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后玻璃体再积血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玻璃体切除手术后再积血原因及防治.方法 98例(128眼)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玻璃体手术治疗,对术后玻璃体积血的发生率及发生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98例(128眼)PDR玻璃体切除手术并发症中,发生玻璃体积血46眼(36.0%).结论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除手术后玻璃体积血发生因素主要与病变程度、手术时机、玻璃体腔填充物的选择有关.对术后玻璃体积血应重视并积极预防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患者143例162眼接受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主要结果包括术后视力和并发症。 结果:术后随访时间平均26.2 mo。主要病因包括视网膜脱离、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疾病等。术后1,6,12,18,24mo 与术前比较视力提高≥2行分别为86眼(53.1%)、89眼(54.9%)、87眼(53.7%)、93眼(57.2%)和101眼(62.3%)。 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手术。  相似文献   

3.
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光凝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光凝治疗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87例(89眼),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视网膜光凝。其中32眼行眼内硅油填充,8眼行晶状体切除,19眼行视网膜冷冻,57眼行眼内注气。结果术后随诊4-18个月。75眼视力均有明显好转,13眼视力无变化,1眼由于再次出血患者拒绝再次手术要求眼球摘除。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视网膜光凝术能有效地改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眼的视力。  相似文献   

4.
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合并白内障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3例(26眼)。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视力改善程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7—24个月,平均12.8个月。术后矫正视力较术前提高者20眼(76.92%);视力不变者5眼(19.23%);视力下降者1眼(3.85%)。术中未见严重并发症。术后主要并发症有角膜上皮水肿7眼(26.92%),前房炎性反应6眼(23.08%),玻璃体再积血3眼(11.54%),复发性视网膜脱离2眼(7.69%),后发性白内障8眼(30.77%),术后虹膜后粘连4眼(15.38%)。术后15眼需补充眼内激光光凝。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使大多数患眼视力改善,并发症少,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Liu DC  Wu H  Guo L 《中华眼科杂志》2007,43(4):346-349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除硅油填充术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将53例(57只眼)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Ⅵ期患者分成联合手术组和玻璃体手术组。联合手术组33例(33只眼),单纯玻璃体手术组20例(24只眼)。联合手术组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硅油填充、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单纯玻璃体手术组进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及硅油填充。对两组术后视网膜复位情况和并发症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联合手术组视网膜完全复位29只眼,视网膜复位率为87.9%;单纯玻璃体手术组视网膜完全复位20只眼,视网膜复位率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26)。联合手术组发生虹膜新生血管1只眼(3.0%),单纯玻璃体手术组发生虹膜新生血管2只眼(8.3%)。均发生在视网膜未复位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5)。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安全有效,联合手术可避免再次行白内障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后部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简称“后三联手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对44眼行后三联手术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行单纯玻璃体切除术的50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进行对比。结果术后随访2~20月,后三联手术组术后视力0.06以上者43眼(97.73%),0.3以上10眼(22.73%),0.5以上10眼(22.73%);单纯玻璃体切除组术后视力0.06以上者44眼(88.00%),0.3以上8眼(16.00%),0.5以上6眼(12.00%),随访期间22眼(44.00%)二次行白内障手术。结论后部玻璃体切除联合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增生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12眼。经标准的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后的临床观察,对术前术后视力、于术并发症等进行重点观察分析。结果术后视力提高至0.1及以上者9眼(75.00%),数指~0.1者2眼(16.67%),未提高1眼(8.33%)。结论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可以部分改善PDR的视功能,建议玻璃体积血后应早期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玻璃体手术中使用曲安奈德和早期硅油填充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2例(52眼),行经平坦部玻璃体切除手术.术中使用曲安奈德标识病变组织,将其彻底切除.玻璃体腔内填充硅油.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为0.05.术后随访8个月,观察视力、眼压、视网膜出血和增生情况,并及时补充激光治疗.治疗和随访期内,要求血糖控制在7.0 mmol/L以下的平稳状态.结果 术后8个月,无继发性青光眼或严重增生性反应.观察期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无明显再进展表现.结论 在玻璃体切除手术中使用曲安奈德和早期硅油填充,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并为及时补充激光治疗提供有利条件,较好的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玻璃体手术联合晶状体乳化吸出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 8例 (4 1眼 )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乳化吸出术的伴有白内障的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资料 ,其中 3 7眼同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随访 3~ 5 5月 ,平均 (12± 10 6)月。 2 7眼 (65 9% )术后视力改善。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并发症有 :前房炎性反应 3眼 (7 3 % ) ,玻璃体积血 5眼 (12 2 % ) ,复发性视网膜脱离 3眼 (7 3 % )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4眼(9 8% )。 14眼术后需要进一步治疗 ,包括眼内光凝、玻璃体手术和青光眼滤过手术。结论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乳化吸出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可使大多数患者的视力改善 ,手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玻璃体手术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治疗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19例(20只限)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不同程度白内障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玻璃体手术同时进行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视力改善程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随访2—16个月,所有术眼人工晶状体位置良好,手术后20只限中有16只限(80%)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视力提高二行以上13只限(65%);视力较术前无改善4只限(20%)。术后视力恢复不佳的原因主要与不同程度的糖尿病黄斑病变、视网膜广泛缺血有关。术后并发症包括高眼压、虹膜后粘连、玻璃体腔再出血、视网膜再脱离、晶状体后囊混浊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结论玻璃体手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是安全和有效的,可使大多数患者视力改善,且无明显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与晶状体乳化吸出联合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6例(26眼)联合手术与24例(24眼)单纯玻璃体切除手术,术后视力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20个月和21个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视力较术前均提高,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前房内纤维素渗出膜形成者两组分别有6眼和1眼(P〉0.05);术后角膜水肿两组分别有10眼和3眼(P〈0.0);术后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者两组分别有2眼和1眼(P〉005);术后形成虹膜后粘连者两组分别有5眼和1眼(P〉0.05);术后再行玻璃体切除术者两组分别有1眼和2眼(P〉0.05);术后视网膜再次脱离者两组分别有1眼和3眼(P〉0.05)。结论联合手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安全有效的,可避免再次手术,对迅速恢复术后视力,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后单纯性玻璃体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8月-2000年10月我院采用玻璃体切除方法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单纯玻璃体积血患者40例(40眼),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随访期术后3-12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玻璃体积血切割术,术后3月视力≥0.6者10眼,视力0.1-0.6者20眼,视力数指-0.1者5眼,3眼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视力下降,2眼术后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后行睫状体冷凝术视力丧失。结论:玻璃体切除术对于糖尿病性增生性视网膜病变所致的玻璃体积血性药物治疗长期不吸收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效果好。  相似文献   

13.
卢海  刘宁朴  卢宁  刘武 《眼科》2005,14(4):275-277
玻璃体手术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有效手段。多数年龄在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晶状体混浊或晶状体核硬化,晶状体混浊不仅直接影响患者视力,且对术中纤维血管膜剥离、周边玻璃体切除以及周边部视网膜光凝等均会造成一定的困难。因此PDR患者在接受玻璃体手术时面临的一个常见问题就是如何处理晶状体。是在玻璃体切除的同时切除晶状体还是在玻璃体切除术后待白内障成熟时再行第二次手术呢?为此,我们组织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眼底病亚科的四位医师谈谈他们的主张及理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二次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复杂性外伤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并分析首次手术失败的原因。方法分析复杂眼外伤26眼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后因出现视网膜前膜或视网膜脱离,在术后7d~6月分别再次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等2次以上手术,并对第2次手术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复发、视网膜裂孔封闭不良、首次手术玻璃体切除不彻底是第1次玻璃体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第2次手术后26眼中视网膜完全解剖复位23眼,2眼因局限性视网脱离分别再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巩膜环扎或视网膜切开术,另1眼失败,复位率88.46%。术后视力提高者20眼(76.92%),术后视力与手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397,P〈0.001)。结论彻底清除PVR增生组织、恢复视网膜活动度、选择合适封孔方式及眼内填充物,方能够复位视网膜,并恢复部分视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科确诊的PDR合并白内障的56例(63眼)患者行玻璃体切割合并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手术,观察术后视力恢复情况及相关并发症。结果术后7天最佳矫正视力:51眼(80.9%)视力有不同程度提高,7眼(11.1%)视力无变化,5眼(7.9%)视力有所下降。术后随访2~24个月,末次随访时最佳矫正视力:53眼(84.1%)术后视力提高,6眼(9.5%)视力不变,4眼(6.3%)视力下降。术后主要并发症包括高眼压、复发性视网膜脱离、玻璃体腔再出血、晶体后囊混浊和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术后视力恢复不佳主要与糖尿病黄斑病变以及患者血糖控制不佳肾功能异常有关。结论玻璃体切割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合并白内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TA)染色法在玻璃体切除手术中协助辨别和清除残留玻璃体皮质和视网膜前膜的作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0年5月,对我院85例(88只眼)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行TA染色法玻璃体切除手术,切除中轴部玻璃体后,注入TA悬浊液染色玻璃体皮质和增生膜,切除残留的玻璃体皮质和视网膜前膜。术后随访时重点观察患者视力、眼压、白内障形成、玻璃体残留及视网膜复位情况。结果 85例(88只眼)术中注入TA后,残留的玻璃体皮质及视网膜前膜均能清晰地显示,容易辨认切除残留的玻璃体皮质和视网膜前膜位置和范围。术后随访观察6~12个月,81只眼(92.05%)视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手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40只眼视网膜脱离术后38只眼(95%)视网膜完全复位,术后未发现与TA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玻璃体切除手术中,应用TA染色玻璃体,可以清晰地显示残留的玻璃体皮质和视网膜前膜,有助于彻底切除玻璃体皮质和视网膜前膜,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老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采取玻璃体切割联合保留前囊膜的晶状体切除治疗并进行随访观察,以探讨其临床疗效。方法 以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老年患者57例(60眼)为观察对象。所有患眼均采取玻璃体切割联合保留前囊膜的晶状体切除治疗,一期不进行人工晶状体植入而行硅油填充。观察患者术前术后视力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12~23(16.4±2.5)个月,患眼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者55眼(91.7%),视网膜复位率为100%。术后有11眼眼压增高,2眼出现虹膜新生血管,4眼发生局部虹膜粘连及4眼前囊膜3级混浊。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保留前囊膜的晶状体切除是处理老年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姜方正  邱庆华 《眼科》2010,19(2):122-124
目的评估四切口双手操作进行复杂性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严重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设计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39例(39眼)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方法对以上患者行助手照明、四切口双手操作法玻璃体切割手术,切除机化玻璃体和积血、剥除增生膜或取出异物、复位视网膜。术后随访6~18个月,观察视力,视网膜复位情况等。主要指标手术时间,手术前后患眼视力,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39眼术中顺利切除机化玻璃体,剥离视网膜增生膜,剥膜时间4~50min(平均16.2min),取出异物,复位视网膜,手术时间32—65min(平均48min)。术后1个月随访时,视力明显提高者35眼(视力表提高2行或者光感到指数),随访中4跟再次发生视网膜脱离,2眼视网膜出血。39例术中及术后随访期内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结论四切口双手操作玻璃体切割手术容易进行剥膜、取异物等操作,对复杂性玻璃体手术有较大的临床应用前景。(眼科,2010.19:122—124)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原因导致玻璃体积血玻璃体切割的疗效及年龄等相关因素对玻璃体切割手术疗效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通过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的玻璃体积血患者76眼的资料,按玻璃体积血原因、发病年龄和玻璃体积血时间分组,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在导致玻璃体积血原因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增生性)患者31例(41%),孔源性视网膜脱离24例(32%),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10例(13%),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3例(4%)。视网膜血管炎2例(3%),眼球钝挫伤2例(3%),单纯玻璃体积血2例(3%),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1例(1%),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1例(1%)。各年龄组病因构成存在统计学差异(χ2=21.89,P<0.01)。年龄<45岁的青年组中,有26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导致玻璃体积血患者最多,共11例,占42%。年龄在45~59的中年组中,有19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导致玻璃体积血患者最多,共9例,占47%。年龄>60的老年组中,有31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增生性)导致玻璃体积血患者最多,共24例,占77%。在玻璃体积血时间分组中,各时间组术后视力存在统计学差异(χ2=2037,P<001)。1mo组共26例,术后视力主要为>0.3,共13例,占50%。2mo组共24例,术后视力主要为0.1~0.3,共10例,占42%。3mo组共11例,术后视力主要为0.01~0.09,共5例,占45%。>3mo组共15例,术后视力0.01~0.09和0.1~0.3,各6例,分别占40%。 结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增生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是导致玻璃体积血的主要原因。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玻璃体积血安全有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视力。玻璃体积血患者在1~2mo内手术,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治疗外源性重度眼内炎的效果及硅油填充的重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治疗外源性重度眼内炎的16例(16眼)临床资料。结果感染性眼内炎均得到控制。术后视力提高11例,无提高3例,最终因视网膜脱离致眼球萎缩2例。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硅油填充术是治疗外源性眼内炎的有效方法,术后并发症主要是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和视网膜脱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