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分析急性前壁心肌梗塞患者心电图出现侧壁或下壁ST段压低的意义。对49例首次发病的急性前壁心肌梗塞患者的心电图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合并侧壁和下壁ST段压低者,特别是侧壁导承ST段压低者,其冠脉前降支近端多存在显著狭窄,P值分别〈0.05和〈0.01,在下壁或侧壁导ST段压低者中,冠脉往往有多支存在病变。  相似文献   

2.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时心前导联心电图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评价急性下壁心肌梗塞(AIMI)时心前导联ST段压低的意义,对43例心电图示透壁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进行了研究。其中,31例有心前导联ST段压低(甲组),12例无心前导联ST段压低(乙组),两组临床表现无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甲组患者血清酶平均峰值显著升高且左室衰竭的发生率升高;甲组室性心律紊乱、心肌再梗塞、心源性休克和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率亦显著高于乙组(P>0.01~0.05)。本研究资料提示,AIMI时心前导联ST段压低可能与广泛性心肌缺血和危重并发症的发生率高有关,从而认为,可将之用来预测AIMI的临床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和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 应用冠状动脉造影 ,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前壁或侧壁导联上ST段压低的临床义意。方法  31例患者发病后第 1天标准 12导联心电图记录 ,前壁导联范围为V1 ~V4 ,侧壁导联范围为I、AVL、V5、V6 。患者均进行冠脉造影 ,2 5例 (80 % )自发病后 1个月内接受检查 ,6例于发病后2个月内接受冠脉造影 ,冠脉狭窄≥ 5 0 %被视为异常。结果 冠脉双支或双支以上病变者 ,特别是左旋支存在病变者 ,易发生侧壁导联ST段压低 ,P <0 0 5。前壁导联ST段低压者中 ,也以双支或双支以上病变为多。结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 ,出现前侧壁导联的ST段压低 ,为心肌缺血扩展的标志  相似文献   

4.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心前导联ST段压低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87例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病人中选出有心前导联对应性ST 段压低同时有冠脉造影结果的18例,无ST 段压低而有冠脉造影结果的8例。分析早期心电图心前导联ST 段改变与冠脉血管病变率间的关系发现,急性下壁心肌梗塞伴心前导联ST 段压低多见于多支血管病变的病人。  相似文献   

5.
老年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心前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AIMI)时前壁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 6 8例首发AIMI患者的心电图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结果AIMI伴前壁导联ST段压低组 (B组 )的血清肌酸激酶峰值为 ( 2 6 1.17± 4 2 .58)U L高于AIMI不伴前壁导联ST段压低组 (A组 ) ( 183.2 6± 4 1.37)U L(P <0 .0 5) ,左室射血分数B组 ( 49± 8) %低于A组 ( 58± 7) % ,(P <0 .0 5)。两组病变血管多涉及右侧冠状动脉 (RCA)。结论AIMI伴前壁导联ST段压低提示和多支血管病变有关 ,其梗死面积较大 ,射血分数较低  相似文献   

6.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心前导联ST段压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时心前导联ST段压低的机制临床意义,将42例AIMI患者中在心前导联ST段压低的24例分为甲组,其余18例为乙组,分析其心电图及临床表现。结果提示AIMI心前导联段压低可能是下壁梗塞波及后壁所致的镜像反映,它的出现反映下壁梗塞面积较大,心功能受损明显。  相似文献   

7.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心前导联ST段压低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急性前壁心肌梗塞对应导联ST段变化的临床意义韩清玉李宝山孙唯民孟庆义李利华本文曾在1996年度中华医学会急诊医学学会第6次学术会议上交流作者单位:056002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急诊科(韩清玉,李宝山,孙唯民);100853北京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孟...  相似文献   

9.
10.
11.
In most cases of acute transmural infarction, the reciprocal ST segment depressions observed in contralateral leads are less marked than the primary ST segment elevations. Two unusual cases are presented where reciprocal ST depressions were the predominant findings due to the orientation of the injury current vector. Failure to recognize this pattern may impede the diagnosis and localization of acute infarction. Furthermore, these cases illustrate the principle that "hyperacute" T waves may only appear as a slight, relative increase in T wave positivity rather than as a marked absolute increase in T wave amplitude.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价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心前导联 ST段压低的临床意义。方法  36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心电图与入院后 2~ 3周冠脉造影对照 ,观察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心前导联 ST段压低与右冠脉病变、多支血管病变关系。结果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变血管多涉及右冠状动脉 ,伴心前导联 ST段压低者有 1 4例 ( 70 % ) ,心前导联 ST段正常者有 1 2例 ( 75% )。且伴心前导联 ST段压低者较心前导联 ST段正常者病变血管大部分为多支病变 ( 6 5% V2 5% )。结论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心前导联 ST段压低 ,表示多支冠脉病变或梗死面积大 ,应给予积极治疗 ,以改善患者病程和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伴或不伴ST段压低(STD)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2009年9月到2012年9月AMI患者65例,其中AMI伴STD患者(STD组)29例,不伴STD患者(NSTD组)36例.分析两组患者冠脉受累支数、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及体内炎症水平差异.结果 STD组患者更多罹患冠脉多支病变;AMI伴STD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较NSTD患者高;同时,AMI伴STD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较NSTD患者为高.结论 AMI伴STD发生率高,可能提示更严重心肌病变及更强烈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青年(≤45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与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选择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心脏科青年AMI(≤45岁)患者102例(青年组),老年AMI(60~75岁)患者100例(老年组),从危险因素、诱发因素、临床表现、生化指标、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并发症及预后方面进行比较。结果男性、吸烟史、饮酒史、早发冠心病家族史、高甘油三酯(TG)、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高尿酸(UA)为青年组危险因素;老年组多存在高血压史和糖尿病史,空腹血糖水平高。青年组有明确诱因比例明显高于老年组52.0%(53/102)vs 28.0%(28/100)(P0.01);青年组发生典型心绞痛与老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5.3%(87/102)vs 78.0%(78/100);青年组出现胸闷明显高于老年组31.4%(32/102)vs 16.0%(16/100)(P0.05);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两组罪犯血管分布和血栓负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青年组AMI多发生于前降支55.9%(57/102);青年组AMI单支病变、局限狭窄多见(P0.01);Gensini病变积分低(P0.05);与老年组比较,青年组并发症少,尤其是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发生率低,1周内病死率低(P0.01)。结论青年AMI的主要危险因素为男性、吸烟、饮酒、早发冠心病家族史、高TG、高UA及HDL-C降低,劳累和饮酒为主要诱发因素,单支、局限病变多见,Gensini评分低,并发症少,病死率低。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术后服用麝香保心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6例择期行冠脉介入术的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3例。2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对照组术后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麝香保心丸。治疗结束后比较2组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脑钠尿肽(BNP)、肌钙蛋白T(Tn T)、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持续ST段抬高0.2 m V患者比例和心绞痛、再次心肌梗死、心源性死亡以及心因性死亡等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脑钠尿肽以及肌钙蛋白T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治疗后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脉介入术后服用麝香保心丸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6.
分析104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胸痛发作24h内心电图ST段对应性变化及与心功能的关系。发现:44/66例单一部位、8/29例复合部位梗塞和1/9例梗塞原位扩展者心电图有对应ST段改变;有或无对应改变者之间心功能无显著差异,而单一和复合梗塞者之间心功能变化有显著差异;33/51例无对应ST段改变者可找出使ST向量无变化的原因;26例急性下壁梗塞其前壁ST段压低可延伸至V(5~6)导联且发病72h后仍不回复至基线;单纯下壁梗塞者V_(1~4)ST段下降总和与下壁加正后壁者V_(1~4)ST段下降总和之间有显著差异。作者认为:急性心肌梗塞时ST段对应改变系心电向量力变化所致。唯一影响心功能因素是梗塞面积。动态监测ST段对应改变的过程对估计病情和判断预后均极有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青萍  黄学成  邓梓谦  张凤玲  黄宁 《临床荟萃》2009,24(24):2121-2123
目的研究aVR导联ST段偏移对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AMI)犯罪血管的判断及预后分析。方法收集2000~2008年IAMI(包括同时伴右心室梗死)76例,按入院时aVR导联ST段有否偏移分为aVR导联ST段偏移组37例,无ST段偏移组39例,全部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发病后8小时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及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及临床预后。结果①ST段偏移组37例患者中,aVR导联ST段抬高26例,其中右冠状动脉(RCA)闭塞24例,左回旋支(LCX)闭塞2例;aVR导联ST段下移11例,其中RCA闭塞1例,LCX闭塞10例。②无ST段偏移组39例患者中,RCA闭塞37例,LCX闭塞2例。③ST段偏移组合并有糖尿病、并发症、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均明显高于无ST段偏移组;ST段偏移组PCI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ST段偏移组。结论aVR导联ST段偏移情况对预测IAMI的犯罪血管、判断病情预后有较好的参考价值,是梗死相关动脉成功再通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强力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8.
心电图Ⅲ导联ST段偏移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旨在明确常规体表心电图ST段偏移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LAD)堵塞部位的预测价值。方法 根据病损部位在LAD第一对角支或第一间隔支的近端抑或远端 ,87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被分为近端组和远端组 ,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电图改变。结果 ①近端组Ⅰ、aVL导联ST段抬高≥ 1mm的发生率高于远端组患者 (I:5 0 %vs 35 % ,aVL :6 1%vs4 2 % ,P <0 0 1) ;②近端组患者下壁导联Ⅱ、Ⅲ和aVF的ST段压低≥ 1mm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远端组患者(Ⅱ :79%vs 2 9% ,Ⅲ :86 %vs 19% ,aVF :75 %vs 4 5 % ,P <0 0 1) ;③作为LAD近端病损的预测指标 ,Ⅲ导联ST段压低≥ 1mm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于aVL导联ST段抬高≥ 1mm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86 %vs 6 1% ,81%vs 5 8% ,P <0 0 1)。结论 常规体表心电图Ⅲ导联ST段明显压低是判断前壁心肌梗死患者LAD近端堵塞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