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喹硫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30例服用喹硫平50~600mg·d~(-1),30例服用氯氮平50~550mg·d~(-1),2组疗程均为8周。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4,6,8周末分别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喹硫平与氯氮平组有效率分别为86.7%和80%,显效率分别为76.7%和66.7%。喹硫平起效时间为2周,而在改善阴性症状方面优于氯氮平,其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较氯氮平明显少而轻。结论:喹硫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好、起效较快,患者服药依从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齐拉西酮和喹硫平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血浆非酶类抗氧化物水平的短期影响。方法 77例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分层随机分成齐拉西酮组(n=39)和喹硫平组(n=38),齐拉西酮和喹硫平最低日剂量分别定为40 mg·d~(-1)和100 mg·d~(-1),最高日剂量分别限定为160 mg·d~(-1)和800 mg·d~(-1),每日分2次服用,治疗4周。以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白蛋白、总胆红素及尿酸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PANSS总分、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齐拉西酮组和喹硫平组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67%vs.58%,P>0.05)。治疗4周后,两组血浆白蛋白、总胆红素水平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齐拉西酮组尿酸水平高于喹硫平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喹硫平组血浆白蛋白、总胆红素和尿酸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齐拉西酮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齐拉西酮和喹硫平对急性期精神分裂症的治疗均有效;齐拉西酮对氧化应激影响比喹硫平小,两药对血浆非酶类抗氧化系统的影响与临床疗效无关。  相似文献   

3.
喹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喹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喹硫平组28例,剂量(130±s 60)mg·d~(-1),25~400mg·d~(-1),氟哌啶醇组23例,剂量(4.8±1.4)mg·d~(-1),2~20mg·d~(-1),疗程12wk,治疗前后采用痴呆病理分析评定量表(BEHAVE-AD)和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2组病人治疗后BEHAVE-AD评分显著下降(P<0.01),2组病人之间治疗前后BEHANE-AD的减分值无显著差异(P>0.05),氟哌啶醇组44%有锥体外系反应,明显高于喹硫平组的7%,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喹硫平和氟哌啶醇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疗效确切,喹硫平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4.
国产喹硫平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 0例精神分裂症病人分为 2组 ,喹硫平组 30例 ,男性 19例 ,女性 11例 ,年龄 (37±s8)a ,给予喹硫平 ,氯氮平组 30例 ,男性 2 0例 ,女性10例 ,年龄 (36± 8)a ,给予氯氮平 ,2组开始剂量约为 5 0mg·d- 1,以后视病情调整 ,分别为 (42 3± 2 0 )mg·d- 1和 (415± 18)mg·d- 1,分 2次口服 ,共治疗 6wk ,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定临床疗效 ,同时用不良反应症状量表 (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喹硫平组的有效率达 87% ,与氯氮平组 (6 0 % )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 .0 5 )。喹硫平组的不良反应中活动减少、视物模糊、便秘、流涎、头晕、体重增加的发生率显著少于氯氮平组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国产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是肯定的 ,与氯氮平相似 ,不良反应轻、少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精神病药  相似文献   

5.
加拿大AstraZeneca公司提醒医务人员,由于精神抑制药喹硫平(Seroquel)和抗抑郁症药萘法唑酮(Serzone)的商品名相似,有可能导致混淆而造成配方失误。现在公司已经收到了1份此类用药失误的报告。美国也致函医务人员作了相似提醒,并于2002年5月在FDA网站上发布。喹硫平可能引起用药失误@张亮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的疗效 ,并与利培酮作对照。方法 :对 5 2例精神分裂症伴抑郁病人分成喹硫平组与利培酮组 ,其中喹硫平组 2 7例 ,给予喹硫平 30 0~ 70 0mg·d- 1治疗。利培酮组 2 5例 ,给予利培酮 2~ 5mg·d- 1治疗。观察时间 6wk ,采用PANSS ,HAMD ,CGI等量表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wk 1,2 ,4 ,6末评定疗效 ,用TESS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经 6wk治疗后 ,喹硫平组与利培酮组疗效比较 ,经Ridit分析 ,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但HAMD评分 ,喹硫平组治疗后减分率大于利培酮组 ,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结论 :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伴抑郁与利培酮疗效相似 ,提示喹硫平除了具有抗精神病性症状作用外 ,还可能具有情感稳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泌乳素、雌二醇和睾酮水平的影响。方法对90例入选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氯氮平组(n=30)、利培酮组(n=30)、喹硫平组(n=30)并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对治疗前后血清泌乳素、雌二醇、睾酮水平进行前后比较及组间比较。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利培酮组泌乳素、睾酮水平增高(P<0.05);喹硫平组睾酮水平降低(P<0.05)。结论利培酮会引起高泌乳素血症,氯氮平、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泌乳素水平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抗感染药学》2016,(2):362-364
目的:比较3种抗精神分裂症药物(利培酮、喹硫平、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疗效与成本关系。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间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利培酮组、喹硫平组和奥氮平组,每组40例;3组患者均分别给予利培酮、喹硫平与奥氮平治疗,比较3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治疗成本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利培酮组患者临床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7.50%优于奥氮平组为90.00%(P<0.05);利培酮组患者的调整治疗总成本费用为(13 354.86±314.12)元低于奥氮平组为(19 045.58±312.28)元)(P<0.05);利培酮组和喹硫平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奥氮平组(P<0.05)。结论:利培酮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喹硫平组和奥氮平组,且抗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成本费用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较低。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对锂盐联合二代抗精神病药喹硫平与氯氮平的治疗方案做药物经济学评价,为双相躁狂发作患者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0月于安徽某三级精神专科医院就诊的双相躁狂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综合考虑患者治疗前后贝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基础上,对锂盐联合喹硫平与锂盐联合氯氮平这两种治疗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结果:锂盐联合喹硫平组共纳入有效病例88例,锂盐联合氯氮平组纳入病例43例。两组药物治疗的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锂盐联合喹硫平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最小成本分析结果显示锂盐联合喹硫平组住院成本低于锂盐联合氯氮平组。敏感性分析结果与基本分析保持一致。结论:锂盐联合氯氮平药物成本低,但是住院总成本显著高于锂盐联合喹硫平组。故锂盐联合喹硫平相对于锂盐联合氯氮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更具有经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并比较奥氮平、喹硫平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睡眠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的AD患者随机分组,分别接受奥氮平(n=42)、喹硫平(n=38)治疗,疗程6周。治疗前、后行多导睡眠图检查,测定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 O2)、平均血氧饱和度(MSa O2)、血氧饱和度<90%时间占监测总时间的百分比(TS90%)。结果 1治疗后,奥氮平组AHI、TS90%增高(分别P<0.01、0.05),LSa O2、MSa O2降低(均P<0.05);喹硫平组变化不显著(P>0.05)。奥氮平组治疗后的AHI、TS90%显著高于喹硫平组(P<0.01),LSa O2、MSa O2显著低于喹硫平组(均P<0.05)。2治疗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发生率为27.5%(22/80);治疗后奥氮平组新出现的OSAHS患者比例高于喹硫平组(分别为6/31、0/27,P<0.05)。3治疗后,两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评分无显著变化(均P>0.05);而AD病理行为量表(BEHAVE-AD)评分显著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的MMSE、BEHAVE-A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对AD患者睡眠呼吸功能可能存在不良影响,而喹硫平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统计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2020—2022年抗精神病药使用情况并分析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统计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信息系统中2020年1月—2022年12月抗精神病药的销售金额,并计算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以及药品排序比(B/A)。结果 2020—2022年,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抗精神病药年销售金额基本稳定,奥氮平、喹硫平的销售金额及排序始终居于前2位;抗精神病药的DDDs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奥氮平DDDs基本稳定,始终居于第1位,喹硫平DDDs逐年增长,居于第2位;抗精神病药的DDC及排序基本稳定,帕利哌酮、氨磺必利、齐拉西酮、喹硫平的DDC排序始终居于前4位;阿立哌唑、氨磺必利、奥氮平、奋乃静、氟哌啶醇、喹硫平、硫必利、氯丙嗪、齐拉西酮、五氟利多的B/A值接近于1.00。结论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抗精神病药的使用基本合理,后期仍需加强监督管理,以保证患者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喹硫平(35例)与氯丙嗪(34例)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比较喹硫平与氯丙嗪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6 9例病人分 2组。喹硫平组 35例 (男性 18例 ,女性 17例 )给予喹硫平 ;氯丙嗪组 34例 (男性 19例 ,女性 15例 )给予氯丙嗪 ,2药剂量均为 2 0 0~ 6 0 0mg·d- 1,分 2次服 ;疗程12wk ;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PANSS)评定临床疗效 ,用不良反应量表 (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喹硫平组有效率 6 6 % ;氯丙嗪组有效率 6 5 %(P >0 .0 5 ) ,氯丙嗪组的不良反应较多。结论 :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 ,疗效与氯丙嗪相似 ,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3.
我院2013年707例住院患者抗精神病药应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我院抗精神病药的使用现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3年7月22日住院和新入院的精神病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在707例患者中,使用1种抗精神病药治疗的患者有421例(59.97%),奥氮平位居首位(91例,12.87%),其余依次为喹硫平(64例,9.05%)、利培酮(58例,8.20%)、氯氮平(45例,6.37%);联合2种药物治疗的有207例(29.28%),以氯氮平+阿立哌唑、氯氮平+利培酮、奥氮平+利培酮多见。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占临床用药主导地位,两种抗精神病药物联合用药比例较2008年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抗精神病药物喹硫平治疗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与利培酮对照。方法:将60例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诊断的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喹硫平组和利培酮组,每组各30例。两组分别用喹硫平片(最大剂量≤400mg·d-1)和利培酮(最大剂量≤400mg·d-1)治疗21d。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大体功能评定量表》(GAS)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患者的精神病症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喹硫平组总有效率为90.0%,利培酮组为86.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利培酮组比较,喹硫平组对焦虑抑郁、失眠控制较好,锥体外系症状较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他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喹硫平与利培酮疗效相当,但喹硫平对有些症状控制较好,有些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喹硫平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42例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喹硫平与氯氮平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末以BPRS、TESS量表评定其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喹硫平与氯氮平总体疗效相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喹硫平组的不良反应少于氯氮平组。结论喹硫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一代抗精神病药物,适合门诊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大样本喹硫平血药浓度临床参考值范围,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口服喹硫平治疗2周以上的住院病例(2 246例)血样,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技术测定样本喹硫平血药浓度,采用SPSS17.0软件对部分因素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血药浓度数据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性别间的喹硫平血药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阿立哌唑、奥氮平、利培酮、氯丙嗪和氯氮甲等常见抗精神病药物联用时,喹硫平血药浓度变化也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口服剂量是喹硫甲血药浓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本研究总样本喹硫平血药浓度的临床参考值范围为(32.0~525.5) ng/mL.结论 常规剂量下喹硫平血药浓度临床参考值范围为(32.0~525.5) ng/mL,且血药浓度与剂量有一定关联,而年龄、性别以及联合用药等因素的影响尚需待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17.
喹硫平与奋乃静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喹硫平和奋乃静治疗老年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喹硫平组30例[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67±s10)a,BPRS评分(44±8)分]用喹硫平200~400mg·d-1,po,bid;奋乃静组30例[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64±7)a,BPRS评分(43±7)分]用奋乃静8~20mg·d-1,po,bid。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以BPRS,TESS评分观察4wk。结果:喹硫平组总有效率为90%,奋乃静组为83%(P>0.05)。喹硫平组对兴奋躁动控制较好,与奋乃静组较高的锥体外系症状(23%)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其他不良反应2组相仿,且程度较轻。结论:喹硫平与奋乃静疗效相似。喹硫平不良反应轻,病人耐受良好,适宜在老年病人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奥氮平与利司哌酮治疗痴呆病人的精神行为症状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奥氮平与利司哌酮(又名利培酮)治疗痴呆病人的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67例痴呆病人分为2组。奥氮平组32例[剂量(4.1±s 1.8)mg·d~(-1);2.5~7.5mg·d~(-1)],利司哌酮组35例[剂量(0.8±0.5)mg·d~(-1),0.25~2mg·d~(-1)],疗程8wk。分别采用痴呆行为量表(BE- HAVE-A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奥氮平组和利司哌酮组显效率分别为50%和40%(P>0.05);2组BEHAVE-AD评分治疗前后配对比较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8%和49%(P>0.05);奥氮平组的不良反应主要为嗜睡(12%)和体重增加(16%)。结论:低剂量的奥氮平或利司哌酮治疗可以显著改善BPSD,但奥氮平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9.
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平行对照和多中心临床研究   总被引:61,自引:5,他引:56  
目的 :评价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精神分裂症病人 12 5例 ,其中喹硫平组 6 5例 ,给喹硫平 30 0~ 6 0 0mg·d- 1治疗 ;利培酮组 6 0例 ,给利培酮 3~ 6mg·d- 1治疗。观察时间6wk。疗效评定用PANSS ,BPRS ,CGI。安全性评价用TESS等。结果 :经 6wk治疗后 ,喹硫平组总有效率为 80 % ,利培酮组为 88% ,2组相比P >0 .0 5;喹硫平组血清催乳素浓度为 399IU±s 4 50IU ,利培酮组为 1351IU± 76 3IU ,P <0 .0 1。喹硫平组不良反应有失眠 (9% )、ECG轻度异常 (8% )、兴奋或激越 (8% )等。喹硫平组静坐不能的发生率 (0 )显著低于利培酮组 (10 % )。结论 :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与利培酮相当 ,但对血清催乳素的影响小 ,锥体外系症状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我院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用药情况。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和药物利用指数(DUI)法,对我院2007年11月~2008年11月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用药频度(DDDs)排序列前3位是喹硫平、奥氮平、利培酮,均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典型抗精神病药舒必利列第17位;大部分药物的DUI<1.0。结论:我院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用药合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在临床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