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球侧麻醉在眼科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将多年的传统球后麻醉方法改为球侧注射麻醉药物。方法:采用球后注射的位置,但为避免其它意外,且利用弥散作用,进针较浅。结果:在192例各种手术中观察,临床疗效很好。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患者易于接受,从而减少了损伤正常组织的危险性,值得继续使用。  相似文献   

2.
我院2000-2004年行抗青光眼手术中,先后遇到4例球后麻醉后光感消失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张万红 《中原医刊》2004,31(10):3-4
目的:探讨表面麻醉下晚期青光眼病人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对29例36眼晚期青光眼患者采用0.5%丙美卡因滴眼液表面麻醉下施行抗青光眼手术.评价麻醉效果、结果:达到Ⅰ级-Ⅱ级麻醉效果33眼(91.67%),顺利完成手术;Ⅲ级麻醉效果3眼(8.33%),追加球周麻醉,患者痛感明显减轻而顺利完成手术。所有患者均未发生术中并发症及麻醉并发症。结论:表面麻醉用于晚期青光眼病人手术中.减少了球后麻醉的并发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表面麻醉与球后阻滞麻醉对小梁切除术的影响。方法:选取30~70岁无手术禁忌证的各种类型青光眼患者126例(152眼),A组用球后阻滞麻醉完成小梁切除术64例(76眼)。B组用表面麻醉完成小梁切除术62例(76眼)。结果:A组在麻醉时发生1例球后出血,28例瞳孔散大,B组没有发生麻醉并发症,两种麻醉方法对小梁切除术在麻醉效果、手术时间、术后眼压及视力等方面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麻醉并发症方面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表面麻醉操作简单,安全性高,不会发生麻醉并发症,它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142例白内障手术的前瞻性、随机化、双盲法研究中,71例接受球后麻醉,71例接受眼周麻醉,每例病人麻醉药注射容量均为5ml。手术医生通过对麻醉及运动消失的估计发现,这两种方法无明显不同,两组的麻醉效果相似。接受球后注射的病人中有18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眼周麻醉组无严重并发症,但眼周组中球结膜水肿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6.
7.
在142例白内障手术的前瞻性、随机化、双盲法研究中,71例接受球后麻醉,71例接受眼周麻醉,每例病人麻醉药注射容量均为5ml。手术医生通过对麻醉及运动消失的估计发现,这两种方法无明显不同,两组的麻醉效果相似。接受球后注射的病人中有18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眼周麻醉组无严重并发症,但眼周组中球结膜水肿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8.
9.
10.
目的 探讨经球结膜下球后麻醉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303只眼均采用了经球结膜下球后麻醉的方法。结果 所有303只眼注射麻药1分钟后均达到止痛效果,无须眼球加压按摩,术中未做追加用药,术眼安静,无疼痛感,眼球制动(除个别有轻微眼球转动,不影响继续手术操作),眼压维持正常,手术较安全。结论 经球结膜下球后麻醉操作简单,安全性好,副作用小,麻醉显效快速,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张秀萍   《中国医学工程》2012,(12):30+33-30,33
目的探讨宫颈局麻与静脉麻醉在人流术中的疗效。方法选择宫内妊娠6.5-10W要求终止妊娠的妇女350例,随机分为二组,A组为宫颈局部注射利多卡因人流术172例;B组为静脉注射异丙酚人流术182例,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镇痛效果、手术时间、人流综合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显著。结论宫颈局麻人流术适合基层医院开展,静脉麻醉人流术在基层医院中谨慎开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与插管全麻用于腹腔镜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90例ASAⅠ~Ⅱ级、均无心肺疾病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组(Ⅰ组)、腰硬联合组(Ⅱ组)、插管全麻组(Ⅲ组),记录各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手术开始后/气腹后10min、30min、60min和手术结束/放气后10min平均动脉压、心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及不良反应等。结果3组患者气腹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及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较麻醉前均有所变化,全麻组较麻醉前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硬膜外组和腰硬联合组较气腹前变化显著(P<0.05),且硬膜外组平均动脉压变化较腰硬联合组更明显(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均可满足妇科腹腔镜手术需要,但插管全麻患者生命体征更平稳、不良反应更少,更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球周麻醉和单纯表面麻醉(加结膜下浸润麻醉)在行小梁切除术的青光眼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接受青光眼小梁切除术治疗的74例(80眼)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将入选者分成观察组(单纯表面麻醉加结膜下浸润麻醉,46眼)和对照组(球周麻醉,34眼)。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麻醉效果、术前术后的视野、视力及眼压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整体麻醉效果、术前术后的视野、视力及眼压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眼压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眼压控制情况良好。观察组术后无球结膜水肿及眼睑皮下出血症状。结论:青光眼患者在单纯表面麻醉(加结膜下浸润麻醉)下接受小梁切除术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球结膜下麻醉在抗青光眼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安全性和麻醉效果。方法 对65例110眼青光眼手术用2%利多卡因球结膜下浸澜麻醉,并与同期在球后麻醉下行滤过性青光眼手术的55例96眼对比。分析其麻醉效果及需注意的技巧。结果 球结膜下麻醉用于青光眼手术,麻醉镇痛效果良好,患者合作良好,简化了麻醉和手术步骤,缩短了手术时间并能避免球后麻醉的并发症。结论 球结膜下麻醉对于抗青光眼手术是一种有效、安全、快捷、并发症少的麻醉选择,并且容易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黄河  杨天德  陶军  吴悦维  李洪  李永旺 《重庆医学》2004,33(11):1634-1635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麻醉管理和麻醉治疗.方法对26例并发ARDS的手术病人的麻醉进行回顾,分析其术中血气、PaO2/FiO2的变化.结果本组所有ARDS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术中死亡.其中3例在机械通气期间出现过呼酸,2例出现肺气压伤.结论运用整体的观念治疗ARDS,正确使用呼气末正压通气法及容许性高碳酸血症通气治疗是术中治疗ARDS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表面麻醉行小梁切除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130例、188眼经1%丁卡因表面麻醉后行小梁切除术。结果:188眼中156眼单纯采用1%丁卡因表面麻醉行小梁切除术,32眼需联合球结膜下注射2%利多卡因浸润麻醉完成手术,无1例由麻醉引起的严重并发症。结论:1%丁卡因表面麻醉行小梁切除术,必要时联合球结膜下浸润麻醉,具有足够的镇痛效果且无严重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7.
祁涛  高立  许文彬 《西部医学》2012,24(8):1567-1568
目的观察表面麻醉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00例符合手术要求的白内障患者行表面麻醉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观察其术后视力恢复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1天,裸眼视力〈0.05者30眼,占7.5%;0.05~0.3者124眼,占31%;≥0.3者246眼,占61.5%;术后1周复查视力,〈0.05者16眼,占4%;0.05~0.3者60眼,占15%;≥0.3者324眼,占81%;术中及术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很低。结论表面麻醉下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麻醉效果良好,能最大限度减少并发症,视力恢复快,患者易接受;适宜于我国大规模复明行动及基层医院开展的以白内障为主的防盲治盲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表麻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可行性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方法:随机选择手术病例共115例117只眼进行表麻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但除外儿童、复杂白内障及不合作者,观察麻醉效果、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前术后视力对照等。结果:117只眼表麻成功率97.4%,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视力、Phaco参数等均与常规麻醉无大差异。结论:表麻是白内障手术一大进步,其优点是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全身麻醉手术中知晓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1年12月来我院择期予以手术的185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予以全身麻醉,记录术中知晓发生的详细情况,对其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本组1856例患者共15例发生术中知晓,发生率为0.81%。术中知晓发生时期以维持期最多。占86.67%。不同科室中以妇科术中知晓发生率最高为2.03%,其次为耳鼻咽喉科为0.63%,再次为泌尿外科为0.54%。性别、年龄、是否使用阿片类镇痛剂、是否气管插管方式是影响术中知晓发生的危险因素,是否术前用药则是其保护因素。结论术中知晓好发于维持期,在多种择期手术者散发。为降低术巾知晓的发生率应注意女性患者,术前应充分用药,避免使用阿片类镇痛剂、行气管捕管。  相似文献   

20.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应用于胸科手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道灵  贾桂芳 《吉林医学》2010,31(15):2161-2162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与单纯全身麻醉用于胸科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72例胸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n=36)和对照组(B组n=36)。A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的方法,B组仅用全身麻醉。结果:A组整个麻醉过程中HR、Bp稳定,术中全身麻醉用量小,拔管及时,患者苏醒快,且便于术后硬膜外腔镇痛。结论:联合麻醉能有效减轻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循环稳定,麻醉平稳,全身麻醉用药量少,术毕清醒快、拔管早、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