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患者 女.74岁。因突发左下腹疼痛3h于2008年7月6日入院。患者有慢性便秘史,1周前因上腹饱胀不适来我院行钡餐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钡餐检查后5d患者突发性左下腹疼痛.伴恶心.无呕吐及畏寒发热,1周来仅大便1次.颜色正常。入院体格检查:腹部平软,左下腹耻骨上方明显压痛及反跳痛.未触及包块.无移动性浊音。腹部X线平片未见膈下游离气体.肠道未扩张,无气液平面。经抗炎、制酸等内科保守治疗无明显好转,遂于7月8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下腹部少量积液,淡黄色,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25岁。既往无心脏病史。因钢水烧伤四肢及前胸收入当地医院进行治疗,烧伤总面积70%,其中Ⅲ度35%TBSA;先后6次行自体皮移植术。因残余创面经久不愈,伤后63d转入笔者单位。入院后查体:体温36.2℃,脉搏88次/min,呼吸16次/min,血压180/90mmHg(1mmHg=0.133kPa),心肺听诊无异常,肺部X线平片检查无异常。右前臂、左上臂、右季肋部、双下肢屈侧、腰背部残余创面总  相似文献   

3.
探讨腹部血管淋巴瘤的临床诊治。在中国学术期刊网以血管淋巴管瘤及脉管瘤为检索词,检索出符合要求且资料完整的2001~2013年文献32篇(49例),与我院收治的7例一并进行回顾性分析。腹部血管淋巴管瘤发病非常罕见,早期一般无症状,大部分是受累部位出现症状而发现,无特征性临床表现,容易漏诊和误诊,术前主要需借助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治疗以手术完整切除为最佳,复发少见,恶变极少见,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病例资料患者,男,51岁,因“阵发性腹痛9d”收入笔者所在医院。入院前9d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腹痛,以有上腹及剑突下为主,逐渐加重,无呕吐及腹泻,无右胸和背部放射痛,无心悸。入院前1d腹痛加重,并伴畏寒和发热。门诊胸部X线平片示:心肺(-),膈下未见游离气体。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巩膜轻度黄染,浅表淋巴结不大,腹平软,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肝区及右肾区叩痛,肠呜音正常。  相似文献   

5.
小肠淋巴管瘤四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淋巴管瘤(lymphangioma)是由一些与淋巴系统不连通的淋巴组织起源的良性肿瘤,是一种先天性病变,每12000个出生者中发生1例。可分为:毛细淋巴管瘤、海绵状淋巴管瘤、囊状淋巴管瘤3种类型,常常发生在颈部或肩部。发生在小肠的淋巴管瘤极为罕见,我院自1988-2006年共收治4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29岁,体重70kg。20d前因车祸致伤。在外院行开胸探查,见多发肋骨骨折、左肺挫裂伤、左膈破裂、左胸腔大量积血。术后出现呼吸困难、心动过速,不能平卧等症状,转入本院治疗。CT检查显示:左胸腔大量积液。行胸腔穿刺引流。3d后超声检查见大量胸腔积液。胸部x线平片示:左肺压缩90%、左上纵隔增宽、纵隔右移;MRI和超声检查示:主动脉弓峡部管状影像局限性突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结肠系膜淋巴管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手术治疗的5例小儿结肠系膜淋巴管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诊断为腹腔包块性质待查的患儿,术中发现腹腔肿块来源于乙状结肠系膜,其中1例肿块侵犯到降结肠系膜达结肠脾曲而行左半结肠切除+肠吻合术,另外2例行乙状结肠系膜淋巴管瘤切除+部分乙状结肠切除+肠吻合术;1例患儿诊断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合并乙状结肠系膜淋巴管瘤,行阑尾切除+乙状结肠系膜淋巴管瘤切除+肠吻合术,1例患儿诊断为乙状结肠系膜淋巴管瘤破裂并弥漫性腹膜炎,行乙状结肠系膜淋巴管瘤切除+乙状结肠造瘘术,术后6个月后再行二期手术。5例患儿手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吻合口漏等并发症。术后随访5个月~5年,(2.3±1.1)年,1例失访,余均存活,仍在随访中,所有病例均未复发。结论日常行阑尾手术中,应常规探查小肠、结肠;未进行肠道准备的结肠一期吻合手术中结肠灌洗可减少吻合口漏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腹腔感染严重的患儿结肠一期吻合不可取,结肠造瘘安全;小儿结肠系膜淋巴管瘤术前确诊困难,反复出现腹痛、腹部包块的患儿应想到结肠系膜淋巴管瘤的可能性,行充分的肠道准备后择期手术,手术是肠系膜淋巴管瘤唯一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45岁,体重50kg,因腰椎间盘突出于2005年1月17日来我院行椎间盘摘除术。术前x线平片检查提示:第4、5椎间隙变窄,不等宽,上下缘骨质增生。CT平扫提示:L4-5,椎间盘后突5mm至硬膜囊及脊髓受压变形,诊断为:L4-5椎间盘突出。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大便常规均正常,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均正常,心电图未见异常。人手术室时血压113/68mmHg,心率78次/min,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与腹部X线平片检查对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6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术前均接受腹部X线平片及多层螺旋CT检查。以术中所见及病理学结果为标准,比较多层螺旋CT和X线平片检查的诊断效果;同时,就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体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腹部X线平片相比,多层螺旋CT对急性肠梗阻的检出率更高,漏诊率和误诊率均更低,P <0.05。多层螺旋CT对绞窄性肠梗阻和肿瘤所致肠梗阻的检出率均为100%,明显高于腹部X线平片(36.17%,54.67%),P <0.05。多层螺旋CT的图像清晰度、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腹部X线平片,操作复杂度评分明显低于腹部X线平片,P <0.05。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肠梗阻的效果及体验方面均优于腹部X线平片,临床应用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40岁。因反复腹胀、腹痛、呕吐1月余,于2003年10月14日入院。入院前1月余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中上腹部阵发性隐痛,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呕吐后症状可缓解。大便每日1~2次,量少,体重下降10余kg。入院查体:腹部膨隆,无胃肠型及蠕动波,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未扪及包块,叩诊呈鼓音,肠鸣音减弱。腹部X线平片检查示小肠肠管明显扩张,可见多个气液平面,考虑低位小肠梗阻。  相似文献   

11.
巨大肠系膜淋巴管囊肿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8岁,已婚。因腹痛、腹胀5 d,停止排气、排便23 h于2004年8月19日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右侧腹部膨隆,未见胃肠形及蠕动波。腹壁软,于右中下腹部扪及一约30 cm×20 cm×15 cm包块,质中等硬,界限不清。中、下腹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减弱。立位腹部X线平片示:左上腹两个气液平面。腹部CT扫描显示:腹腔内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影,边界清,其内见点状高密度,CT值为  相似文献   

12.
病例:男.20岁。持续性中上腹部疼痛24h入院,其间无恶心、呕吐.无黄疸、发热。行CT检查提示右中上腹囊实性占位.源于后腹膜可能(见图1),三维重建MRI检查提示胰头下后方占位性病变,首先考虑黏液瘤(见图2)。体检来见明显异常,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  相似文献   

13.
病人 男,31岁.1月前被铁块击伤前胸,心脏骤停2次,外院抢救后病情平稳;胸部X线平片示“左胸内异物”(图1);剖胸探查未发现异物,术中X线平片发现异物移至右侧胸腔,无法取出,转至我院.入院胸部X线平片示右侧胸内异物(图2).  相似文献   

14.
1临床资料患者男,46岁。12h前患者突发上腹部剧烈疼痛,无放射痛。在当地医院行腹部立位x线片及腹部CT检查未发现异常。经抗感染和支持治疗后症状无明显好转,且腹痛范围加大,程度加重伴呕吐、发热。2010年10月9日收入我院。体格检查:腹肌紧张,伴压痛、反跳痛。  相似文献   

15.
小肠多发脂肪瘤致小肠套叠不完全性肠梗阻一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患者女 ,32岁。因左中腹部阵发性疼痛 1个月入院。 1个月前 ,无诱因出现左中腹绞痛 ,疼痛不放散。于当地医院静脉点滴抗生素后自觉好转 ,饮食及大小便正常。 2d前再次发生腹痛 ,伴恶心、呕吐 ,可排气、排便。入我院消化内科 ,行肝、胆、胰、脾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未见异常 ,腹部立位平片仅见小肠积气。腹痛无规律 ,腹痛时全腹软 ,左侧脐旁可触及肿块 ,界限不清 ,有压痛。血常规 :RBC :4 2 9× 10 12 /L ,HGB :10 8g/L ,WBC :16 4× 10 9/L ,GR :79 8。尿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无异常。经对症治疗后无明显好转 ,转入普外科。行腹部增强C…  相似文献   

16.
腹腔内淋巴管瘤所致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淋巴管瘤 (lymphangioma ,LA)按Harkine分类方法分为单纯性LA、囊性LA、海绵状LA、淋巴血管瘤及淋巴管肉瘤五类 ,其中以囊性LA为多见。但腹腔内LA是一种少见的腹部良性肿瘤 ,文献对其引起肠梗阻的专题讨论较少。现将我院自 196 6年 1月至 1999年 6月诊治的 12例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12例中男 9例 ,女 3例 ,平均年龄 14 1岁 (3~ 42岁 ) ,其中 <14岁者 (即儿童组 ) 7例 (5 8 3% )。2 .临床表现 :腹痛 呕吐 腹部包块 9例 (75 % ) ,腹痛 腹部包块 1例 (8 3% ) ,腹痛 腹胀 呕吐 1例 (8 3…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的CT诊断价值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10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例经病理检查证实的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患者的临床表现、CT影像特征、手术治疗及术后随访的资料.结果 5例患者术前CT均诊断为囊性淋巴管瘤,均行手术完整切除肿瘤,术后病理结果均证实为囊性淋巴管瘤.术后7 d顺利出院,随访3个月~6年均无复发.结论 CT对腹膜后囊性淋巴管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手术完整切除整个囊壁是治疗及预防术后复发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18.
乔祖俊  郭喜林 《腹部外科》1997,10(5):206-206
腹膜后淋巴管瘤临床上极少见。我院自1975年至1996年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者11例。该病男性多于女性,以中、上腹部多发。患者常以“腹部肿块”而就诊。术前确诊困难,手术是最理想治疗方法。本组均一期根治性切除。  相似文献   

19.
左肾上腺囊性淋巴管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肾上腺囊性淋巴管瘤是一种少见的良性。肾上腺囊性病变,常无临床反应,多为查体时偶然发现。我院于2007年6月收治1例患者,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女,18岁。因上腹部不适行超声检查时发现左肾上腺囊性区有一个囊肿,为进一步诊治收住院。无外伤和突发上腹剧痛史。查体除左上腹轻度压痛外无其他异常发现。血皮质醇、醛固酮、24h尿儿茶酚胺含量测定均正常。  相似文献   

20.
膈肌膨出症比较少见,行胸部x线平片和侧位片检查可明确诊断。常规手术治疗需要取胸部后外侧切口,开胸折叠缝合膈肌,损伤较大,且有一定的复发率。我们2013年9月和12月采用胸腔镜膈肌折叠缝合术治疗2例膈肌膨出症,取得较好的微创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