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术中体感诱发电位改善对颈椎病手术结果的预测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诱发电位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脊柱外科手术中 ,用来判断术中急性脊髓、神经损伤。临床使用的诱发电位监护方法包括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皮层运动诱发电位、脊髓诱发电位等 ,但最常使用的是体感诱发电位 (somatosensory evokedpotentials,SEP)监护技术。SEP脊髓功能监护操作较为简单 ,结果较为可靠 ,是目前较常采用的术中脊髓监护方法。我们在应用SEP对颈椎病患者进行术中监护时发现 ,有部分患者在椎管减压后立即出现SEP波形的明显改善。根据上述现象 ,本文对术中SEP改善与术后临床效果的关系进…  相似文献   

2.
多种诱发电位评估急性昏迷病人的预后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诱发电位对急性期昏迷病人预后的价值。方法 180例患者在昏迷后第1、3、7、10天进行脑干反射检查、GCS评分和多种诱发电位检测。结果 在昏迷第1天GCS和脑干反射无预测价值,在第1、3、7、10天GCS和脑干反射的预后准确率均低于90%,各种诱发电位的预后准确率均高于93%。结论 体感和听觉诱发电位结合对昏迷患者预后的准确率高于GCS和脑干反射。  相似文献   

3.
观察抽动-秽语综合征(TS)脑诱发电位电活动变化。 方法TS 40 例和对照组32例进行了脑诱发电位检查。 结果视觉诱发电位(VEP)TS组T2、N2,波潜伏期比对照组显著延长(P  相似文献   

4.
运动诱发电位及在神经外科手术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翁名相  康德智 《医学综述》2008,14(13):2017-2020
由于体感诱发电位(SSEPs)只能反映脊髓背侧柱的信息,当手术中在运动传导通路上出现损伤时,单纯的SSEPs无法反映出来,监测运动通路的技术就在这个需要下孕育而生了。经颅电刺激运动诱发电位(TES-MEPs)被认为是在术中监测皮质脊髓运动通路有效而实用的方法。实践证明,SSEPs和运动诱发电位的联合运用可以大大降低手术造成的损伤。现主要就运动诱发电位中TES-MEPs的原理、方法、麻醉的影响、警报标准、安全问题予以个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癫痫患者多种诱发电位的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并对脑诱发电位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对癫痫患者在发作间期同时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视觉诱发电位(VEP)、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SLSEP)和事件相关电位(ERPs)检测.以各种诱发电位的潜伏期、波幅及波形为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用肌电图仪记录神经和肌肉的生物电活动,对其波形进行测量分析,可以了解神经、肌肉的功能状态,协助对下运动神经元或肌肉疾病的诊断。方法:通过视觉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大脑认知事件相关电位等进行检验。结果:通过肌电图、诱发电位、神经传导等检测人体的神经、肌肉功能。结论:肌电图诱发电位临床上逐渐开始应用,进一步提高了临床应用价值,在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小儿科、康复科、以及法医鉴定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并在治疗中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电图、体感诱发电位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对重症脑血管病脑功能预后的评价。方法在入院24 h内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进行脑电图、体感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以发病后3个月或3个月死亡为观察终点,追踪患者的脑功能预后。分析脑电图、体感诱发电位及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监测结果与脑功能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脑电图(P=0.002)、体感诱发电位(P<0.001)、脑干听觉诱发电位(P=0.002)监测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脑功能预后的影响显著。结论利用脑电图、体感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联合的监测方法可以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脑功能进行预后预测,对于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病情估计、预后判断和诊断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听觉诱发电位与噪声性聋易感性的关系。方法使用纯音测听(PTA)、多频稳态诱发电位(ASSR)、脑干诱发电位(BAEP)、40 Hz听觉诱发电位(40 Hz AEP)检测45例职业性噪声聋患者(轻度聋24例,中度聋21例)和25例听力正常者(对照组),对PTA结果与ASSR、BAEP、40 Hz AEP反应阈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对照组PTA、ASSR、BAEP、40 Hz AEP值与轻度和中度噪声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TA阈值与各听觉诱发电位反应值均存在正相关关系(r=0.722、0.670、0.835)。结论 ASSR、BAEP、40 Hz AEP检测能为职业性听力损伤的诊断提供客观、公正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神经外科术中诱发电位监测是减少神经损伤、维护神经功能完整性、提高手术质量的重要手段。麻醉药物直接影响术中神经监测的质量和成功率:吸入麻醉药对诱发电位的抑制作用较静脉麻醉药更为显著,并且均表现出剂量依赖性;持续输注阿片类镇痛药对诱发电位的影响较小;肌松药会导致运动诱发电位波幅大幅降低,在进行运动诱发电位监测时应尽量避免使用。  相似文献   

10.
面神经逆行诱发电位刺激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采用极性交替的电刺激方法逆行诱发电位刺激伪迹减小的可行性。②方法 刺激面神经外周分支,在健康家猫鼓膜记录面神经逆行诱发电位。③结果 在鼓膜记录到面神经逆行诱发电位受刺激伪迹影响减小,而不影响面神经逆行诱发电位的波形。④结论 采用极性交替的电刺激方法,记录面神经逆行诱发电位,既可减小了刺激伪迹,也不影响其波形,互便于结果分析、可在人体面神经逆行诱发电位检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对100名1.5个月~6岁正常儿童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儿童的生长发育,BAEP的波数、波形、波幅以及各波的波峰潜伏期和波峰间期均有一定的特,声、和变化规律,尤其是儿童I波振幅绝大多数高于V波。提示BAEP临床应用有重要价值,对评价儿童神经系统的发育成熟也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6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和上、下肢体感诱发电位检查,结果异常率为91.7%。该检查对神经系统的病损定位准确,可作为早期诊断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22例痴呆病人及9位正常老人进行了脑电地形图、脑诱发电位及长谷川量表评定的对比研究。观察到痴呆组脑电地形图各脑区δ及θ功率百分比增加,δ及θ绝对功率值也增加,但α功率百分比减少,α绝对功率值在大部分脑区也降低。脑诱发电位N_1、N_2潜伏期延长。以上结果提示,脑神经细胞功能的低下,并反映脑神经细胞的退行性变化。由智能评定亦反映了脑功能活动低下。  相似文献   

14.
大鼠皮层诱发电位的引导及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应用银球电极,记录大白鼠皮层诱发电位的原理和方法。将双极刺激电极安放于大鼠坐骨神经上,记录用银球电极安放在皮层,记录皮层诱发电位。实验结果表明:①在一定的刺激强度范围内,诱发电位的幅度与刺激强度成正比,刺激强度增至40V时,诱发电位最大。②引导电极安放在皮层的位置是获得理想诱发电位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持续电刺激膈神经30~40min复制膈肌疲劳(DiF),分别测量伤前及伤后30min、60min、90min、120min的跨膈压(Pdi)及膈肌诱发电位(DEP)变化,实验发现:复制DiF后,Pdi减少44.2%;DEP幅度降低48.03%;DEP潜伏期延长23.7%.上述变化可被静脉注射牛磺酸100mg/kg所对抗.结果表明:DEP可以作为评价膈肌疲劳的一项指标;牛磺酸对电刺激致伤膈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使用CA-1000诱发电位叠加仪对4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29例抑郁症患者SEP进行观察,并与25名正常人的对照组比较。结果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SEP波型变异大,P2、N2及P3波潜伏期明显缩短,主波P2平均波幅较抑郁症和正常人组分别降低40%及63%,N1-P1、P2-N2及P3波波幅也显著降低,与抑郁症和正常人组间均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抑郁症患者P2波平均波幅比正常人组降低30%,与正常人组间有极显著差异。初步认为SEP作为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鉴别诊断的生物学标记,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应用日本产7S11A型信息处理仪对6只猴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测试。其结果为:猴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波形变异较大,最常见为Ⅰ、Ⅱ、Ⅳ波高大,而Ⅲ、Ⅴ波低平。各波绝对潜伏期以均值±标准差表示为:波Ⅰ1.42±0.05ms;波Ⅱ2.43±0.20ms;波Ⅲ3.27±0.53ms;波Ⅳ4.17±0.28ms;波Ⅴ5.30±0.26ms;各波相对潜伏期为Ⅰ~Ⅲ1.85±0.51ms;波Ⅲ~Ⅴ2.03±0.36ms;波Ⅰ~Ⅴ3.88±0.27ms;两耳Ⅴ波潜伏期差为0.14±0.11ms,并绘制出刺激强度——潜伏期及强度——振幅的函数曲线图。  相似文献   

18.
作者对40例脊柱,脊髓损伤的患者进行了68次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检查,结果发现通过观察分析SEP各波的潜伏期,波幅,波形,可对脊髓有无损伤及损伤程度作出诊断并能评价预后,此外,作者提出SEP检查对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染铅家兔体感诱发电位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了解铅接触对家兔体感诱发电位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方法 利用丹麦产Neuromatic-2000C型神经一肌电描记仪,对家兔染毒前后体感诱发电位、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进行了测定。结果 与染毒前比较,P1、P2、N1波潜伏时明显延长(P〈0.05),P1N1间期未见显著改变。感觉神经潜伏时、传导速度发生显著变化。运动神经远端潜伏时延长,传导速度也明显减慢(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