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观察叶酸联合降压药物治疗H型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择120例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叶酸联合降压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其血压水平与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H型高血压患者给予叶酸联合降压药物治疗,能有效改善血压与血浆Hcy水平,降低心脑血管风险事件发生率,且用药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老年人餐后低血压(PPH)的临床特点,旨在为老年人PPH的预防和诊疗提供合理有效的策略。方法:275例老年患者,根据入选者年龄,144例被纳入高龄组,包括血压患者114例,非高血压患者30例(≥80岁),而一般组共131例(包括高血压79例,非高血压52例),均于餐前及餐后每次间隔15 min测取血压,比较两组餐后低血压的临床特征。结果:纳入275例患者中PPH检出率为55.6%(153/275)。早餐与中餐的PPH检出率分别为34.2%及29.1%,高于晚餐检出率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组患者PPH检出率63.2%(91/144)明显高于一般组的47.3%(62/1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患者PPH检出率为63.2%(122/193),也明显高于非高血压患者37.8%(3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餐后,老年人血压逐渐下降,早餐后的检出率最高,患者年龄、高血压、降血压药品、利尿药是与PPH检出率呈正相关的危险因素,重点应放在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以实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的用药及血压控制情况。方法:根据病历和体检记录调查103例某干休所老年高血压的降压药服用情况和体检当日偶测血压,判断血压是否正常及与用药类别及联合用药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病治疗有效率达100%,其中单用及联用钙拮抗剂为28.16%、55.34%,其他类单用及联用为13.69%、7.77%,降压达靶血压水平占71.84%。结论:钙拮抗剂仍为使用最多的降压药(83.5%),多数患者需要联合用药。本组宜于老年高血压的长效制剂和利尿剂使用较少。建议在现有使用药物中探索个体化合理用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抗高血压药物临床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该类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拟定若干指标(年龄、体重指数、并发症、高血压分级分层的用药情况、销售金额、用药额度等),对高血压病患者600例的住院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年降压药销售金额最高的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占40.06%;钙拮抗剂使用频度(DDDs)最高,为17.11万个日剂量,占31.03%;日均药费最高的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为5.83元,占31.60%。高血压患者的年龄绝大部分在40-80岁之间;男性患者体重指数≥28者为73例,占男性患者的31.74%;女性患者体重指数≥28者为119例,占女性患者的32.16%。并发症最多为高血脂,住院患者大部分为3级极高危,高血压用药中最多为二联用药。结论:本研究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并发心脑血管事件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遵循指南降压药物治疗现状,减少高血压并发靶器官损害(TOD),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方法对2010年1月—2011年1月在大连市沙河口区医院住院治疗老年(年龄≥65岁)高血压病并发心脑血管事件患者电子病例数据396例,分为脑卒中组和冠心病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构成比、年龄、性别、血压、动态血压、心脑血管(TOD)及入院前后遵循指南使用降压药物品种比例和血压控制率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1)基线资料:同组比较脑卒中组患者的男性构成比高于女性(P<0.01);冠心病组患者的女性构成比高于男性(P<0.05)。组间比较冠心病组患者患病年龄及1级高血压所占比例均高于脑卒中组(P<0.05);脑卒中组患者的男性构成比、3级高血压所占比例和诊室平均收缩压(SBP)均高于冠心病组(P<0.05)。(2)动态血压检测:两组患者中晨峰SBP≥35 mmHg 76.3%、SBP<35 mmHg 23.7%(P<0.01)。血压昼夜变化以夜间血压下降率表示,脑卒中组患者的夜间血压下降率<10%66.3%、10%~20%33.7%(P<0.01);冠心病组患者的夜间血压下降率<10%61.8%、10%~20%38.2%(P<0.05)。(3)心脑血管(TOD)患病率:脑卒中和冠心病患病率分别是79.5%和20.5%(P<0.01)。高血压TOD亚型分析显示,脑血管病以缺血性卒中患病率最高61.9%;冠心病患病率以缺血性心肌病最高31.9%。(4)遵循指南使用降压药物品种比例和血压控制率:入院前未用药物、1种、2种、≥3种分别为20.9%、36.4%、29.6%和13.1%。本组患病人群的知晓率42.3%、治疗率31.1%、控制率8.6%。入院后使用1种药物、2种、≥3种药物分别为13.1%、40.6%和46.3%。出院时(治疗2~3周)治疗者控制率23.1%。出院后继续用药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这部分人群血压控制率分别为23.3%、24.9%、29.8%、31.4%和34.3%(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遵循指南按照危险分层使用降压药物后血压控制率较前明显提高,但按指南降压达标率尚有差距。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小剂量基础药物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效果以及使用情况。方法: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成单片组和套餐组,每组各60例,单片组使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进行治疗,套餐组使用小剂量基础药物治疗,疗程均为18个月。观察其降压效果,生化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套餐组显效43例,占71.7%,有效15例,占25.0%,无效2例,占3.3%;单片组显效35例,占58.3%,有效19例,占31.7%,无效6例,占10.0%。两组降压药疗效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基础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与单用硝苯地平控释片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硝苯地平控释片价格稍高,但每天只服一次,老年人记性不好,服用次数多容易漏服,建议服用硝苯地平控释片。  相似文献   

7.
周丽 《基层医学论坛》2015,(9):1182-1183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依从性的相关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诊治的12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依从性差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依从性好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相关因素上的差异。结果122例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治疗依从性好50例(40.98%,50/122),依从性差72例(59.02%,72/122),观察组年龄≥70岁58.33%、疾病认知差65.28%、不良心理状态52.78%、降压药物不良反应41.17%,分别高于对照组的34.00%,20.000%,22.00%,26.00%(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应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依从,应对老年人更多关注、开展高血压疾病认知干预、实施心理干预及用药指导,以提高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吴杏华 《吉林医学》2011,(30):6436-6436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单纯收缩期高血压者30例,占60%,有合并症者41例(82%),并发性反应29例(58%),40例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联合用药才能使血压达标(80%)。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症较多,降压同时要兼顾并发性反应及合并症的治疗,重视不良反应;脉压差大,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在老年人中较多见,小剂量联合用药平稳降压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社区高血压患者用药情况,为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探求循证医学依据。方法:随机调查384例高血压患者的用药方案及其并发症等情况,并分析所得资料。结果:采取联合用药者占80.73%,单药治疗者占19.27%,两组比较,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复方降压制剂的使用率位居第一,达54.43%。以单药复方制剂治疗者并发症人次占用药人数的39.31%,其余方案治疗者并发症人次占用药人数的73.64%,两组比较,P<0.0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复方制剂、联合用药为该社区高血压治疗的主体,并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社区老年人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高血压患病情况,为开展社区高血压一、二级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镇社区42个居委会抽取60岁以上长住户籍居民(居住5年以上)19 758人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体格检查收集资料。结果老年人高血压粗患病率为37.88%,其中老年男性患病率为37.04%,老年女性患病率为38.57%,男女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高血压患者糖尿病、高脂血症、脑卒中、冠心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级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服药情况的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中超重与肥胖者占29.44%,较非肥胖者患高血压的相对危险增加1.33倍(OR=1.33,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的患病率处于较高水平,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相关慢性病患病率高于非高血压者。加强健康教育,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体质指数(BM I),提高服药率是控制和预防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背景 家庭血压测量是血压管理的重要手段,规范家庭血压测量是调整降压药物的基础,不同年龄及对高血压健康宣教知识了解程度的差异对家庭血压测量有明显影响。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段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测量及其健康宣教情况。方法 选取2017年3—5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参加健康体检的高血压患者385例进行横断面调查,内容包括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生命体征、既往疾病史、检验结果等)及家庭血压测量频率、测量时间、参加高血压相关健康教育情况。按照年龄分为中年组(年龄<65岁)、老年组(65~79岁)、高龄组(≥80岁),比较不同年龄段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测量及其健康宣教情况。结果 中年组、老年组、高龄组患者家庭血压测量率分别为62.9%(78/124)、66.5%(119/179)、68.3%(56/82),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趋势=0.689,P=0.406)。中年组、老年组、高龄组有家庭血压测量患者,测量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0),测量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39)。中年组、老年组、高龄组患者最近1年参加过高血压相关知识宣教者占比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遵循医生建议记录血压数据并带回复诊者占比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但降压目标知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2)。结论 广州市社区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测量频率、时间不规范,接受高血压健康教育比例低,医护人员在日后工作中除制定降压治疗方案外应加强患者的健康教育,根据其年龄制定不同防治方案及健康教育内容,促进其形成正确的血压测量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缬沙坦控制清晨高血压的效果差异。方法:从社区高血压健康自我管理小组患者中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00例,筛选出清晨高血压患者88例,入选患者停用抗高血压药物14 d,将入选患者分为2组,其中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41例患者为观察组,服用缬沙坦47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4周清晨血压(家庭自测血压),比较2组患者清晨血压控制情况。结果: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缬沙坦2种药物均能明显降低收缩压(P〈0.01),但观察组清晨血压控制更好,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苯磺酸氨氯地平和缬沙坦均为比较安全和有效的长效抗高血压药物,但在清晨高血压的控制方面,苯磺酸氨氯地平控制收缩压明显优于缬沙坦,而对舒张压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上海市杨浦区4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的患病及降压药物应用现状,为人群干预做基线调查。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上海市杨浦区5个社区居委1502人进行病史、生活方式及2周内高血压服药情况调查,并测量血压、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根据血压控制达标情况分为血压控制组及未控制组。结果高血压标准化患病率为37.1%,583人男性中有高血压患者219人(37.6%),919位女性中有高血压患者338人(36.8%)。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87.4%、74.9%、29.4%;男性患者的高血压控制率低于女性患者(P〈0.05)。血压控制组与未控制组在吸烟人数、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这三个变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降压药物使用方面,血压控制组选择二药连用的人多于未控制组,而未控制组使用复方降压药物的人多于血压控制组(P〈0.05)。结论社区高血压控制率依旧处于较低水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强化对中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物使用的规范管理与跟踪调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居住在养老院的老人躯体状况。方法:现居住在延吉市养老院的60岁及以上的310名老人,在慢性病,生活自理能力等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和病案资料分析。结果:老人中7079岁占27.42%,80岁以上占66.13%,慢性疾病患病率99.5%,患病率前6位分别是高血压占74.52%,脑血管病占67.74%,冠心病占59.03%,糖尿病占44.52%,痴呆症占28.39%,骨折占1.29%。同时患2种疾病的占41.29%,患3种疾病的占44.52%,生活部分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各占12.9%和25.16%。结论:养老院居住的老人,躯体慢性疾病患病率高,年龄越大患疾病种类越多,部分存在精神行为异常和生活不能自理。  相似文献   

15.
赵洋  齐国卿 《甘肃医药》2014,(7):512-515
目的:了解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的高血压患病危险因素,为在当地开展居民高血压病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抽取通渭县县城及附近乡镇的564名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和身体测量。结果:本次调查共564人,男女性别比为1.104:1,平均年龄(58.02±12.473)岁;男女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9, P >0.05);不同年龄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97,P<0.01);年龄、吸烟时间、饮酒量、摄盐量、患病史均为通渭县居民高血压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通渭县为甘肃省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的地区,高血压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影响高血压患病与否的主要危险因素与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类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经降压治疗前后的动脉血管功能的比较.方法 对我院2007年~2010年期间门诊及住院的高血压病志愿者进行左旋氨氯地平为主药物降压治疗,在12个月的降压治疗过程中监测治疗前后的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脉压(pulse pressure,PP)和血管功能检测,主要项目包括心踝血管指数(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CAVI),脉搏波传导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踝臂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结果 根据年龄分为3组(〉65岁组,45-65岁组,〈45岁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经降压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各年龄组P<0.05).且经过降压治疗后,动脉血管功能的检测指标中,各年龄组的PWV均有明显下降(P<0.05)、各年龄组的ABI均有升高(P<0.05),〉45岁的两个观察组CAVI有明显下降(P<0.05),但〈45岁组CAVI下降不明显(P=0.078).结论 动脉硬化与高血压有关,高血压患者经降压治疗后,动脉血管功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氯丙嗪与硝苯地平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降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68例产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硫酸镁常规解痉治疗,同时观察组患者给予盐酸氯丙嗪片25 mg 口服,1次/ d,共3 d;对照组患者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 口服,1次/ d,共3 d。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1.18%,对照组有效率为76.47%,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娠期高血压患者产后采取氯丙嗪联合硫酸镁治疗,能够有效改善高血压状态,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服药方案不同对高血压病患者降压平稳性的影响。方法 对500例2级以上高血压病患者,采用单盲、随机、平行对照设计随机分为三组:A组,共165例,男90例,女75例,于7时服坎地沙坦酯片8mg及非洛地平缓释片5mg;B组,共167例,男95例,女72例, 于7时服非洛地平缓释片5mg ,19时服坎地沙坦酯片8mg;C组,共168例,男96例,女72例, 于7时服坎地沙坦酯片8mg ,19时服非洛地平缓释片5mg。患者服药期间进行诊室血压测定,于服药前2周及服药后2周均进行动态血压监测。结果 服药2周后,三组24h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24h平均动脉血压及夜间平均动脉血压的下降值,B组大于A组(P〈0.01),C组大于A组(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而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24h的平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及夜间平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的平滑指数,组间比较B组大于A组(P〈0.01),C组大于A组(P〈0.01),均有统计学意义,而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夜间平均舒张压平滑指数B、C组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使用坎地沙坦酯片和非洛地平缓释片降压效果良好,早晚分次服药较两种药物顿服更能使24 h血压下降平稳、改善血压昼夜节律,且降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降压夹以耳部降压沟为作用靶点治疗高血压病临床效果及评价。方法选取已应用降压药降压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在原降压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降压夹耳穴(以降压沟为靶点,将降压夹有齿痕的一侧夹在单侧耳廓降压沟上,隔日交替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单纯降压药物治疗,采用心电监护监测了解治疗前及治疗后血压及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0%优于对照组78.0%,治疗组血压及心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压夹耳穴靶点治疗可明显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心率,降压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高血压非糖尿病人群高血压肾病(HN)病情及相关因素。方法:用整群抽样法对东莞市横沥镇35岁及以上的7 735名户籍居民进行高血压糖尿病横断面调查。对筛查出的2 023名高血压非糖尿病患者进行肾脏损伤指标及相关因素的检测。结果:资料完整的802名高血压非糖尿病患者中,白蛋白尿发生率为20.3%;肾功能下降2.7%;高血压视网膜病变75.8%;HN患病率14.7%。HN患病率随收缩压/舒张压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增高(P<0.05)。左心室肥厚较无左心室肥厚、高尿酸血症较尿酸正常者的HN患病率显著增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左心室肥厚、高尿酸是HN的相关因素。结论:在高血压非糖尿病人群中,HN发病与患者收缩压、左心室肥厚、高尿酸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