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倾芝娟 《当代医学》2014,(33):26-27
目的:观察胰岛素静脉微量泵入对治疗应激性高血糖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兰州石化总医院重症医学科中应激性高血糖患者129例,随机分为胰岛素静脉微量泵入组和胰岛素间断皮下注射组,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胰岛素微量泵静脉泵入组在血糖达标时间、平均胰岛素总用量、低血糖发生率、院内感染发生率、脓毒症发生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病死率等方面均低于胰岛素间断皮下注射组(P<0.05)。结论应用微量注射泵静脉持续泵入胰岛素,对应激性高血糖进行适当血糖控制的治疗方式,可平稳有效地控制血糖,纠正代谢紊乱,明显改善了急危重症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控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应激性高血糖(SHG)的差异,以探讨更有效的控制血糖的方法。方法将46例重型颅脑损伤后出现应激性高血糖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A组)22例,采用微量泵连续静脉输注胰岛素治疗;对照组(B组)24例,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比较A、B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情况、治疗后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平均血糖A组(8.1±1.33)mmol/L,B组(11.2±2.45)mmol/L;治疗期间血糖波动最大差值的平均值A组(3.3±2.51)mmol/L,B组(5.9±2.34)mmol/L;治疗后血糖达标天数A组(4.10±1.12)d;B组(8.63±3.41)d;每位患者平均每日胰岛素用量A组(31.6±3.6)IU,B组(47.3±3.9)IU;发生低血糖A组1例;B组5例。两组患者治疗后结果显示A组效果均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使用微量泵连续静脉输注胰岛素更适合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应激性高血糖的治疗,可有效地控制高血糖,减少血糖波动,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泵治疗重型颅脑损伤高血糖反应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胰岛素泵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高血糖反应和预后影响.方法 测定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的血糖,分成胰岛素泵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胰岛素治疗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在2个月后的疗效.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水平显著升高;治疗组患者在胰岛素用量,血糖达到理想控制时间,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预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血糖水平是判断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和估计患者的预后的重要指标,胰岛素泵治疗是控制严重颅脑外伤后高血糖反应安全有效的措施,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泵入普通胰岛素控制危重患者的血糖水平的效果.方法 将2007年8月-2010年12月期间120例重症高血糖患者按入院时间序号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泵入胰岛素;对照组:传统小剂量持续静脉滴注胰岛素.结果 微量泵治疗组控制高血糖达标时间、理想血糖平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等,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微量注射泵持续静脉泵入胰岛素可有效地控制危重患者的血糖,并持续稳定在所需范围内,是一种控制危重患者血糖更快、更安全的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在脓毒症并发高血糖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脓毒症并发高血糖患者56例,随机分为2组: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组(CSII组)和胰岛素生理盐水微量注射泵静脉持续注射组(对照组),每组各28例。分别观察血糖水平、机械通气时间、监护时间、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CSII组和对照组应用胰岛素后血糖均明显下降,但CSII组血糖控制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CSII组未发生低血糖,机械通气时间和监护时间缩短(P<0.05),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CSII控制脓毒症高血糖患者与传统静脉胰岛素注射方法相比,血糖控制平稳,低血糖发生率低,机械通气时间和监护时间明显缩短,MODS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6.
黄建嫦  马珊 《吉林医学》2010,31(19):3150-3151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强化胰岛素治疗,静脉滴注胰岛素将血糖控制在4.4~6.1 mmol/L之间;对照组30例不接受胰岛素治疗,其他治疗措施两组基本相同。两组均进行积极的护理。结果:治疗组GCS提高3分以上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预后良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在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效果明显。护理要密切观察病情,动态监测血糖,正确使用胰岛素,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医护密切合作,可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real-time 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 system,RT-CGMS)对伴有应激性高血糖的危重颅脑外伤患者血糖控制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选择伴应激性血糖升高的重症监护病房(ICU)危重颅脑外伤患者1 17例,采用随机分层方法分为RT-CGMS组59例和普通血糖仪指尖血糖监测组(GM组)58例,两组均佩戴RT-CGMS 72 h(GM组盲法),比较两组血糖变异、低血糖发生率、ICU入住时间以及30 d死亡率差异.结果:RT-CGMS组血糖变异、低血糖发生率、ICU入住时间及死亡率明显低于GM组(P均<0.05).结论:RT-CGMS较指尖血糖监测指导胰岛素治疗更有助于平稳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不良事件,通过优化血糖控制,减少ICU人住时间,降低应激性血糖升高的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胰岛素泵控制危重伴应激性高血糖的疗效及护理措施。方法将112例危重伴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泵(CSII)组和每日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DII)组,每组56例。两组分别采用CSII和MDII治疗,同时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使血糖维持在6.1~8.3mmol/L。结果两组血糖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达标后血糖水平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高度显著性(P<0.01),CSII组优于MDII组。CSII组低血糖发生率和病死率也明显低于MDII组(P<0.01)。结论对危重伴应激性高血糖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并进行动态血糖监测,能有效控制高血糖,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的护理干预方法及预后观察。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人,对照组采用常规控制血糖,观察组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做好基础护理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良好率78.3%,对照组36.7%,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使用胰岛素天数、院内感染率及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重度颅脑损伤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中采用护理干预方法对其预后非常重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学科血糖管理方案在颅脑损伤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84例颅脑损伤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进行研究。将上述84例患者按照护理干预方法分组,将其中使用常规护理方法的40例患者设为常规组,使用多学科血糖管理方案干预的44例患者设为多学科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糖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 PG)]、血糖达标率、临床指标[胰岛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感染率]。结果 干预后多学科组患者Hb A1c、FPG、2h PG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多学科组患者血糖达标率为70.53%高于常规组患者血糖达标率40.53%(P<0.05);多学科组患者胰岛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感染率均低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 多学科血糖管理方案在颅脑损伤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有效控制血糖并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1.
张丹丹 《吉林医学》2012,33(35):7658-7659
目的:观察微量泵持续泵入短效胰岛素在急性脑卒中患者高血糖时的疗效观察。方法:采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泵入普通胰岛素或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的方法控制血糖,记录两组血糖控制情况、血糖达标时间以及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情况。结果:微量泵组及胰岛素泵组均在较短时间内将血糖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且低血糖发生率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在高血糖时采用微量泵泵入普通胰岛素控制血糖是一种有效、经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不同时机皮下注射速效胰岛素类似物对高血糖危象患者血糖水平、MCP-1等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开滦总医院2017年3月至2018年11月89例高血糖危象患者应用微量泵持续注射胰岛素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停止微量泵注射胰岛素后皮下注射胰岛素类似物)和对照组(n=44,在停止微量泵注射胰岛...  相似文献   

13.
微量注射泵连续小剂量静脉注射胰岛素治疗应激高血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微量注射泵连续小剂量静脉注射胰岛素治疗应激高血糖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0例应激高血糖的危重患者应用微量注射泵小剂量连续静脉注射胰岛素治疗,并与50例传统方法治疗的危重患者作比较.结果治疗组在控制时间、入液量方面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意义(P<0.01).结论应用微量注射泵小剂量连续静脉注射胰岛素可有效地控制应激高血糖.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强化治疗和血糖控制对改善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组织代谢和神经系统预后的意义.方法46例发生应激性高血糖(血糖超过9 mmol/L)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配对后随机分为胰岛素强化治疗组和对照组,血糖分别控制在4~6 mmol/L和<11 mmol/L.硬膜外置管动态监测颅内压(ICP)变化,于入院后1周内每日检测脑脊液乳酸浓度和pH值,并行哥拉斯格(GCS)评分评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强化治疗显著降低了恢复期脑脊液乳酸浓度和水肿高峰期颅内压峰值,治疗组GCS评分高于对照组,胰岛素治疗并缩短了ICU监护天数和总住院时间.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改善脑外伤后脑脊液乳酸代谢,降低水肿高峰期颅内压,为神经组织细胞恢复提供稳定微环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应激激素和血糖水平变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测定106例非糖尿病老年(≥60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入院即刻血糖水平,以随机血糖≥7.8 mmol/L为应激性高血糖,分为非应激性高血糖组(63例)和应激性高血糖组(43例),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资料和皮质醇、生长激素、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及发病30 d内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及因心血管疾病死亡情况.结果 应激性高血糖的发生率为40.6%.应激性高血糖组的随机血糖、皮质醇、生长激素、胰高血糖素、ACTH水平均显著高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P值均<0.01),胰岛素水平显著低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P<0.01).应激性高血糖组的心力衰竭、再发心肌梗死、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及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构成比均显著高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P值均<0.05).应激性高血糖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为0.488 4±0.073 7.显著低于非应激性高血糖组的0.540 5±0.062 4(P<0.05).结论 入院血糖和应激激素异常增高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30 d内的预后较差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患者急性期空腹血糖(FBG)、血清糖化白蛋白(GA)和乳酸脱氢酶(LDH)联合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60例急性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入院时Glasgow昏迷评分、FBG和血清GA检测情况及Glasgow预后评分进行资料分组,比较不同分组情况下各组FBG和LDH水平,分析不同血糖水平患者的预后不良发生率,以及FBG和LDH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组患者LDH水平明显高于轻型和中型损伤组(P<0.01,P<0.05);高血糖组患者LDH水平显著高于正常FBG组(P<0.01,P<0.05);预后差与死亡组患者FBG、LDH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1,P<0.05);糖尿病性高血糖组预后不良的发生率最高(P<0.01).结论 血糖、LDH既能作为判断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指标,又能对评估预后及治疗起指导作用;血清GA的检测可作为鉴别脑外伤患者应激性与糖尿病性血糖增高的重要依据,有利于指导降糖及综合治疗措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血糖控制水平与ICU危重症应激性高血糖患者血清脂联素表达的关系。方法:伴有应激性高血糖的60例ICU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目标血糖8.1~11.1mmol/L),胰岛素常规治疗组(目标血糖6.1~8.1mmol/L)和胰岛素强化治疗组(目标血糖4.1~6.1mmol/L)。入选后第1、4、7天检测外周血血清脂联素水平的变化。结果:实验第1天,各组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较正常水平均明显下降,血清脂联素与空腹血糖水平呈负相关。但三组间血清脂联素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第7天,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胰岛素常规治疗组和强化治疗组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上升趋势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胰岛素常规治疗组和强化治疗组间比较血清脂联素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积极控制危重症患者合并的应激性高血糖有利于增加血清脂联素水平的表达,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8.
陈锁胜  杨锐 《当代医学》2011,17(28):39-40
目的观察胰岛素泵治疗危重患者应激性高血糖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62例在急诊科就诊的非糖尿病应激性高血糖危重病患者,分为治疗组32例(胰岛素泵治疗)和对照组30例(静脉或皮下胰岛素常规治疗),设定血糖控制目标为7~10mmol/L。比较两组之间的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住院时间、低血糖发生率、病死率。结果胰岛素泵治疗组中患者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平均日用量、住院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较对照组较少,病死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急诊科危重患者应激性高血糖可以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胰岛素平均日用量等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颅脑外伤应激性血糖水平与患者病情转归的关系.方法 对87例颅脑外伤患者应激性血糖水平与病情转归的关系进行回顾性研究,病情严重程度按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分组,测定患者入院后次日晨或手术前的空腹血糖浓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血糖水平与GCS评分有很大的关联,GCS(13~15分)组的血糖浓度为5.7±2.5 mmol/L,预后全部恢复良好;GCS(8~12分)组的血糖浓度为7.6±3.mmol/L,其预后恢复良好者有25例,植物生存者6例,死亡5例;GCS(≤7分)组的血糖浓度为10.1±3.6 mmol/L,其预后植物生存者5例,死亡10例;GCS评分越低血糖水平越高(P<0.05),其病情转归越差.结论 颅脑外伤应激性血糖水平与病情转归有着明显的关系,血糖越高,病情转归越差.  相似文献   

20.
应激性高血糖控制水平与转归的相关性分析(附75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应激性高血糖控制水平与病情转归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血糖控制水平将75例应激性高血糖患者分为血糖控制良好组(A组);血糖控制一般组(B组);血糖控制极差组(C组),以并发严重感染、多器官功能不全、病死率作为各组间预后评定标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A组均好于B组与C组(P<0.017~P<0.010);B组与C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良好控制应激性高血糖能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