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跟痛症是指各种慢性疾患引起的足跟部跖侧疼痛。常见的病因有足跟脂肪垫炎或萎缩、跖筋膜炎、跟骨结节滑囊炎、跟骨骨刺等。通过跖腱膜牵拉、跟骨结节处的损伤、慢性炎症、骨质增生而引起足跟部疼痛。山西省阳泉煤业集团采用局部药物注射保守冶疗跟痛症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药外用治疗跟痛症8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外用治疗跟痛症89例王洪震连云港市第三人民医院(222001)关键词中药外治法跟痛症中图分类号R274.39跟痛症是指足跟部疼痛为主症的一种症候群,尤其是跟骨跖面着力点疼痛为主,临床上多见,且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笔者自1994年至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跟痛症的临床特征与手术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 分析46例患者的临床特征.46例患者接受骨赘切除、跖腱膜止点部分切断、滑囊切除手术,观察跖腱膜与足纵弓及跖趾关节的关系,术后以跟痛症状缓解及患足行走功能情况为评价指标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本组4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行走困难,多具有起步痛的特点,以晨起负重时特别明显.主要是足跟底部疼痛,常于劳累后出现.疼痛呈持续性,足跟着地时加重疼痛.20例患者表现有夜间痛、休息痛,足跟部有明显压痛点;跟骨底面有局限性压痛.严重者足跟软组织可发红及肿胀,压痛范围扩大.9例有骨刺者无症状,11例有症状者无骨刺,26例患者既有症状也有骨刺.骨刺大小与临床表现不成比例.32例患者有跟骨骨质疏松.本组46例患者随访6月~42月,平均随访(13.2±2.1)月,40例疼痛完全消失,行走无影响.46例患者中优30例,良10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6.96%.结论 跖腱膜长期受到牵拉刺激,形成滑囊炎,久之骨赘形成是导致跟痛症的重要原因,手术切除滑囊及骨赘治疗对跟痛症的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跟痛洗方配合推拿治疗跟痛症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福余 《河北医学》2000,6(10):949-950
跟痛症又称足跟痛 ,是跟骨底面局限性疼痛 ,常伴有跟骨结节部的前缘骨刺 ,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笔者通过近二年的临床实践 ,自拟跟痛洗方外用薰洗结合推拿手法治疗跟痛症 ,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从 1998年起 ,笔者治疗总结了 36例门诊跟痛症患者 ,其中男性 15例 ,女性 2 1例 ;年龄最大者 6 8岁 ,最小者 52岁 ,平均年龄 59岁 ;病程最短 1月 ,最长为2年。按西医病种分类统计为跟下滑囊炎 12例 ,跟骨下脂肪炎 7例 ,跖筋膜炎 17例 ,其中 X线片示有跟骨骨刺 2 1例。2 诊断依据2 .1 多为中老年人 ,起病较缓 ,病史数月或数年 …  相似文献   

5.
小针刀微创技术在跟痛症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李锋 《微创医学》2007,2(4):346-347
跟痛症是指跟骨结节周围慢性劳损所引起的疼痛,常伴有跟骨结节部骨刺,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临床表现为足跟部疼痛,晨起较重,行走片刻后减轻,但行走过久疼痛又加重。目前在治疗上主要有口服药物、按摩治疗、物理疗法等。本文运用小针刀微创治疗技术对86例伴有跟骨刺的跟痛症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跟痛症是骨科门诊常见病、多发病。跟痛症的治疗通常采用保守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理疗、皮质类固醇封闭、应用足跟垫和矫形器等。约15%的患者在采取上述措施后疼痛症状仍不能缓解,本方法采用局麻下经皮钻孔减压术治疗顽固性跟痛症33例,疗效确切,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来源于我院2004年1月-2007年8月门诊就诊患者,共46例,其中男21例,女25例,年龄32-75岁。多数患者为单侧跟骨疼痛,5例为双侧跟骨疼痛,疼痛病史最短3年,最长7年。  相似文献   

7.
在基层门诊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跟痛症的病例,男女均有发病,年龄从17~60岁不等。其临床表现:足跟底部疼痛,走动后可好转,晨起或休息后再开始走动则疼痛加剧,有的晨起后要一两小时的预备活动后才能走路。患足足弓加深,足部伸平时跖长韧带和跖腱膜在足弓处可触及,跟骨结节处压痛明显。X线片示:跟骨侧位像见跟骨结节处骨刺形成。传统采用醋酸氢化可的松作局部封闭,但疗效欠佳,跟神经切除术创伤较大,患者难以接受。我院采用小针刀闭合式手术治疗法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跟痛症又叫"足跟痛",也有人称之为足底筋膜炎,为疼痛科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和睡眠,因其拍片时跟骨结节前缘伴有骨刺样增生,故又名"跟骨骨刺"。我院骨科门诊应用针刀治疗跟痛症患者10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骨科门诊跟痛症患者100例,其中男38例,女62例,年龄41~77岁,平均64岁;病程半个月~2年,平  相似文献   

9.
跟痛症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之,目前虽然治疗方法较多,但效果多不满意。笔者自1987-12~1992-05,采用跟骨内封闭法.对56例68足跟痛症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中老年跟痛症是骨科常见病,我们采用跟骨减压结合痛点封闭治疗15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自1993年5月至1996年8月共收治跟痛症患者300例,多无外伤病史,渐起跟部跖面行走痛,不受压时痛轻,大多有压痛,跟部跖侧皮肤无红肿,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96例冲击波治疗跟痛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选择2009年10月至2012年4月在大庆油田总医院疼痛外科应用冲击波治疗跟痛症患者98例,除1例脑出血死亡和1例失访未选入统计,余下96例患者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在96例患者中,治愈39例,显效28例,好转23例,无效6例;其中2例治疗初期疼痛加重,3 d后自行缓解,3例并发症发生,无加重病例;治愈率40.63%,有效率93.75%。结论积极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冲击波治疗跟痛症过程中患者的恐惧心理,能够提高患者治疗中的耐受性,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12.
跟痛症俗称足跟痛。为跟骨跖面多种组织慢性损伤所致.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其临床表现为足跟跖面疼痛,步行或站立时加重.局部无红肿.跟骨跖面内侧有一局限性压痛点,部分患者X线侧位片可见跟骨底面结节前缘有大小不等的骨刺。西医治疗多用痛点注射醋酸氢化可的松,配合鞋内放置橡皮或海绵足跟垫.这虽有一定疗效,但不甚理想。近几年来,笔者运用棍棒按摩法配合三粒散外治本症,收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跟痛症系跟骨皮下滑囊炎、跟骨骨刺、蹠筋膜炎、跟骨脂肪垫劳损等症的统称。表现为跟部疼痛、跛行,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目前对此尚无确切疗效的治疗方法。自1990年以来,采用跟内侧神经阻滞法治疗跟痛症56例,现报告如下。 1 治疗方法 1.1 定位:胫骨内踝的顶部与跟骨尖部连线的中点为进针点,即分裂韧带下缘偏后侧,此处为  相似文献   

14.
经皮钻孔治疗跟痛症120例梁文儒牛尚娥于志华河北邯郸峰峰矿务局第二医院(056201)关键词跟骨;疼痛;减压;外科手术;泼尼龙/治疗应用中图号R681.8跟痛症是骨科门诊常见病,多发病。笔者根据跟骨内高压致痛理论,采用局麻下经皮钻孔减压术治疗跟痛症1...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波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跟痛症疗效。方法:随机将跟痛症患者分A、B两组各60例,A组单纯用体外冲击波治疗跟痛症,B组微波联合冲击波治疗跟痛症,两组治疗患者同为一疗程10次;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疼痛评估,一疗程结束后3月评估疗效。结果:B组优良率91.7%,A组优良率75.0%,B组疗效明显好于A组。结论:微波、体外冲击波联合治疗跟痛症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冲击波治疗。  相似文献   

16.
臑俞穴温针灸治跟痛症12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臑俞穴温针灸治跟痛症123例吴志涛(常州中医院针灸科213003)关键词跟痛症,温针灸治, 俞穴跟痛症主要指跟骨底面因慢性损伤而引起的疼痛,常伴有跟骨结节的前缘骨刺,多见于中老年人。笔者采用温针灸俞穴治疗本病123例,取得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1一般...  相似文献   

17.
综合手术治疗跟痛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1995年1月~2002年10月对63例跟痛症患者采取跟骨刺骨切除、选择性胫后神经跟骨下支切断同时跖腱膜松解综合治疗跟痛症,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跟痛证是指跟骨跖面疼痛的慢性骨内科疾患。足跟疼痛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它是指各种足跟部疾病引起的一种症状,由骨本身及周围软组织疾患所产生。常见有五种类型:①足跟脂肪垫炎:跟垫发炎,跟骨跖面疼痛、肿胀,足跟负重区内侧压痛,部分高龄患局部可触及纤维索块;②跟部滑囊炎:跟骨下、跟骨后、跟腱后滑囊发炎,局部疼痛、肿胀、压痛、感染,可引起红肿;③跟腱周围炎:跟腱区疼痛肿胀、压痛、摩擦感,炎症波及腱鞘可出现轹轧音,踝关节背届,跖屈可加重疼痛;④跖腱膜炎:跟下或足疼痛,足底紧张感,跟骨关节前缘压痛,牵扯跖腱膜,可使疼痛加重。  相似文献   

19.
从2005~2007年2月,笔者应用带刃针刀经皮松解治疗顽固性足跟痛30例36足,随访一年以上,优良率达94.4%。经临床治疗发现,跟痛症患者在足跟部的痛点有一定规律,常见痛点有三处:其中跟骨结节中点偏前部痛点(即小趾展肌附着点)占81%,跟骨内侧缘痛点(即拇趾展肌附着点)和跟骨外侧缘痛点(即小趾展肌附着点)分别占7.4%和6.2%,这一规律提示绝大多数足跟痛是由于跟骨附着点的肌腱韧带的劳损无菌性炎症,局部增生肥厚卡压了该处的微小神经,与跟骨刺无关。采用带刃针疗法使紧张挛缩的纤维筋膜得以松解,被卡压的微小神经得以切断。从而阻断了疼痛的传导,临床获得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跟痛症是常见的足部病变。跟病症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可选择药物内服、膏药外敷、针灸、手法按摩、激光、手术等治疗方法。治疗的关键是尽可能消除病因、缓解疼痛、改善生活质量、加强康复锻炼。查阅近年国内外有关文献。对跟痛症的治疗策略及其适应证、有关的最新进展作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