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FHIT和突变型P5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表达的相关性以及两者潜在的相互作用.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PicTureTM通用型二步法,检测FHIT和突变型P53蛋白在63例NSCLC和12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 结果: NSCLC组织FHIT阳性率(42.9%)低于肺良性病变组织(75.0%);FHIT表达与病理分级(r=0.358, P<0.05), TNM分期(r=0.314, P<0.05)及淋巴结转移(r=0.380, P<0.05)相关. 突变型P53在NSCLC组织中阳性率(52.4%)高于正常肺组织(8.3%);突变型P53表达与TNM分期(r=0.391, P<0.05)及淋巴结转移(r=0.250, P<0.05)相关,与病理分级无关联性. FHIT与突变型P53蛋白在63例NSCLC中表达相关(r=0.258, P<0.05). 结论: P53突变和FHIT表达下调对NSCLC发生、发展均可能起重要作用, 在其病变过程中可能同时存在两条途径, 并可能相互交叉.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肺癌组织中Akt2、p-Akt的表达.方法:对原发性非小细胞肺癌组织80例和肺良性病变组织35例行HE染色及Akt2、p-Akt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肺癌组织中Akt2蛋白阳性率为91.3%(73/80),p-Akt蛋白阳性率为78.8%(63/80);肺良性病变组织中Akt2蛋白阳性率为5.7%(2/35),p-Akt未表达.肺癌组织中Akt2、p-Akt蛋白阳性率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P<0.05).Akt2、p-Akt蛋白阳性率与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TNM分期无关(P>0.05).Akt2蛋白的表达与肺癌组织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Akt蛋白与肺腺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Akt2及p-Akt蛋白的表达可能与肺癌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3.
赵焕芬  何春年  翟金萍  张秀智  李萍 《医学争鸣》2007,28(23):2126-2128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CCR7在不同类型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110(鳞癌40,腺癌40,小细胞癌30)例肺癌和3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CCR7的表达.结果:在110例肺癌组织中有77例CCR7表达阳性(70.0%),30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仅5例表达阳性(16.7%,P<0.05).鳞癌、腺癌及小细胞癌CCR7阳性率分别为60.0%,92.5%,53.3%(P<0.01);腺癌CCR7阳性率明显高于鳞癌和小细胞癌(分别P<0.01,P<0.01).68例伴淋巴结转移的病例CCR7阳性率83.3%,42例不伴淋巴结转移的病例CCR7阳性率47.6%(P<0.01).Ⅰ期、Ⅱ期、Ⅲ期、Ⅳ期肺癌病例CCR7阳性率分别为59.5%,76.2%,69.2%,100.0%(P<0.05).不同性别患者肺癌组织中CCR7阳性率分别为男66.7%,女80.8%(P>0.05).小于等于60岁和大于60岁年龄组肺癌组织中CCR7阳性率分别为70.3%,69.6%(P>0.05).结论:CCR7上调表达是肺鳞癌、腺癌及小细胞癌的一个普遍特征,高水平的CCR7表达与肺癌的淋巴结转移和高TNM分期有关,而与年龄、性别无关.  相似文献   

4.
Survivin、P16INK4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的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抑癌基因P16INK4a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survivin和P16INK4a在56例NSCLC组织中的表达,同时抽取12例非肺癌的肺部良生病变手术标本作为对照组.结果:NSCLC组织中survivin阳性率64.3%、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组织(8.3%)(P<0.01),P16INK4a在NSCLC组织和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失表达率分别为51.8%、16.7%(P<0.01).NSCLC组织中survivin阳性率和P16INK4a失表达率均与NSCLC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Survivin在NSCLC组织中P16INK4a表达阳性和阴性病例,阳性率分别为40.8%(11/27)和86.2%(25/29)(P<0.01),且表达呈负相关(r=-0.459,P<0.01).结论:在NSCLC中survivin的过表达和P16INK4a的失表达提示二者可能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和促进细胞增殖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同时检测survivin、P16INK4a的表达状态对非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 P53和 nM23基因表达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意义.方法:收集本院 47 例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标本的石蜡包埋组织.微波修复抗原、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光镜观察.结果:47 例中,低分化癌组 P53蛋白阳性率 88.88%,高分化癌组 P53 蛋白阳性率 44%,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0.01).有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组的P53 蛋白阳性率 82.60%,无淋巴结转移组的 P53 蛋白阳性率 25.00%.差异有显著性(P<0.05).P53 蛋白在肺腺癌与肺鳞癌中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47 例中,肺鳞癌有肺门纵隔淋巴结转移组 nM23 阳性率 21.42%;无淋巴结转移组 nM23 阳性率 62.50%,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nM23 在肺鳞癌与肺腺癌,在肺腺癌中有无淋巴结转移组表达及在非小细胞肺癌高、中、低 3 种不同分化组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P53 蛋白表达程度与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而 nM23 能抑制肺鳞癌的转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l),P63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71例NSCLC和15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两种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在肺鳞癌、肺腺癌、肺良性病变中CyclinDl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3%(18/28),67.5%(27/40)和13.3%(2/15);P63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8.6%(22/28),27.5%(11/40)和26.7%(4/15).有淋巴结转移组CyclinD1和P63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1;Ⅲ-Ⅳ期CyclinD1表达的阳性率高于Ⅰ-Ⅱ期,P<0.01.结论:CyclinD1和P63的过表达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MMP-2和MMP-9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选取非小细胞肺癌组织140例,肺良性疾病组织40例作对照.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MMP-2和MMP-9的表达.结果 肺癌组织中MMP-2阳性率为67.9%,MMP-9表达阳性率为75.0%,显著高于对照组肺组织16.7%和20.0%(P <0.05);MMP-2及MMP-9蛋白与年龄,性别,不同病理类型的阳性率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是否发生淋巴结转移及肺癌TNM分期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MMP-2和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阳性率较高,在癌症细胞侵润和转移阶段有促进作用,对恶性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FHIT和P16基因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使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FHIT和P16基因蛋白在6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非小细胞肺癌中FHIT和P16蛋白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HIT的表达阳性率在肺鳞癌中为37.93%(11/29),在肺腺癌中为70.96%(22/31)(P〈0.05);P16的表达阳性率在肺鳞癌中为31.03%(9/29),在肺腺癌中为70.96%(22/31)(P〈0.05)。FHIT蛋白表达与肺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尚不能认为非小细胞肺癌中FHIT和P16蛋白表达相互关联。FHIT和P16在肺鳞癌发生中起了重大作用。FHIT可作为预测非小细胞肺癌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P63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78例NSCLC,(43例鳞癌,35例腺癌)组织中COX-2、P63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78例NSCLC组织中COX-2为61.5%(48/78)、P63阳性表达56.4%(44/78)其中腺癌阳性率为91.4%(32/35)明显高于鳞癌37.2%(16/43)(P<0.01);COX-2在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阳性表达率86.7%,亦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阳性率27.3%(9/33)(P<0.01);COX-2在临床分期Ⅰ、Ⅱ期中阳性表达为29.7%,明显低于Ⅲ、Ⅳ期中阳性表达90.2%(P<0.01).P63蛋白在肺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97%,而腺癌组织中阳性率则为14.3%(P<0.01);P63在有淋巴结转移的NSCLC中阳性率为57.8%,而无淋巴结转移的阳性表达率为54.5%(P>0.05);P63在临床分期Ⅰ、Ⅱ期NSCLC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64.9%和P63Ⅲ、Ⅳ期中阳性表达率48.8%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提示COX-2在NSCLC组织中的过度表达与肺腺癌的进展以及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等有密切关系,P63在肺鳞癌组织中的高表达,提示可将P63检测作为鉴别低分化肺癌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肺癌组织中端粒酶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向阳  阮淑芬 《西部医学》2004,16(4):299-303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在肺癌组织和肺良性疾病组织中的表达及端粒酶与肺癌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肿瘤临床分期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TRAP-PCR-ELISA定量法及原位杂交定性方法,检测44例手术切除标本端粒酶活性及hTERT的表达,其中包括30例肺癌组织和14例良性病变及正常肺组织.结果①TRAP-PCR-ELISA检测端粒酶活性肺癌组织明显高于肺良性病变和正常肺组织(P<0.01).②30例肺癌组织中hTERT阳性率与肺良性病变及正常组织中阳性率比较,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③22例肺癌伴有淋巴结转移者,端粒酶活性,hTERT阳性率均高于8例肺癌不伴有淋巴结转移者(P<0.05);④端粒酶活性,hTERT阳性率在肺腺癌和肺鳞癌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①端粒酶可能参与了肺癌的发生、发展;②端粒酶可作为病理学鉴别肺癌与良性病变的一个指标.③端粒酶可作为判断肺癌淋巴结转移的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喉鳞癌(LSCC)组织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编码外显子纯合性缺失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外显子特异PCR技术及免疫组化SP法检测41例LSCC(肿瘤发生部位位于声门上15例,声门24例,声门下2例;TNM分期Ⅰ期10例,Ⅱ期13例,Ⅲ期15例,Ⅳ期3例;病理分级:高分化15例,中分化18例,低分化8例;淋巴结转移阳性15例,阴性26例)及其相对应的喉正常黏膜组织中FHIT基因全部编码外显子E5~E9纯合性缺失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PCNA的关系.结果:41例喉正常黏膜组织中,E5~E9无1例发生纯合性缺失.LSCC组织中,E5~E9纯合性缺失率分别为26.8%(11/41)、14.6%(6/41)、9.8%(4/41)、29.3%(12/41)和7.3%(3/41).FHIT基因编码外显子总纯合性缺失率为41.5%(17/41),且与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复发有关(P<0.05).FHIT基因编码外显子纯合性缺失与PCNA标记指数有明显的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LSCC组织中FHIT基因编码外显子纯合性缺失可能为其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之一,可作为检测LSCC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非小细胞肺癌中FHIT和Livin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久荣  李田 《海南医学》2011,22(11):1-3
目的探讨FHIT蛋白和Livin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NSCLC组织、21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FHIT蛋白和L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FHIT蛋白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正常肺组织(P〈0.05),Livin蛋白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P〈0.05)。FHIT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与分化程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Livin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FHIT蛋白和Livin蛋白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FHIT、Livin在NSCL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联合检测可为NSCLC的早期诊断、进一步治疗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PTEN 、FHIT基因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TEN和FHIT基因在胃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56例胃腺癌组织及1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PTEN和FHIT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56例胃腺癌组织中PTEN和FHIT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1%和46.4%,正常胃黏膜组织均为1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蛋白的表达与胃腺癌的分化程度、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均有关(P<0.05)。FHIT蛋白的表达与胃腺癌淋巴结转移、浆膜浸润无关(P>0.05),与胃腺癌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PTEN和FHIT基因蛋白缺失在胃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二者可作为判断胃腺癌生物学行为和临床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 (VEGF-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3 (VEGFR-3) expression and clinicopathologic features of the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was investigated. The expression of VEGF-C and VEGFR-3 was assessed in 65 patients with NSCLC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The significance of VEGF-C and VEGFR-3 expression was analyzed statisticall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VEGF-C and VEGFR-3 were highly expressed in cytoplasm and membrane in lung cancer tissues with the positive rate being 55.4 % and 52.3 % respectively, while there was no expression in the normal lung tissues. The expression of VEGF-C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adenocacinoma as compared to other types of NSCLC (P<0.05). The VEGFR-3 expression was closely related with lymph node metastasis (P<0.01) and TNM stage (P<0.05). There wa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VEGF-C and VEGFR-3 expression in NSCLC patients (r=0.658, P<0.01). It is suggested that VEGFR-3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lymphatic metastasis of NSCLC.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VEGF-C and VEGFR-3 may be deeply involved in the mechanism of lung cancer metastasis.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食管鳞癌组织中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蛋白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9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23例不典型增生组织及39例食管鳞癌组织中FHIT蛋白的表达.结果: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和食管鳞癌组织中FHIT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17%和28.21%,均低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的89.74%(P均<0.01).FHIT蛋白的表达与食管鳞癌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浸润深度无关.结论:FHIT蛋白的缺失与食管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并探讨其表达水平与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检测85例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35例癌旁组织、39例肺良性病变和56例淋巴结转移灶中MMP-9的表达水平,用图像分析方法测定其积分光密度(IOD),以IOD值表示MMP-9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术后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1)非小细胞肺癌MMP-9的IOD值(10.7±1.9)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组(7.1±2.3)和良性病变组(7.5±2.2)(P<0.05);(2)淋巴结转移灶组(15.8±2.6)表达显著高于原发灶组织(10.7±1.9)(P<0.05);(3)MMP-9在原发灶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TNM分期、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4)MMP-9高表达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4.7%)显著低于MMP-9低表达组(19.0%)(P<0.05)。结论MMP-9的表达与肿瘤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检测NSCLC中MMP-9的表达水平在评估患者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冀保妍  陈蓉  李海燕  李淼  郭燕  南敏 《海南医学》2016,(23):3825-3827
目的 探讨多亮氨酸重复区免疫球蛋白样蛋白1(LRIG1)和成束蛋白1(Fascin-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青海省人民医院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手术切除的86例癌组织标本和部分配对的42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LRIG1及Fascin-1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LRIG1及Fascin-1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Fascin-1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2%和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RIG1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5.8%和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scin-1阳性与阴性患者在肿瘤直径和纵膈淋巴结转移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RIG1阳性与阴性患者在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和纵膈淋巴结转移方面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RIG1及Fascin-1在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存在差异表达,并与NSCLC的发生发展及淋巴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52例NSCLC患者分为淋巴结转移阳性组(25例)和淋巴结转移阴性组(27例),采用半定量反转录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2组患者手术切除癌组织及196枚淋巴结组织(2组各98枚,淋巴结转移阳性组98枚中病理阳性淋巴结72枚,阴性26枚)中VEGF-C 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 淋巴结转移阳性组患者癌组织VEGF-C mRNA表达水平(0.273±0.179)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0.089±0.087,P<0.01);阳性淋巴结组织VEGF.C mRNA表达水平(0.207±0.174)明显高于淋巴结转移阴性组的淋巴结组织(0.114±0.107,P<0.01).在淋巴结转移阳性组中,阳性与阴性淋巴结组织VEGF-C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207±0.174、0.196±0.1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淋巴结转移阳性组15例患者中14例(93.3%)肺癌组织VEGF-C蛋白表达阳性,46枚阳性淋巴结组织中37枚(80.4%)VEGF-c蛋白表达阳性;而淋巴结转移阴性组15例患者中仅1例(6.7%)肺癌组织VEGF-C蛋白表达阳性,52枚淋巴结组织VEGF-C蛋白表达均为阴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VEGF-C 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与NSCLC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在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诊断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