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鼻咽癌活检组织中HLA、EBNA及间质中T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对人类白细胞抗原(HLA)、爱波斯坦-巴尔病毒核抗原(EBNA)、T细胞亚群的表达及分布进行综合分析,探讨其在癌变过程中的作用。用单克隆抗体W_6/32(抗HLA-A,B,C)、CR_3/43(抗HLA-DR,DP,DQ)、和T_4、T_8、T_(11),以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法(APAAP)和用鼻咽癌患者血清以抗补体C_3免疫荧光法,检测鼻咽癌(25例)及慢性鼻咽炎(10例)活检组织中HLA、T细胞亚群分型和EBNA的表达。结果显示,鼻咽癌癌细胞多有HLA-Ⅰ和Ⅱ型抗原表达,而以HLA-Ⅱ型抗原表达为明显;慢性鼻咽炎上皮细胞表达HLA-Ⅰ和Ⅱ型抗原较弱,与癌细胞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在癌变过程中,存在着HLA表达的异常,体内EB病毒特异性T细胞可能不能识别带HLA-Ⅱ型抗原的癌细胞,因而使其逃脱了机体的免疫监视。鼻咽癌组织中,癌细胞EBNA呈阳性和强阳性;癌间质中T细胞总数、T辅助、T杀伤细胞数量均减少,证明鼻咽癌局部细胞免疫功能降低。 相似文献
2.
3.
鼻咽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金属元素与T细胞亚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鼻咽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金属元素和T细胞亚群含量的变化及其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 :采用日本岛津AA 6 70型原子吸收光谱仪火焰法测定鼻咽癌组和正常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金属元素的含量 ,流式细胞仪测定T细胞亚群。结果 :鼻咽癌组淋巴细胞铜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 ,锌含量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5 ) ;鼻咽癌组CD3 、CD4细胞和CD4/CD8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结论 :鼻咽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铜含量增高时 ,CD4细胞数量减少 ,表明CD4细胞的克隆发育功能受到影响 ,从而揭示鼻咽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铜含量的变化与T细胞亚群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活检组织及外周血白细胞EB病毒DNA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鼻咽组织、外周血血白细胞EBV基因组分布及与NPC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法检测26例NPC,4例癌旁及14例慢性鼻咽炎鼻 组织吸外周血白细胞中EBV DNA。同时采用酶免疫法测定血清VCA-LgA。结果:1.NPC、癌旁及鼻咽炎组织EBV DNA无明显差异。2.NPC与鼻咽炎组外周血白细胞EBV DNA有明显差异,P〈0.05。3.NPC与鼻咽炎组血清VCA-IgA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组织多肽抗原(TPA)在鼻咽癌诊断和监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鼻咽癌病人28例,健康对照组10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TPA、EAIgA、VCAIgA三项指标并比较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鼻咽癌组三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TPA与鼻咽癌分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有关,病人经放射治疗后TPA值下降,TPA值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鼻咽癌转归。结论TPA和EAIgA、VCAIgA联合应用对鼻咽癌的诊治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6.
7.
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了28例喉鳞癌组织中淋巴细胞亚群的分布状态及数量,并与残喉的健侧组织对照研究。发现喉鳞癌局组织浸润的T淋巴细胞多于健侧喉正常组织,癌间质的T细胞多于实质,癌组织中CD^+8细胞数多于CD^+4细胞数多于CD^+4细胞。喉低分化鳞癌和晚期患者癌组织中浸润的CD^+4和CD^+8细胞少于高分化癌和早期患者。喉癌局部细胞免疫处于抑制状态,其T细胞亚群的分布与肿瘤临床分期及组织分化 相似文献
8.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鼻咽癌中表达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为了增加鼻咽癌的诊断和预后判定指标,应用抗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化染色LAS-SP法及图象分析技术,对82例鼻咽鳞状细胞癌和25例鼻咽粘膜炎症组织标本进行了定量研究,并对鼻咽癌患者5年生存率与PCNA表达情况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①根据PCNA阳性细胞计算的鼻咽癌细胞增殖指数与鼻咽癌的病理分级呈明显的正相关,与患者5年生存率呈明显负相关。②图像处理检测的PCNA表达量与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EB病毒核抗原1(Epstein-Barr virus nuclear antigen 1,EBNA1)对人鼻咽癌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构建特异性的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EBNA1慢病毒干扰载体,包装慢病毒后感染过表达EBNA1的鼻咽癌细胞C666-EBNA1(简写为CE).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和细胞计数法检测细胞增殖状态,流式细胞术、荧光定量PCR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及相关调控因子变化.结果 成功构建含shRNA EBNA1的重组慢病毒,其感染可显著下调CE细胞中EBNA1表达.细胞计数和MTT均证明CE-shRNA细胞的增殖能力较CE-对照组显著下降(P值均<0.05).细胞周期提示干扰EBNA1后CE细胞G0-G1期比例由(62.43±6.62)%升高到(89.66±0.6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91,P=0.002),S期比例由(34.93±7.36)%下降为(7.82±2.4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95,P=0.004),G2-M期无明显变化(t=0.090,P=0.933).抑制EBNA1后,c-myc、CDK4、CDK6、pRb的mRNA水平分别下调65.60%、34.06%、41.05%、55.29%.蛋白免疫印迹法证实抑制EBNA1后4种蛋白的表达亦下调.结论 沉默EBNA1基因可抑制鼻咽癌细胞增殖,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影响c-myc、CDK4、CDK6、pRb等基因的表达使鼻咽癌细胞阻滞于G0-G1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种快速准确普查及诊断鼻咽癌(NPC)的方法。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临床怀疑NPC的144例患者的鼻咽组织和鼻咽脱落细胞中EB病毒(EBV)DNA进行检测,并与病理诊断对照。结果:PCR技术检测鼻咽组织中EBV DNA诊断NP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2.16%和80.95%;检测鼻咽脱落细胞中EBV DNA诊断NPC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6.27%和71.43%,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检测鼻咽脱落细胞中EBV快速、简单,患者痛苦小,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可用于NPC的诊断;对NPC的普查及流行病学调查尤其方便、实用,值得推广。对凡是EBV检测阳性的患者均应提高警惕,追踪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运用组织芯片技术研究鼻咽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调控因子p27和Cyclin E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制作50例鼻咽癌组织芯片,同时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鼻咽癌组织芯片p27和Cyclin E的表达.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采用x^2和相关性检验.结果 50例鼻咽癌中,p27阳性12例,强阳性9例,阳性率42% Cyclin E阳性16例,强阳性8例,阳性率48% 有颈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Cyclin E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无颈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P<0.01),而p27阳性表达则明显低于无颈淋巴结转移的鼻咽癌(P<0.01).p27阳性的鼻咽癌中Cyclin E的表达低于p27阴性的鼻咽癌.结论 组织芯片技术具有快速、方便、经济、准确的特点.检测结果表明,Cyclin E高表达、p27低表达与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抑癌基因nm23-H1蛋白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鼻咽癌发生发展及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3例鼻咽癌患者鼻咽部组织中nm23-H1蛋白的表达,分析鼻咽癌患者不同临床分期及鼻咽癌是否伴有淋巴转移组织中nm23-H1蛋白表达的差异;同期选取17例慢性鼻咽炎患者鼻咽部组织作为对照。结果鼻咽癌组织中nm23-H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3.4%,慢性鼻咽炎组织中nm-23H1阳性率为88.2%,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Ⅰ-Ⅱ期组织中阳性率为88.2%,Ⅲ-Ⅳ期组织中阳性率为30.8%,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癌伴有淋巴结转移组和不伴有淋巴转移组阳性率分别为38.5%、76.5%,两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癌基因nm23-H1蛋白表达下调,可能与鼻咽癌发生发展、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为了增加鼻咽癌的诊断和预后判定指标,应用抗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celneclearantigen,PCNA)单克隆抗体,采用免疫组化染色LAS-SP法及图象分析技术,对82例鼻咽鳞状细胞癌和25例鼻咽粘膜炎症组织标本进行了定量研究,并对鼻咽癌患者5年生存率与PCNA表达情况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①根据PCNA阳性细胞计算的鼻咽癌细胞增殖指数与鼻咽癌的病理分级呈明显的正相关,与患者5年生存率呈明显负相关。②图像处理检测的PCNA表达量与鼻咽癌的病理分级也呈明显的正相关,与5年生存率呈负相关,但泡状核细胞癌虽属低分化鳞癌却不符合上述规律。结论:PCNA能很好地反映鼻咽癌的增殖活性,在临床病理上具有应用前景,可作为对鼻咽癌预后判定及指导临床治疗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其受体及受体相关蛋白-1(TRIP-1)在鼻咽低分化鳞癌中的表达状况。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及原位分子杂交技术,检测同一例标本中癌旁上皮和癌细胞内的3型TGFβ,2种受体的蛋白水平和TRIP-1mRNA水平,分析其变化规律。结果 TGFβ1、TGFβ2、TGFβ3、TGFβRI、TGFβⅡ在癌旁上皮表达强于癌组织的百分数分别为65.79%、66.67%、55. 相似文献
15.
p16和Cyclin D1表达与鼻咽癌发生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 p16和Cyclin D1(CD1) 异常表达与鼻咽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 以免疫组化法,对60例鼻咽癌患者(25例治疗前已远处转移,13例放疗后远处转移,22例放疗后6年以上无瘤生存)治疗前的癌组织和22例非癌鼻咽部炎症组织,进行p16和CD1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 ① 癌组织中p16蛋白阴性表达与 CD1蛋白阳性表达有显著相关性( P < 0.05);② 炎症组织p16阴性表达和CD1阳性表达, 均明显低于鼻咽癌各组治疗前组织(P < 0.01);③治疗前NPC组织的p16和CD1的异常表达,在治疗前远处转移组与治疗后远处转移组之间对比,在治疗后远处转移组与治疗后未发生转移组之间对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 >0.05); ④鼻咽癌组织不同临床分期的p16和 CD1表达异常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 > 0.05)。结论 p16与CD1蛋白异常表达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关,均属于鼻咽癌发生的早期事件。这种异常表达可能与鼻咽癌的病情发展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鼻咽癌组织中Shh蛋白的表达以及与微血管密度分布的关系,探讨其与肿瘤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 PIus二步法,检测50例鼻咽癌和26例炎性鼻咽部黏膜组织间质微血管密度(micro vascular density,MVD)的分布,并检测Shh的表达。结果①Shh在鼻咽癌组织中较鼻咽慢性炎症组织明显呈高表达(P<0.05);②鼻咽癌中Shh阳性组MVD均值26.441±6.239,高于Shh阴性组15.667±4.899,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肿瘤细胞Shh表达与MVD相关,即MVD值随着Shh表达而增高;③鼻咽癌组织中Shh蛋白表达率与MVD均与临床分期,颈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P<0.05)。结论Shh可能促进鼻咽癌间质血管生成,促进肿瘤的侵袭和转移,Shh和MVD有可能成为判定鼻咽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EphrinB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36例鼻咽癌组织标本及20例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组织中EphrinB2与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①136例鼻咽癌组织中EphrinB2与VEGF阳性率分别为63.2%和67.6%,二者的阳性表达均明显高于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组织(P<0.01);②EphrinB2和VEGF蛋白的阳性表达分别与淋巴结转移、脑神经麻痹、颅底侵犯和临床分期相关(P<0.01);③在鼻咽癌组织中EphrinB2的表达与VEGF的表达显著相关(P<0.01)。结论:EphrinB2和VEGF可能在鼻咽癌的浸润、转移和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它们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相互调控机制,它们有望成为判断鼻咽癌发生、发展、预后及指导治疗的新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应用增殖细胞核抗原单克隆抗体PC10免疫组化法,DNA含量及细胞核形态图像分析法,对58例鼻咽癌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三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中肿瘤细胞的DNA指数和DNA倍体分布最具有价值。结果表明,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对于判断鼻咽癌恶性变及估计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诱导的肝细胞受体EphB4及其配体EphrinB2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36例鼻咽癌组织标本及20例鼻咽黏膜慢性炎症组织中EphB4和EphrinB2的表达情况。结果136例鼻咽癌组织中EphB4、EphrinB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4%和63.2%,二者的阳性表达均明显高于鼻咽黏膜慢性炎组织:EphB4gnEphrinB2蛋白的阳性表达分别与淋巴结转移、颅神经麻痹、颅底侵犯、临床分期相关,而与性别、年龄、病理类型、茎突前、后间隙侵犯均无显著相关性;EphB4与EphrinB2蛋白的表达显著相关。结论EphB4、EphrinB2可能在鼻咽癌的浸润、转移和血管生成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们有望成为判断鼻咽癌发生、发展、预后及指导治疗的新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