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S-100β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成都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3例。给予对照组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NGF、S-100β蛋白和NSE水平、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血管再通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周,观察组患者血清N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100β蛋白和NSE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溶栓联合机械取栓可有效调节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GF、S-100β蛋白和NSE的分泌水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血管再通率,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采取不同方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采取动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取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对比两组血管再通率、治疗前后NIHS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为76.47%,高于对照组55.88%,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1 h、24 h NIHSS评分分别为(14.0±2.3)分、(8.1±2.2)分,均低于对照组(15.8±1.7)分、(9.5±1.7)分,差异显著(P0.05)。结论动静脉联合溶栓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可明显提高血管再通率,减轻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瑞替普酶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7年1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治疗组采用瑞替普酶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瑞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30 min、60 min、90 min的血管再通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在治疗后不同时间段,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瑞替普酶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提高血管的再通率,并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清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T测定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观察实验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心肌酶谱、肌钙蛋白T指标水平。结果观察组两指标测定值、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应用血清心肌酶谱与肌钙蛋白T测定准确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药物治疗对有无缺血预适应患者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溶栓再通率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7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有无缺血预适应史进行分组,其中,有缺血预适应35例作为观察组,无缺血预适应35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一次性给予尿激酶150万IU溶栓。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血管再通率、肌酸激酶峰值浓度、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心搏指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较低,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血管再通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要高,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肌酸激酶峰值浓度低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心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缺血预适应对AMI溶栓再通率及LVEF的影响较大,可准确减少并发症及病死率,有效提高溶栓再通率,并使其心功能等指标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富马酸比索洛尔片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5月—2015年3月我院对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有31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增加爱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对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冠脉再通率是77.4%,对照组的冠脉再通率是54.8%;观察组冠脉再闭率是3.2%,死亡率是3.2%,并发症发生率是9.7%,对照组是9.7%、12.9%及25.8%,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梗患者接受富马酸比索洛尔片治疗的临床效果突出,患者血管再通率高,预后改善明显,死亡率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64层螺旋CT联合心肌酶检查应用于急性心源性胸痛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2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的45例急性心源性胸痛患者作为治疗组,抽取同期来我院体检中心进行检查的4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单纯给予MSCTA(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进行检查。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血清心肌酶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诊断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经MSCTA联合心肌酶检查诊断急性心源性胸痛特异性为100%,敏感性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93.33%、86.67%,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MSCTA分辨钙化粥样斑块CT值为(341.65±308.42)HU,非钙化粥样斑块CT值为(59.88±67.93)HU,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层螺旋CT联合心肌酶检查应用于诊断急性心源性胸痛效果良好,准确率较高,同时对判断冠状动脉斑块与狭窄性质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管内治疗对发病至治疗时间≤6 h的急性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致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9月至2018年7月19家卒中中心收治的103例急性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历资料。依据治疗方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血管内治疗组(65例)和非血管内治疗组(38例)。观察血管内治疗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率、48 h急性再闭塞率及血管穿孔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90 d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评分、死亡率、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结果血管内治疗组中57例患者血管再通良好,血管再通率为87.7%,48 h内血管急性再闭塞率为7.7%,血管穿孔发生率为1.5%。两组90 d mRS评分≤2分的患者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04,P=0.088)。两组患者90 d全因死亡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性大脑中动脉M2段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血管内治疗与非血管内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辅酶Q10联合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液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心肌受损的疗效,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9月-2014年9月接受治疗的184例心肌酶异常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简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静脉点滴1,6二磷酸果糖,试验组服用辅酶Q10和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液,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并随访患儿治疗后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儿心肌酶谱指标均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心肌酶谱指标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5.44%,对照组为94.4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复发率为3.2%,对照组分别为6.7%、3.3%,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酶Q10联合赖氨肌醇维B12口服液治疗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心肌损害疗效肯定,用药安全,可替代静点1,6二磷酸果糖。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和评价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09年7月至2012年11月于本院就诊的5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尿激酶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溶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冠状动脉再通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为79.2%,明显高于对照组(35.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显著,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4年6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替普酶进行静脉溶栓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34例患者溶栓1h冠脉再通率为32.35%,溶栓2h冠脉再通率为64.71%;观察组34例患者溶栓1h冠脉再通率为55.88%,溶栓2h冠脉再通率为85.29%。观察组溶栓治疗后的冠脉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阿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好,再通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进一步对氯吡格雷治疗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记录患者溶栓血管再通率、术后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心绞痛等,观察患者术后2 h内ST段下降幅度,并进行比较。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溶栓血管再通率为90%,术后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心脏事件,包括非致死性再梗死1例以及心源性休克2例,另有1例患者出现心绞痛,患者术后2 h内ST段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对照组患者溶栓血管再通率为72%,术后有8例患者出现不良心脏事件,含非致死性再梗死4例,心源性休克3例以及心脏性猝死1例,术后出现心绞痛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通过静脉溶栓治疗方案联合氯吡格雷能有效提高溶栓血管再通率,减少患者术后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良好的疗效,在临床上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小剂量替罗非班联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青中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Hcy和BNP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90例青中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瑞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溶栓效果,凝血相关指标及血清中Hcy和BNP的水平变化。结果对照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达到66.67%,观察组达到73.33%;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情况显著改善,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小板凝集情况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Hcy和BNP水平均具有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中Hcy和BNP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替罗非班联合瑞替普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并能够促进患者血清Hcy和BNP水平的下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心肌酶谱检测在急诊检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2013年4月收治3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3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心肌酶谱的变化。结果观察组ɑ-羟丁酸脱氢酶(ɑ-HBD)、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肌酶谱检测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肌钙蛋白I和心肌酶谱联合检测急性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选择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观察组),并选择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血清肌钙蛋白I、心肌酶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等指标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血清肌钙蛋白I联合心肌酶谱可有效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经瑞替普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2014年期间收治的64例心肌梗死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在基础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瑞替普酶和尿激酶治疗。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93.7%)明显优于对照组(75.0%),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而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49例溶栓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溶栓治疗,观察各组胸痛缓解时间、心电图、心肌酶学改变,以及并发症和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 3小时内溶栓再通率86.04%,3~6小时溶栓再通率76.31%,6~12小时溶栓再通率40%,未见严重出血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且发病时间越早溶栓再通成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不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不孕症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2例。对照组采用宫腔镜下输卵管疏通术,观察组采用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再通率高于对照组,继发性不孕症患者再通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原发性不孕症再通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腹腔镜联合下输卵管疏通术治疗不孕症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和分析瑞替普酶(r-PA)与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瑞替普酶组和尿激酶组,对两组患者的溶栓再通时间、2h内间接判定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等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在溶栓距发病时间及入院后开始用药时间上,两组显著差异没有统计意义,瑞替普酶组溶栓后临床再通时间早,2h内临床判定血管再通率高,两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优于尿激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临床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溶栓治疗(氯化钠+尿激酶),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溶栓治疗基础上加用左旋精氨酸。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8小时后,观察组患者的死亡率、心肌梗死及心绞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心肌梗死及心绞痛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无新发死亡病例。治疗结束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两组患者中6例溶栓治疗失败后转为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效果良好。结论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急性STEMI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和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