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2.
3.
林林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7,9(5):257-257
采用益气健脾法治疗慢性结肠炎42例,总有效率90.5%。认为,慢性结肠炎病机关键在脾,病变部位在大、小肠,中气虚弱,脾失健运始终贯穿病变全过程。 相似文献
4.
林穗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1999,8(12):1997-1998
笔者在专科门诊运用疏肝健脾益气法治疗慢性胆囊炎胆石症4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均为胆病专科门诊病人,其中男19例,女29例,年龄最大72岁,最小28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达20年之久。48例患者中:慢性胆囊炎24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囊泥沙样结石14例、慢性胆囊炎合并胆总管结石10例。1.2诊断依据:①上腹或右上腹不适、钝痛,或右肩肿区疼痛反复发作;②腹胀、恶心、厌油腻等消化不良症状;③右上腹压痛或右胁部叩击病;①B超提示胆囊增大,囊壁增厚欠光滑,胆囊内泥沙样结石,胆管轻度扩张或可见… 相似文献
5.
益气健脾法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及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益气健脾法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应用及进展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牛晏伟,刘嘉湘(200032)近年来,运用扶正法治疗恶性肿瘤的报道日见增多,特别是益气健脾法治疗恶性肿瘤尤为人们重视,从中医理论、临床实践人们对益气健脾法治疗恶性肿瘤进行广泛应用与研究,... 相似文献
6.
健脾益气法治疗慢性胆囊炎86例小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健脾益气法,自拟灵仙六君子汤为基本方治疗慢性胆囊炎患者86例,结果痊愈67例,好转15例,总有效率为95.3%,疗效满意。并对该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机理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益气健脾法加激素治疗PNS合并心电图异常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益气健脾法和激素治疗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合并心电图异常47例,并以单纯激素治疗26例作对照,结果;2组对PNS疗效无显著差异(P〉0.05)。而治疗组激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14.9%),明显地低于对照组(42.3%)(P〈0.01)。对合并心电图异常的疗效,治疗组心电图恢复率(80.85%)明显优于对照组(53.85%)(P〈0.01)。表明益气健脾法可提高心肌细胞能量代谢,蛋白质代谢 相似文献
8.
9.
H2 受体拮抗剂广泛应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以来 ,临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使该病的近期治愈率高达 80 %~ 90 % ,但远期疗效差 ,复发率高 ,消化性溃疡 (PU) 1年的复发率为5 0 %以上 ,十二指肠溃疡 (DU)停药后 ,平均复发率为 6 0 %~80 % ,四年复发率 10 0 % ,胃溃疡 (GU)停药后 ,6个月平均复发率为 5 0 % [1] 。为此 ,我们发挥中医治疗该病之所长 ,在治愈活动期溃疡后 ,应用中药维持治疗以抗复发 ,取得了较好的远期疗效 ,现小结如下。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经内科临床治愈并复查胃镜溃疡灶消失或仅留瘢痕的消化性溃疡者。治疗组 4 9例… 相似文献
10.
<正> 临床资料 本组62例患者均符合199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会议修订的肝炎诊断标准,均系我院门诊病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29例。年龄7~14岁5例,15~40岁36例,40~55岁14例,55岁以上7例;病程最短者半年,最长15年,平均2.7年;实验室检查HBsAg阳性62例,HBeAg阳性57例,抗-HBc阳性53例,肝功能检查均有不同程度异常。 相似文献
11.
老年肺结核患者因年老体衰 ,气血不足 ,多有脾胃虚弱之表现。因此 ,益气健脾法为众多临床医家所青睐。在应用抗痨药的同时 ,通过中医辨证立方以扶助正气 ,健脾强胃 ,可增强机体免疫力 ,减轻抗痨药的毒副作用 ,对老年患者的病后身体恢复也大为有益。1 病因病机唐代孙思邈在《千金翼方》卷十二《养性》中首先提出“老人肠胃皮薄 ,多则不消”的看法 ,宋代陈直在《养老奉亲书》中提出 :“老人肠胃虚薄 ,不能消纳 ,易成疾患。”清代曹庭栋《老老恒言》强调 :“脾胃弱而百病生 ,脾阳足而万病息。”现代著名老中医岳美中教授曾说 :“人之始生 ,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益气健脾法干预乳腺癌患者化疗所致脾虚证的影响。方法:30例女性乳腺癌化疗病人随机分单纯化疗、化疗前中药和化疗后中药3组,用益气健脾法中药干预,研究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脾虚证积分、血象及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3组化疗后脾虚积分均有升高,以单纯化疗组最明显(P〈0.05),中药干预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单纯化疗组60%(6/10)出现Ⅲ度血液毒性,化疗后中药组10%(1/10)出现Ⅲ度血液毒性而化疗后中药组未出现Ⅲ度血液毒性病例;T细胞亚群:化疗前后辅助性T细胞(CD4^+)及CD4^+/CD8^+比值单纯化疗组有明显下降(P〈0.05);中药干预两组反有上升(P〈0.05)。结论:抗肿瘤化疗药物可影响中医证侯,使肿瘤患者出现或加重脾虚证,益气健脾中药干预可减轻或改善患者脾虚证,减轻化疗毒副反应。使CD4^+/CD87^+比值向CD4^+方向漂移,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益气健脾法干预乳腺癌患者化疗所致脾虚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益气健脾法干预乳腺癌患者化疗所致脾虚证的影响。方法:30例女性乳腺癌化疗病人随机分单纯化疗、化疗前中药和化疗后中药3组,用益气健脾法中药干预,研究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脾虚证积分、血象及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3组化疗后脾虚积分均有升高,以单纯化疗组最明显(P<0.05),中药干预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单纯化疗组60%(6/10)出现III度血液毒性,化疗后中药组10%(1/10)出现III度血液毒性而化疗后中药组未出现III度血液毒性病例;T细胞亚群:化疗前后辅助性T细胞(CD4 )及CD4 /CD8 比值单纯化疗组有明显下降(P(0.05);中药干预两组反有上升(P(0.05)。结论:抗肿瘤化疗药物可影响中医证侯,使肿瘤患者出现或加重脾虚证,益气健脾中药干预可减轻或改善患者脾虚证,减轻化疗毒副反应。使CD4 /CD 比值向CD 方向漂移,增强机体免疫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汤联合益肝灵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保肝、对症治疗,治疗组给予益气活血汤和益肝灵胶囊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益肝灵胶囊治疗,两组均以1个月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检测患者肝功能指标、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及血清层黏连蛋白(Serum layer adhesion proteins,LN)。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所减轻,但治疗组的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肝功能、HA及LN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有效率为85.00%,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益气活血汤联合益肝灵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正虚机制观察益气健脾法治疗慢乙肝肝衰竭的临床疗效,探讨补虚法在慢性肝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50例慢乙肝肝衰竭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予以益气健脾为主的中药煎剂口服。观察两组治疗2周时的临床转归、TBil与PTA的改善程度及MELD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2.00%高于对照组的40.00%;治疗组TBil,PTA及MELD评分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基于正虚机制以益气健脾法治疗慢乙肝肝衰竭,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17.
健脾益气化瘀降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竭35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化瘀降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5例口服健脾益气化瘀降浊中药(黄芪、党参、白术、山药、茯苓、陈皮、法半夏、川芎、丹参、益母苹、泽泻、酒大黄),对照组32例口服金水宝胶囊或至灵胶囊,2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总有效率65.6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脾益气化瘀降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竭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法对慢性肾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病例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采用健脾益气法治疗;对照组予肾炎康复片治疗。疗程2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中医证候积分、尿蛋白、尿红细胞、24h尿蛋白定量指标前后变化情况。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尿蛋白、尿血、24h尿蛋白定量下降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总体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脾益气法对慢性肾炎具有改善症状、改善蛋白尿和血尿的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是治疗慢性肾炎安全有效的中医药疗法。 相似文献
19.
1 临床资料6 4例中 ,男性 5 2例 ,女性12例 ,平均年龄 4 8 5岁 ,年龄最大 72岁 ,最小 2 7岁 ,病程最长 31年 ,最短 10个月 ,有肝炎病史 5 0例 ,有长期饮酒史 13例 ,血吸虫病性腹水 1例。2 辨证论治2 1 肝络瘀阻型 (2 6例 )主要表现 :面色晦暗 ,两胁刺痛或胀痛 ,口苦 ,食少腹胀 ,小便黄短。脾肿大 ,质较硬 ,有肝掌及蜘蛛痣 ,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苔薄黄脉弦涩。治法 :活血化瘀 ,养血清肝组方 :三七、丹参、郁金、生地、赤勺、丹皮、当归、桃仁、红花、鳖甲、枳壳、川楝子、元胡、公英。2 2 脾虚气滞型 (38例 )主要症状 :面色黄晦 ,目… 相似文献
20.
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症状改善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方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对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运用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方药治疗,对照组运用西药法莫替丁治疗,并观察疗效及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还原黏度、聚积指数及血细胞比容。结果:观察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6%及86%,均高于对照组的30%及66%(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液流变学检查血浆黏度、全血黏度、还原黏度、聚积指数及血细胞比容指标都下降,治疗前后比较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变化(P〉0.05)。结论:健脾益气,活血化瘀方药能逆转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