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中医药辅助治疗对老年HIV/AIDS患者病死率的影响。 方法 以河南某农村地区2004年纳入中医药救治项目的HIV/AIDS患者为中医药治疗组,同村未纳入中医药救治项目老年HIV/AIDS患者为非中医药治疗组,通过“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数据库”和“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收集研究对象的相关信息,应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老年HIV/AIDS患者死亡的因素。 结果 436例HIV/AIDS患者,其中中医药治疗组204例,艾滋病相关死亡70例,8年累计病死率为37.74%;非中医药治疗组232例,艾滋病相关死亡111例,8年累计病死率为48.34%,高于中医药治疗组( χ 2=5.136, P <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非中医药治疗组患者的死亡风险是中医药治疗组的1.41倍( P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非中医药治疗组患者的死亡风险是中医药治疗组的1.44倍( P <0.05);此外性别和婚况对HIV/AIDS患者的病死率亦有影响。 结论 中医药治疗有助于降低老年HIV/AIDS患者的病死率,有待于前瞻性研究给予客观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医药综合治疗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艾滋病(HIV/AIDS)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以2004年河南省参与中医项目地区的乡或村为抽样单位,整群随机抽样。参与中医项目的HIV/AIDS患者为中医治疗组,未参与中医项目的 HIV/AIDS患者为非中医治疗组。非中医治疗组给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中医治疗组给予益艾康胶囊,每次2.5 g,每日3次;由省级医疗机构医生组成的中医项目专家每月对中医项目HIV/AIDS患者巡诊,如患者有机会性感染则辨证施治给予中药汤剂治疗,直至患者退出中医项目,患者仍可参与HAART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一般特征,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艾滋病专用量表简表(WHOQOL-HIV BREF)调查患者的生存质量,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对生存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有1112例研究对象纳入分析,中医治疗组569例,非中医治疗组543例。中医治疗组患者在生存质量各个领域的得分均高于非中医治疗组(P0.05);HARRT时间与除精神领域外的各个领域呈负相关(P0.01);年龄与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和独立性领域呈负相关(P0.01);CD4~+计数高的HIV/AIDS患者生理领域得分高(P0.05)。结论中医药综合治疗可以提高HIV/AIDS患者的生存质量,HARRT时间、年龄和CD4~+计数对HIV/AIDS患者生存质量有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和边缘结构COX模型分析中医药治疗对艾滋病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并比较两种模型结果差异及其优劣。方法? 使用艾滋病患者常规治疗数据库,设计回顾性队列研究,以是否参与中医项目为分组,死亡为结局指标,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和边缘结构COX模型分析中医药治疗对艾滋病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比较两种模型的结果并使用赤池信息量准则(AIC)比较模型的优劣。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 134例艾滋病患者,其中中医治疗组1 402例, 共随访9 613人年,死亡272例,死亡密度为2.83/100人年;非中医治疗组1 732例,共随访11 997.5人年,死亡422例,死亡密度为3.52/100人年。两个模型的结果都显示中医治疗、女性、低年龄、受教育时间长和CD4+T细胞计数多是艾滋病患者死亡的保护因素。边缘结构COX模型的AIC值小于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结论?中医药治疗有助于降低艾滋病患者的病死率,边缘COX模型可更精确地分析中医药治疗对艾滋病患者死亡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观察中医药(CM)对HIV/AIDS患者抗病毒治疗(cART)患者CD4~+淋巴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以"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系统"和"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数据库"为信息来源,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以中医项目地区服用cART的HIV/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是否服用中药来分为CM+cART组和cART组,比较两组患者2004、2006、2009、2012年CD4~+淋巴细胞计数。结果共有487例患者被纳入分析,其中CM+cART组323例,cART组164例。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显示,两组的CD4~+细胞计数逐年均有增高趋势,CM+cART组的增高趋势高于cART组(F=3.908,P0.05)。2009、2012年与cART组比较,CM+cART组患者CD4~+细胞计数增加(t=2.411,2.274,P0.05)。结论中医药有助于提高HIV/AIDS患者CD4~+淋巴细胞计数水平。  相似文献   

5.
王江蓉  孙建军  陈军  沈银忠  郑毓芳  刘莉  张仁芳  卢洪洲 《中医杂志》2011,52(13):1122-1123,1127
目的 调研上海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的中医证候,为中西医结合诊疗艾滋病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HIV感染者/AIDS患者共计398例,填写症状体征调查表,并进行中医辨证,将患者分成气虚证、气虚兼挟阴虚证、气虚兼挟湿热证、气虚兼挟痰瘀证、气虚兼挟血瘀证和无证可辨6种证候。结果 HIV感染者110例,AIDS患者288例,两组患者平均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感染者气虚兼挟湿热证以及无证可辨者比例均显著高于AIDS患者(P<0.05);而AIDS患者属气虚兼挟阴虚证、气虚兼挟血瘀证者显著高于HIV感染者(P<0.05)。结论 HIV感染者以气虚兼挟湿热证为主,AIDS患者以气虚兼挟阴虚证和气虚兼挟血瘀证为多见。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方法:对188例HIV感染/AIDS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以同一时期收集的55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对照,对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体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HIV/AIDS组平和质30例(15.96%),偏颇体质中的单一体质74例(39.36%),混合体质84例(44.68%),与肝炎组(平和质31例,占56.36%,偏颇体质中的单一体质12例,占21.82%,混合体质12例,占21.82%)比较,HIV/AIDS组偏颇体质居多(P〈0.01);HIV/AIDS组158例偏颇体质中,气虚质114例(72.15%),与HIV/AIDS组其它偏颇体质比较,气虚质居多(P〈0.01)。HIV/AIDS组艾滋病期患者86例,其中平和质14例(16.28%),偏颇体质中的单一体质38例(44.19%),混合体质34例(39.53%);与无症状期患者(共102例,其中平和质16例,占15.69%,偏颇体质中的单一体质36例,占35.29%,混合体质50例,占49.02%)比较,构成无统计学差异(P〉0.05)。HIV/AIDS组艾滋病期与无症状期患者偏颇体质分别比较,无症状期患者气郁质多于艾滋病期患者(P〈0.05)。结论:气虚质是HIV感染者/AIDS患者最常见的中医体质类型,偏颇体质较多是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中医体质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医药辨证施治对无症状期HIV感染者生存质量影响,为改善HIV感染的生存质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方法,选择1 200例无症状期HIV感染者作为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比例约2:1.受试者人组后,根据中医辨证结果服用相应药物,试验组给予相应证型中药制剂,对照组给予相应证型中药制剂的模拟剂,每月辨证1次,每次根据辨证结果选用相应药物,使用PRO量表和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HIV-BREF)的中文版调查符合无症状期HIV感染者,周期为18个月,根据不同时段,分别计算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其生存质量总分及各领域得分,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由PRO量表可看出,6个月后治疗组的情况呈稳定趋势,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从WHOQOL-HIV量表分析可以看出,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生存质量变化值显著升高,而对照组生存质量变化值下降,2组间差异有极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2组组内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辨证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为艾滋病无症状期防治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陈昕  田春 《新中医》2010,(11):32-33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能否延缓CD4T淋巴细胞下降水平。方法:将36例中药治疗1年后CD4+细胞仍下降的HIV感染者与41例未经治疗、CD4+下降的HIV感染者进行对照比较。结果:中药治疗1年的HIV感染者CD4+水平平均下降(74.17±7.07)/mm3,未经任何治疗的HIV感染者1年后CD4+平均下降(129.05±23.46)/mm3,CD4+平均减少水平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医药治疗HIV感染者可明显延缓CD4+下降水平,从而延长无症状期时间,延缓发病进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平艾合剂1号方治疗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型HIV感染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未经HAART治疗的HIV感染者40例,将20例服用平艾合剂1号方患者归为暴露组,20例未服用平艾合剂1号方患者归为非暴露组,观察2组患者的CD4~+T淋巴细胞、中医症状体征积分、血常规、肝肾功指标的差异。结果与非暴露组相比,暴露组中医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5),安全性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艾合剂1号方对气阴两虚、肺肾不足型HIV感染者有一定疗效,且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复苏后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探索中医药治疗切入点,为完善和优化中西医救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6月~2014年7月收治的复苏后综合征患者228例,西医组118例采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中医组11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结合辨证施治,对其基础病因、生命体征、死亡率、存活率、受损器官数量、中医证型等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复苏后综合征患者死亡与受损器官个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两组患者有效率和死亡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中西医两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苏后综合征患者受损器官数量越多,病死率越高,对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救治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扶正抗毒胶囊治疗美沙酮维持HIV感染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抗艾滋病中药“扶正抗毒胶囊”与美沙酮维持治疗并行时,美沙酮对中医药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是否有影响.方法:采用病例对照实验的研究方法,对2组HIV感染者——美沙酮维持HIV感染者及吸毒人群HIV感染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中医药“扶正抗毒胶囊”治疗,于0、6、12月观察患者的CD4+、症状体征积分、卡氏积分;于0月、12月观察部分患者的HIV病毒载量,血常规、肝肾功;比较组内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同时对比组间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组间比较显示美沙酮维持HIV感染者及吸毒人群HIV感染者的中医药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美沙酮维持对HIV感染者的中医药治疗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联合HAART疗法治疗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HIV/AID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HIV/AIDS患者63例,随机分成3组.中药组20例,采用中医辨证治疗;中西医结合组22例,采用中医辨证联合HAART疗法治疗;西药组21例,单用HAART疗法治疗.记录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症状体征积分、卡洛夫斯基积分及CD4细胞计数、HIV-RNA载量,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西药组CD4细胞计数、HIV-RNA载量及卡洛夫斯基积分明显好转,与治疗前及中药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CD4细胞计数、卡洛夫斯基积分治疗后好转,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V-RNA载量较前上升.治疗后3组症状、体征较治疗前均有好转,但3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联合HAART疗法较单纯中药或单纯HAART疗法能更有效地提高HIV/AIDS患者细胞免疫功能,降低HIV-RNA载量,改善患者症状体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中医药联合TACE方案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非随机同期对照研究方法,将96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综合治疗组、中医药组、TACE组,每组32例,中医药组予中药汤剂、中成药、中药注射液和中医外治等中医药综合方案治疗;TACE组予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综合治疗组采用中医药综合治疗联合TACE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中医证候疗效、KPS评分、实体瘤疗效、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3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治疗后3组比较,综合治疗组临床症状积分低于中医药组、TACE组(P0.05),中医药组临床症状积分低于TACE组(P0.05);3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综合治疗组优于TACE组(P0.01),中医药组优于TACE组(P0.05);综合治疗组优于中医药组(P0.05);3组生活质量比较,综合治疗组KPS评分优于TACE组(P0.05);综合治疗组中位PFS为8.31个月,中医药组中位PFS为4.72个月,TACE组中位PFS为5.69个月,综合治疗组明显优于中医药组、TACE组(P0.05);综合治疗组中位OS为17.78个月,中医药组中位OS为10.81个月,TACE组中位OS为11.94个月,3组中位OS比较,综合治疗组明显优于中医药组、TACE组(P0.05);3组不良反应比较,中医药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综合治疗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TACE组(P0.01)。结论:中医药综合治疗方案联合TACE可有效改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症状,稳定瘤体,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生存期,是原发性中晚期肝癌安全有效的综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医药治疗与血管并发症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将1 250例T2DM患者分为中医药治疗组400例和非中医药治疗组850例。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并总结出治疗T2DM患者10种常用的单味中药和10种常用的复方中药,应用泊松回归模型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对2组患者血管并发症发病率及危险比进行分析。结果 2组患者性别、年龄、合并疾病(高血压、高血脂)情况和磺脲类、二甲双胍、胰岛素使用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中医药治疗组中α-葡萄糖苷、格列奈类、噻唑烷二酮类抗糖尿病药物率明显高于非中医药治疗组(P均0.05)。10种常用的单味中药为丹参、天花粉、黄芪、山药、葛根、石斛、玄参、麦冬、苍术、大黄,10种常用的复方中药为白虎加人参汤、玉泉丸、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济生肾气丸、白虎汤、杞菊地黄丸、甘露饮、八味地黄丸、血府逐瘀汤。中医药治疗组患者中风发病率及危险比均显著低于非中医药治疗组(P均0.05),2组糖尿病足、慢性肾脏疾病发病率及危险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T2DM患者中风风险与中医药治疗有关,中医药辅助治疗T2DM可预防中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云南省1989~2009年10月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72939例(外国籍3191例),其中艾滋病感染者57985例,艾滋病14954例,死亡9291例,估计实际感染人数.:8.1~11.2万,估计数、报告数均列全国首位.治疗任务刻不容缓;我省自2005年正式启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试点项目工作以来,2005~2008年每年的任务为1000例,2009年为1800例,每年均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治疗任务.2010年增加至3500例.试点项目工作任务实际覆盖了23县区.  相似文献   

16.
有世纪超级瘟疫之称的艾滋病(AIDS),自1981年发现第1例病人以来,目前全球AIDS/HIV人数已达3 400万,2011年新感染人数为270万,因AIDS死亡人数为180万,比2001年下降显著.截至2011年底,我国累计报告HIV感染者和病人约78万人.其中病人约15.4万人,死亡8.8万人;2011年新发现感染者约4.8万人,因AIDS相关死亡约2.8万人.由于HAART疗法的广泛应用,死亡率大大减少,存活HIV感染者数量正在不断上升.现代医学从病毒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各个层面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揭示了艾滋病的发病机制,应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免疫因子输注、疫苗等多种治疗,初步控制了艾滋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医药治疗8946例艾滋病患者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及艾滋病(AI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全国17个省(市)、自治区从2004~2009年采用中医药治疗的HIV/AIDS患者8946例,对患者治疗后4个时间点(12、24、36、48个月)的症状体征、证候分布、CD4+计数、治疗情况及病例脱落死亡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中医药对发热、乏力、气短、咳嗽、纳呆、腹泻、皮疹等症状有明显疗效,其中以乏力改善最为突出。无症状期患者CD4+计数随时间的变化而降低,艾滋病期患者CD4+计数随时的变化而升高,12、24、36、48个月时与治疗初始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中医药可阶段性地提高和稳定患者免疫功能,改善症状体征,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本研究开展HIV感染者两种常见中医证型与CD4+T细胞亚群炎性细胞因子的关联性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前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艾滋病研究室收治的HIV感染者,共计72例,其中气阴两虚和气虚湿阻的患者各16例,使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纳入病例血清中细胞因子IL-4和IFN-γ的浓度。结果:HIV感染者气虚湿阻型与气阴两虚型之间IL-4和IFN-γ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阴两虚型和气虚湿阻型HIV感染者之间Th1/Th2细胞失衡的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经HAART治疗后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为艾滋病的预防研究与中医药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60例HIV/AIDS患者,采用中医舌面脉象诊测信息采集系统分析得出每位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结果经HAART治疗HIV/AIDS患者中,平和质占20.5%,气虚质占19.7%,气郁质占7.7%,湿热质占13.7%,痰湿质占6.0%,特禀质占10.3%,血瘀质占7.7%,阳虚质占6.8%,阴虚质占7.7%。60例患者中,单一体质占41.7%,2种复合型体质占16.7%,3种及以上复合型体质占41.7%。结论平和质、气虚质是HIV/AIDS患者最常见的体质类型,偏颇体质和混合型体质较多是HIV/AIDS患者特定的中医体质特征之一。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发现HIV-1病毒基因调控蛋白功能和特性与HIV病毒复制、感染、细胞毒性等密切相关,相关基础研究及临床观察均显示中医药治疗艾滋病有较好疗效。我们推测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对HIV病毒基因中某些调控蛋白基因的干预作用有关。本文通过对39例无症状HIV感染者的HIV-1基因调控蛋白相对表达量的横断面检测分析,观察比较空白组与治疗组、治疗短期组与治疗长期组之间HIV感染者体内HIV-1病毒基因调控蛋白tat,rev,nef,vpr,vpu,vif相对表达量的差异情况,分析中医药治疗艾滋病与其干预HIV-1病毒基因调控蛋白变化情况是否有相关性,为阐明中医药体内抑制或稳定HIV-1病毒的作用机制提供一些临床基础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