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气虚脉数是气虚证中的特殊类型,中医文献尚未论及。本证临床较常见,证候比气虚脉不数者重。治疗以大补元气为主,兼顾摄纳与升提,以自制大补元汤为主方治疗之。  相似文献   

2.
1 治太阳病伤寒麻黄汤乃开表逐邪发汗之第一峻剂,是《伤寒论》治太阳病伤寒证的主方,是证风寒束表卫闭营郁,即所谓“表实证”,用麻黄汤以开腠发汗使营卫调和。“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35)。是仲景阐述麻黄汤治太阳病伤寒的主要条文,它明确指出了麻黄汤证的主要  相似文献   

3.
麻黄汤证脉象析疑刘承哲王惠琴刘炜(安徽省灵璧县虞姬医院234200)关键词:《伤寒论》;麻黄汤证;脉象中图法分类号:R222.16麻黄汤是《伤寒论》用于太阳伤寒表实证的方剂。关于该方之脉象,大多根据第46条认为是脉浮紧。本文就《伤寒论》有关内容结...  相似文献   

4.
数脉为中医脉诊病脉之一,一般主热证。有力为实热,无力为虚热。根据历代医家论述及临床应证,其实不然,诊断病情,断不能模糊,宜细审之,方能无虑。去其谬误,正源澄本,辨证施治,诚为中医。寸口一息脉来五至以上(约每分钟脉搏在90次以上),去来促急,名日数脉,为中医脉诊28病脉之一。  相似文献   

5.
桂枝汤和麻黄汤常用于外感太阳中风证和伤寒证的治疗,两方证的区分依据主要是症状和病因。从体质角度入手,重点介绍了桂枝汤证体质和麻黄汤证体质的具体内涵、联系和区别,并阐述体质辨识两方除治疗外还具有预防和保健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数脉浅议     
数脉是临床常见脉象,其主病可以为热证、寒证、实证、虚证,需注意辨识。目前,对于虚寒证的脉数,已经引起了一些医家的注意,但仍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应进行更多深入的临床观察和研究,让广大医者逐步认识和接受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7.
略论数脉     
略论数脉青海医学院附属医院张红武,殷汉军数脉,为一息脉来五至以上(相当于90次/分以上),它被列入病脉,主热证,这已是公认的。然而通过学习及临床观察,笔者认识到数脉并非都属病理的反应,而且数脉也不完全主热证。临床上我们常能见到生理性的数脉,《中医诊断...  相似文献   

8.
<伤寒论>中浮紧、浮缓、浮数都是表寒证的具体脉象表现,后世医家往往未能很好理会表寒证出现浮数脉的事实,或者是忽略这些细节,直至将浮数脉作为表热证的对应脉象,而把浮数脉剔出表寒证,所以用辛凉解表方药统治浮数脉.就<伤寒论>中浮数脉之表寒证证治作了解析.  相似文献   

9.
10.
将脾胃湿热证理论分成萌芽、奠基、形成、发展和完善四个阶段进行源流探讨,认为其萌芽于秦汉、奠基于金元,形成于明清,发展、完善于建国后。  相似文献   

11.
王迎春 《中医学报》2016,(4):539-541
肝郁证是中医临床常见的证候,通常认为以情志抑郁、胸胁或少腹胀痛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在治疗肝郁证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将肝郁证以脉象和症状为依据,分为郁在本经、郁在脾胃、郁在上焦和郁在下焦几种情况,根据肝郁部位和脉证,分别选取不同的解郁药物。一般来说,香附、木香、川芎是通用的疏肝药物。郁在脾胃可用青皮、吴茱萸、川楝子;郁在上焦可选郁金、石菖蒲、远志、龙骨、牡蛎、旋覆花等;郁在下焦可选小茴香、乌药等。另外,像桂枝、贝母等药物,也有很好的疏肝功效。  相似文献   

12.
数脉主病之我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数脉主病之我见月辰1李继功21山东中医药大学温病教研室2500142山东省昌邑市中医院261300关键词数脉寒证热证虚证实证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241.1一息六至是谓数脉。根据正常人呼吸16~20次/min计算,数脉的脉率在96~120次/mi...  相似文献   

13.
14.
心律失常是一种常见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现代医学对心律失常的认识,随着心电图等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心脏细胞电生理学的深入研究而迅速发展,治疗上也有不少进展,但仍有一些病例顽固棘手,治疗困难;祖国医学文献对不整脉的记载颇  相似文献   

15.
厘清对《伤寒论》第174条条文的认识,通过理论分析证明:桂枝附子汤证有"小便不利、大便反快"的症状,其证处于太阴阶段;结合相关条文提出该方亦可治黄疸,并分析"大便硬、小便自利"的含义。进一步探析条文方药,阐述治病求本的理念及"不呕不渴"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量临床实践表明,四逆散确能调和肝脾,用于肝脾不调所致的各种病症。从四逆散诸证与肝脾不调的关系以及四逆散的配伍关系入手,分析四逆散的病机,认为四逆散证病机虽为少阴阳郁,但与肝脾不调的病机变化并不矛盾,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7.
迟脉与数脉均为临床常见脉象,其诊法及主病的探讨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脉搏搏动的快慢是迟脉和数脉的主要区别,但不是诊断迟脉和数脉的唯一标准,只有兼顾脉象的辨别才能准确地诊断迟脉和数脉,并把握迟脉和数脉的临床主病。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伤寒论》所述寒热证为契机,从病因病机,证型特征,用药要点等方面系统探讨了张仲景临证思维方式,尤其提出了寒热相兼,错杂,相格等理论对当今医疗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主要脉证”语出高等医药院校中医专业教材《中医内科学》总论篇中,其在阐述气血、风寒燥火、痰湿饮、六经和卫气营血、脏腑的病机病证时,于每一证型下,列病机概要、主要脉证、治疗法则、方药举例等项,据1985年版《中医内科学》统计,“主要脉证”的使用频次达79次之多。笔者认为,将“主要脉证”作为中医专业的术语使用,其欠妥之处,概之有三点。 1.脉无主次之分:历代医籍关于脉象种类的记载不一,《脉经》提出24种脉象,《景岳全书》提出16种脉象,《濒湖脉决》提出27种脉象,而近代则多从28种脉象予以阐述。它们是通过部位、频率、形态、节律等方面来体会认识的。由于病变机体的正气有盛衰,邪气有兼挟,病位、病性有变化,临床上常可见到相兼脉,亦称复合脉,如浮紧脉、沉迟脉,但无主要脉、次要脉之说。再者,总论篇中所述79种证型的脉象,实际上是该证型的带见脉象,且多为相兼脉,当无潜在的次要脉,故说“主要脉”似欠妥。  相似文献   

20.
1鳖甲煎丸 原文治病疟以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差,当月尽解;如其不差,当云何?师曰:此结为症瘕,名曰疟母,急治之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