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败丹黄灌洗液在围手术期鼻腔灌洗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RwNP)患者的手术愈后影响。方法选择90例2008年10月—2010年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CRwN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30例)。鼻内镜手术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同时采用鼻腔灌注抽吸装置进行鼻腔灌洗,治疗组采用败丹黄灌洗液,对照组给予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盐水,将药液在鼻腔保留15min。14天为1个疗程,第1个疗程,1次/3天;第2个疗程,1次/5天;第3个疗程及以后,1次/7天,随着时间推移,灌洗次数逐渐减少。分别对鼻塞、鼻漏、嗅觉障碍、头面部不适或疼痛4种临床症状进行VAS评分;鼻内镜检查采用Lund-Kenenedy量化评分法,评价息肉大小、黏膜水肿、瘢痕及鼻腔结痂情况,填写SNOT-20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调查。上述评估分别在术前及术后1.5、3、6个月进行,并在1年后对患者进行综合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1年后治愈率分别为79.25%和76.92%,总有效率为90.57%和84.6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鼻腔清洁时间及上皮化时间分别为(2.15±0.13)周、(9.17±1.67)周,早于对照组(2.65±0.15)周、(10.71±3.1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8周时治疗组治愈而结束灌洗22例,对照组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5、3个月VAS总分,及术后3个月单项评分,术后6个月、1年鼻漏评分均优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1.5个月鼻内镜总分和鼻黏膜水肿及鼻分泌物等单项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组术后1.5、3个月SNOT-20量表质量总分及五大指标积分较对照组积分减少(P<0.05)。结论败丹黄灌洗液鼻腔灌洗在鼻窦炎围手术期运用,能减轻术腔炎症反应,缩短术腔清洁时间,加快上皮化进程,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手术疗效,尤其在围手术期1.5~3个月,其治疗作用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和研究成人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治疗过程中应用参苓灌洗液鼻腔冲洗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将行成人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治疗的100例患者按照双盲对照原则进行分组,其中术后接受0.9%氯化钠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进行鼻腔冲洗的50例设为对照组,术后接受参苓灌洗液进行鼻腔冲洗的50例设为治疗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比较2组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1、3、6个月Lund-kennedy评分的差异,并评定综合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0%,对照组为6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结束时及治疗后1、3、6个月的Lund-kennedy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采用参苓灌洗液进行鼻腔冲洗,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在减轻局部炎症反应的同时增加分泌物的排出量,促进黏膜局部修复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吴媚玉  刘明红 《光明中医》2013,28(1):103-104
目的探讨辛灵灌洗液在鼻内镜术后应用的疗效。方法将我科10个月行205例鼻内镜术后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106例鼻内镜术后用辛灵灌洗液冲洗鼻腔+鼻内镜下换药。对照组99例行鼻内镜下鼻腔换药。结果治疗组术腔反应程度轻,痂皮消退快,术腔相对洁净,上皮化时间短。治疗组总有效率95.28%,对照组有效率84.85%,两组疗效差异显著。结论鼻内镜术后用辛灵灌洗液冲洗鼻腔,缩短了临床疗程,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冲洗对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鼻腔黏膜炎症及恢复的影响。方法:选90例慢性鼻窦炎行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冲洗,治疗组则进行中药冲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观症状评分、鼻腔黏膜炎性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EOS)数量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68.8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主观症状评分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鼻腔黏膜炎性细胞与EOS数量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降低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冲洗可有效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术后鼻腔黏膜炎症。  相似文献   

5.
贺兴  梁山 《河南中医》2008,28(5):65-66
目的:观察川芎茶调散灌洗液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行鼻内窥镜手术的80例(126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65侧),对照组40例(61侧)。两组患者术后均灌洗鼻腔,治疗组用川芎茶调散灌洗液灌洗,对照组用生理盐水灌洗,并定期行鼻内镜观察。依照许庚《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后术腔粘膜转归阶段的划分及处理原则》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术腔清洁时间及上皮化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光镜观察治疗组炎细胞浸润、水肿、息肉、病理性腺体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结论:川芎茶调散灌洗液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后病变粘膜有较好的综合治疗作用,可提高内窥镜鼻窦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五黄液鼻腔灌洗对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鼻黏膜纤毛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慢性鼻-鼻窦炎经鼻内镜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五黄液灌洗鼻腔治疗,对照组采用0. 9%氯化钠注射液灌洗鼻腔治疗。观察2组术前及术后1、3、6个月鼻黏膜纤毛传输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前及术后6个月,2组鼻黏膜纤毛传输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3个月,治疗组鼻黏膜纤毛传输速率较对照组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五黄液在促进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早期鼻黏膜纤毛功能恢复方面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玉屏风散对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炎症因子与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慢性鼻-鼻窦炎术后患者8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2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玉屏风散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78.5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CD4+、CD8+与CD4+/CD8+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所有患者IL-6、IL-8、CD4+与CD4+/CD8+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CD8+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屏风散对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其可能作用机制为玉屏风散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用激素对慢性鼻窦炎伴有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术后鼻腔组织形态变化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1月于林州市人民医院确诊为慢性鼻窦炎伴有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鼻息肉的患者104例,随机分组,都进行鼻内镜手术。观察组56例,对照组48例。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术后加用鼻用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术后鼻腔黏膜上皮化水平及3个月、10个月采纳多种染色法将筛前区的黏膜组织、术腔黏膜组织染色,以便评估杯状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浸润程度,上皮细胞受损的程度以及细胞外基质的堆积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鼻腔黏膜上皮化时间长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鼻腔上皮化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第3个月可查看上皮细胞受损状况,观察组患者0级和1级上皮情况高于对照组;黏膜下腺减少,杯状细胞数量增多。3个月后可观察到:观察组患者可明显观察到杯状细胞,对照组患者术后杯状细胞内部出现蓝色团状颗粒。观察组患者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浓度逐步降低,对照组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结论:将鼻用激素施加在慢性鼻窦炎伴有鼻息肉患者,使患者有较高生存质量,加快鼻腔黏膜组织的复原,避免息肉的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蒙西医结合治疗对子宫颈癌术后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及CD4+/CD8+的影响。方法:将60例子宫颈癌术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予奥沙利铂3周方案化疗。治疗组在奥沙利铂3周方案化疗基础上,给予蒙药新乌力吉—18治疗,每次化疗期间连用蒙药共21d。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病人化疗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4+/CD8+绝对值及比例情况同时比较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中性粒细胞、CD4+/CD8+均高于单纯化疗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症状积分明显降低,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蒙西医结合治疗能改善宫颈癌术后化疗相关症状,减轻化疗骨髓抑制,调节免疫状态,确保化疗顺利进行,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鼻内窥镜术后应用自拟清窍液进行鼻腔灌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施行鼻窦内窥镜术后患者120例采用贯序法按1:1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中药清窍液500 m L行鼻腔灌洗治疗;对照组则根据常规治疗原则用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mg)混合液进行鼻腔灌洗。两组灌洗疗程均为3个月,采用VAS主观症状评分、Lund-Kennedy内镜黏膜形态评分及鼻腔黏膜上皮化时间表,分别评价不同治疗阶段两组患者鼻腔黏膜的转归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VAS评分、Lund-Kennedy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鼻腔黏膜上皮转归时间亦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腔冲洗是鼻内窥镜术后综合治疗中的关键环节,术后应用自拟清窍液进行鼻腔灌洗能有效促进患者鼻腔黏膜的良性转归,加快鼻腔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片不同剂量对狼疮样小鼠部分免疫调节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不同剂量的青蒿琥酯对8~10周龄的狼疮样小鼠进行干预治疗8 d,观察其对狼疮样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表面CD4、CD8、CD54表达的影响。结果:青蒿琥酯片对狼疮样小鼠外周血CD4、CD8的表达有升高的作用,对狼疮样小鼠外周血CD54的高表达有抑制作用,以高剂量组最为明显。结论:青蒿琥酯片可调节狼疮样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抑制狼疮样小鼠的过度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AA患者外周血CD4 CD25 T细胞、CD4 CD25highT细胞的数量。结果:10例初治SAA患者外周血CD4 CD25 T细胞占CD4 T细胞的(6.23±1.82)%,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9.20 2.95)%(P<0.01),CD4 CD25highT细胞比例为(1.02±0.11)%,亦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43±0.41)%;10例造血恢复SAA患者CD4 CD25 T细胞和CD4CD25highT细胞比例分别为(8.92±1.22)%和(1.41±0.64)%,与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1)。认为 CD4 CD25 、CD4 CD25highT细胞水平与SAA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以及红细胞CD35、CD44、和CD62P分子的表达与正常人的差异和生物学意义。方法 静脉采集30例健康献血者和30例恶性肿瘤患者全血,ACD抗凝后离心,制备PRP和红细胞悬液,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血小板和红细胞CD35、CD44、和CD62P的表达情况。结果 肿瘤患者血小板CD35、CD44、和CD62P的平均荧光强度明显高于正常人,肿瘤患者红细胞CD35、CD44平均荧光强度明显低于正常人,红细胞CD62P和正常人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CD35、CD44和CD62P分子处于高表达状态,可能对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具有重要意义;红细胞CD35、CD44分子表达减少,和红细胞免疫功能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14.
大蒜素穴位注射对变应性鼻炎大鼠CD4、CD8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昌谋  李伟  尹改珍 《河南中医》2009,29(4):347-349
目的:观察大蒜素穴位注射对变应性鼻炎(AR)大鼠CIM、CD8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大蒜素穴位注射组、大蒜素肌肉注射组、生理盐水穴位注射组、模型组,分别予以相应治疗,观察相关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3个治疗组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模型组,且大蒜素穴位注射组最低;3个治疗组鼻黏膜切片CIM、CD8计数明显少于模型组,且大蒜素穴位注射组最少(P〈0.01)。结论:大蒜素穴位注射可以有效改善AR大鼠症状,达到治疗目的,且优于其他两组,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鼻腔局部异常升高的CD4、CD8含量,调整失衡的CIM/CD8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内异消癥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CD4+、CD8+T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将47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内异消癥汤高、低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均采用大鼠子宫组织自体移植手术制作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灌胃给药4周后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移植物局部CD4+、CD8+T细胞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低剂量组CD4+表达显著降低(P<0.05),高、低剂量组CD8+的表达强度降低更显著(P<0.01);高、低剂量组的CD4+/CD8+比值较模型组增高,低剂量组比值增高尤为明显;高、低剂量组之间CD4+、CD8+表达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内异消癥汤能改善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移植物局部组织免疫学变化,降低CD4+及CD8+表达,并有提高CD4+/CD8+比值的趋势,可能通过此途径达到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神阙、关元等保健穴施以隔药饼灸,观察对不同年龄人群机体CD系列的变化,探讨艾灸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机制。方法:将六味地黄丸中药物按方剂比例配伍,制成药饼,放置于神阙、关元、足三里(双)、脾俞(双)、肾俞(双)穴位上。将0.3 g圆锥形艾炷置于药饼上施灸,每穴灸3壮,隔日1次,共10次。分别在施灸前、后抽静脉血5 m L,观测CD3、CD4、CD8、CD4/CD8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青年组隔药饼灸后CD3、CD4、CD4/CD8均较灸前均升高,CD8较灸前降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隔药饼灸后CD3较灸前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CD4/CD8较灸前升高,CD8较灸前降低,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隔药饼灸后CD3、CD4/CD8较灸前均升高,CD8较灸前降低,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P0.05),CD4较灸略有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饼灸对3个不同年龄段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以中、老年组为显著,对不同年龄组作用机制亦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外周血CD4+CD28-T细胞、CD4+CD25+T细胞亚群在2型糖尿病患者及大血管病变患者的变化,探讨其在2型糖尿病及大血管病变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荧光标记技术和流式细胞仪,检测36例初诊2型糖尿病(单纯DM组)患者和28例糖尿病并大血管病变患者、20例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结果:DM并大血管病变组、单纯DM 组 CD4+CD28-T 细胞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 CD4+CD25+T 细胞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DM并大血管病变组CD4+CD28-T细胞高于单纯DM组(P〈0.05),CD4+CD25+T细胞低于单纯DM组。结论:机体细胞免疫异常在2型糖尿病及大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对冠心病患者的CD62P、CD42b进行检测以了解血小板活化水平,可作为冠心病早期诊断的一个客观依据,同时对冠心病患者的血小板活化程度进行动态观察,可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进展及预后判断,从而有利于临床的治疗.  相似文献   

19.
马红珍  倪桂宝  何灵芝  陈红波 《中医药学刊》2012,(8):1858-1860,I0007
目的:观察IgA肾病肾组织CD34、CD44的表达,及其与病理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将84例IgA肾病患者的肾组织按Lee氏分级分成Ⅱ级、Ⅲ级、Ⅳ级三组,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肾组织内CD34、CD44的表达,并观察病理分级与CD34、CD44表达的关系。结果:(1)CD34在IgA肾病患者肾组织内均有表达,主要分布在肾小球系膜区和系膜细胞,小管上皮细胞、间质和血管内皮细胞亦可见表达。随着增生性病理改变的加重,CD34的表达有增强。(2)CD44在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均有表达,主要分布在系膜细胞、新月体、小管间质损害区的小管间质细胞。随着硬化性病理改变的加重,CD44的表达有所增强。结论:IgA肾病患者肾组织内CD34、CD44均有表达,其表达强度分别与肾组织增生及硬化性改变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通心络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模型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对CD40及CD40L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雄性健康家兔,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通心络组.后两组家兔分别通过高脂饮食制备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给药处理前及12周后分别测定以下指标:(1)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浓度;(2)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比值及粥样斑块面积;(3)运用定量RT-PCR法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CD40及CD40L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和通心络组中,家兔的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通心络组又低于模型组(P<0.05);通心络组中,家兔的主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比值及斑块面积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与模型组相比,通心络组家兔外周血单一核细胞中的CD40及CD40L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通心络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可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下调CD40及CD40L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