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ui Ying  赵梅 《护理研究》2008,22(23):2130-2130
青霉素是临床上使用早、抗菌效果好、价格低廉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由于毒副反应小,是儿科的常用药.但由于婴幼儿皮肤的生理特点及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导致青霉素皮试的阳性率高达16.2%[1],其中78%的患儿为假阳性[2],致使许多患儿失去了首选青霉素类抗生索的机会.为了准确判断青霉素皮试的结果,减少患儿的痛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婴幼儿青霉素皮试阳性率较高的原因。以达到正确判断皮试结果,从而较安全地扩大青霉素的使用范围。方法:通过对241例行青霉素皮试的婴幼儿,按照标准,判断为阳性及弱阳性的。给予作对照试验,对判断为假阳性的患儿。在做好抢救准备的前提下,给予青霉素治疗,并密切观察。结果:婴幼儿青霉素皮试阳性率、弱阳性率及阳性、弱阳性患者的假阳性率均较高。对假阳性患儿。选用青霉素治疗。无一例发生过敏反应。结论:对皮试假阳性的患儿,在急救用品备齐及密切观察的前提下,仍可选用青霉素治疗。  相似文献   

3.
青霉素在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与各种新型抗生素相比 ,青霉素虽然应用于临床已有 5 0多年的历史 ,具有抗菌作用强、疗效高和毒性低等优点 ,在治疗敏感细菌所致的各种感染中 ,仍为首选药物 ,但在使用中一些问题应引起重视。1 皮试阳性的问题青霉素皮试阳性结果的判定有关书籍已有明确标准。由于部分医务人员怕担风险而放宽了青霉素皮试阳性的判断 ,使某些患者本来可以选用此药而不能应用 ,影响了疾病的治疗。对10 0例青霉素皮试患者进行观察 ,结果皮试阴性者占 86 % ,阳性者占 4% ,假阳性者占 10 % ,对青霉素假阳性患者中 ,有青霉素皮试阳性史 ,而从未使用过青霉素药物者…  相似文献   

4.
我们随机对1000例青霉素皮试患儿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皮试阴性占84.3%,阳性者占5.1%,假阳性者占10.6%,现就其假阳性反应原因作一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06例青霉素皮试假阳性患儿中男54例.女52例、年龄1个月~1岁42例,2~3岁30例,4~6岁21例,7~12岁13例.有青霉素皮试阳性史,而从未使用过青霉素类药物者79例(占75%),青霉素皮试结果阴阳交替出现,而曾使用青霉素类药物无过敏反应者27例(占25%).  相似文献   

5.
崔英  赵梅 《护理研究》2008,22(8):2130-2130
青霉素是临床上使用早、抗菌效果好、价格低廉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由于毒副反应小,是儿科的常用药。但由于婴幼儿皮肤的生理特点及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导致青霉素皮试的阳性率高达16.2%,其中78%的患儿为假阳性,致使许多患儿失去了首选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机会。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研究不同剂量青霉素皮试试剂对婴幼儿皮试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1月~2010年10月住院并进行青霉素皮试实验的1 000例婴幼儿随机平均分为2组,实验组皮试剂量为10 U/0.05,对照组给予20 U/0.05ml皮试试剂量,观察2组患儿皮试假阳性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儿出现假阳性率为3.8%,对照组患儿出现假阳性率为8.4%,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0 U/0.05 ml的青霉素皮试试剂能够减少婴幼儿皮试假阳性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在院外就诊过的患儿,青霉素皮试结果被划上( )的标记,但在后来的实践中证明这些病人可以使用青霉素而不发生过敏反应,这种阳性称为假阳性.  相似文献   

8.
护理学基础     
993651 0.5%碘伏与75%酒精消毒皮肤对青霉素皮试结果的影响/黄建芬…//护理学杂志.一1999,14(l).一36 将门诊5740例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儿2807例用75%酒精消毒,青霉素皮试阳性5例,阳J性率0.18%;B组患儿2 933例用0.5%碘伏消毒,阳性13例,阳性率0.44伙,,P>0.(巧,两组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A组假阳性1()3例,假阳性率3.67呀,;B组假阳性44例,假阳性率1.50%,P<0‘(jl,两组问假阳性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试验表明,酒精组假阳性率明显高于碘伏组。因此,临床上可以用0.5%碘伏代替传统的75叹,酒精做皮肤消毒,以降低青霉素皮试的假阳性率。参3…  相似文献   

9.
青霉索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药典规定,青霉素应用前必须作过敏试验,阳性者禁用.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在20分钟皮试结果判断时,阳性率较高.为此我们对400例住院患儿进行青霉素皮试分组观察分析,结果20分钟假阳性共141例占总人数的35.25%,本文仅从导致假阳性的几个干扰因素进行初步探讨. 临床资料 本组400例中,男216例,女184例,年龄:2岁以内68例,2~6岁220例,6~12岁112例,20分钟阴性250例,总人数62.5%;假阳性141例,占总人数35.25%.阳性9例占总人数2.25%.其年龄与假阳性的关系及观察时间与皮试结果分析见表1、2.  相似文献   

10.
胥传香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22):1787-1787,1789
目的探讨青霉素皮内过敏试验假阳性的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480例应用青霉素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学基础》方法进行青霉素皮试。结果 480例青霉素皮内过敏试验结果阴性410例,阳性20例,可疑阳性50例(其中假阳性41例)。41例假阳性的患者中儿童(年龄<7岁)及老年人(年龄>60岁)27例;饮酒或热水浴后4例;发热10例。结论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率较高,与年龄、疾病、皮试操作、医护人员等因素多种因素有关,应尽可能排除上述因素所导致的假阳性,为临床提供准确的皮内过敏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降低儿童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的方法.[方法]将100例门急诊进行青霉素皮试的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75%乙醇消毒皮肤后,再用无菌生理盐水擦拭后进行皮内试验.对照组按照常规操作,采用75%乙醇消毒皮肤后进行皮内试验,阳性病人在对侧手臂皮内注射生理盐水行对照试验.[结果]观察组皮内试验假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75%乙醇消毒皮肤后加用生理盐水擦拭能降低患儿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在小儿肠套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48例发生肠套叠患儿进行超声检查,并进行诊断分析.结果 对48例患儿检查发现有1例属于假阴性,无假阳性,诊断正确率达到97.9%.结论 超声能及时、准确的对小儿肠套叠进行诊断,应当作为小儿急腹症的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青霉素皮试结果的判断,是决定能否应用青霉素的关键。皮试结果一般记载只有阴性与阳性两种,此外尚有弱阳性之说。我们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还发现了另一种结果——假阳性。弱阳性与假阳性的判断标准如下。  相似文献   

14.
青霉素皮内过敏试验可因各种原因而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前者使病人失去青霉素治疗的机会,后者则导致过敏反应的发生。此外,虽青霉素G类试敏阴性,但使用半合成青霉素时,也可出现全身反应,下面就以上问题谈谈我们的体会。一、青霉素假阳性结果出现的因素及预防 1.浓度的影响:青霉素试敏液的浓度一般为100u/ml,如浓度过高局部可出现红晕现象。在配制试敏液时,使用1毫升注射器,严格掌握浓度的准确性。 2.注射  相似文献   

15.
降低儿童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芳 《护理研究》2010,24(7):1841-1842
[目的]探讨降低儿童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的方法。[方法]将100例门急诊进行青霉素皮试的儿童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75%乙醇消毒皮肤后,再用无菌生理盐水擦拭后进行皮内试验。对照组按照常规操作,采用75%乙醇消毒皮肤后进行皮内试验,阳性病人在对侧手臂皮内注射生理盐水行对照试验。[结果]观察组皮内试验假阳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75%乙醇消毒皮肤后加用生理盐水擦拭能降低患儿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率。  相似文献   

16.
酸性氧化电位水皮肤消毒对青霉素皮试结果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酸性氧化电位水皮肤消毒对青霉素皮试结果的影响.方法 对甲组200例患儿左右侧前臂同时使用酸性氧化水和75%酒精进行青霉素皮试前皮肤消毒;将乙组2 902例青霉素皮试患儿随机分为两小组,分别采用75%酒精和酸性氧化水皮肤消毒后皮试.结果 甲组患儿青霉素皮试阳性率一致,但使用75%酒精消毒后皮试的假阳性率明显升高(P<0.05);乙组中两小组皮试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75%酒精皮肤消毒者皮试假阳性率显著高于使用酸性氧化电位水(P<0.01).结论 小儿使用75%酒精消毒后进行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率高,使用酸性氧化水是更佳的可替代75%酒精的青霉素皮试消毒液.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碘伏对小儿青霉素皮试结果的影响.方法将364例病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82例,分别用0.5%碘伏和75%酒精作为皮肤消毒液,在皮试后20分钟对皮丘进行观察,并采用x2检验比较两组差异.结果实验组出现假阳性2例,对照组出现假阳性11例,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0.5%碘伏对皮肤无刺激,不影响皮试结果判断,能降低小儿青霉素皮试假阳性率,可代替75%酒精作为小儿青霉素皮试的皮肤消毒液.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青霉素皮试结果的影响。方法将2 0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 000例,按常规对患者进行青霉素皮试,干预组1 000例,运用护理干预对患者进行青霉素皮试。结果对照组阴性866例,假阳性98例,阳性36例;干预组阴性945例,假阳性21例,阳性34例。经统计学处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青霉素皮试的假阳性率。  相似文献   

19.
护理学基础     
卯()5科青霉素皮试阳性与皮试仪结果对照分析/杨淑平…//实用护理杂志一1996,12(3)一101 有抗生索应用指证的2910例住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青霉素使用同一批号、先做皮内试验,后行皮试仪(卜海虹瀚仪器厂生产)皮试、结果发现,两种皮试方法中,患儿对1肾霉素过敏的例数相同,但皮内试验有582例假阳性,而皮试仪无一例假阳性。假阳性的原因与配制用水刺激皮肤和小儿不配合导致注人药液过}:t有关,而皮试仪可避免l二述原因发生。表l(山水)970545破伤风抗毒素皮试液最佳浓度及剂量探讨研究/垅振兰…//实川护理杂志一l()96,12(3)一!()2-103 将‘r八T…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青霉素皮肤过敏试验假阳性原因及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 890例青霉素皮肤过敏试验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阴性1 630例,阳性50例,可疑阳性210例(其中假阳性190例)。假阳性病例与全部青霉素皮试患者比较年龄小、女性比例高、夜间皮试多(P<0.05)。结论:青霉素过敏试验假阳性率高,与受试者个体差异、皮试液的配制、医务人员等因素有关,应正确判断受试者反应、提高业务水平、培养护士责任心及敬业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