冠脉病变的微创方案。
  相似文献   

20.
减少 PTCA 后冠脉再狭窄的有前途的新方法是植入血管内支架。这一原则是 Dotter 1969年首先提出的近年来在动物实验中使用了温度变形记忆合金、钢制可扩张螺旋、可扩张不锈钢支架和可扩张编织的不锈钢网等。最近在人体中也开始植入血管内支架来防止 PTCA 后再狭窄。本文对11例植入血管内支架后即刻和3个月后冠脉造影结果进行了定量研究。本文11例,年龄41~69岁(平均55岁),男性8例。分别来自3个医学中心(法国、荷兰)。施术处9例为前降支,2例为左旋支。血管内支架是 Medinvent SA 制造的,用外科级不锈钢编织成网状,共16圈,每圈宽0.08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