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许钟毓 《眼科学报》2007,23(4):247-251
目的:观察改良隧道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和特点。方法:118例白内障患者的118只眼,随机分为2组: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手术组58只眼与改良隧道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组60只眼。对比观察两种术式并发症及术后视力。结果:改良隧道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并发症、近远期术后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改良隧道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手术成本低于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且学习曲线短。结论:改良隧道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适合在基层医院的白内障治疗中推广。眼科学报2007;23:247-251.  相似文献   

2.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手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小梁切除联合手术 3种不同术式的疗效。方法 以 3种不同的术式对 34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联合手术。A组 ,自巩膜隧道切口进行超声乳化 ,切口处做巩膜瓣 ,瓣下小梁切除。B组 ,隧道切口旁做巩膜瓣。C组 ,透明角膜隧道 ,其它部位行小梁切除。比较 3组术后眼压、视力、滤过泡通畅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 3组眼压分别降低 (9 47± 2 44)mmHg、(1 0 2 5± 2 83)mmHg、(1 0 54± 3 0 9)mmHg较术前眼压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3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手术 3种术式在控制眼压恢复视力方面作用基本相同 ,具有视力恢复快、控制眼压稳定及并发症少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隧道内碎核法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隧道内碎核在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娩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8年4月~8月对65例(69眼)Ⅲ级以上硬核白内障手法小切口手术中进行隧道内碎核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1d,3d和1个月裸眼视力≥0.5者分别为38.24%、52.53%、78.49%。术中、术后并发症较少。结论隧道内碎核法具有切口小、术后散光少、并发症少及操作简单、无需特殊设备之优点,是白内障硬核的一种可行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切口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效果.方法对比分析了56例(60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资料,其中30眼行巩膜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另作一切口行小梁切除术(双切口组);另30眼行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及小梁切除术(对照组).结果术后1月内,双切口组视力提高明显优于对照组(t=2.12287,P<0.05);术后8月两组的眼压控制程度相似,但对照组需加用抗青光眼药物;功能性滤过泡的形成率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提示巩膜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联合另外切口小梁切除术组(双切口组)的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透明角膜切口下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与巩膜隧道切口下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40例(40只眼)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20只眼行透明角膜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20只眼行巩膜隧道切口的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并对术前、术后1周、1个月的角膜内皮细胞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将两组内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间术后与术前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差值相比,巩膜隧道切口组低于透明角膜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巩膜隧道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较透明角膜切口的超声乳化术更轻。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两种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眼科2008-02/2011-10收治的白内障患者143例164眼,按术式分A组(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72例80眼,B组(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71例84眼,并对两组患者手术前、术后1wk裸眼视力、散光、手术时间、术中和术后并发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分析,A组和B组术后1wk裸眼视力、散光、手术时间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发生后囊破裂并玻璃体脱出、角膜水肿、虹膜损伤、悬韧带断离等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明角膜切口比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临床效果方面优势明显,且简便、易行、经济、安全,更适合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巩膜隧道式切口超声乳化或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巩膜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摘出联合隧道内小梁切除术对 36例 38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治疗 ,术后随访 6~ 2 4个月 ,平均 13.6个月 ,观察视力、眼压、滤过泡及并发症等。结果 本组病例术前视力均 <0 .3,术后视力 >0 .5者 2 3眼。术前眼压均值(33.15± 9.90 )mmHg(1kPa =7.5mmHg) ,术后眼压均值(13 6 5± 2 .33)mmHg ,2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0 1) ,术后均可见功能性滤过泡 ,术中及术后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巩膜隧道式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或非超声乳化摘出白内障联合隧道内小梁切除术具有术后视力恢复快、降眼压效果好、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前房维持器前房灌注在白内障摘出联合玻璃体切除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白内障摘出联合玻璃切除术52例(52眼).其中前房维持器前房灌注组22例(22眼),常规巩膜切口灌注组30例(30眼).部分病例联合眼内异物摘出或人工晶状体Ⅰ期植入等手术.随访3 ~15个月,观察比较其疗效.结果 两组病例均顺利完成联合手术,眼内异物均成功摘出.两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0.05者:前房灌注组72.7%(16/22),常规灌注组70.0%(21/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46,P=0.830).结论 白内障摘出联合玻璃体切除术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有效方法.前房灌注和常规巩膜切口灌注下手术疗效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老年白内障患者两种手术方式术后干眼的发病情况。方法对392例(392只眼)单眼老年白内障患者进行分组:A组206例(206只眼)行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186例(186只眼)行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手术方式术后干眼的发病情况。结果术后1d至3个月,小切口囊外摘除术组有20只眼(9.71%)出现了干眼症状,超声乳化组有29只眼(15.59%)出现了干眼症状。结论透明角膜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比巩膜隧道的小切口自内障囊外摘除术术后千眼的发病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梯形隧道内手法碎核白内障摘出术治疗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8眼)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行梯形隧道内手法碎核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观察其术中、术后并发症及手术效果。结果8例手术顺利,7例术后视力恢复好,8例术后眼压正常,疼痛缓解,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用梯形隧道切口内手法碎核白内障摘出手术是治疗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的有效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6  
郭丹萍 《国际眼科杂志》2009,9(6):1208-1209
目的: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观察住院患者46例46眼,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并白内障13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1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12例,白内障膨胀期继发青光眼10例。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隧道内剪除小梁组织,剪除相应根部虹膜。随访时间3mo~2a。结果:术后视力不同程度提高,眼压控制良好。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效果可靠,值得在无超声乳化条件的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前房通过巩膜隧道切口摘出眼内巨大异物联合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临床疗效及术式选择。方法 分析12例(12眼)眼内巨大异物摘出病例,联合晶状体切除、玻璃体切除及视网膜手术。采用常规睫状体平坦部三切口闭合式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切除、巩膜垫压、环扎、气液交换、硅油填充及眼内光凝等,异物通过巩膜隧道切口用异物镊经前房夹出。结果 12眼异物均一次摘出成功,摘出成功率10 0 %。手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出血、角膜水肿等。术后视力下降1眼,不变1眼,好转10眼。结论 经前房通过巩膜隧道切口摘出巨大眼内异物联合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安全、有效,术后角膜散光小,有利于视功能的恢复,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透明角膜及经巩膜隧道两种不同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泪膜的情况。方法:选择术前无干眼症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08例128眼,随机分组:A组55例68眼经透明角膜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B组53例60眼经巩膜隧道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观察分析术前、术后l,7,30,90d的所有患者干眼症状评分,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情况。结果:两组术前各项干眼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术眼SⅠt值术后1d增加,术后7,30d下降,术后1,7,30d干眼症状评分增高,BUT缩短、角膜荧光素染色增加,较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比较术后1,7,30d,A组干眼症状评分高,SⅠt值改变大,BUT短、角膜荧光素染色多,较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0d时,所有术眼干眼症状评分、SⅠt值、BUT程度及角膜荧光素染色接近术前水平,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经巩膜隧道切口,经透明角膜切口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短期对泪膜的影响较大,临床上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为了评价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联合小梁切除术的效果,我们回顾性地对比分析了 52 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2 例 (30 眼) 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及小梁切除术 (小切口组), 30 例 (44 眼) 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及小梁切除术 (常规组)。结果显示: 术后 6 周内, 小切口组角膜散光度明显小于常规组, 且视力提高较大 ( P< 001); 术后 12 个月时, 两组的眼压控制成功率相似, 但小切口组需加用抗青光眼药物者少于常规组。提示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联合小梁切除术的临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行透明角膜切口和巩膜反眉型隧道切口对术后人工晶状体眼高阶像差的影响。方法:实验组为行白内障超乳化透明角膜切口组(46眼Ⅰ组),白内障超声乳化巩膜反眉型隧道切口组(48眼Ⅱ组),并设同龄正常人为对照组(52眼)。分析指标为术后7d,3mo总高阶像差值。结果:术后7d对照组,Ⅰ,Ⅱ组总高阶像差值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后3moⅠ,Ⅱ组总高阶像差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同年龄正常人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人工晶状体眼的高阶像差较同龄正常人增加。白内障超声乳化透明角膜切口对术后人工晶状体眼高阶像差的早期影响大于巩膜反眉型隧道切口,随时间推移二者趋于一致。  相似文献   

16.
陈宏民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7):1267-1268
目的:比较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术不同位置的切口对角膜散光的影响。方法:将80例80眼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两组各40眼,A组:顺规散光者切口选在上方,逆规散光者切口选在颞侧;B组:切口全部选在上方。均采用距角膜缘2mm反眉形6.0mm的巩膜隧道切口,不缝合。观察术前及术后3mo的视力、角膜散光。结果:A组术前和术后3mo的散光位为1.15±0.53D,0.89±0.50D,B组为1.13±0.57D,1.64±0.68D。A组视力≥0.5者34眼(85%),B组:24眼(60%),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内障手术切口选在角膜曲率最大的子午线上,可矫正术前已有散光并获得更好的术后视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非超声乳化非碎核隧道式娩出硬核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效果。方法 将75例(75眼)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隧道式蝶形切口娩出硬核施行白内障术36例(39眼);对照组采用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39例(39眼)。结果 观察组术后裸眼视力>0.5者占66.3%,矫正视力>0.5者占96.9%,对照组术后裸眼视力>0.5者占67.6%,矫正视力>0.5者占97.2%。结论 隧道式蝶形切口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视力恢复快,术中角膜内皮细胞的损伤以及术后角膜散光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如何在角膜地形图的指导下,设计个性化白内障手术方案,实现利用手术性散光矫正术前角膜散光,提高术后视觉质量,降低治疗费用的目的。

方法:将202例226眼白内障患者分成随机治疗组和个性化治疗组,在随机治疗组再按手术切口的类型和位置的不同分成8组,观察术前、术后角膜散光,通过矢量分析法计算出不同手术切口的手术性散光值。个性化治疗组的手术设计以随机治疗组的各手术性散光值为参考,并以术前角膜散光与手术性散光最接近的原则选择手术切口类型,切口位置在最陡子午线上,并观察个性化治疗组术后角膜散光。

结果:个性化治疗组术后角膜散光低于随机治疗组中3.0mm透明角膜隧道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3.0mm巩膜隧道组无统计学差异,利用个性化手术方案55.8%患者可采用费用较为低廉的白内障囊外摘除加硬性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以降低人均治疗费用。

结论:应用角膜地形图设计个性化白内障手术方案可以矫正术前角膜散光,提高视觉质量,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方法结果结论观察青光眼滤过术后小瞳孔硬核性白内障行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46例54眼青光眼滤过术后小瞳孔硬核性白内障,行颞上或颞侧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滤过泡以及并发症等眼部情况,并评价其疗效。46例54眼术后视力均不同程度提高,眼压控制于正常范围,并保留原功能性滤过泡。采用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是一种治疗青光眼滤过术后小瞳孔硬核性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患者,采用颞侧巩膜隧道切口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43例(46眼)白内障患者,采用颞侧巩膜隧道切口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3-12个月,观察术后视力、眼压、滤过泡等眼部情况,评价其疗效。结果43例(46眼)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有效保留了原有功能性滤过泡,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结论采用颞侧巩膜隧道切口行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白内障的有效方法,可在提高视力的同时保持原有滤过泡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