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评价项八针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项八针法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疗法治疗,两组每周均治疗3次,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SF-36量表评分作为主要疗效指标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躯体功能、躯体角色、躯体疼痛、情感角色、活力、精神健康、社会功能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具有高度显著差异(P<0.01)。对照组治疗后的躯体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具有高度显著差异(P<0.01);躯体角色、情感角色、活力、精神健康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躯体疼痛、情感角色维度评分较对照组上升更明显,具有高度显著差异(P<0.01);躯体功能、活力、社会功能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项八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能够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牵引下运用手法整复结合筋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CSR)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39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在牵引状态下实施手法整复并结合筋针疗法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the 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及临床效果并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患者VAS评分、NDI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愈显率为92.31%。结论牵引下整复结合筋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在改善疼痛和功能障碍方面具有优势,且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光明中医》2021,36(18)
目的设计临床试验,发掘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效简便的治疗方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5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A组为平衡针结合牵引组,B组为普通针刺结合牵引组,C组为单纯牵引组,每组50例。治疗时间为每次20 min,隔天治疗1次,12次为一个疗程。评价治疗1个疗程后,3组在缓解疼痛,提高临床疗效方面的差异。结果 3个措施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均有效。在改善视觉模拟评分上,A组优于C组;在降低颈部残障指数NDI上,A组和B组均优于C组;在提高改善率上,A组优于B组和C组。结论平衡针结合牵引操作简易,安全,能更有效地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颈椎病是由于椎体骨质增生和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 ,造成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受压而产生的临床综合征 ,属祖国医学“痹证”范畴。笔者自 2 0 0 1年开始 ,采用针灸、牵引、推拿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43例 ,疗效满意 ,并与单纯针刺治疗的病例作对比观察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86例均为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 ,其中男3 7例 ,女 49例 ;年龄最小 3 0岁 ,最大 70岁 ,以 40岁~ 60岁多见 ;病程最长 5浕 ,最短 1周。1.2 诊断标准 依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 ,根据症状、体征、结合X线检查 ,可明确诊断。患…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灸与牵引理疗并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将9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为针灸牵引理疗并用,对照组为单纯针灸。结果显示:多法并用的疗效明显好于单纯针灸。结论:针灸疏通经络,牵引调整颈椎解剖位置,解除压迫,理疗活血化瘀、止痛消肿,综合疗法疗效优于单一疗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项八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项八针"法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牵引疗法治疗,两组每星期均治疗3次,1星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个疗程后进行Northwick Park Questionnaire颈痛(NPQ)评分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治疗1、2个疗程后NPQ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1、2个疗程后NPQ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项八针"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痛症状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且疗效优于牵引疗法。 相似文献
7.
8.
针灸和中药结合可以提高单纯针灸或者是中药对颈椎病的疗效,通过辨证区分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虚实阴阳,运用针灸配合祛风散寒和温中驱寒中药来治疗以疼痛为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达到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和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9.
针药结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针刺结合中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例,并用单纯针刺治疗46例对照.结果显示两组总治愈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总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说明针刺、中药结合明显优于单纯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0.
颈椎病是由于椎体骨质增生和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造成邻近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受压而产生的临床综合征,属祖国医学"痹证"范畴.笔者自2001年开始,采用针灸、牵引、推拿综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3例,疗效满意,并与单纯针刺治疗的病例作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项八针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项八针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项部八针法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71.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1星期及2星期后症状评分均有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2星期后症状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项八针法可显著改善椎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症状,具有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客观评价针刺配合麦粒灸对颈椎病颈痛患者颈部压痛阈的影响。方法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获得合格受试者共150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配至针灸组、针刺组、灸法组。针灸组于针刺结束后予以麦粒灸治疗,针刺组只予针刺治疗,灸法组只予麦粒灸治疗。3组受试者均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运用M-tone压痛测试仪,于每次治疗前、后对受试者的颈部压痛阈进行测量。结果 3组接受治疗后压痛阈均增加,自第6次治疗开始,针灸组患者压痛阈明显优于其余两组(P0.05);整个治疗过程中,针灸组压痛阈升高幅度最大,其后依次为针刺组和灸法组;每次干预前后压痛阈的差值比较,3组出现峰值的时间不等,针灸组出现最早,其次是针刺组和灸法组。结论针刺配合麦粒灸可明显升高颈椎病颈痛患者颈部压痛阈,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古法针刺、夹脊电针及口服颈舒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疗效差异,探讨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60例CSR患者随机分成古法针刺组60例、夹脊电针组60例和颈舒颗粒组40例。古法针刺组采用古法针刺操作手法治疗,取腕骨、昆仑、外关、曲池、肩井、风池;夹脊电针组采用电针C4-7夹脊穴治疗;颈舒颗粒组采用口服颈舒颗粒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国际公认的描述与测量疼痛的简化MPQ(SF-MPQ)量表评定疼痛改善情况。结果 3组治疗后各项PRI评分(PRI感觉分、PRI情绪分及PRI总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古法针刺组治疗后各项PRI评分与夹脊电针组和颈舒颗粒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夹脊电针组治疗后PRI感觉分与颈舒颗粒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后VAS评分、疼痛强度(PPI)评分及总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古法针刺组治疗后VAS评分、PPI评分及总积分与夹脊电针组和颈舒颗粒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夹脊电针组治疗后VAS评分、PPI评分及总积分与颈舒颗粒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古法针刺是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能迅速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针刺联合艾灸治疗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骨伤科收治的颈椎病患者117例,分为3组,针灸观察组39例,针刺观察组38例,灸法观察组40例,针灸观察组采用针刺和灸法相结合治疗,针刺观察组合灸法观察组分别单独采用针刺和艾灸治疗,在不同时间点上分别观察记录3组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痛量表(Northwick Park Neck Pain Questionnaire,NPQ)、McGill疼痛量表(McGill pain Questionaire,MPQ)并计算有效率。结果:治疗时和治疗后针灸观察组VAS值均显著低于针刺观察组和灸法观察组(P 0. 05);针灸观察组的MPQ、NPQ评分均低于针刺观察组和灸法观察组;治疗结束时的短期有效率针灸观察组92. 3%,针刺观察组89. 4%,灸法观察组87. 5%,3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 05),3个月后的长期有效率针灸观察组87. 2%,针刺观察组76. 2%,灸法观察组75%,前针灸观察组与针刺观察组和灸法观察组比较,有效率显著提高(P 0. 05)。结论:针刺联合艾灸治疗效果显著优于针刺和灸法单独治疗,且安全性和持续性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观察针刺、经皮穴位电刺激及针刺结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颈椎病颈痛的疗效。方法:将58例颈椎病颈痛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经皮组和结合组,治疗后用NPQ颈痛量表进行疗效评价,观察治疗前、治疗结束和治疗结束随访1个月时的组间评分差异。结果:针刺组、经皮组与结合组有效率分别为94.74%、89.47%与100%,各组治疗后较治疗前NPQ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治疗结束时,结合组与经皮组NPQ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合组均数低于经皮组;结合组与针刺组NPQ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组均数低于针刺组;随访1个月时,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和经皮穴位电刺激是治疗颈椎病颈痛安全且有效的方法,将针刺与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应用,可获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腹针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腹针配合牵引治疗,腹针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腹针结束后给予牵引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对照组采取牵引疗法,方法同治疗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并进行临床疗效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1),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均0.01)。治疗组有效率为96.6%,对照组有效率为6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配合牵引治疗可明显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疼痛症状,疗效优于单纯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眼针疗法对腰椎病疼痛的镇痛效果。方法:45例腰椎病患者为实验组,采取眼针联合体针治疗,65例患者为对照组,行常规针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与疼痛情况。结果:实验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针疗法可有效缓解腰椎患者的疼痛症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腹针结合热敏化灸及功能锻炼对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薄氏腹针结合热敏化灸及功能锻炼的综合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治疗。治疗后,对两组的临床症状、体征进行评分,并进行总体的镇痛和综合疗效评价。结果:两组的症状体征各项评分和综合评分在治疗后均降低(P〈0.01),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疼痛程度评分、疼痛范围评分、颈部活动受限评分和总体症状评分更低(P〈0.05),镇痛疗效和综合疗效更好(P〈0.05)。结论:以薄氏腹针结合热敏化灸及功能锻炼的综合疗法较常规针刺远近配穴疗法治疗颈型颈椎病无论是在改善症状还是在总体疗效方面均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粗毫针松解颈部阳性反应点治疗颈型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4例患者按首次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与对照组(22例)。观察组以粗毫针松解颈部阳性反应点,3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2周;对照组以颈夹脊穴为主行常规针刺,每周连续治疗5次,连续治疗2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45%,对照组为72.7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PQ颈痛量表评分2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粗毫针松解颈部阳性反应点治疗颈型颈椎病颈痛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