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金甲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8,14(5):80-81
苗族是我国古老民族之一,曾经创造过许多极为丰富的古代优秀文化,历史源远流长,从许多历史资料记载说明,苗族至今保留着极为有价值的古代文化和医药遗产,其中苗医、苗药就是这些遗产中优秀的文化之一,苗族同胞在长期生产和与疾病斗争实践中,积累和沉淀下来的智慧和结晶,这种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2.
3.
4.
苗族医药理论体系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科闵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0,(6):319-325
苗族是我国古老民族之一,曾经创造过许多极为丰富的古代优秀文化,历史渊源流长,其医药至迟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从贵州搜集的许多资料表明,苗族至今仍保留着极为有价值的古代文化和医药遗产。苗族在长期生产和与疾病斗争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医药经验,对致病因素、疾病分类、诊断方法、治疗和预防疾病等方面都有很好的理论基础和浓郁的民族特色,并创立了苗族医药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医疗实践。苗族的医理体系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积累和形成的,它始终受到苗族原始宗教和原始哲学影响,尤其是在古代社会更是如此,至今有些病名和药名… 相似文献
5.
杜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7(2):103-106
近年来,以苗药为代表的贵州民族药产业异军突起,自20世纪90年代初从零起步至今已形成成了一个有一定规模的产业而受到各界关注。本文从贵州苗医药的学科发展、科研机构建设、相关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及其产业化等方面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6.
第一部系统、全面展示中国各地苗族医药的理论专著《中国苗医药》,15日通过专家鉴定。这部长达120多万字、有苗族3大方言语音标注的苗医药理论专著,打破了苗医药理论各地各执其说的格局。 相似文献
7.
哈医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萨克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一员,现有人口九十多万,伊犁州就是以哈萨克族为主体民族的民族自治州.哈萨克族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在与其他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中,互相影响、互相交融,但又保持了其鲜明浓郁、独具风格的民族特色.哈医药是哈萨克族民族医药,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有其自己的医疗特色,是祖国传统医药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哈萨克族长期以游牧生活为主,在同疾病作斗争的长期实践中,创造了独特的医疗方法和用药特点,这就形成了哈医药.在哈萨克民族的生存发展中,哈医药在防病治病中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为哈萨克族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繁衍昌盛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8.
何开仁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9,15(10):6-7
本文对云南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景颇族医药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作了一个概略性的回顾性总结。从中可以看出景颇族医药在本民族的繁衍生息过程中做出了重大贡献,是又一支中国民族医药之林中尚未开放的奇葩。文章对今后如何挖掘、整理、传承、保护与发展景颇族医药提出了个人的浅识。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民族医药发展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因华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28(1):56-58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民族医药多姿多彩,民族药物资源丰富,民族医药的发展前景较好。笔者参考了一些文献资料,并结合自己的观点,简述了民族医药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苗族万物生成论对苗族医药文化的影响。方法:对流传于花垣苗族民间的万物生成口碑文献资料进行诠释,解析与苗族医药文化的内在联系。结果:苗族万物生成学说是构建中国苗医基础理论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苗族万物生成学说在指导临床实践中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德宏州地处云南西部,是傣族主要聚居地之一,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优势,深受印度文化与中原文化的影响,造就了适应傣族人民生产生活以及文化民俗的治病方法和手段,但这些行之有效的治病方法和手段随着现代医学、中医学的普及和推广,民族特色正在逐步弱化,难以存继。文章以实地调研为基础,对德宏州傣族的历史沿革、医药现状进行梳理,并就如何发展德宏州傣医药提出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挖掘德宏州傣医药的价值、打破傣医药发展困境以及促进云南民族医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重庆市土家族苗族医药现状。方法:实地调查和文献查阅。结果结论:重庆土家族苗族医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医药资源丰富,值得进一步发掘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我州为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据人口普查苗族人口占总人口30%以上,有390万人,主要分布在小寨,以小聚居、十几户建立村寨、村寨分布相隔几座山头为特点.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为本民族的健康,在长期与疾病斗争中,形成了独自的苗医药. 相似文献
14.
广西壮医药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启成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13(7):68-70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广西壮族自治区聚居壮族人口1500多万,占全区总人口的32.9%。壮医药是壮族人民的宝贵文化遗产,是祖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壮族人民的健康及繁衍生息做出了重大贡献。广西壮医药资源十分丰富,由于历史的原因,千百年来壮族没有文字记 相似文献
15.
龙鳞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07,89(6):349-351
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了苗族医药的起源、医学理论体系、部分民间验方、苗族医药的特色等,以便让人们对苗族医药可以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建国近60年来,蒙医药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在多个领域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尽管如此,蒙医学仍不能满足和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科技迅速发展、社会进步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越来越感觉到,正确估价全区蒙医药事业,客观分析当前乃至21世纪将要面临的新形势,及时找出问题和差距,从而提出可行的对策和措施,确定发展的战略和重点,是蒙医药学适应时代的要求,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侗族医药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传承和发展处在一个困难而又关键的时刻,笔者通过文献研究及局部实地调查发现,侗族主要聚集在贵州、湖南、广西三地,侗族医药传承在现阶段大部分仍然以口传耳授方式为主,仅有小部分与文传相结合,其传承方式包括侗族医药人才培养(家传、师传、自学)、建立侗族医药研究机构及整理侗族医药文献等.... 相似文献
18.
19.
20.
羌族医药的历史及现状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希福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4,(Z1)
概述:羌医药研究是在国家提倡挖掘民族医药前提下,开展一项挖掘弘扬民族医药的科研工程,目的在于丰富中华传统医药内涵,发挥各民族医药的预防、诊疗和康复保健作用。 羌医药研究起步较晚,加之羌族医药、没有文字记载,羌医药技能只能家传、师承口授方式继承流传,给研究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本文就羌医药的历史和现状以及羌医药的基本情况作一简介,目的在于各民族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借鉴。1、羌医药的历史: 羌族是我国 56 个民族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在远古时代曾创造过灿烂的羌族文化。据史料记载:“炎帝”神农氏即羌族祖先。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而言,其创始人禹,传说亦“西夷人也”。司马迁“大禹兴于西羌”。西汉元始二年(公元 2 年),羌族人口多达 1200 万(当时全国人口仅为 5995 万),居世界种族人口之最,广泛分布于中国的 16 个省区,甚至超越当今中国国界达东南亚、东北亚、西北亚等许多地方,成为世界性民族。(摘自《西羌文化》98、99 合刊号)。以上史料均能证明羌民族的辉煌强盛和历史久远的过去。由于历史变迁民族间的融化、战争、迁徙等原因,造成庞大的一个民族衰减成为当今的居住在四川省境内岷江上游一带,茂县、汶川县、理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