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戴志江 《蚌埠医学院学报》2012,37(8):939-940,943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并发快速心房颤动(A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48例ACS伴新近发生快速AF的患者,先静脉注射胺碘酮150 mg,随后以0.5~1.0 mg/min静脉滴注维持0.5~24 h,观察治疗后30 min、2 h、24 h时AF转复、心室率控制、血压变化、心功能与复律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用药后36例AF转复为窦性心律,转复率75.0%;用药后心室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收缩压变化不明显(P>0.05),但用药后不同时间的舒张压均低于用药前(P<0.01).心功能Ⅰ、Ⅱ级的ACS患者复律率(82.9%)高于心功能Ⅲ、Ⅳ级组复律率(46.2%)(P<0.05).出现窦性心动过缓5例(10.4%),减量或停药后恢复正常;血压偏低4例(8.3%),予多巴胺升压后恢复正常.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对ACS并发快速AF转复率较高,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大剂量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并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34例AMI并AF患者首剂静脉注射胺碘酮150 mg,10 min内注入,随后以0.5~1.5 mg/min维持静脉滴注.若AF控制不满意,间隔30 min追加75~150 mg负荷量,最多静脉注射达3次,同时口服胺碘酮,静脉用药2~7(3.24±1.7)d.结果 AF转复率2 h内为47.1%(16/34),24 h内为70.6%(24/34),48 h内为85.3%(29/34),72 h内为91.2%(31/34).第一个24 h静脉用量为1 010~2 460(1 574±213)mg.治疗期间,5例(14.7%)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减量后心率恢复,4例(11.8%)血压降低,经用多巴胺后血压上升至正常.结论 大剂量静脉注射胺碘酮对AMI并AF疗效明显,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应严密检测心率、心律及血压变化.用药需强调个体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作用。方法:应用胺碘酮150-300 mg加5%的葡萄糖20 ml,5-10 min静脉推注完后,继之前6 h以1 mg/min胺碘酮泵入,后18 h以0.5 mg/min泵入,48 h后无转复停用静脉给药,继续口服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快速型心律失常,观察其治疗作用以及副作用。结果:对急性心肌梗塞快速型心律失常有效率为91.0%。结论:胺碘酮静脉注射在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快速型心律失常安全、有效,无严重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胺碘酮和心律平对反复发作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阵发性心房纤颤)的治疗效果与副作用. 方法选择40例新近发生的(发作至就诊时间<48h)病程小于6个月,有明显不适症状的急诊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胺碘酮组20例,给予胺碘酮首剂负荷量150mg静注后,如30min未转复窦性心律,可再给75~150mg,继以0.5mg~10mg/min维持静滴;心律平组20例,给予心律平70mg静脉注射,30min后无效重复,如12h仍无效,改用胺碘酮.观察急诊24h内两组患者转复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胺碘酮组转复率85%(17/20),心律平组70%(14/20).两组转复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对血压、心律、神经系统等副作用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1),均未见严重副作用. 结论胺碘酮对反复发作性室上速、阵发性心房纤颤的疗效优于心律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并发快速心房颤动(atrialfibrillation,AF)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24例AMI快速房颤患者,先给静脉推注负荷量胺碘酮150 mg,继之持续静脉泵入,观察房颤转复、心室率控制情况、血压改变及不良反应。结果:24例患者用药后30 min6、h、24 h心室率分别为(120±12)次/min(、85±9)次/min(、75±10)次/min,较用药前(130±13)次/min显著降低。血压无明显变化。其中18例患者在24 h内转复为窦性心律,转复率为75%。1例出现窦缓,1例出现窦性停搏。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AMI并发快速房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临床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胺碘酮和心律平对反复发作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包括阵发性心房纤颤)的治疗效果与副作用.方法 选择40例新近发生的(发作至就诊时间<48h)病程小于6个月有明显不适症状的急诊室上性心动过速及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胺碘酮组20例,给予胺碘酮首剂负荷量150mg静注后,如30min未转复窦性心律,可再给75-150mg,继以0.5mg~10m g/min维持静滴;心律平组20例,给予心律平70mg静脉注射.30min后无效重复,如12h仍无效,改用胺碘酮.观察急诊24h内两组患者转复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胺碘酮组转复率85%(17/20),心律平组70%(14/20).两组转复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血压、心律、神经系统等副作用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1),均未见严重副作用.结论 胺碘酮对反复发作性室上速、阵发性心房纤颤的疗效优于心律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新近发生的房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了32例新近发生的房颤患者经静脉应用胺碘酮的转复治疗,首剂静脉注射胺碘酮3mg/kg,接着以1mg/min静滴维持8h,8h后以0.5~1mg/min静滴维持16h。结果: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新近发生的房颤成功率88%。结论:对于房颤,静脉应用胺碘酮安全、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8.
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急性心房颤动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彦嫦  杨淑莲 《华夏医学》2006,19(2):227-228
目的:观察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急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8例发生于48h以内的急性心房颤动患者予胺碘酮150m g稀释后在10~15m in内静脉注射,继而以1m g/m in速度经微量泵静脉输入维持6h,再以0.5m g/m in速度维持18h,转复窦性心律后停用。结果:25例患者均在静脉用胺碘酮后24h内转复为窦性心律,转复率为89.2%。2例合并低血压,经同时静脉滴注多巴胺后血压恢复正常。1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停药后恢复正常心率。结论:静脉内使用胺碘酮可安全有效地转复新近发生的快速心房颤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胺碘酮治疗颅脑外伤转复房颤的效果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符合病例入选标准的房颤患者12例,胺碘酮组首剂150mg,无效可10min后第2次150mg静注,后予胺碘酮1mg/min静滴6,h后改为0.5mg/min,持续24~48h,观察转复率和转复时间,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急性首发房颤患者,首剂3~5 mg/kg胺碘酮10 min内静脉注射;再以1~1.5 mg/min维持,房颤能被有效终止。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颅脑外伤合并急性首发房颤患者效果满意,安全可靠。胺碘酮4h内转复窦律分别为62.5%2,4h内转复窦律为37.5%,该组均未发生致命性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静脉及口服胺碘酮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3例患者在房颤发作时给以静脉注射胺碘酮150mg负荷量后,继之再用600μg/min静滴维持24h。总量为600~1200mg。同时加口服胺碘酮治疗。结果用药后24h内复律成功者38例,转复成功率为88.4%。43例患者用药后心室率明显下降,且作用迅速。用药前后血压无明显变化。结论胺碘酮对房颤进行药物复律安全有效,副作用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胺碘酮和普罗帕酮治疗快速心房颤动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46例快速房颤患者首先给予胺碘酮150mg静脉推注后,以1mg/min静脉维持6h、改为0.5mg/min静脉泵入24-48h,同时日服普罗帕酮150mg3次/日,并在用药当天口服胺碘酮600mg/日,三天后改为200mg/日维持。结果24h内房颤转复15例、转复率32.6%,48h房颤转复35例、转复率76.8%,72h转复38例、转复率82.6%,应用胺碘酮与普罗帕酮后心室率明显下降,随时间延长呈减慢趋势,结论胺碘酮与普罗帕酮治疗快速房颤明显减慢心室率转复房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救治的发作时间<48h,病程<6个月的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大剂量组给予300mg胺碘酮加入5%葡萄糖50ml,静脉推注后以1mg/min静脉点滴6h,0.5mg/min维持点滴(12~36)h;小剂量组给予150 mg胺碘酮加入5%葡萄糖50ml,静脉推注后以1mg/min静脉点滴6h,0.5mg/min维持点滴(12~36)h,观察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大剂量组1h内转复4例(9.5%),8h转复22例(52.4%),12h转复36例(85.7%),总有效率为85.7%;小剂量组1h内转复2例(4.7%),8h转复19例(45.2%),12h转复34例(81.0%),总有效率为81.0%。两组转复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快速室上性心律失常,选择适当病人转复率较高,疗效相同,但小剂量用药安全性更高,建议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阵发性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患者静脉注射胺碘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阵发性房颤伴快速心室率的64例器质性心脏病患者,首次静脉注射胺碘酮150mg,15min后无效时重复应用,然后用微泵静脉维持1mg/min,6h后改为0.5mg/min维持18h。结果负荷量为150~300(198+46)mg,转复成功率为78.1%,副作用发生率9.4%。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并发器质性心脏病的阵发性房颤伴快速心室率是有效、较安全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对比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2例快速心律失常分为胺碘酮组(32例)和心律平组(30例).胺碘酮组用药方法首剂负荷量150~300mg缓慢静注,维持量0.5~10mg/min,维持静点3d,静脉用药同时口服0.2g,q8h.心律平组用药方法首剂负荷量70mg静脉注射,若无效15min后重复70mg,最大累计量24h不大于240mg,次日口服0.2g,q8h,观察二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转复到窦性心律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胺碘酮组转复总成功率81.25%(26/32),比心律平组转复总成功率60%(18/30)高,而不良反应,尤其是严重不良反应较心律平组低.结论 胺碘酮静脉给药在治疗快速心律失常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1例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病例给予静脉注射胺碘酮(150 mg)负荷量,并给静脉滴注维持24 h,前6 h 1 mg/min,后18 h 0.5 mg/min,观察胺碘酮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治疗前后心率明显下降(P<0.01),血压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快速心律失常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心肌梗死急性期并发反复发作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在应用利多卡因抗心律失常药物后仍无效或电复律后再次复发者,改为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的临床观察。方法对所选病例,静脉注射胺碘酮150~300 mg(3~5 mg/kg)加生理盐水20 ml稀释后10 min内注入,若心律失常未控制,10~15 min后重复追加注射1次(150mg/次),本文中24 h内最多追加4次。静脉注射负荷量后,以1 mg/min静滴维持6 h,随后以0.5 mg/min静脉微量泵静滴维持,在静脉用药的同时口服胺碘酮(起始720 mg/d,1周后改口服600 mg/d,2周后改200 mg/d维持。)结果6例4 h内控制;14例24 h内控制;5例48 h内控制;2例72 h内控制;6例反复电击2~4次,用药后1周内得到控制;8例死亡。总有效率33/41(8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时,临床上首选电复律,但经电复律后仍反复有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时,静脉应用胺碘酮转复较利多卡因更为有效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静脉输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房颤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静脉输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42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F患者,先以胺碘酮负荷量静脉注射,随后以持续静脉滴注维持.观察心房颤动转复、心室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心房颤动2 h、24 h、48 h转复率分别为59.5%、80.9%、88.0%.心室率2 h、24 h、48 h分别为109.7±19.3 次/min,90.9±17.8 次/min,84.5±19.4 次/min,比治疗前显著下降(143.9±20.6 次/min,P<0.01).用药后2 h、24 h、48 h血压水平同治疗前(P>0.05).长R-R间期(<3秒)和窦性心动过缓(>40 次/分)各1例,停药后消失.结论:静脉输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颤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张隆铿 《河北医学》2006,12(6):564-566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发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4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发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治疗组(21例)和毛花甙C对照组(21例)。治疗组静脉注射胺碘酮150mg,未转复为窦性心律者,重复给予75~150mg,后改为静脉滴注150~450mg;对照组静脉注射毛花甙C0.4~0.8mg。结果:治疗组用药后转复为窦性心律16例(76.2%),3h内转复者7例,3~8h转复者9例,平均复律时间为6.2h,治疗有效率90.5%;毛花甙C组用药后转复为窦性心律9例(42.9%),3h内转复者3例,3~8h转复者6例,平均复律时间为5.5h。治疗有效率为76.2%。两组用药后心室率均比用药前明显下降,胺碘酮组平均起效时间为(15±8)m in,毛花甙C组平均起效时间为(30±5)m in,两组平均起效时间及心率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QT间期及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讨论:静脉注射胺碘酮控制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发心房颤动的作用迅速、安全,其疗效高于毛花甙C。可作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并发心房颤动的首选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19.
荆晓晴  李佳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0):2442-2443
目的:评价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快速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46例快速心房颤动给予胺碘酮150mg加5%葡萄糖液10ml静脉注射,10min注射完毕,观察30min后未转复可重复应用,继以0.5~1mg/min维持静滴24h。结果:24h有效达91.3%,且用胺碘酮期间并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新发快速心房纤颤安全有效,对于合并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尤其适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静脉注射胺碘酮和普罗帕酮转复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2例阵发性心房颤动随机分为胺碘酮组(32例)和普罗帕酮组(30例),胺碘酮组予胺碘酮150mg静注,继以1mg/min的速度静脉输入,维持6h。再以0.5mg/min的速度维持18h;普罗帕酮组予普罗帕酮70mg静注。未复律1h后追加70mg。结果转律率:胺碘酮组81.25%(26/32),普罗帕酮组70%(21/30)。两组转律率相近。不良反应发生率:胺碘酮组15.6%(5/32),普罗帕酮组23.3%(7/3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但胺碘酮转复时间短,无房室传导阻滞出现。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转复阵发性的心房颤动安全有效,且优于普罗帕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