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采用LifePort保存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肾对移植肾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分析解放军三〇三医院2012年8月~2013年10月期间30个DCD案例肾移植后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同一供体两只供肾采用不同的保存方式,随机分入LifePort组(n=30)和普通冷藏组(n=30例),比较两组受者肾功能恢复延迟(DGF)、急性排斥反应(AR)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移植肾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LifePort组受者的DGF发生率为20%(6/30),而普通冷藏组的DGF发生率为46.7%(14/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AR发生率、围手术期移植肾存活率及受者存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ifePort组受者术后出院时血清肌酐恢复优于普通冷藏组,且平均住院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fePort能有效改善离体DCD供肾的保存质量,降低受者DGF发生率,有利于移植肾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机器灌注在保存心脏死亡捐献(DCD)供肾过程中,比单纯静态冷保存具有更多的优越性。随着我国DCD供肾的应用,机器灌注已受到各大移植中心的重视,并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捐献器官的保存。本文就机器灌注的工作原理、机制及在保存DCD供肾过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机械脉冲灌注在心脏死亡捐献供肾保存中应用的护理经验。方法对62例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体供肾进行低温脉冲灌注保存,给予系统的护理支持包括护理人员的长期培训、供体维护、手术配合及器官转运护理等。结果 62个供肾的机械脉冲灌注均顺利实施,移植手术顺利进行。手术后受者的肾功能恢复延迟发生率为19.3%,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27.4%。术后随访1年,人肾存活率100%。结论机械脉冲灌注保存离体供肾可使受者并发症发生率降低,系统的护理措施是离体供肾有效保存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近年来肾移植供肾保存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概括和分析 ,提示了今后供肾保存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近年来肾移植供肾保存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概括和分析,提示了今后供肾保存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机械灌注保存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肾移植后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的发生及对早期移植物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武汉大学中南医院2010年3月至2012年11月期间44例DCD供肾移植受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供肾保存方式不同,分为机械灌注组(n=10)和静态冷储组(n=34例),比较两组受者DGF发生情况和早期移植物功能。结果两组供、受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术后1周,机械灌注组无受者发生功能性DGF,而静态冷储组功能性DGF发生率为32.4%(1/34),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6.68,P<0.05);机械灌注组DGF发生率为10%(1/10),静态冷储组DGF发生率为29.4%(10/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5,P>0.05)。机械灌注过程中肾动脉流量小于60mL/min和阻力系数大于0.5mmHg.mL-1.min-1时,受者发生DGF的概率明显增高。结论机械灌注能有效降低DCD供肾移植受者功能性DGF发生率,是临床维持和修复DCD供肾的重要方法;机械灌注阻力系数和流量可以作为临床评估DCD供肾质量的重要参数,也是判断预后的有益指标。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规范供肾灌注、保存和修复的技术操作,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学专家从器官保存液的选择、灌注和保存方法的原则及规范、肾脏体外修复等方面,制订本规范。  相似文献   

8.
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最佳选择。为弥补供体的短缺,边缘供肾使用比例明显增加,对供肾的保存与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常温机械灌注技术是在接近生理条件下保存器官,具有客观评价供肾质量和修复边缘供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潜力,近年来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应用。本文综述了常温机械灌注在供肾保存、修复以及评估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肝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方法,但由于供肝短缺形势严峻,进一步发展并完善新的离体肝脏保存技术成为必然。机械灌注(MP)是一种新型的供肝保存方法,与传统的静态冷保存相比,能更好地保存离体肝脏,甚至可以挽救非标准供肝,从而进一步扩大供肝池。根据温度不同,MP可以分为低温、亚低温以及常温3种类型。目前针对肝移植的MP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其主要技术参数仍需要进一步探索验证。总之,MP为解决供肝短缺提供了新思路,为了获得临床应用仍需要进一步研究,使其简化并合理优化灌注参数。  相似文献   

10.
由于心脏死亡捐献(DCD)器官较脑死亡捐献(DBD)器官的热缺血时间更长,组织缺氧、缺血再灌注损伤也较严重,这就增加了不可逆的移植物原发性无功能(PNF)和移植肾功能恢复延迟(DGF)的发生.因此,对DCD器官进行科学的评估和保存,选择质量较好的供肾,缩短供肾的热缺血时间,从而减轻组织缺氧和炎症反应等不利因素,是减少PNF和DGF,增加移植物活力及受者存活率的有效手段.现就此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1.
为了进一步规范尸体供肾体外机械灌注冷保存技术的临床应用,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组织器官移植学专家在《中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肾体外低温机械灌注保存应用专家共识(2016版)》的基础上,从LifePort的材料准备和应用流程、LifePort的参数设置、改善LifePort转运供肾灌注参数的方法、LifePort在供肾质量评估中的应用、LifePort应用注意事项等方面,制订本规范。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供肾脉冲灌注保存转运器(LifePort)保存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肾和扩大标准供体(ECD)供肾对肾移植术后受者肾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466例器官捐献(DCD+ECD)供者和882例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根据供肾保存方式不同,将309例DCD供者的左右两侧肾脏随机分为LifePort(DCD-LP)组(309例)和DCD冷藏组(309例); 132例ECD供者的双侧供肾全部采用LifePort保存并转运,设为ECD-LP组(264例)。分别观察3组受者术后总体情况、术后早期移植肾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比观察肾移植术前零点穿刺肾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比较肾移植术后有否发生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受者的供肾LifePort灌注参数。结果  与DCD冷藏组比较,DCD-LP组、ECD-LP组受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 0.05)。DCD冷藏组、DCD-LP组、ECD-LP组围手术期的人存活率均为100%,肾存活率分别为99.7%、100%、99.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 0.05)。与DCD冷藏组比较,DCD-LP组、ECD-LP组的DGF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 0.05)。3组受者的术后早期肾功能,急性排斥反应、感染和外科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 > 0.05)。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采用LifePort灌注能明显减轻肾小管的水肿、变性、坏死。发生DGF者的供肾LifePort灌注阻力指数明显高于未发生DGF者,而供肾LifePort灌注流量则明显低于未发生DGF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 0.05)。结论  LifePort能有效改善离体DCD和ECD供肾质量,降低术后DGF发生率,促进移植肾功能恢复,并可在离体肾脏维护及评估中对术后恢复情况作出预判。  相似文献   

13.
供肾短缺使更多具有较多并发症的边缘供肾用于肾移植,从而促进了机械灌注在移植肾保存中的应用研究。近年来机械灌注的关注点已经从最初如何长期、有效保存供器官转变到评估供肾质量、预测术后并发症甚至灌注治疗。本文对近年来机械灌注在边缘供肾移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正> 我院自1987年开展同种异体肾移植以来,共行肾移植手术近50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1987年~2000年400只供肾的处理情况,探讨供肾切取、修整及保存诸环节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情况:本组400只供肾,其中394只为尸体供  相似文献   

15.
供肝冷保存门脉再灌注制备大鼠肝移植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在Kamada"二袖套法"基础上采用供肝冷保存时经门静脉再灌注的方法建立稳定的大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为以后进行肝移植免疫排斥、器官保存、缺血再灌注等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提供安全、有效的模型制作方法.方法 将30只接受供肝移植的SD大鼠随机分为5组(n=6):A为假手术组,开腹后不做任何处理即关腹;B组供肝修整后冷保存期不进行再灌注;C组供肝修整后以5 ml生理盐水经门静脉灌注;D组供肝修整后以10 ml生理盐水经门静脉灌注;E组供肝修整后以15 ml生理盐水经门静脉灌注.然后以改良Kamada "二袖套法"完成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观察各组受体大鼠一般情况、生存情况、肝功能情况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B组大鼠术后苏醒时间明显长于A组和D组(P<0.05),其存活3 d体质量下降程度均高于各组,和D组相比差异明显(P<0.05),B组存活一周体质量增加程度明显小于A、D、E组(P<0.05);B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短于A组、C组、D组和E组(P<0.05),D组和E组中位生存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1、4、7天实验组大鼠AL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D组大鼠ALT值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5);实验组术后ALB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D组下降程度较低,其ALB仍明显高于B、C、E组(P<0.05),且于术后4 d开始升高,E组术后ALB始终处于较低水平.结论 通过改进技术改善肝功能,提高了生存率,尤其在冷保存时经门静脉再灌注,在供肝的质量上明显优于不进行灌注组,并应严格掌握灌注液体量,10 ml灌注量明显优于其他液体量,能有效地驱除供肝内残留的血液和气泡.  相似文献   

16.
供肝的保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全有效的供肝保存是肝移植成功的先决条件,保存目的是使离体缺血的肝脏保持活力,以完成运送、供受体配型及手术。肝脏是生命支持器官.移植后必须立即恢复功能,所以对保存质量要求很高。  相似文献   

17.
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术中供肾二次缺血/再灌注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性,38岁,因“慢性肾炎,尿毒症”入院。行规律性血液透析2周。于2002年9月11日行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术。供者为受者的同胞姐姐,40岁。供、受者血型均为O型,HLA-A、B、DR抗原无错配,受者群体反应性抗体(PRA)阴性,淋巴细胞毒交叉配合试验(CDC)为2%。供肾热缺血时间为5min,二次热缺血时间为5min,冷缺血时间为7h。  相似文献   

18.
一氧化氮供药减轻大鼠移植肝保存再灌注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一氧化氮供体药硝酸甘油(NTG)对大鼠移植肝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 用0~4℃含或不含NTG10ug/ml的乳酸林格液灌洗及保存肝脏4h后行原位肝移植,观察再灌注10min,2h受体鼠血清氨基丙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再灌注1h,2h的胆汁分泌量;再灌注2h组织环到鸟苷(cGMP)含量;大于1d和7d的大鼠生存率。结果 再灌注10min血清AS  相似文献   

19.
黄芪在犬肾离体灌注保存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黄芪提取液对犬肾离体低温灌注及保存中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以常规的HC-A保存液为对照组,以高渗枸橼酸盐嘌呤溶液(HC-A)添加黄芪提取液为实验组,分别对离体犬肾进行低温灌注保存24、48、72 h。通过光镜、电镜观察肾组织结构变化,建立犬肾移植模型,检测移植前后生化指标变化,综合分析。结果实验组保存的犬肾组织超微结构损伤明显轻于对照组。病理组织检查评分,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移植肾早期功能指标检测,移植后2 h实验组血肌酐值(98.25±36.76)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147.26±59.67)μmol/L;移植后24 h血肌酐值(221.55±62.13)μ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316.12±74.31)μmol/L,而内生肌酐清除值实验组(1.91±0.76)ml·min-1·kg-1明显高于对照组(0.87±0.82)ml·min-1·kg-1,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黄芪用于肾脏低温灌注保存中,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肾脏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张飞  廖贵益 《器官移植》2020,11(4):521-525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中不可避免的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往往导致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利用LifePort对移植肾进行持续低温机械灌注(HMP)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DGF的发生率,但移植肾DGF仍然是临床面临的严重问题。肾移植科医师应在充分认识移植肾持续HMP作用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更深入的基础与应用研究,以期进一步降低移植肾DGF的发生率。本文主要就持续HMP保存移植肾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