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核素肺显像与功能测定预测肺切除术后肺功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放射性核素肺显像预测肺切除术后的肺功能。方法 25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患者中,原发性肺癌18例,转移性肺癌1例,肺良性病变6例,通过19例肺部手术患者术前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预测值与手术后1个月和1年的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放射性核素肺灌注显像法预测值与术后1个月和1年实测值均显著相关,r分别为0.9718、0.9889,P均〈0.01。放射性核素肺通气显像法预测值与术后1个月和1年实测值也  相似文献   

2.
利用放射性核素显像分析肺栓塞病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肺栓塞(PE)患者肺内栓子来源以及下肢静脉病变及其他诱因与PE发病之间的关系。材料和方法对93例临床高度怀疑肺栓塞/下肢静脉病变的患者,应用99mTc-MAA和99mTc-GP,进行肺灌注-通气显像及99mTc-MAA下肢静脉显像。结果肺灌注-通气显像显示86例患者为多发性肺栓塞,7例患者肺灌注-通气显像正常;PE组中,61例有下肢深静脉病变,占70.9%,其中由下肢髂、股静脉血栓引起的PE者46例,占PE合并下肢静脉病变者的75.4%。结论放射性核素肺灌注-通气显像及下肢静脉显像的联合应用可明确PE及其病因诱因的诊断,从而减少临床PE的误漏诊率。  相似文献   

3.
急性脑血栓性栓塞的核素显像诊断与疗效判断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评价核素显像对急性肺血栓性栓塞的诊断与疗效评价的价值。方法对10例临床确诊或可疑为肺栓塞的患者进行核素肺灌注、肺通气、肺血栓灶以及双下肢深静脉显像,4例与肺动脉造影或电子束CT结果对照。8例患者溶栓后复查肺灌注显像,2例患者昨查肺血栓灶显像,结果 肺灌注显像+下肢深静脉显像对急性肺栓塞诊断的阳性率为100%,与X线检查结果基本一致,溶栓后复查提示肺血流均有明显改善乃至恢复正常。结论 核素显像  相似文献   

4.
目的 用99Tcm 大颗粒聚合白蛋白 (MAA)肺灌注显像研究肾病综合征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无症状肺栓塞发病情况。方法  75例肾病综合征伴下肢深静脉血栓而无任何肺部疾病临床症状的患者 ,均经临床和超声检查证实。所有患者同时进行99Tcm MAA下肢静脉和肺灌注显像 ,其中 45例并行99Tcm DTPA肺通气显像。结果 ① 75例患者中有 83% (62例 )发生下肢窝静脉以下血栓 ;②99Tcm MAA肺灌注显像示 61% (4 6例 )患者发生肺栓塞 (2 8例为单侧肺栓塞 ,18例为双侧肺栓塞 ) ;③ 45例患者99Tcm DTPA肺通气显像未见异常。结论 大部分肾病综合征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伴有无症状性肺栓塞 ;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肺显像应作为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5.
^99Tc^m—MAA肺显像对深静血栓患者无症状肺栓塞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用^99Tc^m-大颗粒聚合白蛋白(MAA)肺灌注显像研究肾病综合征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无症状肺栓塞发病情况。方法 75例肾病综合征伴下肢深静脉血栓而无任何肺部疾病临床症状的患者,均经临床和超声检查证实。所有患者同时进行^99Tc^m-MAA下肢静脉和肺灌注显像,其中45例并行^99Tc^m-MAA肺通气显像。结果 (1)75例患者中有83%(62例)发生下肢Guo窝静脉以下血栓;(2)^99Tc^m-MAA肺灌注显像示61%(46例)患者发生肺栓塞(28例为单侧肺栓塞,18例为双侧肺栓塞);(3)45例患者^99Tc^m-DTPA肺通气显像未见异常。结论 大部分肾病综合征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伴有无症状性肺栓塞;对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肺显像应作为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6.
放射性核素显像对下肢深静脉病变和肺栓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9  
为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与肺栓塞发病之间的关系,对171例临床诊断为下肢静脉病变者,使用99mTc大颗粒聚合白蛋白(MAA)进行下肢深静脉和肺灌注显像。其中10例行X线下肢静脉造影,18例肺栓塞患者行DSA检查,15例行MRI检查。结果:下肢深静脉及肺灌注显像可见171例下肢静脉病变患者中有98例(573%)合并肺栓塞;98例肺栓塞患者中股静脉以上梗阻为79例,占806%。与DSA、MRI和X线下肢静脉造影检查的符合率分别为889%、867%和900%。故核素下肢深静脉显像结合肺灌注显像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和肺动脉栓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核素显像对急性肺血栓性栓塞的诊断与疗效评价的价值。方法对10例临床确诊或可疑为肺栓塞的患者进行核素肺灌注、肺通气、肺血栓灶以及双下肢深静脉显像,4例与肺动脉造影或电子束CT结果对照。8例患者溶栓后复查肺灌注显像,2例患者复查肺血栓灶显像。结果肺灌注显像+下肢深静脉显像对急性肺栓塞诊断的阳性率为100%,与X线检查结果基本一致,溶栓后复查提示肺血流均有明显改善乃至恢复正常。结论核素显像对诊断急性肺栓塞以及判断疗效是一种准确、可靠的无创性手段。  相似文献   

8.
下肢静脉病变与肺动脉栓塞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病变与肺栓塞(PE)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50例正常对照者和200例临床高度怀疑PE和下肢静脉病变的患者,行^99Tc^m-大颗粒聚合白蛋白(MAA)和^99Tc^m-葡聚糖酯(GP)双下肢静脉显像和肺灌注/通气显像,其中15例进行了肺动脉造影。结果 对照组下肢静脉显像和肺灌注/通气显像均显示正常,200例患者肺灌注/通气显像示:175例为多发性PE,25例正常。175例PE患者中128例有下肢静脉病变,占73.14%(128/175例),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119例,占68.00%(119/175例);25例非PE者均有下肢静脉病变。153例下肢静脉病变者中检出PE128例,占83.66%(128/153例)。下肢DVT 119例,其中由髂、股静脉血栓引发PE者101例,占84.87%(101/119例)。结论 双下肢静脉显像与肺灌注/通气显像联合应用,有助于PE及其病因的诊断。  相似文献   

9.
肺通气/灌注显像诊断不典型亚肺段肺栓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核索肺通气/灌注(V/Q)显像对不典型亚肺段肺栓塞(PE)的诊断价值。方法患者141例,男58例,女83例,年龄(65.67±11.29)岁,其中下肢静脉病变史者14例,糖尿病、高脂血症史者45例,63例近期内行有创性诊断和治疗,另19例均无上述病史或诊疗史。所有患者行常规盼^99Tc^m-MAA和^99Tc^m气体显像后进行1—24个月的抗凝治疗,于治疗后再行肺灌注显像。将抗凝治疗前后肺灌注显像进行对比分析,根据肺内放射性分布的变化判断治疗效果,再结合临床资料及其他影像检查综合判断不典型PE的诊断。结果141例患者肺灌注显像均显示某个肺野内不呈肺段或亚肺段分布的片状或小斑片状放射性分布稀疏区。肺通气显像示肺野内放射性分布基本均匀,未见放射性分布稀疏区。治疗后118例肺灌注显像显示双肺内放射性分布不同程度的增多或均匀。按肺野内放射性分布改善情况标准评价:抗凝治疗后恢复正常35例,显效49例,有效34例。总有效率为83.69%(118/141)。另23例肺内放射性分布无明显变化,视为无效。结论V/Q显像是诊断不典型亚肺段PE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讨论核素显像在肺栓塞(PE)诊断及预后评价的价值。方法:收集2002年1月-2004年6月经核素显像诊断并结合临床确诊的PE患者65例,其中42例患者在治疗后2周、3个月通过肺灌注显像进行复查,用以评价PE的治疗效果。结果:核素肺显像对PE的诊断准确率为93.8%,双下肢深静脉显像对于深静脉血栓的诊断准确率达88.7%,肺灌注显像复查示治疗后2周受累肺段消退率为44.2%,3个月受累肺段消退率为72.8%。结论:核素显像无创、简便、费用低、可重复进行,是PE诊断及预后评价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1.
^99mTc—P357血栓显像诊断急性肺栓塞的初步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评价99mTcP357血栓显像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价值及其安全性,对7例疑有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的患者,经静脉注射99mTcP357,1和2小时后行肺平面及断层显像,并与99mTc大颗粒聚合白蛋白肺灌注显像、肺动脉造影、超高速CT、DSA和螺旋CT对比。结果:4例急性肺栓塞中3例99mTcP357血栓显像阳性,1例溶栓后1个月血栓显像为阴性;另外3例显像结果为阴性,临床诊断分别为慢性肺栓塞、肺血管炎和高血压。初步临床研究表明,99mTcP357对急性肺栓塞的诊断有较大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99Tcm-聚合白蛋白(99Tcm-MAA)肺灌注显像评价肺栓塞溶栓治疗的价值.方法 对54例急性肺栓塞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由99Tcm-MAA肺灌注显像结合X线胸片检查确诊,并于溶栓治疗1周后复查肺灌注显像,部分病例于治疗3个月后再次复查.结果 54例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拴治疗前99Tcm-MAA肺灌注显像共观察到347个受损肺段,X线胸片均无相应肺段或亚肺段异常.溶栓治疗后1周复查肺灌注显像,164个受损肺段(47.3%)恢复正常;3个月后再次复查,199个受损肺段(57.4%)恢复正常(χ2=10.68,P<0.05).结论 99Tcm-MAA肺灌注显像是一种无创的诊断方法,对肺栓塞溶栓治疗效果的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99Tcm-聚合白蛋白(^99Tcm-MAA)肺灌注显像评价肺栓塞溶栓治疗的价值。方法对54例急性肺栓塞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由^99Tcm-MAA肺灌注显像结合X线胸片检查确诊,并于溶栓治疗1周后复查肺灌注显像,部分病例于治疗3个月后再次复查。结果54例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拴治疗前^99Tcm-MAA肺灌注显像共观察到347个受损肺段,X线胸片均无相应肺段或亚肺段异常。溶栓治疗后1周复查肺灌注显像,164个受损肺段(47.3%)恢复正常;3个月后再次复查,199个受损肺段(57.4%)恢复正常(χ^2=10.68,P〈0.05)。结论^99Tcm-MAA肺灌注显像是一种无创的诊断方法,对肺栓塞溶栓治疗效果的评估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肺通气/灌注显像与HCTPA诊断肺动脉栓塞的价值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评价核素肺通气 灌注(V Q)显像、螺旋CT肺动脉造影(HCTPA)及血浆D 二聚体在诊断肺动脉血栓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疑为肺动脉栓塞(PE)患者4 2例,男2 6例,女16例,平均年龄( 4 9 18±16 5 6 )岁,均行核素肺V Q显像、HCTPA及血浆D 二聚体测定。其中32例患者在行肺灌注显像时,选择双足背静脉注射肺灌注显像剂,同时完成双下肢静脉显像。结果 4 2例患者中34例经临床诊断为PE ,肺V Q显像诊断PE的灵敏度、准确性和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4 12 %、90 4 8%和94 12 % ,HCTPA分别为85 2 9%、83 33%和93 5 5 % ,D 二聚体分别为5 2 94 %、5 7 14 %和90 0 0 %。32例行下肢深静脉显像的PE患者中2 0例有下肢静脉血栓。结论 肺V Q显像无创、安全、简便,诊断PE的灵敏度、准确性高。核素肺显像诊断亚肺段水平PE的能力明显高于HCTPA。  相似文献   

15.
肺灌注/通气显像与肺动脉造影诊断肺栓塞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0  
目的:评价肺灌注/通气显像诊断肿栓塞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疑肺栓塞患者的肺核素显像结果,并与肺动脉造影检查对照。结果:肺动脉造影诊断为肺栓塞的患者26例,有180个肺动脉支为充盈缺损,其肺灌注显像示167个节段呈完全肺段性或亚肺段缺损,符合率为92.7%。肺动脉造影显示为86个肺动脉支为部分充盈缺损,肺灌注显像有63个肺段或亚肺段缺损,符合率为73.2%(P<0.01)。肺核素显像对肺栓塞诊断的灵敏度为92.3%,特异性为84.2%,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为88.9%。26例肺动脉造影诊断为肺栓塞的患者,有23例行肺通气显像,通气/灌注均不匹配。结论:肺灌注/通气显像对肺栓塞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应用肺吸入和灌注显像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20例正常对照者和12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10例支气管哮喘(哮喘)患者进行了^99mTc-植酸钠气溶胶和^99mTc-MAA放射性肺吸入(I)/灌注(Q)显像,其中哮喘病人还进行了应用支扩剂前,后I显像。与肺功能测定(FEV1.0%)及X线胸片比较,I显像能反映全肺和局部肺通气功能及气道通畅情况,Q显像能反映肺血流灌注功能,两者结合对临床早期诊断COPD及判断预后准确。I/Q显  相似文献   

17.
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对肺栓塞患者溶栓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米宏志  王金城  杨浩  丁健  朱明  陆遥 《中华核医学杂志》2001,21(3):162-164,I001
目的评价肺通气/灌注显像监测肺栓塞患者治疗疗效的价值。方法47例确诊为肺栓塞的患者,男27例,女20例,平均年龄(52.8±16.1,19~81)岁。受累肺段共564段,平均(12.5±4.6)段。分为3组,第1组为病程1周以内,共17例;第2组为病程在1~2周及病程大于1个月而近2周有发作或加重,共16例;第3组为病程>1个月而无近期发作,共12例。另有2例病程大于2周、小于1个月。溶栓抗凝治疗5~10d后复查,8例口服抗凝剂6~18个月后再次复查。均于治疗前及溶栓后5~10d、单纯抗凝2~4周后行肺灌注显像,采集条件一致。结果第1组患者有75.5%肺段血流灌注改善,第2组有74.3%肺段血流灌注改善,两者间差异无显著性,第3组仅见5.3%的肺段有改善,与前2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2例病程大于2周、小于1个月的患者亦有明显疗效。8例长期口服抗凝剂的患者,有87.5%肺内血流灌注进一步改善。结论肺通气/灌注显像在肺栓塞患者疗效评价中有重要价值。以病程2周为时间窗,溶栓疗效显著。病程在2周以上甚至大于1个月的肺栓塞患者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8.
肺灌注/通气显像与肺动脉造影诊断肺动脉栓塞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评价核素肺通气/灌注(V/Q)显像在肺动脉栓塞(P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临床疑有PE患者30例,男女各15例,平均年龄(38.2±13.9)岁。均行胸部X线片检查、核素V/Q显像和肺动脉造影。11例患者在行肺灌注显像时,选择双侧足背静脉注射肺灌注显像剂,同时完成双下肢静脉显像。结果30例患者中22例V/Q显像示不相匹配的肺叶、肺段或多发亚肺段的放射性分布稀疏或缺损,提示为PE;但肺动脉造影证实22例中20例为PE。8例患者的V/Q显像为相匹配的肺叶、肺段或多发亚肺段的稀疏或缺损,提示不是PE,与肺动脉造影结果一致。核素V/Q显像诊断PE的灵敏度为100%(20/20例),特异性为80.0%(8/10例),准确性为93.3%(28/30例)。X线胸片和核素下肢静脉显像有助于PE的正确诊断。结论多数PE患者通过核素肺V/Q显像结合X线胸片可以作出明确诊断,少数肺V/Q显像与临床表现不符的患者需行肺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19.
核素肺通气/灌注显像在肺动脉血栓栓塞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应用肺通气/灌注(V/Q)显像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患者肺栓塞(PE)发病情况,并与CT血管造影(CTA)或MR血管造影(MRA)结果进行比较。方法 85例DVT患者进行肺通气(Technegas)/^99Tc^m-聚合白蛋白(MAA)灌注显像和X线胸片检查,其中13例同期进行肺CTA或MRA检查。根据PIOPED诊断标准(1995年修正版),综合分析肺V/Q显像和X线胸片结果,划分为PE高、中、低、极低度可能性和正常5类,并以低、中和高度PE可能性者为阳性,极低可能性和正常者为阴性。结果 85例患者中,PE高度可能性34.1%,中度可能性8.2%,低度可能性7.1%,极低度可能性1.2%,正常49.4%,共计阳性率49.4%,阴性率50.6%。13例同期进行CTA或MRA检查的患者中,3例V/Q显像和CTA或MRA发现病灶数量和范围一致,10例不一致。肺动脉部分栓塞时,由于血流可通过,肺组织灌注可能正常,V/Q显像往往不能发现病变血管。而外周肺段、亚分段较小肺动脉栓塞时,CTA或MRA容易漏诊。结论 V/Q显像可以提供优良、准确的PE诊断结果,CTA检查与其可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利用肺通气/灌注显像预测肺癌切除术后残余肺功能及评价手术适应证.方法 26例原发性肺癌患者:21例行肺灌注/通气显像,其中13例行手术治疗;5例行肺灌注显像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于术前1周左右行肺功能检查,其中18例手术治疗患者于术后2个月再次行肺功能检查.采用Neuhaus公式计算术后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预测值(ppoFEV1).对通气、灌注显像2种方法计算所得的ppoFEV1值进行t检验,并分别与术后2个月肺功能实测值进行t检验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21例患者通气法ppoFEV1为(1.347±0.539)L,灌注法ppoFEV1为(1.410±0.543)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62,P>0.05);13例手术者其中术前通气ppoFEV1为(1.545±0.588)L,术后2个月实测值为(1.450±0.521)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2,P>0.05).所有18例手术者术前灌注ppoFEV1为(1.697±0.546)L,术后2个月实测值为(1.457±0.488)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17,P>0.05).13例肺通气法ppoFEV1与术后2个月实测值显著相关,r=0.950,P<0.01;肺灌注法ppoFEV1值与术后2个月实测值也显著相关,r=0.937,P<0.01.18例肺灌注法ppoFEV1与术后2个月实测值也显著相关(r=0.922,P<0.01).结论 肺通气/灌注显像结合肺功能测定有利于判断肺癌患者尤其合并低肺功能患者能否进行手术及确定手术部位和范围,能用于预测肺癌切除术后残余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