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6,(6):1180-1183
中医学对痔类疾病的研究历史悠久,在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方面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综观中医药典籍,中医对肛肠疾病的病名、诊断及治疗记载都较为具体。目前中医肛肠学的理论研究报道较少,文章对历代古籍文献及现代中医临床有关痔类疾病认识理论和临证治疗意义较大者进行归纳和总结,尤其对其中具有纲领、指导作用的内容,进行提炼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痔类疾病诊疗理论框架进行归纳、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在诊治疾病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由于诊疗手段局限,传统中医辨证论治注重对疾病某一阶段及状态的诊治,缺乏对疾病全程的整体认知,直接套用传统理论治疗现代疾病疗效欠佳,尤其一些新认知疾病,更是缺乏相应的中医理论指导.这需要我们在充分了解现代医学诊疗体系基础上,挖掘中医经典理论,重新对疾病进行中医命名、分期及分证,从中医角度对疾病的动态时空演变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筛选有效古方,将传统辨证论治与现代辨病治疗有机结合,实现中医经典理论的传承与发展.本文以《内经》脾瘅理论的发展、创新,以及其对现代疾病代谢综合征的辨证指导为例,简述仝小林院士如何针对现代疾病,在传承中医经典理论基础上,重新构建现代疾病中医理论体系,实现中西医诊疗体系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3.
小金胶囊疽证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金胶囊处方源于《外科证治全生集》,用于治疗阴疽初起之证。本文通过介绍小金胶囊所包含的理论思想、方药组成、适应证及现代临床运用等方面,探析其在疽证范畴内的理论关联,以期为中医外科疾病的诊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疗技术和标准在临床广泛应用和发展,传统中医药诊疗在临床中的应用发展越来越受到制约,甚至受到抑制或排斥。中医诊疗技术在临床中的作用逐渐削弱,整体处在衰退的状态。在理论发展和临床应用方面,从实质上已经受到严重的影响。而在疾病预防和治疗方面,传统中医药诊疗在很多方面有自身的优越性和特点,在理论主体上较现代临床诊疗更加完备、系统、合理,相关问题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5.
脊柱退行性疾病是骨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该病临床表现复杂,不仅涉及筋骨病表现,还涉及神志、多个脏器的变化。国医大师韦贵康教授通过不断实践,创新总结出了“一、二、三、六、九”学术体系,并将该体系运用到脊柱退行性疾病的认识、诊疗中。该体系中“一、二、三”理论为韦老诊疗骨伤科疾病的核心原则,“六”为论治的特色理念,“九”为治疗方法。文章以韦老“六大理论”为核心,治则和治法为辅,浅述韦老诊疗脊柱退行性疾病的学术经验,以期为该病诊疗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气机升降理论是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理论之一,受到历代医家推崇并将其贯穿在诊疗和学术思想之中。肿瘤作为一种机体整体失衡性疾病,基本内在机制可能是气机升降失衡所致。临床上应用气机升降理论治疗肿瘤疾病往往受到较好的临床疗效。因而,笔者从气机升降理论的历史地位、学术价值、病案示例以及临床常用体现升降理论治疗肿瘤的经方进行阐述,以便为肿瘤临床工作者的用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由于文化背景和医理来源的不同,中医和现代医学对重大疾病病理的认识和诊治思路存在较大差异,这是中医药理论跨文化传播的阻碍。在明辨中医和现代医学对疾病认识的基础上,找到二者诊疗过程中的思维关联和差异,才能将翻译工作做得准确而传神,形成规范化的传播文本。在当今中医药理论跨文化传播的视域下,指出中医视域和现代医学理论指导下的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疾病特点,以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脉络学说”诊治方案中医理、治法、处方、中药的具体英译为切入点,探讨中医理论英译方案的规范化,为疾病的诊疗提供全面的翻译标准。并从科学研究层面、文本传播层面、社会活动层面、人才战略层面提出中医药跨文化传播话语的建设方向,为中医药文化国际化传播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陈守强  马艳  武少玮 《光明中医》2016,(19):2849-2851
针挑疗法是刺破浅表皮肤,离断纤维结缔组织并放出适量组织液或血液,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中医特色诊疗方法。它源于《黄帝内经》中的挑砭法,形成于晋代,发展于明清。现代常用其治疗疼痛性疾病。研究通过阐述其相关概念,结合效应基础物质理论、信息传导理论、经络辨证理论、气街理论和络病理论等相关理论,创新提出和阐释了挑络疗法理论,对挑刺疗法进行了升华,并拓展了络病的外治学方法和理论。相较于挑刺疗法,挑络疗法具有作用范围大、作用区域立体、操作时间短、进针次数少以及无需麻醉等诸多优势,临床疗效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9.
现代生物科学领域蛋白质、基因生物效应的研究,极大地促进了人类对生命过程及疾病发生机制的认识深化,日益重视机体对外界环境反应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密切关系,对于发病的认识产生了由重视病因向重视病理过程的转变,由这些问题引起的疾病诊疗思路与对策的研究,已成为生命科学的重大问题。但长期以来形成的现代生命科学的认知取向,对相关问题的解决显得力不从心,而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认知方法显示出认识和解决相关问题的理论与技术优势,并已在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等研究中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因此生命科学重大问题的解决需与中医药系统思想和方法广泛交融,从而在解决生命  相似文献   

10.
李瑞国  王占有 《河南中医》2019,39(2):298-301
在针刀医学四大基本理论中慢性软组织损伤理论在临床诊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对针刀医学中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概念、范畴、分类和致病特点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长期临床诊疗心得,提出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冰山理论"。在临床诊治过程中,最先了解到的患者信息往往为现象、为疾病冰山的尖部,最重要的却是疾病冰山的下部,即隐性的持久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冰山之体,具体为人体广泛的慢性积累性软组织损伤,这些才是疾病的最终根源。  相似文献   

11.
“肺合大肠”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阐述了肺与大肠在病理上相互影响、生理上相互作用和经络上相互络属的表里关系。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菌群发生紊乱时,会出现多种炎性反应,免疫系统遭到抑制,出现肺部疾患。针灸可通过调控肠道菌群对呼吸系统疾病发挥效应。本研究结合中医理论及现代实验研究,基于肺合大肠理论与呼吸系统疾病和肠道菌群的对应关系探讨针灸调控肠道菌群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可行性以及针灸通过调控肠道菌群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提供新的中医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2.
在对现代中医理论发展状况全面梳理的基础上,总结现代中医理论发展与创新方式,包括科学诠释的解析说明性研究、基于文献梳理的理论建构性研究、通过实践升华的理论创新性研究、提炼科学问题的发现创新性研究四类.提出在总结历代学术思想基础上的教材建设与相关辞书、标准的编著是中医理论体系丰富、规范及框架建构的主体,面对现代重大疾病的中医诊疗实践是中医理论创新的动力,凝炼科学问题、结合中医临床、借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实验研究是中医理论加速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本文就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讨论。证候本质的认识是辨证论治与病证结合的关键,也是中西医融会贯通的核心因素。以脾虚证研究为例,脾虚证是一种以胃肠系统的吸收、消化、运动和营养代谢等功能低下和紊乱为特征的机体疾病反应状态,今后应该以系统生物学的观点出发,以各种疾病的确切证型为切入点,探索出证的形成规律和物质基础。国际上认为营养支持疗法是20世纪重大医学进展之一,它显著地改善各种疾病患者的临床结局。现代医学的营养支持疗法与中医的脾胃理论和调理脾胃法则存在相似之处,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在中西医结合医学领域,已经制定了10余种消化疾病的诊疗共识,但还需要逐步提高指南中中西医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度,在临床实践中去应用和接受检验,尽量获得更高、更多的证据,不断完善已制定的指南,以期更好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4.
眼科疾病发病时全身症状不显,尤其眼底疾病,以致于医者在临床辨证时常常无症可辨,此时传统的八纲辨证理论无法满足诊疗的需要。玄府理论作为一种独特的诊疗方法,为临床诊治眼病提供了新的思路。眼位至高,寻常药物所不能及,风药轻清上行,可助药力直达眼目,同时作为最常用的开玄府之品,其在眼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本文以玄府理论为基础,总结眼科疾病的发病规律,结合风药辛散的生理特点,探讨风药在眼科疾病中的应用经验,提出风药通过祛风、散火、胜湿、润燥、达神等来祛除郁滞眼目的病理产物,调畅目中气血之运行,从而通利玄府通道,恢复目中神光运转功能,达到治疗内外障眼病的独特作用,以期为临床医师应用风药论治眼科疾病时提供新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中医药学为主体,融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与技术方法,创新中医药临床诊疗模式,丰富中医药理论体系,是现阶段中医药创新发展的一大重要方向。然而现代医学背景下的中医药传承创新工作还存在中医传统辨治模式与现代疾病临床诊疗难以有机融合、中医宏观辨治思路与现代医学微观理化指标不能精准对接两个关键问题需要解决,据此提出“两个重构”(即重构现代中医诊疗体系与重构现代中医本草体系)理论框架并对其内涵、目的、方法及意义进行系统阐释。认为通过借鉴现代医学疾病认知,继承传统中医审病思维,对现代疾病进行中医分类分期分证,进而可实现现代中医诊疗体系的重构;同时通过吸纳现代药理研究成果,融汇中药传统功效认识,构建方药量效理论框架推动现代中医本草体系的重构。“两个重构”的实现可在继承并发扬中医调态优势的前提下,突破传统辨证论治局限性,提高中医对现代疾病临床诊疗的精准性,是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6.
心脾相关理论是中医学五脏相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有医家基于此理论探索"从脾论治"他脏疾病的诊疗思路。本文以"从脾论治"心系疾病为例,对其理论基础、应用现状和对现代临床的启发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中西医学临床诊疗思维特点与同异,探讨两种医学诊断要素、关联的数理特征和规律。方法:运用离散数学的图论、集合与映射理论,结合信息学及其技术,辅以医院病案信息,对中西方医学的理论基础、临床实践病史采集思维与行为方式、以及对诊断结论的抽象与命名等规律特点进行描述分析和关联比较,构建现代中医诸诊合参模型。结果:1.传统中医理论学与现代西医学的基本理论存有本质差异但在临床信息采集内容与手段上存有共性,离散数学适于表达这两类医学诊断原则与理论特征;2.糅合中西方医学中多种蕴含客观和数理规律的观察指标进行诸诊合并参构建了一种现代中医诊断模型,可用作临床诊断实践的思维规律框架;3.实例阐释了某一西医诊断的中医疾病和证候分布呈多样性,有部分可集中分布于少数几个病证类型。  相似文献   

18.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世界文明在医学与哲学方面的重大贡献。痰瘀理论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发挥了指导性作用,而且也为相关疾病的基础研究提供了关键思路。近年,淋巴管系统的研究在医学基础研究中逐渐成为热点,尤其在脑部淋巴管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及脑相关疾病的研究中。施杞教授项目组深入探讨痰瘀理论指导骨伤科临床治疗的现代生物学基础,发现关节旁淋巴管系统对于关节病的治疗康复具有关键作用,阐释了痰瘀型关节病的主要病理机制及有效治疗方剂加味牛蒡子汤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9.
在重大疑难疾病治疗过程中,单纯依靠西医或者中医很难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因而加强中西医协作能力,联合攻关,形成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提高重大疑难疾病的临床诊疗效果,探索重大疑难疾病中西医协作机制与模式,对提升中西医结合临床服务能力意义重大。中西医双方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协同攻关,形成中西医结合防治疾病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模式,从而提高结直肠癌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中西医学临床诊疗思维特点与同异,探讨两种医学诊断要素、关联的数理特征和规律。方法:运用离散数学的图论、集合与映射理论,结合信息学及其技术,辅以医院病案信息,对中西方医学的理论基础、临床实践病史采集思维与行为方式、以及对诊断结论的抽象与命名等规律特点进行描述分析和关联比较,构建现代中医诸诊合参模型。结果:1.传统中医理论学与现代西医学的基本理论存有本质差异但在临床信息采集内容与手段上存有共性,离散数学适于表达这两类医学诊断原则与理论特征;2.糅合中西方医学中多种蕴含客观和数理规律的观察指标进行诸诊合并参构建了一种现代中医诊断模型,可用作临床诊断实践的思维规律框架;3.实例阐释了某一西医诊断的中医疾病和证候分布呈多样性,有部分可集中分布于少数几个病证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