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郭海英  汪悦  丁炜 《河北中医》2006,28(12):946-948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痹痛灵颗粒对致炎C57BL小鼠血清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给正常C57BL小鼠灌胃痹痛灵颗粒7日,末次给药后1 h,右耳正反两面均匀涂抹巴豆油合剂致炎,4 h后摘眼球取血,制备血清,用ELISA法测定sICAM-1水平.结果 痹痛灵颗粒对C57BL小鼠血清sICAM-1的升高具有抑制作用,但仅痹痛灵颗粒大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痹痛灵颗粒抑制血清sICAM-1的升高,是其调节免疫功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调脂通脉颗粒对载脂蛋白E(ApoE)基因敲除小鼠血脂、动脉粥样斑块及黏附分子的影响。方法:6周龄雄性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血脂康组、调脂通脉颗粒低中高剂量组,C57BL/6小鼠作为对照组,每组8只,高脂饮食结合药物喂养12周,血清检测观察血脂变化,主动脉弓根部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HE)及马松(Masson)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变化,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sVCAM-1)表达。结果:血脂检测表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调脂通脉颗粒各组、血脂康组、模型组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模型组、调脂通脉颗粒低剂量组小鼠血清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升高(P<0.01);HE、Masson染色表明对照组主动脉内膜光滑未见粥样斑块形成;模型组主动脉内膜增厚伴易损斑块形成;血脂康组及调脂通脉颗粒高剂量组内膜增厚伴稳定斑块形成。ELISA法检测表明与正常组比较,调脂通脉颗粒各组、血脂康组、模型组小鼠血清sICAM-1、sVCAM-1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调脂通脉颗粒高剂量组小鼠血清sICAM-1、sVCAM-1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调脂通脉颗粒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清TG及sICAM-1、sVCAM-1水平,从而减缓AS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骨碎补外用对环磷酰胺致C57BL/6小鼠斑秃模型的影响。[方法]采用环磷酰胺腹腔注射建立C57BL/6小鼠斑秃模型,观察骨碎补外用对小鼠毛囊组织学变化和血清细胞间黏附蛋白(ICAM-1)、内皮细胞-白细胞黏附分子-1(ELAM-1)水平的影响。[结果]骨碎补外用能使实验性斑秃模型小鼠血清ICAM-1和ELAM-1水平降低,毛囊数增多(P<0.05或P<0.01)。[结论]骨碎补外用能够抑制毛囊进入退行期,对斑秃模型小鼠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痹痛灵颗粒含药血清对家兔关节软骨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痹痛灵颗粒对家兔关节软骨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方法:将痹痛灵颗粒按2ml/kg给予新西兰兔灌胃,连续3天,制备含药血清;取体外培养兔软骨细胞,设立不同浓度痹痛灵颗粒含药血清组及空白血清组、实验对照组、抗骨质增生胶囊含药血清组,观察各组对一氧化氮合酶(NOS)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结果:痹痛灵颗粒可显著提高SOD活性,且降低NOS活性。结论:痹痛灵颗粒能有效防治骨性关节炎,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血清NO表达,激活SOD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方女真丹颗粒镇痛抗炎作用。方法采用醋酸和热板致痛法观察复方女真丹颗粒的镇痛作用;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肿胀炎症模型观察复方女真丹颗粒的抗炎作用。结果复方女真丹颗粒1.0、0.5、0.25g/kg可明显减少醋酸所致疼痛模型小鼠的扭体次数(P<0.01,P<0.05)。1.0、0.5g/kg在给药后60min可明显提高热板致小鼠疼痛阈值(均P<0.05),0.25g/kg组则在给药后120min痛阈值明显提高(P<0.05)。复方女真丹颗粒1.0、0.5、0.25g/kg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1,P<0.05);复方女真丹颗粒1.8、0.9g/kg对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趾肿胀在致炎后4h开始出现抑制作用(P<0.01,P<0.05),6h作用最明显(P<0.01),阿司匹林0.2g/kg在致炎后2h开始出现抑制作用(P<0.05),4h和6h作用更明显(均P<0.01)。结论复方女真丹颗粒具有镇痛和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6.
张向颖  李红艳  任锋  李秀惠 《北京中医药》2019,38(3):220-223,封3
目的探讨中药组方清肠利肝方(QCLG)对D-氨基半乳糖/脂多糖(D-GalN/LPS)所致急性肝衰竭(ALF)小鼠肝细胞自噬的影响。方法将野生型健康C57BL/6雄性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ALF模型组、QCLG干预组和QCLG+自噬抑制剂3-MA干预组。ALF模型组:腹腔注射D-GalN/LPS建立ALF模型;QCLG干预组:D-GalN/LPS给药前3天给予QCLG灌胃,1次/日;QCLG+3-MA干预组:D-GalN/LPS给药前3天给予QCLG灌胃,1次/日,D-GalN/LPS给药前24 h尾静脉给予3-MA干预。各组于D-GalN/LPS给药6 h后收集小鼠肝脏组织和血清,检测小鼠血清ALT、AST,免疫印迹、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小鼠肝组织自噬水平;抑制自噬后观察各组小鼠死亡率和肝脏损伤。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LF模型组ALT、AST水平升高,自噬水平下降;QCLG干预组ALT、AST水平较ALF模型组显著降低,自噬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自噬后,QCLG的保护性作用被逆转,小鼠死亡率升高,肝脏损伤加重。结论 QCLG可促进D-GalN/LPS所致ALF小鼠肝细胞自噬水平,减轻肝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当归水煎液对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 A)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6~8周龄C57BL/6雄性小鼠,采用目内眦静脉注射Con A方法制备急性肝损伤小鼠致死模型,同时给予当归水煎液口服灌胃,观察小鼠生存率;制备急性肝损伤非致死模型,10 h后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并进行病理染色,3h、10 h后采用流式CBA(Cytometric Bead Array,CBA)方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水平,造模3 h后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肝脏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 NOS)mRNA表达水平,造模6 h后检测脾脏IFN-γ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Con A模型组比较,给予当归水煎液治疗后生存率显著升高,肝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血清ALT、AST水平降低。当归水煎液治疗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12、IL-6和IFN-γ降低,肝脏i NOS mRNA表达水平降低,但对脾脏IFN-γ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作用。结论:当归水煎液对Con A诱导急性肝损伤小鼠具有抗炎和保肝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成药》2021,(9)
目的探究天麻素对盲肠穿刺致小鼠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模型肺胀炎症及肺脏TLR4/ASK1信号的影响。方法通过盲肠穿刺手术在C57BL/6小鼠上建立脓毒症模型,将存活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天麻素250 mg/kg组、天麻素50 mg/kg组、天麻素10 mg/kg组,每组10只。分别于术后0、6、12、18、24 h,各组小鼠腹腔注射给药5次。末次给药1 h后,取小鼠血清、肺泡灌洗液和肺脏。ELISA测试盒检测血清及肺泡灌洗液中IL-1β、IL-6、及TNF-α水平,HE染色观察肺脏炎性浸润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肺脏中TLR4及p-ASK1的表达,蛋白印迹检测肺脏中TLR4、ASK1及p-ASK1的蛋白表达。结果对脓毒症小鼠,天麻素能降低血液及肺泡灌洗液中IL-1β、IL-6及TNF-α水平(P0.05,P0.01),减轻肺脏中的炎性浸润(P0.05),抑制肺脏中TLR4及p-ASK1的表达(P0.01)。结论天麻素能抑制盲肠穿刺致小鼠脓毒症模型的肺脏炎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ASK1信号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培土清心颗粒对半抗原诱导C57BL/6小鼠特应性皮炎模型脾脏Th1/Th2细胞的影响。方法:18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培土清心颗粒组,每组6只。模型组和培土清心颗粒组采用2,4-二硝基氟苯(DNFB)诱导C57BL/6小鼠建立特应性皮炎模型,从造模第1天开始,培土清心颗粒组小鼠按2.47 g/(kg·d)灌胃培土清心颗粒,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同等体积的蒸馏水灌胃,连续给药14天。观察小鼠皮损表现和皮肤组织病理切片情况,检测耳部肿胀度,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脾脏中Th1、Th2细胞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右耳厚度和Th2细胞显著升高,Th1/Th2显著降低,培土清心颗粒组小鼠右耳厚度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培土清心颗粒组小鼠右耳厚度和Th2细胞显著降低,Th1/Th2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空白组小鼠皮肤正常;模型组小鼠背部皮肤增厚、粗糙、红斑、脱屑、糜烂、结痂,皮肤组织病理表现为表皮角化不全、角化过度、海绵水肿、棘层增厚,真皮内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培土清心颗粒组小鼠背部皮肤轻度增厚、粗糙、淡红斑、少许脱屑、结痂,炎症程度较模型组减轻,皮肤组织病理表现为表皮轻度角化不全、角化过度、海绵水肿,棘层轻度增厚,真皮内少量淋巴细胞浸润。结论:C57BL/6小鼠特应性皮炎样模型存在以Th2细胞升高为主的Th1/Th2失衡,培土清心颗粒可降低该模型小鼠脾脏Th2细胞的表达,提示调节Th1/Th2失衡是培土清心颗粒抗炎作用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苦豆子总碱(total alkaloid of Sophora alopecuroides,TASA)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ulfate sodium,DSS)致急性期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作用及对血清IL-1β,IL-4水平的影响.方法:C57BL/C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总碱高、中、低剂量组、柳氮磺吡啶组.5%DSS水溶液自由饮用8 d以产生小鼠急性期UC模型同时灌服相应药物.观察小鼠一般活动状态及大便性状、潜血便血情况,结肠大体形态学及组织病理学改变,进行疾病活动指数评分(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L-1β,IL-4的水平.结果:苦豆子总碱能显著改善DSS致结肠炎小鼠的一般状态,减轻其结肠组织病理学损伤.模型组小鼠结肠黏膜DAI比正常组明显增高(P<0.01).而各给药组较模型组DAI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IL-1β与模型组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1),而IL-4在数值上与模型组相比有所升高,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ASA对UC小鼠急性期损伤的大肠黏膜有明显的修复作用,可能通过抑制肠道免疫反应,减少促炎因子的过度表达,调节促炎因子与抗炎因子间的平衡而发挥其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御脂冲剂对高血脂症 (HLP)患者气滞血瘀、痰浊内阻证的疗效和对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 1(sICAM - 1)和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 - 1(sVCAM - 1)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 5 8例HLP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给予御脂冲剂 ,对照组给予地奥脂必妥片 ,疗程均为 2周。 2组分别于疗前、疗中、疗后测症状积分、血脂 ,sICAM - 1和sVCAM - 1设正常组对照 ,于用药前后检测。结果 治疗 2个月后 ,治疗组症状积分较疗前显著降低 ,有强于对照组趋势 ;治疗组总胆固醇 (TC)、三酰甘油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分别降低了2 6 4 0 % ,19.73% ,33.79%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升高了 16 .4 7% ,且起效快于对照组 ;原发性HLP患者sICAM - 1及sVCAM - 1增高 ,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 ,治疗组显著降低sICAM - 1,sVCAM - 1含量 ,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御脂冲剂治疗HLP安全有效 ,除调血脂外 ,还有血管保护和抗动脉粥样硬化 (AS)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sVCAM-1)水平的变化,并探讨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8例活动性AS患者与20名健康对照者的血清。结果68例患者血清中sICAM-1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各中医证型与健康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水平趋势为肾虚督寒证>邪及肝肺证>邪痹肢节证,但各证型组间无显著性差异。sVCAM-1表达与健康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仅邪及肝肺证与健康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与肾虚督寒证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ICAM-1、sVCAM-1可能参与了AS病变过程,与中医的辨证分型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它们的血清变化水平可作为AS中医辨证分型的辅助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和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 63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糖尿病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34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杏叶片,疗程均为2个月,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ICAM-1、sVCAM-1水平,同时观察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空腹血糖(FPG)、血肌酐(SCr)、血脂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ICAM-1、sVCAM-1水平下降(P〈0.05或P〈0.01),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P〈0.01)。治疗组治疗后UAER明显降低,SCr、血脂水平改善(P〈0.05或P〈0.01):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可通过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sICAM-1、sVCAM-1水平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血栓心脉宁对高脂血症患者粘附分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血栓心脉宁对高脂血症患者血清可溶性粘附分子含量的影响。方法 :高脂血症患者 32例使用血栓心脉宁治疗 12周 ,观察治疗前后血清可溶性内皮细胞白细胞粘附分子 (sELAM)、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 1(sICAM 1)、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 1(sVCAM 1)水平 ,及血清白细胞介素 Iβ(IL Iβ)、肿瘤坏死因子 (TNF)浓度的变化。结果 ,治疗8周后 ,高脂血症患者血清sELAM、sICAM 1水平显著下降 (P <0 0 1) ,sVCAM 1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sELAM、sICAM 1水平均与血清总胆固醇呈正相关 (P <0 0 0 5及P <0 0 1) ,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 (P <0 0 1) ,血清IL Iβ含量下降 (P <0 0 0 5及P <0 0 1) ,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 (P <0 0 1) ,血清IL Iβ含量下降 (P <0 0 5 ) ,血清TNF无明显变化 (P >0 0 5 )。结论 :血栓心脉宁可降低高脂血症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PBMs)转化为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活性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变化及银杏叶提取物(Gingko biloba extract,(jBE)对清道夫受体活性的影响,探讨炎性因子水平与清道夫受体活性关系及GBE稳定粥样硬化斑块的可能机制、方法97例血脂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分为稳定性心绞痛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急性心肌梗死组,29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测定所有观察对象血清C反应蛋白(C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sVCAM-1)水平;并在体外分离培养PBMs转化为巨噬细胞,观察GBE对其表达清道夫受体的影响.结果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活性及血清CRP、slCAM-1、sVCAM-1水平,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稳定性心绞痛组>对照组、GBE能下调冠心病患者PBMs源性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活性.结论冠心病患者PBMs源性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活性与CRP、sICAM-1、sVCAM-1呈正相关,PBMs源性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活性可作为易损斑块活动程度的监测指标;GBE可抑制冠心病患者血PBMs源性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活性。  相似文献   

16.
头穴透刺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sICAM-1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不同方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的影响。方法采用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ABC-ELISA)。结果与结论头穴透刺针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异常升高的sICAM-1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其疗效优于单纯西药组,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7.
张力平衡针法对脑梗死患者血清IL-1和sICAM-1、sVCAM-1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章薇  刘智  娄必丹 《中国针灸》2005,25(3):214-216
目的探讨张力平衡针法对脑梗死患者(RCI)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RCI患者82例,采用张力平衡针法与传统针法进行对照,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血清IL-1和sICAM-1、sVCAM-1含量的变化.结果RCI患者IL-1及sICAM-1、sVCAM-1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且sICAM-1、sVCAM-1均与IL-1呈正相关(r=0.743,P<0.001;r=0.862,P<0.001).两组对3项指标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张力平衡针法组优于传统针刺组(P<0.01).结论张力平衡针法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可能与降低IL-1及sICAM-1、sVCAM-1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傅志慧  王娜  丁有钦 《中国中医急症》2008,17(2):188-189,192
目的观察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P-选择素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在不同中医证型中的变化及脉络宁注射液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60例辨证分型为中风痰瘀阻型、痰热腑实型、风痰火亢型的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脉络宁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测定sICAM-1及P-选择素的表达水平。结果患者血清炎症因子均高水平表达,治疗后两组炎症指标CRP、P-选择素、sICAM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增高与缺血性中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脉络宁注射液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在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治疗中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张力平衡针法对脑梗死患者(RCI)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和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RCI患者82例,采用张力平衡针法与传统针法进行对照,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患者血清IL-1和sICAM-1、sVCAM-1含量的变化。结果:RCI患者IL-1及sICAM-1、sVCAM-1的水平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且sICAM-1、sVCAM-1均与IL-1呈正相关(r=0.743,P<0.001;r=0.862,P<0.001)。两组对3项指标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张力平衡针法组优于传统针刺组(P<0.01)。结论:张力平衡针法改善神经功能的作用可能与降低IL-1及sICAM-1、sVCAM-1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真武汤加减对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细胞黏附分子表达及对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7年1月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接受真武汤加减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均持续1个月。比较2组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心脏结构参数、心功能参数。结果:治疗前,2组血清sICAM-1水平,超声心脏结构参数、心功能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血清中sICAM-1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脏结构参数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功能参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真武汤加减联合西医治疗,可有效抑制心肾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黏附分子表达,优化心脏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