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应用正弦摆动、旋转与冷热刺激方法诱发豚鼠眼震,眼震电图记录得正弦摆动眼震,左右向对称,振幅2.8±0.4μV,频率3.2±0.3次/s;旋转试验记录了加、减速期与骤停时的眼震振幅与频率;分别用0、10、20、30、45℃的水作冷热刺激,获得相应眼震数据。前二者反映双侧半规管功能,但以一侧为主。冷热试验中发现豚鼠对冷水(尤以冰水)敏感。本文结果为开展豚鼠前庭功能与结构的实验研究工作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2.
眼震视图是一种记录、分析眼震结果的方法,通过检测前庭神经系统功能的状态,对前庭系疾病的诊断、定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年来眼震视图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分析综述,并对眼震视图未来的临床应用前景加以展望。  相似文献   

3.
以30名平均年龄23.8±4.5岁的正常人为受试者,观察其匀角加减速度视动模式诱发眼震电图参数特征,结果显示:SPV、FPV、NB和DP%,按x±2sD统计,其数值分别为35.2±10.60°/s、226.3±103.8°/s、64±8.2 bsats/30 s和5.1%±6.0%。实验结果证实:以匀角加减速度视动模式诱发眼震电图参数较为具体,为临床正确评定病人的前庭功能可提供更有价值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4.
飞行人员坐位头位性眼震电图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皇甫恩  张经伦 《医学争鸣》1998,19(6):695-697
探讨飞行人员坐位头位性眼震电图的特征。方法采用7种坐位头位诱发眼震,在闭眼条件下记录30s分析飞行人员水平性眼震204例。结果:(1)眼震发生率为38.73%;(2)20岁组明显低于30,40岁组;(3)坐位头位眼震与发生飞行错觉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
<正>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最早于1987年由Hachinski VC等[1]提出,以影像学上半卵圆中心区及双侧侧脑室周围白质的斑片状或弥漫性斑点状改变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目前研究表明,脑动脉硬化和广泛的脑血流低灌注是LA改变形成的主要病理机制[2]。临床上多数患者合并有前庭方面的症状,例如头晕、头昏沉感、不稳感,有些患者甚至以此为唯一表现。本研究通过视频眼震电图(video-  相似文献   

6.
眩晕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眼震电图是以眼震作为观察指标的一种客观的前庭功能检测方法。优势偏向是冷热试验和旋转试验结果的评价参数,其临床意义尚不明确,可见于前庭中枢或外周性病变,定位意义亦不肯定。故本文对近年来优势偏向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研究前庭性偏头痛(VM)患者位置性眼震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视频眼震图(VNG)记录的14例急性发作期VM患者和16例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SC BPPV)患者在Dix-Hallpike试验和滚转试验(Roll-test)诱发下位置性眼震的类型、强度、时问等参数.结果 VM患者于多种诱发体位时出现混合性的眼震成分,其眼震成分主要为下跳性、离地性及向地性成分的单个或多个组合.VM组和HSC-BPPV组眼震的潜伏期、持续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M组水平成分的眼震最大慢相角速度(SPVmax)为(11.4±2.3)°/s,低于HSC BPPV组[(56.8±9.4)°/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HSC-BPPV组相比,VM组达到SPVmax时所需的时间(tm)较长[(18.1±2.0) svs (5.9±1.1)s,P<0.001],其眼震变化速率较缓慢[(0.54±0.14)°/s2vs (7.21±1.79)°/s2,P<0.001].HSC-BPPV组的强弱侧眼震强度的不对称比高于V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结论 VM中异常的中枢整合机制可能引起紊乱的半规管旋转信息传递,导致变位试验时出现混合性眼震成分以及多种体位诱发的平坦型眼震.  相似文献   

8.
眩晕患者眼震电图描记法与姿势描记检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邓瑶珠  王锦玲  黄维国  邱建华 《医学争鸣》2001,22(19):1770-1773
目的 测定与分析眩晕患的前庭眼反射与前庭脊髓反射功能。方法 用眼震电图描记法(ENG)和姿势描记法(PSG)测定40例健康和82例眩晕患的眼震电图和姿势描记图及有关参数。结果 眩晕患ENG检查记录到13例自发性眼震,55例位置性眼震;半规管功能正常36例,减退27例,麻痹19例;视动中枢检查无异常。PSG检查正常人重心移动轨迹以中心型为主,眩晕患弥散型多见。健康与眩晕患各参数相比较,眩晕患轨迹长,面积大,速度快,差异显。结论 应用ENG和PSG可对前庭眼反射和前庭脊髓反射功能作定量分析,可靠性、客观性强,对眩晕症的鉴别诊断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眼震电图在先天性眼震病人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先天性眼震 (CN)病人的手术疗效进行定量评估。方法 应用眼震电图 (ENG)对 18例先天性眼震病人手术前后不同时期眼震各参数进行了观察和分析 ,以手术前后中间位和代偿位的眼震频率、幅度和速度为观察指标。结果  17例病人术后的眼震速度均有不同程度下降或消失 ,占 94.4%。与术前相比 ,中心位和代偿位均明显降低 (P <0 .0 5 )。 16例病人的幅度亦有不同程度下降和消失 ,占总数的88.9% ,术后中心位幅度明显低于术前 (P <0 .0 5 )。术后眼震频率在中心位也明显低于术前 (P <0 .0 5 )。 6例病人术后代偿位眼震频率、幅度和速度均消失 ,占总量的 33 .3 % ;1例病人术后中间位和代偿位的眼震频率、幅度和速度均为零。结论 眼震电图是对CN手术疗效进行客观评价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庭单温试验在眼震图中的应用。方法:选取门诊主诉眩晕的患者100例行眼震图检查。选取眼震高潮期10s的波形计算最大慢相速度(SPV),将CP单温及CP双温分别计算,采用stata软件,行x^2检验。结果:单温试验异常65例中,双温试验异常44例,正常21例,单温试验正常35例中,双温试验异常4例,正常31例。结论:当前庭单温正常时前庭双温亦正常,两者差别不显著;而当单温异常时,需要进行双温试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电动三维滚轮在评定前庭功能稳定性中的作用。方法 20名被试者分别接受转椅90 s和三维滚轮5 min的测试,而后依据症状和主诉对其前庭反应进行评级并对比两者通过率。结果被试者分别应用转椅90 s和三维滚轮5 min检测,二者前庭反应评级高度一致。结论电动三维滚轮可以用于前庭功能稳定性的评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庭电刺激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09年10月至2013年10月住院的血管性痴呆患者1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加用前庭电刺激。所有患者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8周进行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和Stroop色词测验(Stroop color-word test,SCWT)对认知功能进行评定,对比治疗前后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第4周、8周,MMSE、MoCA、SCWT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P<0.05),且治疗组各时点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庭电刺激能明显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该方法简单、有效、无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观察转椅旋转试验对急性周围性眩晕患者前庭眼动功能的评价作用。 方法选择急性周围性眩晕患者146例,分为双向旋转异常组18例、向左旋转异常组67例、向右旋转异常组61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在半暗室环境中,应用视频眼震图检测仪观察转椅旋转急停试验检测指标增益、时间常数、增益不对称比、时间常数不对称比的变化情况。 结果向左旋转时,向左旋转异常组和双向旋转异常组的增益和时间常数低于对照组,向右旋转异常组的时间常数低于对照组(P<0.01);向右旋转时,向右旋转异常组和双向旋转异常组增益和时间常数低于对照组(P<0.01)。向左旋转异常组向左旋转时增益和时间常数低于向右旋转时(P<0.01);向右旋转异常组向右旋转时增益低于向左旋转时(P<0.01)。向左旋转异常组和向右旋转异常组的增益不对称比和时间常数不对称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转椅右转增益、转椅增益不对称比是周围性眩晕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转椅旋转试验能够对急性周围性眩晕患者的前庭功能状态作出客观评价,可以提供前庭系统受损后的动态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147例SLE病人的心脏表现特点及其与抗dsDNA抗体间的关系。结果表明,SLE有心脏损害的占59%(87╱147)。血清中抗dsDNA抗体水平(25.10)显著高于无心脏损害的SLE病人(17.20),p<0.001。前者抗dsDNA抗体结合率>20%的占55%,后者占36%,P<0.05。我们推论,SLE病人半数以上有不同程度的心脏损害,免疫因素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糖尿病(DM)患者中自身抗体阳性率及其与胰岛B细胞功能及总体脂含量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98例DM患者血清中GADA,ICA及IAA,同时测定空腹血糖及胰岛素水平,计算HOMAB细胞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根据体重指数(BMI)及抗体进行分组。结果:GADA阳性率为32.7%,显著高于IC~及IAA阳性率。肥胖组HOMA—IR明显高于体重正常组。GADA阳性组中空腹胰岛素水平及BMI均显著低于抗体阴性组。结论:GADA是DM中阳性率最高且与胰岛功能密切相关的抗体,GADA阳性者其总体脂含量低于抗体阴性者。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塞 (AMI)后QT离散度 (QTd)的演变及其对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 测量 34例AMI后患者不同时期和伴室性心律失常时的QTd ,并与健康对照组 (90名 )相比。结果 AMI后患者的QTd在急性期 (72± 18ms)明显大于亚急性期 (5 8± 17ms,P <0 .0 1) ,亚急性期大于陈旧期 (49± 2 1ms,P <0 .0 1) ,均明显大于对照组 (36± 10ms,P <0 .0 1)。陈旧期内心功能Ⅰ级、Ⅱ级者的QTd(36± 14ms,41± 15ms)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Ⅲ~Ⅳ级者的QTd(6 6± 2 0ms)明显延长 (P <0 .0 1)。 9例AMI伴室速 /室颤 (VT/VF)者的QTd(91± 18ms)显著长于急性期不伴VT/VF者 (70± 14ms,P <0 .0 1)。结论 AMI后 0~ 3天QTd显著延长 ,随梗塞愈合渐趋正常 ,QTd显著延长是预示危重室性心律失常的不良之兆  相似文献   

17.
小儿肺炎时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与免疫功能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与免疫功能的关系。方法:对44名支气管肺炎急性期患儿血清SOD、MDA、免疫球蛋白(Ig)、E花环试验(ERFT)、淋巴细胞转化率(LCT)进行了测定。结果:该组患儿血清SOD活性与正常组比较明显下降,MDA显著上升,血清IgA、IgG、ERFT、LCT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血清IgA与SOD值呈直线正相关,与MDA值呈直线负相关。结论:肺炎急性期氧自由基不仅损伤肺组织,而且损伤免疫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低下。  相似文献   

18.
脑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神经功能缺损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对182例脑卒中患者进行评估。结果: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41.21%,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受损情况与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有关。结论:卒中后抑郁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间存在正相关性,与日常生活能力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