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寻找更有利于提高痔疮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期舒适度的麻醉方法。 方法 将纳入的拟行痔疮手术患者随机分到全身麻醉组(GA)和骶管麻醉组(SA),每组70例。评估患者术后疼痛、术后镇痛药的使用,对比术前、术后心境状态,评估术后并发症及术后睡眠情况等。 结果 共129例患者完成试验。GA组(n=63)术后疼痛评分和术后镇痛药的使用剂量均低于SA组(n=66)(P<0.05),且无反跳痛出现;GA组术后心境状态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SA组术后心境状态较术前变差(P<0.05);GA组术后咽喉痛、尿潴留的发病率均高于SA组(P<0.05);但GA组术后当晚睡眠质量优于SA组(P<0.05)。 结论 相对于骶管麻醉,接受全身麻醉行痔疮手术的患者术后恢复期的舒适度更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 GA)和区域阻滞麻醉(regional anesthesia, RA)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心肺并发症和住院期间死亡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2005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的572例髋部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记录患者性别、年龄、术前内科合并症、术前卧床时间、骨折原因、手术和麻醉方法、术后心肺并发症以及住院期间的死亡率。应用多重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麻醉方法对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术后住院死亡率的影响。结果:8例老年患者发生住院期间死亡(8/572,死亡率1.4%),其中RA组5例(5/392,死亡率1.3%),GA组3例(3/180,死亡率1.7%),两组患者间住院死亡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OR=0.18,95% CI:0.03~1.05,P=0.057)、年龄(OR=1.22,95% CI:1.07~1.38,P=0.002)、术前肺部合并症(OR=12.09,95% CI:2.28~64.12,P=0.003)和手术方式(OR=9.36,95% CI:1.34~64.26,P=0.024)是术后发生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36例患者术后发生心血管系统并发症(36/572,发生率6.3%),其中RA组19例(19/392,发生率4.8%),GA组17例(17/180,发生率9.4%), 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3,95% CI:1.07~1.19,P<0.001)、高血压(OR=2.72,95% CI:1.24~5.96,P=0.012)和术前脑血管合并症(OR=2.11,95% CI:0.99~4.52,P=0.054)是发生术后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56例患者术后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56/572,发生率9.8%),其中RA组19例(19/392,发生率4.8%),GA组37例(37/180,发生率20.6%),多重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3,95% CI:1.07~1.19,P<0.001)、术前肺部合并症(OR=2.89,95% CI:1.28~7.05,P=0.020)、术前卧床时间(OR=1.11,95% CI:1.04~1.18,P=0.003)和麻醉方法(OR=5.86,95% CI:2.98~11.53,P<0.001)是术后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RA和GA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无显著影响,但RA组患者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GA组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或单纯全身麻醉对上腹部和胸腔内手术病人术后肺功能和肺部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4名伴有中度术后肺部并发症危险的慢阻肺病人,接受上腹部或胸腔内手术,随机分成单纯全身麻醉(GA组)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Epi-Ga组)两组。术后采用VRS法评定镇痛效果。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X线胸片、血气分析和床旁肺功能测定评估是否发生肺部并发症。术前1d和术后3d内评估和记录上述指标。结果术毕,GA组病人平均(34±16)min苏醒,(67±22)min拔除气管导管;Epi-Ga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分别为(12±4)和(32±12)min。术后第1天和第2天,Epi-Ga组病人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GA组(P<0.01)。术后第1天,Epi-Ga组病人的FVC、FEV1/FVC%和FEF25%-75%下降不如GA组显著(P<0.05)。GA组有4例需要纤维支气管镜协助吸痰,而Epi-Ga组则无一例需要。两组病人术后肺炎、肺不张、支气管痉挛和呼吸衰竭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局麻药加阿片类药物硬膜外自控镇痛使病人术后更加舒适,且能够改善病人术后肺功能。尽管两组病人术后肺部并发症无明显差异,但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以及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确实能够方便慢阻肺病人的术后管理。  相似文献   

4.
评价地佐辛对小儿七氟烷复合麻醉下行唇腭裂修复术后苏醒期躁动的预防作用。方法以海南省人民医院择期行唇腭裂修复手术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 =30)和对照组(n =30)。手术结束前15 min 研究组患儿静脉注射地佐辛0.10 mg/kg,对照组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记录手术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入麻醉监护治疗室(PACU)时改良Aldrete 评分,PACU 滞留时间;同时记录躁动评分(PAED)、改良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m-CHEOPS)、苏醒期躁动发生情况以及术毕6 h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同时记录插管时(T0)、拔管时(T1)、拔管后5 min(T2)时患儿生命体征。结果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体重、手术时间及七氟醚吸入浓度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儿PAED 评分及m-CHEOPS 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13.871,p =0.000)。两组患儿拔管时间、入PACU 即刻改良Aldrete 评分及PACU 滞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1 和T2 时研究组的平均动脉压低于对照组,心率慢于对照组。研究组患儿对地佐辛耐受良好,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手术结束前静脉注射地佐辛可有效抑制小儿唇腭裂修复术全身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不延长患儿术后苏醒及拔管时间,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硬膜外阻滞对全麻后病人苏醒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蒋奕红  林高翔 《西部医学》2003,1(2):120-121
目的 了解全麻手术中觉醒的麻醉深度下 ,联合应用硬膜外麻醉对全麻术后病人苏醒时间的影响。方法 将 6 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 组为单纯全麻组 , 组为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组。 组全凭静脉麻醉药量 , 组全麻药量减少。观察术后两组病人的苏醒时间。结果  组病人麻醉苏醒时间为 (5 9.95± 14 .4 2 )分钟 , 组病人麻醉苏醒时间(87.2 5± 2 7.2 0 )分钟。两组麻醉苏醒时间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由于硬外膜麻醉对伤口有镇痛作用 ,以及硬膜外麻醉与全麻有协同的镇静作用 ,在防止术中觉醒的麻醉深度下 ,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后病人术后苏醒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用于全胃切除手术时的麻醉质量 /价格比 .方法  38例择期行全胃切除手术患者 ,ASA I~ II级 ,被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 (GA组 )和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 (CGA组 ) ,每组 19例 ,分别接受气管插管全麻和胸段硬膜外阻滞复合气管插管全麻 .记录麻醉诱导期、手术期及苏醒期血压、心率的变化 ;记录术后拔管时间、是否合作或主诉刀口疼痛及术后恢复记忆时间 ;计算两组间可变项目费用 .结果  1两组患者均无术中知晓 ,所有患者回到病房后才有记忆 ;2 CGA组患者术中收缩压 (16 .4±1.8) k Pa、心率 (77.8± 9.7) m in- 1的变化与 GA组 (17.5±2 .2 ) k Pa和 (84 .5± 10 .4 ) min- 1 比较没有显著差异 (P>0 .0 5 ) ;3两组患者诱导插管时及苏醒期的血压、心率变化差异不显著 (P>0 .0 5 ) ;4 CGA组患者术毕拔管时间 (12± 4 )min与 GA组 (10± 8) min比较 ,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5CGA组无一例术后 12 h内主诉刀口疼痛 ,而 GA组所有患者在术后 12 h内均主诉刀口疼痛 ,其中 12例在术后 2 h内安装镇痛泵 ;6 CGA组两组间可变项目费用总计 (2 86 .6± 10 .2 )RMB(人民币 ) ,与 GA组 (6 18.0± 12 1.9) RMB相比 ,差异有极显著性 (P<0 .0 1) .结论 与单纯全麻相比 ,胸段硬膜外阻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间苯三酚对宫腔镜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将80例妇科静脉麻醉下行宫腔镜手术患者按照抛硬币方法随机分为两组,标记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80例患者均接受丙泊酚进行全身麻醉。治疗组患者在手术前15~20min内缓缓静脉滴注间苯三酚40mg,对照组患者在同一时间段内给予同体积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丙泊酚追加例数及追加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苏醒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口述镇痛评分,两组患者在苏醒后5min、10minV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后患者对于麻醉效果的满意度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两组患者在呼吸及循环抑制等副反应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在术后恶心呕吐、头痛头晕发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间苯三酚应用于静脉麻醉宫腔镜手术患者,可明显减少麻醉药的使用量,减少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硬膜外麻醉(EA)和全身麻醉(GA)在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于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行PELD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GA组41例和EA组45例,GA组采用全麻下PELD,EA组采用硬膜外麻醉下PELD。记录患者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突出节段、突出类型、手术时间、透视次数、神经损伤并发症、术后6个月MacNab评分、手术前后6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欧氏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结果:EA组在透视时间、并发症方面显著优于G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3,χ2=3.425,P<0.05)。两组在手术时间、MacNab评分、VAS评分、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A和GA在PELD治疗中远期效果良好,有效、安全性可以肯定。EA相比GA有如下优势:(1)控制疼痛的同时保持下肢的运动功能,便于术中术者和患者沟通,避免神经损伤。(2)减少透视次数,降低辐射累积量。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该院1998年至2004年麻醉恢复室(PACU)9623例成年患者资料的回顾性分析,探讨PACU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显示:术后各种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4.9%,其中循环系统为6.6%,呼吸系统为4.3%。老年(年龄≥65岁)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23.7%)显著高于非老年组(10.4%,P<0.01)。成人未发生并发症组在恢复室平均留置时间为67±27 min,发生并发症组平均留置时间为124±21 min,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果表明: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异常在PACU内较常见,老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麻醉与全身麻醉在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80岁以上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腰-硬联合麻醉组,n=20),B组(硬膜外麻醉组n=20),C组(全身麻醉组,n=20),观察三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记录术中镇静药、升压药、降压药使用率及麻醉起效时间、手术时间、苏醒时间、在PACU停留时间.结果三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苏醒时间、PACU停留时间C组明显长于A组(P〈0.01),B组PACU停留时间也长于A组(P〈0.05);术中C组使用镇静药、升压药、降压药例数明显多于A组(P〈0.05),B组使用镇静药例数也明显多于A组(P〈0.05).结论与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相比,腰-硬联合麻醉具有一定的优势,更适用于高龄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  相似文献   

11.
洪波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6):107-110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臂丛联合胸椎旁阻滞在肩胛骨骨折内固定患者中的镇痛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50例行肩胛骨骨折内固定的患者。对照组为常规全麻,观察组为超声引导下臂丛联合胸椎旁阻滞全麻。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184.31±20.67)mL,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为(192.67±23.54)mL。两组术中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在PACU停留时间为(60.52±5.14)min,对照组在PACU停留时间为(69.47±5.28)min。两组术后镇痛效果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VAS评分为(2.53±0.53)分,对照组术后VAS评分为(5.78±0.48)分。两组在术后VAS评分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肩胛骨骨折内固定手术中,实施超声引导下臂丛联合胸椎旁阻滞,可以充分改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缓解患者麻醉后和术后的疼痛,对于促进患者身体康复具有重要的影响,可以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分析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MIS-TLIF)与开放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TLIF)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28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资料,13例行微创TLIF(MIS-TLIF组),15例行开放TLIF(TLIF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平均住院日及并发症情况.术后1年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评测腰椎功能,依据改良Macnab标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微创TLIF组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平均住院日优于开放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开放TLIF组少于微创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无差异.两组JOA评分术后1年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JOA评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Macnab标准,微创TLIF组和开放TLIF组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84.6%和86.7%,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TLIF具有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住院时间短的优点,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突出症与开放TLIF效果相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明确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和单纯全麻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中氧供需平衡指标: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central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ScvO2)、中心静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差值(central venous-to-arterial difference of carbon dioxide,Pcv-aCO2)和中心静脉-动脉乳酸差值(difference between central venous and arterial lactate,Dcv aLac)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择期行右胸、上腹正中两切口食管癌根治术(Ivor Lewis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单纯全麻组(GA组,n=30)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组(GE组,n=30)。两组患者的全麻诱导基本一致,术中维持相同的麻醉深度,术后GA组采用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atient-controlled analgesia,PCIA),GE组采用自控硬膜外镇痛(patient-controlled epidural analgesia,PCEA)。术前记录患者一般资料,术中连续监测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及ScvO2等。患者入室后(T1)、关腹前(T2)、关胸前(T3)以及出麻醉后监控室(postanethesia care unit,PACU)前(T4)4个时间点分别抽取中心静脉血和动脉血行血气分析,计算Pcv aCO2、Dcv aLac。记录患者术后第1天(POD1)和第2天(POD2)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并随访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GA组相比,GE组术中HR、MAP显著下降(P <0.05),但其波动仍在正常范围内。在T4时间点,GE组ScvO2显著高于GA组(P<0.05),而其余3个时间点均无显著差异。血气分析结果显示,T2、T3、T4时间点上,GE组患者Pcv aCO2、Dcv aLac均显著低于GA组(P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GE组也显著低于GA组(P<0.05)。结论  与单纯全麻相比,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能够提高ScvO2,显著降低Pcv aCO2和Dcv aLac,从而改善患者术中氧供需平衡,并降低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腰椎微创与开放手术椎间融合器植入空间位置的影像学特征以及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对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2月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腰椎微创(n=38)或开放椎间融合术(n=55)的93例临床资料。通过双相空间标识点识别技术测量两种手术术后X线片中融合器的空间位置,对比两种手术方式中椎间融合器植入空间位置的差异及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微创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开放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ODI较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融合器空间位置MIS组明显优于Op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与开放椎间融合均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有效手术方式,微创组具有恢复快、出血少的优势,而且微创手术较开放手术植入的融合器更容易获得靠前、靠中央的理想位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传统开放性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PLIF)与微创通道(LUXOR)辅助经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治疗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采用LUXOR通道辅助MIS-TLIF手术治疗的单节段退行性腰椎病变患者34例,回顾性分析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和术前及随访时的腰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ODI)和影像学检查资料,并与同期行传统开放PLIF手术的30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诊断、病变节段、术前腰背痛VAS评分和ODI评分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IS-TLIF组手术时间长于PLIF组(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卧床时间及术后3,6月时的VAS评分及ODI评分均明显低于PLIF组(P<0.01)。术后随访影像学显示,所有患者手术节段均在术后半年内获得良好的节段融合。结论与传统PLIF手术比较,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行性疾病具有出血少、术后恢复快、腰背疼痛轻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郭廷俊  周裕凯  汪青 《西部医学》2010,22(3):474-476
目的比较直肠癌手术病人单纯全麻和硬膜外复合全麻的效果。方法择期行直肠癌手术病人40例,年龄18~78岁,性别不限,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2组(n=20):单纯全麻组(Q组)和硬膜外复合全麻组(EQ组)。两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芬太尼、丙泊酚、维库溴铵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Q组静脉泵入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维持麻醉;EQ组静脉泵入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的同时,间断硬膜外注射利多卡因和布比卡因维持麻醉;两组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维持肌松。术毕入PACU,Q组采用病人自控静脉镇痛;EQ组采用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记录瑞芬太尼、丙泊酚、肌松药和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记录VAS评分情况;记录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计算麻醉有关费用。结果与Q组比较,EQ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缩短,瑞芬太尼、丙泊酚、肌松药用量减少,麻醉总费用减少(P〈0.05)。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各时点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全麻相比,直肠癌手术病人硬膜外复合全麻药物用量少,术后苏醒快,术后早期镇痛效果好,且麻醉费用亦减少。  相似文献   

17.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0):103-106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案对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患者的效果。方法纳入2017年5月~2019年1月我院进行治疗的62例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各31例。观察组实施瑞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插管。对照组实施硬膜外麻醉。观察麻醉相关指标、麻醉效果、麻醉时间指标。结果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为(4.36±0.49)min,麻醉药物使用剂量为(11.18±2.11)mL,术后排气时间为(3.07±0.87)h,住院时间为(3.59±0.75)d,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为(15.19±2.58)min,麻醉药物使用剂量为(22.86±3.54)mL,术后排气时间为(7.22±1.87)h,住院时间为(6.18±1.15)d。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快、所使用的麻醉药物剂量少、术后排气早,而且患者手术后的住院时间较短,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45%,无术后疼痛的情况发生,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03%,术后疼痛发生率为19.35%。观察组不良反应较少,患者术后疼痛轻,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麻醉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平面固定时间均比较短,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进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的患者采取不同的麻醉方案,麻醉效果有差异,对比硬膜外麻醉,瑞芬太尼静吸复合全麻插管麻醉效果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用于老年患者膝关节镜手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骨科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老年膝关节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则在超声引导下行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点[麻醉前(T0)、手术开始(T1)、手术进行60 min(T2)、手术进行90 min(T3)]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以及感觉及运动阻滞时间、术后疼痛程度(VAS).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T1、T2、T3时点MAP水平分别为(102.53±9.56)mmHg、(100.32±8.26)mmHg、(99.91±6.35)mmHg,均高于对照组的(92.10±8.73)mmHg、(88.74±7.42)mmHg、(89.07±6.28)mmHg,HR分别为(79.02±6.49)次/min、(80.19±7.42)次/min、(76.48±6.82)次/min,均低于对照组的(92.28±7.28)次/min、(93.42±5.83)次/min、(82.37±7.28)次/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分别为(3.25±1.08)min、(9.68±3.18)min,均长于对照组的(1.78±0.49)min、(2.35±0.89)min,且感觉及运动持续时间分别为(268.36±27.28)min、(245.37±30.26)min,明显长于对照组的(215.23±22.37)min、(190.59±21.31)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0 h及术后24 h,观察组患者的VAS分别为(2.49±0.78)分、(3.09±0.9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8±1.13)分、(4.92±1.2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与腰硬联合麻醉相比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镇痛效果好的优点,更适用于老年膝关节镜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理念的麻醉苏醒期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全麻手术患者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 POD)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择期行髋部骨折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ERAS理念的麻醉苏醒期护理;比较2组POD发生情况、POD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POD发生率分别为12.00%和30.00%,POD持续时间分别为(3.42±1.09)h和(4.74±1.31)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POD相关不良事件包括跌倒/坠床、非计划性拔管、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恢复情况中,拔管时间、麻醉术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乌拉坦、戊巴比妥钠、异丙酚、硫喷妥钠4 种麻醉药物对实验家兔外科手术的麻醉效果。 方法 将12 只健康的实验家兔分为4 组,每组3 只,分别经耳缘静脉缓慢推注乌拉坦(20.0%,4 ml/kg)、戊 巴比妥钠(0.7%,1 ml/kg)、异丙酚(1.0%,1 ml/kg)、硫喷妥钠(2.5%,0.6 ml/kg)。记录各组呼吸频率、心 率、麻醉起效时间、麻醉维持时间、麻醉苏醒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 乌拉坦组、戊巴比妥钠组、异丙酚组、 硫喷妥钠组的麻醉起效时间分别为(6.4±0.8)、(9.0±0.6)、(7.7±0.3)和(3.1±0.5)min,麻醉维持时间分 别为(32.2±3.7)、(40.1±6.5)、(43.4±3.9)和(30.6±3.7)min,术后苏醒时间依次为(25.2±3.7)、(13.6±6.4)、 (12.1±3.9)、(5.1±1.4)min。结论 采用2.5% 硫喷妥钠对实验家兔进行麻醉起效最快;1.0% 异丙酚麻醉时 间最长,适用于较长时间观察的动物实验;20.0% 乌拉坦麻醉维持时间长,术后死亡率高,适用于实验要求不高, 术后要处死动物的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