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陈焕辉  陈翊  林涛  朱冰 《广州医药》2012,43(1):18-21
目的 研究引起广州地区儿童病毒性脑炎的病原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用荧光PCR方法检测198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核酸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脊液病原抗体IgM,100例其他脑病患儿脑脊液作为对照.结果 198份脑脊液病毒和(或)抗体检出病原体的66例,阳性率33.6%.其中肠道病毒(EV) 25例占阳性病例的37.9%,单纯疱疹Ⅰ型病毒(HSV1) 19例占28.8%,单纯疱疹Ⅱ型病毒(HSV2)1例占1.5%,巨细胞病毒(CMV)3例占4.6%,EB病毒(EBV)3例占4.6%,流感病毒(IFV)1例占3.0%,腺病毒(ADV)5例占7.5%,乙脑病毒(JEV)6例占9.1%,呼吸道合胞病毒(RSV)2例占3.O%,所有标本均检测不到麻疹病毒.对照组的其他脑病患儿标本均检测不到病原体.患儿全年均可发生病毒性脑炎,但5月~10月发病率最高.疱疹性病毒脑炎没有明显季节性,年龄较大患儿的居多,乙型脑炎和肠道病毒引起的脑炎以夏秋季较多,而且年龄较小的患儿更容易受感染.结论 引起广州地区病毒性脑炎的主要病原体是疱疹病毒和肠道病毒,肠道病毒主要发生在夏秋季,以年龄较小的儿童多见;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全年散发,以年龄较大的儿童较多见.  相似文献   

2.
小儿病毒性脑膜炎病原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小儿病毒性脑膜炎部分病原学情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92例临床诊断病毒性脑膜炎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脑脊液进行单纯疱疹病毒(HSV-I、HSV-Ⅱ)、柯萨奇B组病毒(CoxBV)、埃可病毒(ECHO)、EB病毒(EBV)、腺病毒(AdV)及流感病毒(IFV)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结果HSV、CoxBV、ECHO、EBV、AdV、IFV病毒感染率分别为8.69%、19.56%、23.91%、3.26%、4.34%、5.43%。结论提示脑脊液中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可作为早期病原诊断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病毒性脑炎的症状进行监测,及时发现疫情,了解天津市病毒性脑炎的主要病原及流行特征。方法哨点医院对2015年就诊的病毒性脑炎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血液和/或脑脊液标本运送至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采用RT-PCR和ELISA方法进行病原学检测,检测种类为肠道病毒(EV 71、Cox A16、其他肠道病毒)、腮腺炎病毒(Mumps)、乙脑病毒(JEV)、单纯疱疹病毒(HSV I+II)、巨细胞病毒(CMV)。结果 2015年共监测119例病毒性脑炎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83∶1,各年龄组均有发病,以10岁以下儿童发病最多(42.02%);职业分布以学生病例为主,占30.25%。全年均有发病,6~10月发病占全年的71.43%。119例病例中有44例病原检测阳性,以肠道病毒阳性率最高,为52.27%(23/44);其次是单纯疱疹病毒(27.27%,12/44)和腮腺炎病毒(15.91%,7/44)。发热、头痛、呕吐为病毒性脑炎的主要症状,病原阳性和未检出病原的病毒性脑炎发热、头痛、恶心、呕吐、嗜睡、意识障碍等症状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天津市病毒性脑炎主要发生在10岁以下儿童,肠道病毒是主要的病原体,其次是单独疱疹病毒和腮腺炎病毒。在加强病毒性脑炎监测的同时,应建立快速敏感的检测方法以进一步阐明其病原学特征。  相似文献   

4.
长沙地区疱疹病毒性脑炎的病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长沙地区病毒性脑炎与疱疹病毒感染的关系。方法 :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 (IFA)检测病毒性脑炎患者脑脊液或血清中疱疹病毒特异性IgG ,IgM。结果 :92 1例病毒性脑炎患者中有 1 33例 (1 4 4% )诊断为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1 0岁以下年龄为发病高峰 ,9例 (0 98% )诊断为巨细胞病毒性脑炎 ,1 2例 (1 3 % )为水痘 带状疱疹病毒性脑炎。结论 :长沙地区疱疹病毒性脑炎病原以单纯疱疹病毒最常见 ;IFA法对疱疹病毒性脑炎具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小儿病毒性脑炎77例病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ELISA间接法对77例病毒性脑炎患儿入院后脑脊液标本中呼吸进,肠道病毒IgM抗体进行检测,结果共检出致病病毒24例,占全部脑炎的31.37%,其中单纯疱疹病毒8例,占全部脑炎的10.39%;流感病毒6例,占全部脑炎的7.49%;柯萨奇病毒4例,占全部脑炎的5.19%;副流感病毒、腺病毒、EB病毒各2例,各占全部脑炎的2.6%。结果说明单纯疱疹病毒是引起非流行性病毒性脑炎的常见致病病毒,其它病毒致病毒性脑炎有一定流行性,地区性,亦可散在发病。致病率与季节,流行病毒种类有关。提示病毒性脑炎应早期作脑脊液标本中EILISA检查,测定IgM抗休,可早期确定致病病原。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早期诊断方法 ,用 EL ISA法检测 10 5例小儿病毒性脑炎脑脊液 (CSF)中特异性单纯疱疹病毒 Ig M抗体 ,为对比同时也检测了该组病毒特异性 Ig G抗体 ,并与血清相应抗体结果比较。其中 13例阳性 ,占 12 .4%。结果表明 :检测 CSF中单纯疱疹病毒 Ig M抗体 ,可以快速确定其疱疹病毒性脑炎 ,方法简单易行 ,具有其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肠道病毒和EV71所致脑炎的发病情况及荧光定量PCR诊断病毒性脑炎的意义.方法 收集银川市118例临床诊断病毒性脑炎、脑膜炎患者脑脊液和血清,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肠道病毒和EV71阳性率及病毒拷贝数,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性检测血清EV71病毒IgM抗体.结果 荧光定量PCR检测肠道病毒阳性病例42例,检测阳性率为35.6%;EV71阳性病例22例,检测阳性率为18.6%,占EV阳性病例的52.3%;ELISA定性检测EV71病毒IgM抗体,阳性病例30例,检测阳性率25.4%,肠道病毒和EV71病毒性脑炎患者6岁以内幼儿明显多见于其他年龄组.结论 肠道病毒是本地区病毒性脑炎、脑膜炎患者最常见的病原体,EV71可能是本地区肠道病毒性脑炎中最多见的一种,肠道病毒和EV71感染所致脑炎都以6以内幼儿为主;荧光定量PCR对EV71检测特异性高于ELISA.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病原,评价其早期诊断方法。方法:采用微量细胞培养法,PCR法、ELISA间接法对86例脑炎、脑膜炎的患儿进行病原学检测。结果:(1)86例患儿中36例用微量细胞培养法分离到了病毒,阳性率41.86%,其中肠道病毒18例、腺病毒8例、呼吸道合胞病毒7例,阳性率分别为29.30%、9.30%、8.14%:(2)86例患儿脑脊液中检出特异性HSV1 DNA23例,Adv-DNA15例,CVB-DNV32例,阳性率分别为26.74%、17.14%和37.21%;(3)用ELISA间接法测定了病人血清及脑脊液中特异性单纯疱疹病毒1(HSV1)-IgM、腺病毒(Adv)-IgM、柯萨奇病毒(CVB)-IgM。血清中阳性数HSV11,Adv10例,CBV25例,阳性率分别为12.79%,11.63%。29.06%。脑脊液中HSV1 8例,Adv9例,CVB15例(其中CVB2 8例,CVB3 10例),阳性率分别为9.30%,10.47%、17.44%。结论:(1)PCR技术阳性率高于传统病毒分离培养法;(2)血清及脑脊液中特异性抗体水平检测可用于早期诊断,(3)本地区病毒性脑炎,脑膜炎的病原以肠道病毒为首位,腺病毒次之,单纯疱疹病毒居第三位。  相似文献   

9.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诊断与治疗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对27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脑脊液进行HSV-DNA和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结果:脑脊液检查HSV-DNA阳性或HSV-IgM阳性者诊断为单纯疱疹病毒脑炎12例,占44%。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患儿予以静脉滴注阿昔洛韦,连续用药1周,结果治愈7例,好转3例,自动出院及死亡各1例。结论:PCR技术与特异性IgM抗体检测两种方法相结合有助于提供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的实验室依据,而阿昔洛韦的使用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小儿病毒性脑炎与抗病毒抗体IgM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新华  吴洁  汪梅先 《海南医学》2004,15(9):50-51,38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及其脑脊液抗病毒抗体IgM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对95例临床诊断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脑脊液进行了单纯疱疹病毒(HSV—Ⅰ,HSV-Ⅱ)、柯萨奇B组病毒(CoxBV)、埃可病毒(ECHO)、EB病毒(EBV)、腺病毒(AdV)及流感病毒(IFV)特异性IgM抗体检测。结果HSV、CoxBV、ECHO、EBV、AdV、IFV病毒感染率分别为9.47%(9/95)、18.95%(18/95)、23.16%(22/95)、3.16%(3/95)、4.21%(4/95)、6.32%(6/95);脑脊液抗病毒抗体IgM的阳性率为65.26%(62/95);HSV及EBV感染后遗症发生率及病死率分别为77.78%(7/9)和66.67%(2/3)。结论脑脊液中病毒特异性IgM抗体检测可作为早期病原诊断的指标之一;CoxBV及ECHO病毒是本地区小儿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的主要病毒;HSV及EBV感染后遗症发生率及病死率较其它病毒高,预后不良;早期阿昔洛韦治疗,可大大降低后遗症发生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EV)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致病情况,建立一种检测EV感染的方法。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病毒分离技术检测40种EV标准毒株和46例无菌性脑膜炎、脑炎病人脑脊液(CSF)标本。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辐射免疫扩散法对137例各种神经系疾病的血清、脑脊液进行免疫球蛋白测定(IgG、IgA、IgM)。在散发性病毒性脑炎、病毒性脑膜炎、脑脊髓脱髓鞘病、格林—巴利病征以及结核性脑膜炎CSF中IgG含量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而疾病组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Ig的含量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疱疹病毒与肺炎支原体 (MP)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发病中的作用及基因荧光定量PCR测定 (简称基因荧光定量 )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利用基因荧光定量检测了小儿非化脓性脑膜炎 (非化脑 )脑脊液中EBV ,HSV ,CMV和MP的核酸含量 ,并与脑脊液中其特异性抗体结果对比。结果  192例非化脑患儿中 84例病原DNA阳性率 4 3.8% ,且年龄越小 ,阳性率越高 ,以 0~ 3岁组最高 (5 0 .0 % ) ;在阳性者中 ,EBV DNA阳性率最高 (4 6 .4 % ) ,其次是HSV DNA和MP DNA(2 8.6 %和 14 .3% ) ,CMV DNA阳性率最低 (10 .7% ) ;重型患儿脑脊液 4种病原DNA的拷贝量明显高于轻型患儿 (P <0 .0 5 ,0 .0 1) ;脑脊液病原DNA阳性率与特异性IgM阳性率分别为 4 3.8%和 2 4 .5 % (P <0 .0 1)。结论 MP的直接损伤是MP脑膜炎的发病机制之一 ,基因荧光定量特异性强、敏感性高 ,需标本量少 ,是早期快速诊断小儿非化脑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脑脊液(CSF)与血浆中的蛋白、糖及氯化物含量比值对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检测2011年2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住院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化脑)、结核性脑膜炎(结脑)和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病脑)患儿及非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儿童CSF与血浆中的蛋白、糖及氯化物含量,并计算其比值。结果:化脑患儿CSF/血浆蛋白含量比值显著升高而糖含量比值明显下降(P<0.01);结脑患儿CSF/血浆蛋白含量比值明显升高而糖和氯化物含量比值均显著下降(P<0.01);而病脑患儿上述三项比值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改变(P>0.05);CSF/血浆蛋白≥1.0时诊断化脑和结脑的敏感性分别为91.14%和70.59%;糖含量比值≤0.5时,诊断化脑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88.61%和88.46%;氯化物比值≤1.1时诊断结脑的敏感性达到97.06%,特异性为96.64%。结论:CSF/血浆蛋白、糖及氯化物含量的比值差异可为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早期及鉴别诊断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5.
Theenteroviruses(EV)areamongthemostcommonandimportantviralpathogensofhumansll'2].Atleast70serotypeswhichinfecthumanshavebeenidentified,includingthepolioviruses(PV),coxsackievirusesgroupAandB(CVAandCVB),andechoviruses(EchoV).Sinceitsinceptionmorethan40yearsago,EVisolationincellculturehasbeenthemainstayofenteroviraldiagnosis.ReportedmeanisolationtimeforEVfromcerebrospinalfluid(CSF)rangedfrom3.7to8.2days.However,asmanyas25%to35%oftheEVserotypes,particularlytheCVAgroup,donotgrowincellcu…  相似文献   

16.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测定及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证实血清降钙素原在小儿急性细菌性脑膜素及病毒性脑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双位点夹心化学免疫荧光法对56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的血清降钙家原水平进行测定,并比较C反应蛋白、脑脊液白细胞数、蛋白含量对感染病因辅助诊断的价值.结果:30例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明显升高(4.52~76.55μg/L),26例病毒性脑炎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仅轻度升高(0.10~1.32μg/L),P<0.0001。而血清C反应蛋白、脑脊液白细胞数及蛋白含量在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炎中有重叠。结论:血清降钙素原是鉴别小儿急性细菌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7.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70例病毒性脑炎(AVE)患儿进行血清病毒特异性IgM抗体测定。结果阳性24例,阳性率34.29%。其中抗HSVIgM抗体,抗AdVIgM抗体,抗COXV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2.96%,10%,11.43%。健康儿61例,阳性3例,阳性率4.92%。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05)。说明近期有病毒感染,可作早期诊断。并探讨了3种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