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董平臣 《陕西中医》1997,18(12):553-553
<正> 老年人尿血临床上频为多见,西医消炎止血见效甚微,笔者以温补肾阳治疗老年人尿血10例获得较好疗效,兹介绍3例如下。  相似文献   

2.
小儿遗尿宁冲剂治疗遗尿症7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泌尿系结石属中医“淋病”范畴。病机多为下焦湿热而蕴结成石。治法以清利湿热、利尿排石为常法。但临床上常常遇到用常法治疗无效,反而变生他证,并出现肾阳虚衰的症状,而同时用温补肾阳治疗,则结石自行排出。现例举典型病例将治疗经验体会介绍如下。 武某,男,36岁,农民,1999年12月24日初诊。主因肾结石在某乡医处服用排石汤剂10余剂,而出现腰酸肢冷,阳痿,早泄,小便末段有白浊之物排出,大便溏泄,舌质淡胖有齿痕,苔花剥,脉沉细。辅助检查:尿常规可见精虫2~3个,肾功能正常。B超:双肾大小正常,右肾中上极可见0.75cm强回声伴声影。因患者…  相似文献   

4.
前列腺肥大,祖国医学无此病名,按其症状当属于中医学中的“癃闭”范畴。据国外学者研究,前列腺肥大是老年男性常见病之一。如以组织学检查为依据,5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几乎都可以发现前列腺肥大的变化。如以尸体解剖肉眼观察为标准,则50—60岁的老年男性中35—40%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肥大,到了60-70岁则可高达75%。我国老年男性前列腺肥大发病率虽然低于这个比例,但也是常见病之一。据我们观察,前列腺肥大患者中,肾阳不足者居多。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上用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治疗前列腺肥大25例,收到良好疗效。现报道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温补肾阳法防治不稳定型心绞痛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刘士敬  朱倩 《天津中医》1997,14(5):206-207
  相似文献   

6.
温补肾阳,活血通淋法治疗尿路结石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采用温补肾阳、活血通淋法与清热利湿通淋法治疗尿路结石的疗效。方法:将19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以清热利湿通淋之中药口服,治疗组以温补肾阳、活血通淋中药口服,疗程为4周,治疗前后采用B超或腹平片检查。结果:对尿路结石,特别是肾盏、肾盂结石的治疗采用温补肾阳、活血通淋之法,不仅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且有预防结石复发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7.
温补肾阳法治疗前列腺肥大病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旭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4):297-298
前列腺肥大 ,当属于中医“癃闭”范畴。前列腺肥大是老年男性常见病之一。如以组织学检查为依据 ,5 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几乎都可以发现前列腺肥大的变化。如以尸体解剖肉眼观察为标准 ,则 5 0~ 6 0岁的老年男性中 35 %~ 4 0 %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肥大 ,到了 6 0~ 70岁则可高达  相似文献   

8.
王明香  马望琪 《陕西中医》2013,34(6):723-724
目的:观察温补肾阳,散寒固表类中药配伍治疗慢性顽固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温阳固表汤(制附子、肉桂、黄芪、防风、白藓皮、刺蒺藜、蝉蜕等)治疗慢性顽固性荨麻疹30例。结果:总有效率为93.33%。提示:本方具有温补肾阳,散寒固表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温补肾阳法治疗冠心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王艳粉 《河南中医》2005,25(11):75-75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厥心痛、真心痛范畴,是以胸部闷痛、气短,甚则心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心脉疾病。因本病是以冠状动脉供血不畅、心肌缺血缺氧而致的心脏病,故西医称为“冠心病”。  相似文献   

10.
温补肾阳法治疗阴茎勃起功能障碍11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2003年,笔者对来诊的113例肾阳虚型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患者以温补肾阳法治疗,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共113例,均为本院门诊成年男性功能性ED。年龄最小21岁,最大76岁,平均(46.20±11.76)岁;病程最短0.3年,最长5年,平均(2.52±1.43)年;合并性欲减退13例,早泄11例,迟泻4例;重度42例,中度49例,轻度22例。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阴茎勃起功能障碍》[1]中勃起功能国际问卷(ⅡEF-5),评分≤21分者(重度5~7分,中度8~11分,轻度12~21分)。中医辨证标准参照《中医证候鉴别诊断学》[2]。肾阳虚证主证为阳痿不举,…  相似文献   

11.
我们在长期的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防治中 ,温补肾阳重用肉苁蓉、仙灵脾而不用附子而获佳效 ,颇有心得。认为首先应对慢支、哮喘的“肾阳虚”病机有特定意义的理解。该病是呼吸系统疾病 ,其病位在肺 ,居上焦 ,但迁延日久 ,必致全身症状 ,如纳差、消瘦、畏寒、易感冒、动则气喘等 ,症至“虚劳”[1] 。而肾居下焦 ,代表着疾病进退的深重程度 ,所谓“久病及肾”,故人们以肾 (阳 )虚论治该病 ,实说明了机体各脏腑器官的衰竭状态及功能衰减程度 ,而不单纯指肾本身的器官功能异常。现代研究也表明该病虽属呼吸性疾病 ,但涉及免疫、内分泌等诸…  相似文献   

12.
温补肾阳法治疗变应性鼻炎之浅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多认为变应性鼻炎发病的基本环节是肺气虚弱,卫表不固,然而肾阳虚损才是其发病的根本,温补肾阳法是基本的治疗原则,在此基础上兼顾肺、脾两脏,有望从根本上治愈变应性鼻炎.  相似文献   

13.
笔者从 1995年以来 ,采用益肾健脾法治疗小儿遗尿疗效显著 ,现小结于下。1 临床资料 4 6例中 ,男 2 8例 ,女 18例 ;年龄最小 4岁 ,最大 15岁 ;病程最短 6月 ,最长 8年。诊断标准参照 1979年版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医专业试用教材《中医儿科学》拟定。即 3岁以上小儿尚不能自控排尿 ,每睡即遗 ,形成习惯 ,排除其它泌尿系统疾病。2 治疗方法 方药 :补骨脂、菟丝子、覆盆子、桑螵蛸、益智仁各 6~9g,南沙参、山药各 12~ 2 0 g,白术、茯苓各 6~ 12 g,甘草 3g。面萎神疲、易汗出者加黄芪 9~ 15 g,睡中难以呼醒者加炙远志 3g,有热象者去补骨…  相似文献   

14.
多寐即是一般所谓的“嗜眠症”。其特点是:不论昼夜,时时欲睡,唤之能醒,醒后复睡。多寐的病程主要是由于阴盛阳虚所敛,因阳主动,阴主静,阴盛故多寐。我们运用温补肾阳法治疗25例,收到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邸冠球 《光明中医》2013,(11):2442-2445
通过临床观察及古今文献研究,认为消渴病的病机当以阴虚燥热为标,肾气(阳)虚为本,温补肾阳法治疗消渴病为治本之法,临床有明显疗效.实验研究已证实温补肾阳药确有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16.
尿路感染为临床常见多发病,由于抗生素广泛而不规范的使用,使得耐药菌株或对抗菌药物不敏感的病例日益增加[1],而其发病率、复发率并未降低,故寻求有效的中药治疗本病显得越来越重要.笔者在规范应用抗生素的同时给予温补肾阳之中成药桂附地黄丸治疗慢性尿路感染30例,与单纯西药治疗的30例比较,结果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梅明 《中医杂志》2003,44(4):252-252
<正>鹿角霜味咸性温,归肝、肾经,功善补肝肾、益精血、强筋骨。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常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重用鹿角霜治疗功能性小儿遗尿症,一般用量15~25g,经长期临床观察,疗效显著,用药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临证可根据不同证候灵活配伍,若下元虚寒合桑螵蛸散加巩堤丸加减;脾肺气虚合补中益气汤加缩泉丸加减;肝经湿热合龙胆泻肝丸加减。  相似文献   

18.
郭彩霞  苗志学 《陕西中医》2002,23(6):534-534
临床资料 :2 6例为 3~ 1 5岁小儿 ,其中男 2 1例 ,女 5例。遗尿 3年以内的 1 8例 ,3~ 1 0年的 6例 ,1 0年以上的 2例。  治疗方法 :自拟缩尿汤 桑螵蛸 6g,益智仁、复盆子、杜仲、补骨脂、菟丝子、党参各 1 0 g,辛夷5 g,黄芪 1 5 g。若病儿消化不良加焦三仙、莱菔子各 1 0 g,以上为 1 0~ 1 5岁小儿量 ,1 0岁以内减半。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 :随访半年以上未再遗尿。有效 :半年内偶有 1~ 2次遗尿。无效 :遗尿照旧。  治疗结果 :治愈 2 4例 ,有效 2例 ,总有效率1 0 0 %。  典型病例 :刘某 ,男 ,1 3岁 ,初诊 :2 0 0 0年 1 0月 1 6…  相似文献   

19.
火针治疗小儿遗尿1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遗尿是指满 3周岁具有正常排尿功能的儿童在睡眠时不能自行控制而自遗 ,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多因肾阳不足 ,下元虚冷 ,膀胱失约所致。笔者采用贺氏火针治疗本病 ,疗效突出 ,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1 6例均为门诊患者 ,年龄最小 6岁 ,最大 1 2岁 ;其中男 1 0例 ,女 6例 ;初诊 4例 ,经其他疗法未愈而就诊者 1 2例。2 治疗方法取穴 :关元、中极、气海、肾俞 (双 )具体操作 :用碘伏消毒穴位皮肤 ,用贺氏细火针快速点刺 ,腹部穴位进针深度为 0 .2~ 0 .5寸 ,肾俞进针 0 .5~ 0 .8寸。点刺完毕 ,用消毒干棉球压按片刻 ,不出血即可 ,嘱 2日…  相似文献   

20.
雷俊生 《陕西中医》2005,26(10):1124-1124
血虚是临床常见的一组症候群,多以心、肝、脾、肾气之功能失常,致耗血过多,或化源不足。前贤治之,每多以补养心血、滋补肝血、健脾养血、补益气血、补气摄血为主,唯不直接以温补肾阳法而治之,笔者对此有以初浅认识,不对之处,请予斧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