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辛伐他汀致横纹肌溶解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例57岁男性患者因急性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术后给予阿司匹林100 mg,1次/d口服;氯吡格雷75 mg,1次/d口服;辛伐他汀40 mg,1次/d睡前口服。第5天患者出现右下肢酸痛。第8天肌酸激酶2085 U/L,血清肌酐187μmol/L,同时出现尿色加深,尿潜血(+)。停用辛伐他汀,继续使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同时给予辅酶Q10口服。停药第2天患者右下肢酸痛症状明显缓解,肌酸激酶1337 U/L。停药第11天,其肌酸激酶降至186 U/L,血清肌酐101μmol/L,遂出院。  相似文献   

2.
3.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48岁,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史24年,予氯氮平系统治疗,病情控制后以150 ~ 200 mg/d剂量维持,病情平稳,以情感平淡、意志减退、生活懒散为主要表现,有血脂升高、心电图异常(T波改变)方面的不良反应,心肌酶及肾功能指标均正常.  相似文献   

4.
<正>他汀类药物是通过竞争性抑制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 A)还原酶,从而抑制内源性胆固醇的合成,是临床上常用的血脂调节剂。此外,还有改善内皮细胞功能、降低血小板活性、减少基质金属蛋白酶(MMP)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分泌、抑制心肌重塑及心肌细胞凋亡等多种作用。但他汀类药物也有许多不良反应,包括头痛、肝损伤、感觉异常、肠胃不适、肌病(肌痛)、横纹肌溶解症、  相似文献   

5.
闫寒  马博清  付彩雯  李萍  霍丽梅  叶蔚  高哲  陈金虎 《河北医药》2012,34(24):3838-3839
患者,男,84岁。主因"间断头晕、头痛20余年伴双下肢乏力1个月"入院。既往脑梗死、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左下肺肺癌伽玛刀治疗术后。否认外伤史、肌病史。1年前开始服用辛伐他汀分散片20mg,1次/d。目前服用的其他药物:富马酸比索洛尔片,盐酸曲美他嗪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阿司匹林肠溶片,螺内酯片,氢氯噻嗪片,地奥司明片。入院查体:T36.4℃,BP130/70mmHg(1mmHg=0.133kPa),左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0次/min,律齐,腹部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轻度水肿、轻压痛,肌力5级。查生化  相似文献   

6.
1例76岁女性糖尿病患者,因高血脂联合使用辛伐他汀(40mg/晚)和非诺贝特(200mg/早),出现双侧腓肠肌压痛,CK值为10268 IU/L。停用两种降脂药后,给予补液和改善微循环等对症治疗,症状逐渐好转。  相似文献   

7.
对辛伐他汀致高龄老人横纹肌溶解症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88岁。因“突发双下肢无力6d,加重1d”于2008—12—20入院。6d前突发双下肢无力摔倒,无意识丧失,无头晕、头痛,症状逐渐加重,1d前出现双上肢抬举无力,伴有肌肉酸痛。病前无感染史,无发热。既往史:高血压病史20a,房颤病史20a,慢性心功能不全病史2a,脑血栓形成0.5a,未留后遗症。  相似文献   

8.
张凤斋 《药学服务与研究》2013,13(3):165-165,173,194
1病例报告患者,男,56岁,高血压病病史10年,抽烟史20多年,坚持服用降血压药,血压控制理想。2007年5月体检时行冠状动脉CT造影: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及左旋支见局限性斑块形成,狭窄约50%。多次查总胆固醇在5.5~6.5mmol/L,患者活动能力良好,无发作性胸痛等。2007年5月开始服用辛伐他汀(商品名舒降之)20mg,每晚1次。尔后每半年左右抽血检查血脂,肝、肾功能和心肌酶均未见异常。患者于2010年4月游览时爬山3h余,较疲劳,乏力。尔后出现咽痛、流涕、咳嗽、咳较多量的白色黏痰等,  相似文献   

9.
<正>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横纹肌损伤释放大量肌红蛋白、肌酸磷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进入外周血的一组临床和实验室综合征。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内环境紊乱和急性肾衰竭,危及生命。辛伐他汀(舒降之)含有羟甲戍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对横纹肌有直接毒性作用,可致  相似文献   

10.
摘要 1例63岁女性患者在无明显诱因下突然出现左侧肢体无力,站立不稳,行走不能,当时无意识障碍,无头痛、恶心、呕吐,无心慌胸闷,以多发性脑梗收治入院。连续服用血脂康胶囊10d心肌酶急剧升高、肾功能恶化。生化检查:服药前白球比1.0、高密度胆固醇0.76L、甘油三酯3.76 mmol/L、尿素12.6 mmol/L、乳酸脱氢酶184U/L、肌酐339 umol/L;服药后10d肌酸激酶升至1190 U/L;停药后2d肌酸激酶同工酶653 U/L,肌酸激酶17670 U/L,乳酸脱氢酶869 U/L,白蛋白28.7 g/L,白球比0.7,尿素 34.8 mmol/L,尿酸458umol/L,肌酐408umol/L;停药后18d白蛋白18.6g/L,白球比0.5,肌酸激酶下降至4578 U/L,乳酸脱氢酶下降至824 U/L,尿素上升76.7 mmol/L,肌酐升至1321umol/L,尿酸升至1244 umol/L,血糖升至14.1 mmol/L。其后患者持续少尿,意识障碍加深,肌酐明显升高伴电解质紊乱,给予利尿、扩张肾血流等措施,监测电解质。但肾功能逐渐进展,进入终末期尿量减少,最终死于肾功能不全。  相似文献   

11.
高龄老年心绞痛患者长期应用辛伐他汀的临床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辛伐他汀常规剂量长期用于高龄老年患者的安全性。方法:160例75岁以上的高龄老年心绞痛患者入选研究,根据《血脂异常防治建议》中冠心病二级预防标准,分为辛伐他汀组(简称他汀组)和对照组。他汀组入选89例,除接受抗心肌缺血治疗外,应用辛伐他汀10~20mg/d。对照组71例,仅接受抗心肌缺血治疗。疗程12个月。用药前及用药第1、3、6、12个月末,检查血脂、血糖、肝、肾功能及血清CK水平,并进行表格式问卷与电话问答相结合的随访调查。结果:他汀组10例失访,1例死亡;对照组8例失访,3例死亡。他汀组与对照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肝脏氨基转移酶升高分别为5.1%、5.0%,血清CK升高为3.8%、5.0%,睡眠障碍为10.3%、10.0%,痴呆为5.1%、5.0%,胃肠道症状为12.8%、11.7%,肾功能恶化为6.4%、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高龄老年心绞痛患者长期接受常规剂量辛伐他汀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1例患者应用辛伐他汀后发生横纹肌溶解不良反应的分析,探讨临床药师在参与,临床药学监护过程中,应及时提醒医师用药的潜在风险,并告知患者使用药物的必要性和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以此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对入院后的1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和抑郁症的77岁女性患者给予抗血小板、降血压、调脂、降血糖和抗抑郁治疗。7 d后患者出现臀部等全身多处肌肉疼痛,肌酸激酶水平为1757 U/L,肌酸激酶同功酶MM水平为1739 U/L。该患者在5年前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后曾长期服用辛伐他汀,没有发生过任何不良反应,但此次住院后服用小剂量辛伐他汀却出现了横纹肌溶解,若将其肌酸激酶水平升高归因为辛伐他汀引起的不良反应比较勉强。药师发现患者在此次住院前1周开始服用氟西汀和富马酸喹硫平治疗抑郁症,而此两药均会抑制辛伐他汀的代谢,导致辛伐他汀血药浓度升高,增加辛伐他汀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因此,药师建议先停用辛伐他汀,待患者肌酸激酶水平恢复正常后再换用不经细胞色素P4503A4酶代谢的瑞舒伐他汀。患者换用瑞舒伐他汀后30 d门诊就诊,结果见其肌痛症状消失,肌酸激酶水平也正常。  相似文献   

14.
1例78岁男性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间断服用普伐他汀(20 mg,1次/晚)和阿司匹林(100 mg,1次/d)4年,3个月前因"阵发性心前区不适、心悸、气短"来本院就诊,诊断为"冠心病",开始规律口服上述2种药物(剂量同前)。服药11周后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肌肉疼痛、肢体无力,尿色深伴尿量减少。入院前1 d患者排便时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后不能完全缓解。血生化检查示天冬氨酸转氨酶(AST)294 U/L,丙氨酸转氨酶(ALT)180 U/L,乳酸脱氢酶(LDH)677 U/L,羟丁酸脱氢酶(α-HBDH)720 U/L,肌酸激酶(CK)12 210 U/L,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770 U/L。停用普伐他汀,予对症治疗。3 d后患者全身肌痛减轻,1周后肌痛消失;2周后血生化检查示AST 16 U/L,ALT 24 U/L,LDH 192 U/L,α-HBDH 225 U/L,CK72 U/L,CK-MB 1.3 U/L。随访3个月,症状无复发,心肌酶及肝酶均正常。  相似文献   

15.
阿托伐他汀引起横纹肌溶解1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阿托伐他汀(atorvastatin)为HMG-CoA还原酶的选择性、竞争性抑制剂,由于其降脂效果好,不良反应少而在临床广泛应用。该药引起横纹肌溶解(rhabdomyolysis)的报道不多,较其他他汀类少。现将我科最近遇见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非诺贝特致横纹肌溶解1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微粒化的非诺贝特 (fenofibrate)为烟酸类衍生物 ,可有效降低血三酰甘油、极低密度脂蛋白 ,升高高密度脂蛋白 ,在临床广泛应用于高脂血症[1 3] ,其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 ,皮肤过敏反应 ,肝、肾功能损害以及对肌肉的损害[4 ] 。非诺贝特安全性较好 ,可逆性肝损害多见 ,但横纹肌溶解这一罕见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近年来国内外有病例报道[5,6 ] 。但国外 2例报道为肾脏透析病人 ,国内报道的病例肌酸激酶未升至正常值上限的 10倍 ,本院一例住院病人口服非诺贝特后出现横纹肌溶解 ,肌酸激酶升至正常值上限的 10倍 ,且停药后有反跳现象 ,…  相似文献   

17.
18.
莫西沙星相关横纹肌溶解症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例男性患者,年龄分别为87岁和74岁,均因肺部感染给予莫西沙星0.4g,1次/d静脉滴注。第3天均出现CK升高及尿潜血阳性。CK分别为5964U/L和3531U/L。且例1出现双侧腓肠肌压痛。停用莫西沙星,2例患者分别给予头孢他啶及美罗培南,并行碱化尿液治疗,症状逐渐好转。  相似文献   

19.
<正>非诺贝特(fenofibrate)为氯贝丁酯类调血脂药,其药效较强,具有显著降胆固醇及三酰甘油的作用,而不良反应较轻。用于高胆固醇血症、高三酰甘油血症及混合型高脂血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