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文凤 《江西医学检验》2006,24(2):165-168,98
造血干细胞(hemapoietic stem cell,HSC)是最早被认识也是至今研究得最清楚的干细胞。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认为骨髓中只存在一种干细胞即造血干细胞,1867年Cohnheim提出了骨髓中可能存在另一类干细胞即非造血干细胞的观点,但直到1960年.Friedenstein才证实了骨髓中非造血干细胞的存在,并称之为多能基质干细胞。此后.陆续有一系列的研究证实骨髓中确有非造血干细胞的存在,因为它们的形态呈成纤维样细胞外观.  相似文献   

2.
免疫与造血     
正常造血与免疫造血干细胞中存在着不同的分化阶段。全能干细胞可分化为髓系和淋巴系多能干细胞.但全能干细胞与多能干细胞等很幼稚细胞的分化与增殖的调节机理尚有许多不明之处。现正在研究由骨髓支持细胞(基质细胞)等形成的造血微环境,以及近年来特别引人注目的白细胞介素3(IL-3)的调节机理。对于分化方  相似文献   

3.
细胞凋亡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细胞凋亡与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肖志坚郝玉书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髓系定向干细胞或多能造血干细胞的异质性克隆性疾患[1],主要特征是无效造血和高危演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近年不少作者研究了细胞凋亡(apoptosis)与MDS的...  相似文献   

4.
造血干细胞(hemapoietic stem cell,HSC)是最早被认识也是至今研究得最清楚的干细胞.很长一段时间,人们认为骨髓中只存在一种干细胞即造血干细胞,1867年Cohnheim提出了骨髓中可能存在另一类干细胞即非造血干细胞的观点,但直到1960年,Friedenstein[1]才证实了骨髓中非造血干细胞的存在,并称之为多能基质干细胞.此后,陆续有一系列的研究证实骨髓中确有非造血干细胞的存在,因为它们的形态呈成纤维样细胞外观,称它们为集落形成单位成纤维细胞、骨髓基质成纤维细胞等,目前这些名称已较少使用..1985年Owen[2]提出了基质系统的概念,并对其进行了描述,认为骨髓基质是造血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骨髓造血具有重要意义.1994年Caplan[3]又将之命名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MSC).目前,间充质干细胞已成为相关组织工程、细胞移植和基因治疗等领域研究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5.
红细胞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运输氧气到机体各种组织和细胞的重要生理功能。在胚胎与胎儿期,造血依次由卵黄囊、肝、脾和骨髓完成,出生后,骨髓成为主要的造血场所。红细胞生成经历了骨髓多能干细胞向红系分化以及红系祖细胞的继续分化和发育成熟等过程。多能干细胞分化为多能髓  相似文献   

6.
肌源性干细胞(muscle-derived stem cells,MDSC)是具有多胚层分化潜能和自我更新能力的成体干细胞群,在造血微环境的诱导下可分化为造血细胞,其造血能力是骨髓造血干细胞的10-14倍,有望成为替代造血干细胞治疗某些骨髓疾患或肿瘤的备选干细胞之一,但在造血微环境下MDSC向造血细胞转化的机制还不十分清晰。MDSC与造血干细胞在生物学特性、蛋白表达和细胞增殖方面有明显差别。此外,MDSC中存在不同分化潜能的干细胞群,但其中具有造血分化潜能较少,而且与造血干细胞起源是否相同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主要就MDSC中有造血分化潜能的细胞群的分子表型、MDSC与造血干细胞区别、MDSC的起源及其应用前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机体的正常造血依赖造血干/祖细胞(HSPC)的增殖分化,以及支持其生长发育、构成骨髓造血微环境基质细胞的间充质干细胞(MSC)的作用.目前常用的促进造血的MSC主要来源于骨髓,但从骨髓中获取MSC受到了数量、取材及分离纯化的限制.与骨髓相比,脂肪组织分布广泛、来源丰富、取材简单,并且含有数量更多的多能干细胞群,如脂肪干...  相似文献   

8.
成熟血细胞数量的恒定依赖于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数量和功能正常。多能干细胞具有很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并且能分化成各系祖细胞,后者很少或失去自我更新力,而进一步分化、增殖、成熟为相应各系终末细胞。  相似文献   

9.
张国淳  游泽山 《新医学》2003,34(2):120-122
1引言造血干细胞有两个主要的功能,包括分化形成不同的血细胞系和产生与其自身功能特点相似的子代细胞。后者称为自我更新,是保证造血干细胞存活的重要功能。造血干细胞在胚胎时期从卵黄囊移居至肝脏,然后进入骨髓和脾脏。人类胎儿肝脏在妊娠第十周至第二十周时是主要的造血器官。有研究犤1,2犦表明,鼠胎儿肝脏的造血干细胞比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具有更强的自我更新能力,且胎儿肝脏含有更多能长期复制的造血干细胞,其复制能力约是成鼠骨髓造血干细胞的5倍。因此,胎儿肝脏可以作为造血干细胞的一个重要来源,优于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  相似文献   

10.
骨髓中主要包括两种多能干细胞,即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cell,HSC)和非造血干细胞,后者中以间充质干细胞(mes-encbymal stem cell,MSC)为主.MSC具有自我增殖和多向分化的潜能,特定条件下可分化为中胚层和外胚层细胞,如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心肌细胞、神经细胞等.  相似文献   

11.
血液输注、骨髓及干细胞移植使用干细胞因子使小鼠体内的多能造血干细胞的绝对数 量增长 Blood 1993,82(2):445表达高数量C-kit受体的混合性多能造血干细胞的纯化及 其特征 Blood 1993,82(3):762体内使用重组甲巯基人干细胞因子使人骨髓内造血干细 胞数量扩增 Blood 1993,82(3):784纤维蛋白原加强白介素-3对早期人造血祖细胞的作用 Blood 1993,82(3):800体内使用白介素-11及干细胞因子对骨髓移植后小鼠造血 功能重建作用的比较 Blood 1993,82(3):1016血细胞发生性分化抗原是与细胞膜有相关性的酶 Blood 1993,82(4):1052  相似文献   

12.
造血微环境中的调节网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胚胎肝脏和出生后的骨髓能作为机体的主要造血器官是因为有完善的造血微环境和严密的调节系统。为了保持机体在生理状态尤其是应激状态时造血的稳定性,需要两个相互重叠和互相补充的调节系统。一个是基质细胞及其粘附结构,通过与多能干细胞的密切接触,调节多能干细胞的自我更新,永不衰竭;另一个是局部细胞因子的作用,调节干细胞和各系祖细胞的增殖及其终末分化,随时补充循环血液的需要。骨髓基质细胞有广阔的胞浆和细胞外基质。基质细胞分泌到细胞表面的各种蛋白多糖  相似文献   

13.
背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维持骨髓正常造血功能,在造血调控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目的: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性状和多向分化能力,并检测其在体外支持造血的能力。方法:利用密度梯度培养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进行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型;接种脐血单个核细胞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滋养层培养板上共培养,观察粒-单系祖细胞集落变化。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典型的成纤维样细胞形态,强表达CD44,CD29,不表达CD34和CD106。可促进脐血单个核细胞扩增并形成造血祖细胞集落。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具有造血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影响脐血多能非造血成体干细胞分离的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低血清条件下从脐血中分离多能非造血成体干细胞的相关影响因素,探索优化培养条件,通过不同培养液、接种密度、首次换液时间对脐血多能非造血成体干细胞生长的影响的比较,并以选定的条件对其培养扩增,进行免疫表型及诱导分化能力检测。结果表明在低血清条件下,DMEM/F12培养液更适合于脐血多能非造血成体干细胞生长;1×106/cm2是原代培养的适宜接种密度,原代第72小时首次换液为最佳换液时问。利用所选条件培养的细胞可在体外持续扩增,并具有良好的分化潜能。结论建立了人脐血多能非造血成体干细胞的体外优化培养条件,为其在组织工程方面的应用作出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stemcells,MSCs)是指一群具有向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成脂肪细胞、骨髓基质、肝脏细胞和神经细胞等多种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MSCs不仅能够向多种组织和细胞类型分化,并且在体外易分离培养和扩增。这些特性使MSCs成为在细胞治疗、基因治疗中有效发挥作用的理想工具[1]。1间充质干细胞的来源骨髓来源:骨髓中不仅有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cell,HSC),而且还有另一类能够分化为多种骨髓间质成分的干细胞,他们被广义地定义为间充质组织的干细胞,即间充质干细胞。骨髓来源MSCs是目前研究最多、最深入的M…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1,(36):6641+6713+6726+6736
间充质干细胞是能向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肌细胞、骨髓基质细胞、肝脏细胞和神经细胞等多种细胞分化的一类多能干细胞,不仅具有支持造血和修复作用,还有多种免疫调节作用。可以诱导免疫耐受,具  相似文献   

17.
目的:骨髓干细胞的研究已成为近年的热点,本文检索了骨髓干细胞与骨骼肌再生、心、肝、肺、肾脏疾病治疗、皮肤再生、糖尿病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的关系,并对骨髓干细胞的可塑性进行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7-01/2004-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bonemarrowstemcells,plasticity”,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文章所述内容应与骨髓干细胞的研究相关。排除标准:重复研究或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45篇相关文献,3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113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资料综合:32篇文献中,4篇涉及骨髓干细胞与骨骼肌再生,3篇涉及骨髓干细胞与心脏疾病治疗,4篇涉及骨髓干细胞与肝病治疗,2篇涉及骨髓干细胞与皮肤再生,5篇涉及骨髓干细胞与肺脏疾病治疗,2篇涉及骨髓干细胞与糖尿病治疗,2篇涉及骨髓干细胞与肾脏疾病治疗,6篇涉及骨髓干细胞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治疗,3篇涉及骨髓干细胞可塑性。骨髓干细胞主要包括造血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两类,最近还发现有比上述细胞分化潜能更大的胚胎干细胞样细胞。传统认为造血干细胞主要产生所有成熟血细胞系,间充质干细胞可分化为骨、软骨、脂肪等细胞,新近发现这些细胞同时还有向造血和骨髓以外的其他类型的成熟细胞如神经、肌肉、皮肤、心、肝、肾、肺等分化的能力,间充质干细胞取材方便、在体内特定的微环境或体外培养条件下均可被诱导分化为不同表型及功能的成熟细胞,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强。结论:骨髓干细胞在体内特定的微环境或体外人工培养条件下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分化潜能,具有向造血和骨髓以外的其他类型的成熟细胞如神经、肌肉、皮肤、心、肝、肾、肺等分化的能力,预示可能成为临床治疗的最佳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18.
成体干细胞是存在于发育成熟机体组织中的具有高度自我更新和增殖潜能的未分化细胞。依据细胞的发育潜能,可将干细胞分为全能干细胞(具有分化为全部机体组织细胞类型的能力)、多能干细胞(具有分化为多种不同组织细胞类型的能力)和专能干细胞(只能分化为某一特定类型的组织细胞)。成体专能干细胞的研究已经开展多年,其中造血干细胞和角膜干细胞已经成功应用于临床,表皮干细胞和神经干细胞也取得了良好进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末,成体干细胞的研究又取得了重要突破。在发育成熟的高等动物甚至人类的多种组织器官中(如骨髓和皮肤等)发现存在有成体多能干细胞。这些成体多能干细胞同样具有很强的分化潜能,甚至可以跨越传统的胚层概念的界限,分化为其他胚层来源的细胞。成体干细胞的发育来源是一重要的理论问题,对干细胞的研究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从发育生物学的角度提出了成体干细胞发育来源的一个设想模式,同时对成体干细胞与胚胎干细胞的比较和成体干细胞与肿瘤细胞的联系进行分析,以期有助于对成体干细胞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9.
背景:目前,大量文献报道了诱导多能性干细胞系的建立,但大规模体外诱导分化造血祖细胞的研究还缺乏深入的探讨。 目的:建立诱导多能性干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形成造血祖细胞的方法。 方法:采用慢病毒感染的方法将含有Oct4、Sox2、Nanog和Lin28全能性基因的慢病毒颗粒转导人皮肤成纤维细胞,获得了诱导多能性干细胞;在诱导分化体系中添加了 Y-27632,克服干细胞扩增中的凋亡现象;运用OP9细胞产生的条件培养液建立诱导多能性干细胞体外定向分化形成造血祖细胞的分化体系。 结果与结论:①前3代细胞克隆传代时,诱导多能性干细胞发生凋亡的现象很多,很难大规模扩增培养。培养基中添加阻断 ROCK活化的抑制剂,能够明显抑制胚胎干细胞的凋亡。②诱导多能性干细胞在 OP9细胞条件培养液作用下,经过体外诱导分化,形成CD34+造血祖细胞。  相似文献   

20.
正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通过对患者进行超大剂量化疗或放疗预处理,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及免疫系统,再将不同来源的正常造血干细胞输注患者体内,使其增殖分化或替代病理性造血干细胞,以达到重建造血功能的治疗方法。自1955年Thomas最早开展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以来,造血干细胞移植被大量地应用于血液病的临床治疗过程中,已成为治疗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