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评价法莫替丁与立止血联用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法莫替丁与立止血联用治疗60例消化道出血患儿,并与传统方法治疗的55例患儿作比较,观察两种方法的治疗有效率及止血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法莫替丁与立止血联用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出血时间。结论:法莫替丁与立止血联用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立止血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02例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立止血联合法莫替丁治疗52例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患儿,并与传统方法治疗的50例患儿作比较,观察两种方法的效果及止血时间。结果立止血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出血时间。结论立止血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法莫替丁与立止血联用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法莫替丁与立止血联用治疗60例消化道出血患儿,并与传统方法治疗的55例患儿作比较,观察两种方法的治疗有效率及止血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法莫替丁与立止血联用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出血时间。结论:法莫替丁与立止血联用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观察立止血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52例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立止血联合法莫替丁治疗27例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患儿,并与传统方法 治疗的25例患儿作比较,观察两种方法 的效果及止血时间.结果 立止血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出血时间.结论 立止血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无明显副作用,其有效率及平均止血时间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是新生儿急症之一,来势凶猛,表现为吐血和便血,易发生失血性休克.目前临床治疗多以急症输血、止血剂的应用为主,而忽略对出血灶的处理.我们自1998年1月采用法莫替丁胃管注入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36例,疗效显著,现将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采用法莫替丁与立止血联用治疗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采用法莫替丁与立止血联用治疗6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并与采用传统方法治疗的55例患者作比较,观察两种方法的治疗有效率及止血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法莫替丁与立止血联用治疗消化道出血,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出血时间。结论:法莫替丁与立止血联用治疗消化道出血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法莫替丁联合思密达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58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止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法莫替丁联合思密达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57.7%),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法莫替丁联合恩密达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法莫替丁联合思密达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方法 58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止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法莫替丁联合思密达治疗.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率(87.5%)明显高于对照组(57.7%),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法莫替丁联合思密达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陈燕梅 《中原医刊》2007,34(16):40-41
目的观察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影响因素,评价法莫替丁与立止血联合应用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比较各种影响因素与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关系,采用法莫替丁与立止血联合应用治疗60例消化道出血患儿,并与传统方法治疗的55例患儿作比较,观察两种方法的治疗有效率及止血时间。结果缺血缺氧性脑病(H IE)、窒息、宫内感染和新生儿肺炎是引起新生儿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因素,出血多发生在出生3 d以内;与对照组相比,法莫替丁与立止血联合应用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能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出血时间。结论针对各种高危因素,采取早期预防、监测、积极治疗原发病,以降低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法莫替丁与立止血联合应用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凝血酶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急症,病死率8~13.%。传统疗法多采用 H_2受体拮抗剂、血管收缩剂、孟氏液治疗。我科于1990~1991年用凝血酶与 H_2受体拮抗剂、血管收缩剂、孟氏液合用治疗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22例,同时以1989年传统疗法治疗的急性上消化道患者21例做对比,现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一、资料治疗组:男17例,女5例。平均年龄54.7岁,<49岁8例,>50岁14例。其中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8例,胃十二  相似文献   

12.
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总结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方法.方法时过去10年该院治疗的110例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病例的病因及定位诊断措施进行分析.结果110例急性下消化道出血病例中,出血原因依次为结肠息肉、结肠肿瘤、炎症性肠病、血管畸形、小肠肿瘤等.检查方法中结肠镜使用次数最多,占62.4%,血管造影阳性率最高达70.0%.结论下消化道出血的定位诊断较重要,首选结肠镜检查,在大出血情况下,可考虑急诊手术探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胃部分切除术后近期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及降低胃部分切除术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的方法。方法 总结1985年1月-1999年12月间治疗的各种原因胃部分切除术后近期上消化道出血9例的临床资料。其中4例再手术止血。5例保守治疗。结果 治愈7例,死亡2例,1例死于出血性休克,另1例死于肝功衰竭,结论 胃部分切除术后近期上消化道出血多是由于手术操作不当引起。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消化道的分段。方法:对34例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小肠出血行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核素扫描、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小肠镜、剖腹探查及术中内镜检查。结果:诊断阳性率为: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62.5%(10/16),核素扫描50.0%(4/8),小肠气钡双重造影42.9%(6/14),小肠镜0.0%(0/4),剖腹探查100.0%(10/10)。结论:小肠出血的诊断首选选择性肠系膜动脉造影;再行核素扫描,尤其是少量小肠出血对核素扫描较敏感;小肠气钡双重造影对小肠微小的隆起和凹陷性病变诊断价值较高;小肠镜的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剖腹探查用于上述辅助检查均未能明确,且排除了上消化道和大肠病变而又有大量出血和反复出血者。应将小肠认为是中消化道而大肠是下消化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病因及预防.方法:分析近5年收治202例确诊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结果: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14例(56.44%)占首位.其他原因出血88例占43.56%.结论:肝硬化者除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外,非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引起的消化道出血应引起重视,急诊胃镜检查是找到消化道出血病因的首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123例小儿下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下消化道出血常见原因。方法全部病例均用富士EC-200MR电子结肠镜检查,部分病例作全消化道钡餐检查。结果123例患儿肠镜检查117例明确诊断(占95.1%),其中结肠息肉为87例,(占74.3%)。结论结肠息肉是小儿下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导管介入治疗消化道出血的疗效及价值。方法:35例均行动脉造影,灌注凝血酶针+明胶海绵栓塞,确诊有门静脉高压者21例行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VE)、脾动脉部分栓塞术(PSE),不明原因出血6例,单纯动脉内灌注凝血酶针。结果:所有患者均达到有效的止血效果。结论:经动脉灌注凝血酶、灌注+栓塞、PTVE及PSE为消化道出血患者提供了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肺性脑病并发消化道出血对血气分析和电解质变化的影响。方法对33例肺性脑病并发消化道出血前后的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肺性脑病并发消化道大出血后,PaCO2、BE、HCO-3、K+、阴离子间隙升高;pH、PaO2、Na+、Ca2+、Cl-降低,与出血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肺性脑病并发消化道大出血后酸碱失衡以呼吸性酸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占首位,呼吸性酸中毒并代谢性碱中毒位居第二,其他依次为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碱中毒。电解质呈高钾低氯为主的改变,认识并纠正上述变化有助于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严重消化道出血多学科救治模式。材料方法对难治性严重消化道出血7例患者,采用多学科协同救治模式,均于入院后30分钟内开始进行介入治疗,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并积极行容量复苏,术中根据检查结果对病灶供血动脉行栓塞术及药物灌注术进行止血,术后积极容量复苏,依原发病变性质再行确定性手术。结果本组7例,均抢救成功。DSA检查诊断为动脉瘤破裂1例,血管畸形2例,间质瘤1例,2例未见明显异常,1例仅显示血管走行异常(术后病理示平滑肌瘤)。1例血管畸形行弹簧圈栓塞后再行外科手术;2例行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后再行外科手术切除病灶,2例行持续动脉灌注术同时进行外科手术结合术中内窥镜探查;3例介入术后出血停止,2例出血控制,2例在积极容量复苏下进行外科手术探查。结论及时准确判断病情,以内科治疗为基础积极实施介入治疗协同外科综合救治,可以明显提高严重消化道出血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胃镜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及镜下止血疗效。方法:对390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胃镜检查,以明确出血原因。其中191例发现有活动性出血和近期出血病灶,根据病人情况行不同方法内镜下治疗。结果:共有362例查明出血原因,病因诊断率92.0%,48h以内病因检出率95.3%明显高于48h以后病因检出率。中青年组出血主要3种原因,依次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贲门黏膜撕裂症。老年组出血原因主要为消化性溃疡、胃癌、急性胃黏膜病变。191例行内镜下治疗,182例出血停止,止血成功率95.2%。结论:胃镜检查仍是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诊断手段,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检查时间窗对病因检出十分必要。检查同时可根据患者情况行内镜下止血治疗,方法简便,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