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心理护理是指护理人员根据心理学理论,在护理过程中通过人际交往,以行动来影响和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康复的方法和手段[1]近年来,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人文关怀,优质护理的深入开展不论患者、家属,还是医务人员越来越认识到急诊患者心理护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急诊患  相似文献   

2.
杨华清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3):4916-4916
目的:探讨对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进展。方法:通过护理人员的语言、行为、有意识地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逐渐纠正对疾病的不正确看法,减轻或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和异常行为。结果:心理护理有助于病情早日康复。结论:心理护理治疗对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重要性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通过临床护理实践,认识到要做好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更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语言修养,以利于病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临床急诊患者常见的心理状态、心理类型及各型的心理特点。方法通过仔细观察、认真交流,最大程度的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相应护理措施。结果患者通过心理护理,能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进行有效治疗。结论做好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急诊患者的救治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对策。方法分析208例急诊患者的心理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通过实施心理护理措施,提高了抢救成功率和护理质量。结论急诊患者病情危重,变化快,疑难杂症多,心理特点以急躁、易怒、焦虑恐惧、悲观绝望为主。将心理护理贯穿于整个护理活动的全过程,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护理,可以使患者处于最佳的治疗状态,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刘潮梅 《实用全科医学》2010,8(8):1069-1070
目的对急诊就诊心梗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关注并寻求心理疏导,采取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减轻焦虑恐惧。方法对80例急诊心梗患者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和焦虑症状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心梗患者焦虑恐惧与环境因素、突然发病因素、服务因素、疼痛、疾病知识缺乏等因素有关,对心梗病患者进行及时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结论护理人员应重视并及时对心梗患者的心理状态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帮助他们安全、平稳的度过危险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在急诊护理中,采用赖宁格跨文化护理理论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针对急诊患者不同的文化背景采用赖宁格跨文化护理理论,从病人价值观念、风俗文化、饮食习惯、语言及非语言沟通、不同心理需求提供适应患者的个性化临床护理。结果采用赖宁格跨文化护理理论针对急诊患者不同的文化背景,通过"文化关怀保持、调适和重建"三方面的护理措施影响急诊患者及其照顾者的心理和行为,提供符合患者文化背景的护理关怀,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保持良好心理状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对稳定急性期病情、促进康复和预后都有一定作用。结论护理工作是一门跨文化照顾专业,护理人员应针对病人不同的文化背景采取相对应的临床护理措施。在急诊护理中,对患者的价值观念、文化习俗、饮食习惯、交流沟通方式和心理状态进行准确评估,根据患者的文化背景,提供适应患者的多层次、多体系、高水平、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服务,不断提高急诊护理质量,进而使急诊护理工作以及整个医院的护理质量得到持续、良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覃红精  潘超英 《吉林医学》2012,33(4):853-854
目的:了解急诊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状况,并对患者有针对性地做好各种心理护理。方法:分析急诊手术患者心理状况,并针对其围手术期各阶段存在的不良心理状况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结果:急诊手术患者经过有效的心理护理,能积极、主动配合治疗,达到术前预期的效果,安全度过危险期。结论:加强急诊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和恐惧心理、减少应激反应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及其术后康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急诊手术患者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护理。方法分析急诊手术患者心理状况,针对其存在的不良心理状况,给予心理护理,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结果急诊手术患者经过有效的心理护理,能够坦然面对伤痛及手术,保持情绪稳定,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安全度过手术期。结论加强急诊手术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手术的顺利进行及其术后康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及总结对危重急诊患者家属实施心理护理的方法和体会。方法通过对45例危重急诊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观察给予分型,按不同类型给予心理护理及对策。结果对危重急诊患者家属实施心理护理,使得家属顺利渡过情感危机,积极配合和支持医护人员的抢救,最大限度地争取时间,挽救病人生命。结论重视危重急诊患者家属的心理,及时正确实施相应心理护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不但提高了抢救工作质量,还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减少了不必要的医疗纠纷发生。  相似文献   

10.
吕华琴 《大家健康》2013,(15):149-150
目的:观察分析急诊ICU老年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问题,并总结系统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5月收治的60岁及以上急诊ICU患者38例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相应心理评估分析,并依据评估分析结果与病患临床反应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结果:38例急诊ICU老年患者经过针对性心理护理均获得适宜的身心状态,取得良好的效果。结论:通过对急诊ICU老年患者实施针对心理护理,能够保障病患身心处于舒适满足的良好状态,防止病患的不良心理影响疾病的治疗(甚至加重恶化病情)。作为一种安全有效护理病患不良心理的有效措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急诊患者家属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急诊患者家属的心理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并探讨心理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状态焦虑量表对96例随机抽样的急诊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急诊患者家属焦虑程度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重症急诊患者家属焦虑程度与一般急诊患者家属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对急诊患者家属的具体焦虑情况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患者家属的焦虑程度,使他们能更好地鼓励、支持和关心患者,有利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影响急诊抢救室患者心理的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500例急诊抢救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心理测试、自我测评和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分析患者在急诊抢救过程中的心理危险因素,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护理,改善患者的病情病况。结果患者在急诊抢救中主要出现的心理危险因素有情绪休克、悲伤抑郁、紧张不安、焦虑和心理应激。其中,76.08%(1902/2500)为紧张不安,53.12%(1328/2500)为情绪休克,14.80%(370/2500)的患者为悲伤抑郁,焦虑和心理应激人数各为1630(65.20%)和992(39.68%)。导致患者心理出现危险因素的主要原因有疾病本身、护理人员和治疗环境、护理环境等。通过了解患者的心理情况,采取适当的护理行为,能够减少患者心理上的危险因素,从而促进患者疾病的恢复。结论对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了解,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进行规范,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急诊工作中的应用。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医治的187例患者,并对其进行心理干预护理,并将其护理前后的心理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心理护理,我院的187例急诊患者在紧张不安、焦虑愤怒以及抑郁绝望等不良心理状况都得到一定程度上缓解,具有统计学方面的价值(P0.05)。结论对急诊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可有效的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增加患者进行治疗的配合度,以此提升急诊水平,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急诊患者焦虑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80例急诊患者分为两组,每组1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另对患者开展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出院时SAS评分明显较入院时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急诊护理工作总满意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P〈0.05)。结论:对急诊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焦虑情绪,并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急诊科护理人员,在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与护理素质、熟练掌握各种急救设备及急救预案的同时,必须加强对急诊患者的心理护理,因时、因人、因病针对性进行心理分析及护理,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急诊工作的需要及患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在急诊护理工作中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与相关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研究资料是本院在2018年1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急诊科患者共计80例。分析急诊护理工作中患者常出现的心理问题,并对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急诊患者大都存在紧张与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护理人员在分析了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之后及时为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措施,患者的不良心理显著被缓解,疗效显著升高。结论对急诊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施综合分析,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到有效护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朱世梅 《大家健康》2016,(1):284-285
目的:观察手术室优质护理措施对急诊手术患者生理、心理的影响。方法:分析研究实施我院急诊手术治疗患者9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的意愿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选择优质护理,对比不同护理实施后患者生理心理变化。结果:术后观察组的生理指标、心理指标、护理满意率与对照组相比,P0.05。结论:急诊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生理心理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陈英淑 《中外医疗》2009,27(9):175-175
急诊创伤患者由于伤情和心理素质不同,来院后出现不同的心理反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本文通过分析其心理特征,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头外伤患者急诊应激反应的心理护理。方法采取的心理护理措施有:语言护理,清创前的准备,观察病情和遵医嘱对症处理。结果通过以上心理护理及一般外科急诊护理,消除了患者紧张、恐惧、焦虑的情绪,预防了应激反应的恶化,甚至减除应激反应,收效显著。结论对头外伤应激反应患者采取恰当的心理护理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诊监护室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78例急诊监护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9例,对两组患者的心理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对护理人员信任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通过有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心理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及对护理人员信任度等指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不同急诊患者的心理状况,开展有效而又科学的心理疏导工作,对病患不良情绪反应的缓解以及康复、抢救等方面工作的开展,均具有极为显著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在骨折患者急诊护理中的作用,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8月到2013年2月我院急诊科骨折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其采用急诊护理常规进行护理。随机抽取2013年3月到2013年9月我院急诊科骨折患者40例作为实验组,对其在急诊护理常规的基础上采用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进行护理。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心理焦虑程度。结果:在不同的急诊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心理焦虑程度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的降低患者的心理焦虑程度,在临床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