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宏伟  王平忠 《医学信息》2002,15(9):561-563
丙型肝炎是世界性传染病之一 ,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约 10 % -2 0 %的慢性丙型肝炎在 2 0年内演变成肝硬化 ,少数进一步演变为肝癌〔1〕。慢性丙肝治疗的目的包括根除或长期抑制病毒复制 ,减轻肝内炎症和纤维化 ,最终阻抑进展为肝硬化、肝癌和肝衰竭。目前认为干扰素 (IFN)是唯一对丙型肝炎病毒有效的药物〔2〕。1 确定治疗对象对所有的 HCV感染者均应考虑干扰素治疗的可能性。但并非每一例丙肝均适于干扰素治疗。干扰素的应用应遵循以下原则〔3〕。1.1 干扰素主要适用于血清转氨酶持续升高 (大于正常上界的 1.5倍 ) ,HCV-RNA阳性 ,…  相似文献   

2.
丙型肝炎是一种由丙肝病毒引起的肝脏急慢性炎症,目前世界上约有2亿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1]),中国约有3700万~4 000万~([2]).感染者约80%发展成慢性肝炎,在慢性丙肝感染中,HCV不仅导致所感染的肝细胞凋亡,也会干扰肝脏免疫细胞的正常功能,从而免于被免疫系统所清除,同时会导致肝脏免疫病理变化,产生纤维化,最终导致肝癌~([3]).HCV感染后大约10%~15%的感染者在感染后能通过病毒特异性免疫应答清除病毒而旱自限性过程.  相似文献   

3.
丙型肝炎是人类常见疾病.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丙型肝炎的致病原.全球感染者约有2亿,我国抗HCV阳性检出率达3.2%,预计HCV感染者也在4千万以上[1].HCV感染能引起多数受感染个体的持续性感染,并进一步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细胞癌(HCC)[2,3],因此危害极大.依赖于干扰素(Interferon,IFN)的HCV治疗是目前能够提供的唯一手段,但治疗结果并不能解除大部分病人的病毒感染和愈后复发问题.许多研究证明,HCV有拮抗IFN诱导的抗病毒应答能力,这涉及到病毒、宿主和IFN诱导三方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入理解IFN抗病毒机制和HCV与IFN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有助于改进目前的IFN治疗方案和开发针对HCV感染的新型治疗手段.本综述主要讨论了IFN抗病毒应答和HCV拮抗IFN抗病毒作用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4.
丙型肝炎病毒抗干扰素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丙型肝炎是人类常见疾病。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丙型肝炎的致病原。全球感染者约有2亿,我国抗HCV阳性检出率达3.2%,预计HCV感染者也在4千万以上。HCV感染能引起多数受感染个体的持续性感染,并进一步发展成慢性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细胞癌(HCC),因此危害极大。依赖于干扰素(Interferon,IFN)的HCV治疗是目前能够提供的唯一手段,但治疗结果并不能解除大部分病人的病毒感染和愈后复发问题。许多研究证明,HCV有拮抗IFN诱导的抗病毒应答能力,这涉及到病毒、宿主和IFN诱导三方之间的相互作用。深入理解IFN抗病毒机制和HCV与IFN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有助于改进目前的IFN治疗方案和开发针对HCV感染的新型治疗手段。本综述主要讨论了IFN抗病毒应答和HCV拮抗IFN抗病毒作用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5.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一种黄病毒属的单股正链嗜肝RNA病毒,是引起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原体.据估计全球约有1.7亿HCV感染者,每年约有3~4百万的新增人口,约80%的新增病例发展为慢性.接近10~20%慢性感染者发展为肝硬化,并成为发生肝癌的高危人群.由于HCV标准治疗方案的费用高昂,疗效有限使得发展中国家大多数HCV病患难以承受.  相似文献   

6.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一种黄病毒属的单股正链嗜肝RNA病毒,是引起慢性肝病的主要病原体.据估计全球约有1.7亿HCV感染者,每年约有3~4百万的新增人口,约80%的新增病例发展为慢性.接近10~20%慢性感染者发展为肝硬化,并成为发生肝癌的高危人群.由于HCV标准治疗方案的费用高昂,疗效有限使得发展中国家大多数HCV病患难以承受.  相似文献   

7.
全世界约有1.7亿人感染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占世界人口的3%,我国约有4千万HCV携带者,平均感染率为3.2%.尽管急性感染阶段症状轻微,但70%以上HCV感染者发展成慢性过程,可导致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1].目前多采用干扰素-α(interferon-α,IFN-α)或者IFN-α联合病毒唑进行治疗,但IFN-α治疗有其局限性,存在着疗效差、易产生耐药性、价格昂贵、复发率高等缺点[2].  相似文献   

8.
孙永年  黄长形 《医学信息》2002,15(11):661-662
丙型肝炎病毒 (HCV)是输血后肝炎的主要病原体 ,HCV急性感染后 70 %以上〔1〕转为慢性感染 ,随病程延长有一定比例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目前对多种病毒性疾病还没有特效的治疗 ,疫苗是预防病毒性疾病的有效手段 ,同时人们正在积极研究 ,希望能研制慢性病毒感染的治疗性疫苗。HCV感染力弱 ,没有理想的细胞模型 ,更主要是 HCV病毒基因高度变异性 ,逃逸机体免疫系统的识别 ,因此 ,给HCV疫苗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目前 HCV感染治疗方法 ,局限于疗效欠佳的干扰素和利巴韦林。寻求一种高效预防和治疗 HCV感染的方法是当务之急。本文…  相似文献   

9.
<正>丙型肝炎为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引起的全球性传染病。目前全球感染率约为3%,感染者约2亿人[1]。我国在2010年公布了一般人群的血清抗HCV阳性率为0.43%。丙型肝炎以输血为主要传播途径。15%~40%的感染者6个月内感染症状可自行消失[2-3],剩余60%~85%发展为慢性丙型肝炎[4],其中约20%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在慢性感染HCV后20年左右的时间内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脏衰竭或HCV相关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5]。目前丙型肝炎的预防  相似文献   

10.
1989年,美国学者Choc等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了丙型肝炎病毒(HCV)的基因克隆并为其命名.如今,HCV感染引起的丙型肝炎由于流行性强,危害性大,已经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全球感染HCV的人数有1.7亿之多,各国感染率在0.1%~10%,感染后80%~85%的患者转为慢性感染,由于多数无明显症状,不易早期诊断和治疗,致使患者病情缓慢加重,甚至导致肝硬化、肝癌等严重疾病.目前对于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主要是用干扰素药物,但其效果均不甚理想.  相似文献   

11.
丙型肝炎病毒(HCV)培养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 HCV)是引起输血后非甲非乙型肝炎的主要致病因子, 给全球带来了严重的医学、社会和经济负担。全世界约有 1. 7亿人口感染了丙肝病毒 [1],并引起了多种临床症状, 其中约有一半以上的急性感染者转为慢性, 进而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性肝癌。目前治疗HCV有一定疗效的药物是IFN α或者IFN α联合应用病毒唑 [2],但复发率很高 [3]。如能建立一个有效的体外复制系统, 对于研究HCV的生物学特性、致病作用、抗病毒治疗和疫苗评价等方面将有重要意义。我们将重点介绍通过感染方式和转染方式建立的细胞模型。…  相似文献   

12.
HCV属黄热病毒科,感染人体后可引起机体免疫应答发生异常,导致组织损伤,形成慢性持续性感染,并能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肝癌.目前全世界约有1.7亿HCV感染者,约有75%左右的急性丙型肝炎患者转为慢性感染,其中10%~20%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发展为肝硬化,1%-5%发展为肝癌[1].丙型肝炎在治疗和预防方面具有很强的局限性,这主要是由于HCV的高度变异性,其中位于E2 NS1区N端第27位氨基酸的变异性最大,通常称之为第一高变区(hypervariable region 1,HVR1).研究证明HVR1中含有优势表位[2],其高度变异性也将对机体产生的针对HCV的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造成障碍.现本文就近年来有关HCV-HVR1的免疫学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调节性T细胞在病毒性肝炎免疫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恒辉  陈红松 《中国免疫学杂志》2007,23(6):574-576,F0003
乙型、丙型肝炎为世界范围的病毒性感染疾病,目前全世界已有约5亿感染者(其中HBV感染约为3亿,HCV感染者约为2亿)。在慢性HBV及HCV感染中,病毒的清除依赖于机体产生的免疫应答,主要是病毒特异性的CD8^+T细胞介导的抗病毒免疫应答,而CD8^+T细胞的作用受到调节性T细胞的调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上海地区丙型肝炎病毒 (HCV) 1b亚型慢性感染者的血清HCV非结构基因5A(NS5A)与干扰素 (IFN)疗效的关系。方法 收集上海地区 2 4例HCV1b慢性感染者在干扰素治疗前后及随访过程中的血清标本 ,定量检测治疗前血清HCVRNA ,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扩增NS5A的干扰素敏感决定区 (ISDR)基因并进行测序和分析。另扩增干扰素应答类型不同的 3例患者治疗前后共 5株HCV病毒的NS5A全长序列 ,测序后作种系发生树分析及蛋白二级结构预测。结果 治疗前血清HCVRNA的定量结果显示 ,持续应答组的病毒滴度 (平均滴度 4 50× 1 0 4copies ml)明显低于复发组和无应答组 (平均滴度 1 82× 1 0 7copies ml)。 2 4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前血清HCV的ISDR氨基酸序列与抗干扰素的HCV J株比较 ,1 3例为野生型 ,1 1例为中间型 ,无突变型。 6例完全应答者 3例感染的是野生型株 ,另 3例感染的是中间型病毒株。 5株HCV病毒的NS5A全长序列种系发生树显示 ,3种不同应答类型株在种系发生上分属 3个组别 ,无应答株与抗干扰素的HCV J株关系相近被归为 1组。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显示 ,上述病毒株NS5A蛋白在二级结构方面基本相似 ,仅在 2 2 55~ 2 2 89范围内有明显不同 ,这一区域与PKR结合域部分重叠。结论 HCVNS5A基因  相似文献   

15.
丙型肝炎呈世界性分布,各国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率为0.1%~10%,平均为3%,1.7亿~2亿人感染了 HCV。我国一般人群 HCV感染率为3.2%[1]。成人感染 HCV后,50%~80%发展成慢性肝炎,其中约20%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硬化患者中,每年1%~4%可发展为肝癌[2]。由于目前对丙型肝炎已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对 HCV感染者的病毒检测,既有利于控制丙肝的传播和预防,又有利于丙肝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丙型肝炎(丙肝)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机体后引起的肝脏炎症,约85%的急性丙肝可转变为慢性肝炎,20%演变为肝硬化,1%~5%发展为肝细胞癌。干扰素(IFN)能抑制HCV RNA复制、蛋白合成及病毒从细胞中的释放,是目前认为疗效惟一确切的抗-HCV药物,但报道在丙肝治疗中的稳定应答率仅为15%~25%。本研究选择16例丙肝患者应用α-1b IFN治疗前后血清中HCV RNA水平的变化及同时检测抗-HCV和ALT来探讨丙肝患者IFN治疗前血清中HCV RNA水平对疗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乙肝病毒(HBV)及丙肝病毒(HCV)感染模式与原发性肝癌(PHC)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PHC患者214例,抽取其早晨空腹静脉血5m L,分离获得血清,采用罗氏公司Elecsys2010型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患者的乙肝两对半指标,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水平。结果 214例PHC患者中,HBV的感染率高达87.85%,显著高于未感染者,其中HBs Ag阳性感染率为68.22%,显著高于HBs Ag阴性感染率19.63%,并且又以"小三阳"模式所占比例最高,达48.13%,显著高于"大三阳"模式的12.15%及其余10种感染模式所占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HCV的感染率为16.82%,HBV与HCV双重感染率为10.75%;其中感染HCV并HBs Ag阳性感染者所占比例为0.93%,显著低于感染HCV并HBs Ag阴性感染者比例9.82%及仅感染HCV者的比例6.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 Ag阳性感染者感染HCV的几率为1.37%,显著低于HBs Ag阴性感染者感染HCV的几率47.62%及未感染HBV者感染HCV的几率53.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感染极有可能是致使PHC发生的主要因素,而HBs Ag阳性感染在其中居主导地位,且又以"小三阳"感染模式的PHC患者占多数。同时HCV感染也不容忽视,特别是HBV与HCV的双重感染更应该引起大家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一、HBV的危害 乙型肝炎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全世界约有20亿人曾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约有3.5亿慢性HBV感染者[1],其中15%~40%的HBV感染者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衰竭或肝细胞性肝癌[2].我国是HBV感染的高流行地区.根据2002年的全国HBV感染者血清流行病学调查,HBsAg流行率为9.09%[3],约1.2亿人,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为2000万~3000万,每年死于乙肝相关性肝病约为30万人.  相似文献   

19.
已发现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 ,Hp)疫苗具有预防和治疗Hp感染的效果〔1〕。大多数Hp菌株均能产生空泡毒素 (vacuolatingcytotoxin ,vacA) ,其前体蛋白在分泌过程中只有相对分子质量 (Mr)约87× 10 3的VacA被转运到细胞外 ,Mr 为 4× 10 3氨基末端信号肽和 5 0× 10 3羧基末端多肽分别留于细菌内、外膜中〔2〕。Hp感染者血清中可出现VacA抗体 ,重组VacA在HpSS1株小鼠感染模型中有 80 %的保护率〔3〕。我们构建了vacA原核表达系统 ,所表达的重组VacA…  相似文献   

20.
游离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检测的临床价值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游离丙型肝炎病毒(HCV)核心抗原检测在HCV感染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CV-RNA、ELISA法同步检测抗-HCV和游离HCV核心抗原。结果:191例HCV感染者HCV-RNA的检出率为71·2%(136/191);抗-HCV的检出率为97·4%(186/191);游离HCV核心抗原的检出率为33·0%(63/191)。其中有2例经抗病毒治疗的患者HCV-RNA和抗-HCV检测均阴性,但游离HCV核心抗原检测阳性;另有1例患者抗-HCV阴性,而游离HCV核心抗原阳性,经HCV-RNA证实为HCV感染。27例非HCV感染者HCV-RNA、抗-HCV和游离HCV核心抗原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结论:HCV核心抗原检测作为抗-HCV检验的补充试验对HCV感染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