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王炳煌  张天玉 《云南医药》1995,16(5):328-330
本文报告肝叶、肝段切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78例,其中22例切除肝叶或肝段后剖开狭窄胆管与空肠扩大吻合。经1-13年随访优良效果93.5%。作者认为局限于部份肝叶、肝段为主的肝内胆管结石并狭窄行肝叶、肝段切除,必要时配合胆道镜取石和肝胆管空肠扩大合联合手术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
用可拆式双翼肝钳作原发性肝癌切除术19例,并和不用肝钳作肝切除的19例作配对比较。结果肝钳组具有简化切肝手术、减少出血、手术比较安全、有可能提高肝癌的切除率等优点。肝钳虽在形状、体积等方面还要进一步改进,但有可能满足大多数肝切除术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许多肝病患还不知道,肝纤维化的过程是肝病发展的分水岭。中国慢性乙型肝炎患约占3000万人,其中约有10%~15%的肝病患将在若干年内,经过短暂而可逆性的肝纤维化阶段,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逆转肝纤维化过程,是肝病患“起死回生”的关键。[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肝星状细胞与肝纤维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肝纤维化 (liverfibrosis)是指肝脏慢性炎症或损伤导致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 ,是所有慢性肝病共有的病理改变 ,其共同特点是以胶原蛋白为主的细胞外基质 (extracellularmatrix ,ECM )各成分合成增多 ,降解相对不足 ,过多沉积在肝内引起肝纤维化 ,若进一步发展引起肝小叶改建、假小叶和结节形成 ,则进入肝硬化。Safadi等[1 ] 研究表明肝纤维化在去除损伤因素后尚有逆转的可能 ,大大地激发了人们对肝纤维化发病机制的研究。目前 ,学者们普遍认为肝星状细胞 (hepaticstellatecell,HSC)是肝脏合成ECM的主要细胞[2 ] 。因此 ,肝星状细…  相似文献   

5.
肝纤维化是由各种病因所致慢性肝损伤的修复反应,其持续进展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最终导致肝功能衰竭。目前,肝纤维化尚无有效治疗方法。肝巨噬细胞在肝内炎症反应、纤维化的进展和消退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已成为抗肝纤维化的重要治疗靶细胞。主要就肝巨噬细胞在肝纤维化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能够为肝纤维化治疗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蔡卫民 《药品评价》2007,4(6):395-396
近年来,随着药物种类的不断增多,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仅次于皮肤粘膜损害和药物热。药物性肝损害较前两者不易发现,确切发生率也很难弄情楚,当肝损害达到相当严重程度,出现临床表现如ALT升高或黄疸时,才  相似文献   

7.
乔玉梅  李敏  谷阔 《中国医药》2009,4(6):475-475
肝腺瘤是一种临床少见的肝细胞源性良性肿瘤。至今,本病的病因不明,因临床上有相当一部分患者无明显的症状、体征,缺乏与其相关的特异性生化检查指标和影像学特征,因此通过非侵人性检查鉴别肝腺瘤相当困难,极易与肝癌、肝血管瘤以及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相混淆。笔者曾遇1例肝腺瘤误诊为肝血管瘤,结合有关文献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8.
肝病科     
<正>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肝病科是苏州市肝病重点学科和江苏省级肝病临床重点专科,拥有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市级肝病研究所。该科是以诊治各类急、慢性病毒性肝病和非感染性肝病为特色。目前拥有6个病区、217床位、130余名工作人员;其中正高级职称12人、副高级职称2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6人、硕士学位者25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近几年来,该科分别参与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研究项目和主持省、市级各类科研基金资助课题项目40多项、开展国家级、省、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50多项、发表科研论文30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0多篇,获得省市级科研奖励20多项。  相似文献   

9.
许多肝病患者还不知道,肝纤维化的过程是肝病发展的分水岭。中国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约占3000万人,其中约有10%~15%的肝病患者将在若干年内,经过短暂而可逆性的肝纤维化阶段,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因此,逆转肝纤维化过程,是肝病患者“起死回生”的关键。肝病专家提示,名贵中成药古  相似文献   

10.
张维  丁义涛 《江苏医药》1995,21(8):529-530
非肝手术时发现16例肝血管瘤,均一期手术治疗原发源及本病。血管瘤多经术前B超检查或术中意外发现,常难以明确定性诊断,应争取手术,以取得病理学论所依据。手术方式应根据病人的情况,肝血管瘤的部位、大小、数目及手术者的技术能力综合考虑,灵活选用肝切除术、肝血管瘤利除术及肝血管瘤捆扎术。  相似文献   

11.
Dixon 医生和他的同事们注意到,肝脏解剖结构的变异可以导致经皮肝穿刺肝组织活检失败或肝外组织的穿破。他们提出从腋中线进行肝穿刺,可以有6%的病人偶然穿破胆囊,如从腋前线穿刺,则可升至25%。但是穿破胆囊是少见的。通过对68276例肝穿刺病人的回顾性分析,仅8例穿破胆囊。在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肝叶切除联合肝动脉切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6月~2009年6月接诊的37例肝动脉受侵犯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对其进行肝叶切除联合肝动脉切除手术。结果:37例实施根治性切除手术的患者,35例术后20d出院,未出现胆漏,无复发;2例患者手术后20d肝功能恢复情况不是很好,出现胆漏、肝坏死等症状。结论:肝叶切除联合肝动脉切除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肝病科     
<正>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肝病科是苏州市肝病重点学科和江苏省级肝病临床重点专科,拥有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和1个市级肝病研究所。该科是以诊治各类急、慢性病毒性肝病和非感染性肝病为特色。目前拥有6个病区、217床位、130余名工作人员;其中正高级职称12人、副高级职称2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6人、硕士学位者25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4人。近几年来,该科分别参  相似文献   

14.
肝性昏迷     
凡由严重肝病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紊乱,表现以意识改变为主的神经精神症状,称为肝性昏迷或肝性脑病。主要由于肝机能损害严重或存在有门、体静脉分流不能清除血中氨等有毒代谢产物;或与肝功能衰竭后,糖、蛋白质、电解质等代谢紊乱及神经介质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应用肝切除联合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0年-2005年57例行手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7例患者均行肝十二指肠骨骼化清扫,其中联合行左半肝切除11例,右半肝切除7例,尾状叶切除2例,左半肝加部分尾状叶切除3例,右半肝加部分尾状叶切除2例,右前叶切除1例,左内叶切除3例;联合门静脉切除和重建4例,联合肝动脉切除者11例,手术并发症发生率53.6%,围手术期死亡2例。25例(43.8%)行根治性切除(R0),32例(56.2%)行姑息性切除(R1.R2)。根治性切除术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2%,36%,12%;姑息性切除术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56.3%,21.8%,0%。结论肝切除联合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可提高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率,血管受浸润不是根治性切除的禁忌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肝叶肝段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和经验。方法2004年10月至2008年10月采用肝叶肝段切除方法,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共31例。结果术后复查无肝内胆管结石,全部治愈出院。结论肝内胆管结石,采用常规切开取石法,术后结石残留及复发率高,并发症多。运用肝叶肝段切除法,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肝叶切除治疗肝占位性病变已广泛应用。鉴于肝脏组织脆嫩,血管丰富,术时出血是手术困难和造成死亡的重要原因,故肝血流阻断仍是肝外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我们自1987年以来应用常温下选择性肝门阻断法为11例合并明显肝硬化的病人实施了肝切除术,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使用平阳霉素碘油乳剂经肝动脉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方法和效果。 方法 对 2 6例肝海绵状血管瘤进行平阳霉素碘油乳剂经肝动脉栓塞治疗 ;将导管超选择插入肝血管瘤的供血动脉 ,以平阳霉素碘油乳剂栓塞 ,男 12例 ,女 14例 ,年龄 2 8~ 6 2岁 ,平均 4 4岁 ,术前均经US、SCT、DSA检查确诊。 结果 所有病例均成功实施了栓塞治疗 ;2 6例中有 2 1例分别于术后 1~ 12个月进行SCT或B超随访 ;瘤体缩小 >5 0 %者 16例 ,>30 %者 4例 ,其中B超随访肿瘤完全消失 1例 ;1例患者肿瘤缩小不明显。全部患者中临床症状消失 18例 ,明显减轻 6例 ,总有效率 92 % (2 4 / 2 6 ) ;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 结论  平阳霉素碘油乳剂经肝动栓塞是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安全、有效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钟国庆  王瑞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9):1101-1101
肝内胆管结石,尤其是左右肝内胆管均有结石,或合并一处或多处肝胆管狭窄者,治疗上历来是肝胆外科手术上的难点。我科自2000年1月~2003年6月收治肝内胆石病348例,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218例,其中行肝叶或肝段切除手术120例,与同期未行肝切除98例比较,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78例,女134例,年龄20~69岁。多数患者有腹痛,畏寒发热及黄疸病史,48例无明显腹痛,72例无黄疸,44例曾行1次以上胆道手术,最多者达4次手术。左肝结石切除组80例,其中女68例,男12例;右肝结石切除组40例,其中女23例,男17例。未切除组98例中,51例为…  相似文献   

20.
祖国医学认为肝胆、脾胃同居人体中焦,在五脏六腑之中关系密切。早在《素问.玉机真脏论》就“比类取象”以肝木脾土及五行生克规律对其关系加以形象的说明:“五脏受气于其所生,传之于其所胜……,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金匮要略》进一步指出:“见肝之病,知肝传于脾,当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