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总结陈意治疗脾胃湿热证用药经验,临证中善用苦寒清热药佐苦温燥湿药清热除湿,注重调畅中焦气机,清热除湿消滞兼投并进。湿热证虚实夹杂,以实为主注重清热化湿,待湿热退再以健脾固本为治法。对脾胃湿热兼证的治疗,临证中做到用药与治法丝丝入扣。  相似文献   

2.
目的:系统梳理中医经典祛湿方剂的临床运用情况,探讨其遣方用药规律。方法:参照《中医方剂学》将中医祛湿法的燥湿和胃、清热祛湿、利水渗湿、温化寒湿及祛风胜湿五类,进行分类,共分成:化湿法、燥湿法、利湿法、胜湿法及渗湿法;其中化湿法细分为疏表化湿、清热化湿、解毒化湿;燥湿法细分为苦寒燥湿和苦温燥湿;利湿法细分为淡渗利湿、温阳利湿、滋阴利湿、清热利湿及温肾利水;胜湿法细分为祛风胜湿和活血胜湿。以法统方,分别检索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中医方剂学》和《中华医典》,检索出祛湿方剂,再以方剂名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三大中文期刊数据库,筛选出运用该类方剂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共检索出71 首经典祛湿方剂,来源于38 部中医经典,纳入现代文献456 篇,共涉及282 种疾病,共使用了122 味中药,药物总使用频次3 783 次。结论:梳理经典祛湿方剂,明确其来源出处及证治,了解其现代临床应用,掌握经典祛湿方剂的组方构造,对于明确湿病(证) 的病因证治研究,可充分挖掘经典祛湿方剂的现代应用,并将提供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探讨急性湿疹外洗方剂组方的规律,进而揭示近年来急性湿疹外治法中医的用药特点。方法:收集和整理近10 a治疗急性湿疹外洗方剂155首,将方中药物按功用分类,并做各单味药物的使用频率统计;同时归纳药物的五脏归经,各种治法的使用频次、配伍频次。结果:清热解毒药与燥湿止痒药是其主要部分或基本组成,外洗的治则以清热燥湿为主。结论:热邪与湿邪郁于肌肤为急性湿疹的首要病机,外洗方剂的组方原则多为清热化湿。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程门雪医案》的处方药物从用药范围、药性构成、功能组成等方面分析,得出其临证处方用药有以下特点:1.临证治疗以理气、化痰为主,佐以清热、解表、利湿;2.药味以甘、苦为主,药性寒、温并用;3.重视脾胃,兼顾心肝肺;4.临证谴药组方,温胆汤使用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凡是经祛除水湿为主组成,具有燥湿、利湿、化湿、散湿等作用,用以治疗水湿病症的方剂,统称祛湿剂。由于湿邪多与风、寒、暑、热等邪相合,故祛湿剂又分为燥湿化浊、清热利湿、利水化湿、宣散湿邪等五类。可见临床应用祛湿方剂时,应根据其所现证候,随证加减。现试谈祛湿剂之配伍体会如下,请予指正。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中国方剂数据库》中治疗瘀毒证的方剂药物组合配伍特点。方法:利用《中国方剂数据库》,运用主题词检索提取治疗瘀毒证的方剂,运用频次统计分析其高频药物,利用关联规则分析治疗瘀毒证的药物间配伍关系。从功效、主治、药对配伍等多角度探讨治疗瘀毒证的用药规律。结果:共纳入治疗瘀毒证方剂176首,涉及中药331味。在高频药物中,以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和清热药占比最高。关联规则显示,123首内服方剂中核心药物组合有32个,53首外用方剂中核心药物组合有17个,常用配伍有:理气药+活血化瘀药,开窍药+活血化瘀药+平肝熄风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杀虫止痒药,杀虫止痒药+活血化瘀药+化湿药。结论:《中国方剂数据库》收录治疗瘀毒证的方剂主要以清热解毒凉血药物为主,辅以活血、通经、止痛、理气、熄风、燥湿等药物,为临床应用活血解毒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李想 《光明中医》2014,(8):1611-1613
为了观察十二指肠溃疡的中药方剂用药规律,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临床研究方面文献资料的回顾性研究,对40则名老中医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医案的用药规律加以分析。结果显示:用药类别由高到低依次为理气药、活血止痛药、化痰祛湿药、消食药、止血药、温热药、清热药、制酸药;常用中药依次为陈皮、党参、半夏、白术、茯苓、姜、延胡索、乌贼骨等。根据使用药物的频数,可得知在总体上苦味降气药物和辛温发散药物多配合使用,其名为辛开苦降法。基础方剂为半夏泻心汤,香砂六君子汤。并根据临证加减,配合西药使用,可得良好疗效。且临床止十二指肠溃疡常多与胃溃疡同时发生,辛开苦降法同样适用,适宜协同使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慢性胃炎辨证论治的一般规律,运用方剂计量学方法对国内51篇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论文进行症状、证候和常用药物的统计分析,获取共识症状、易发证候、本病证候、基本证候、趋同用药和药物异证同治指数等指标数据,从而提出,慢性胃炎论治当以基本证候和本病证候为治疗目标,以行气活血为主,佐以清热、燥湿、益气、温中、养阴等治法而组方用药。  相似文献   

9.
何喆  张琦  翁家俊  王美君  陈浩 《中成药》2020,(5):1306-1310
目的 探讨《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痰饮方剂的用药规律.方法 统计《中医方剂大辞典》收录治疗痰饮的方剂及药物,查找其性、味、归经及功效,通过Microsoft Office Excel 2010、IBM SPSS Modeler 18.0、IBM SPSS Statistics 22.0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733首方剂,涉及中药305味,方中出现频率高于60%的中药为半夏、甘草、陈皮、茯苓、白术、天南星等16味,大多为化痰止咳平喘药,药性多温、寒、平,药味多辛、苦,归经多属脾、肺经.根据高频药物的关联规律分析,得到常用药对21对.通过数据挖掘,得到4组药物聚合组合、1组核心组方.结论 《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痰饮方剂的核心用药为半夏、陈皮、甘草、茯苓、白术等,核心方为二陈汤、四君子汤,组方思路以燥湿化痰、健脾行气、清热利湿、温阳化饮为主.本研究对当代中医治疗痰饮的研究与临床遣方用药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祛湿法是中医学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其分类尚无统一标准,不同分类治法不同。本文梳理历代文献,将十八种祛湿法进行六种分类,对临证治湿进行探析。据所客部位分为宣肺化湿、健脾化湿、淡渗利湿和分消三焦;据祛邪路径分为发汗祛湿、涌吐祛湿和通腑泄浊;据相兼邪气分为祛风胜湿、清暑化湿和清热利湿;据药物性味分为苦温燥湿、苦寒燥湿、苦辛通降和芳香化湿;据从化转归分为温阳化湿和滋阴化湿;据湿邪来源分为行气化湿和化瘀祛湿。六种分类有所交叉,一种祛湿法可从多角度进行分类。临证不可机械分割诸法,津液的化生、输布和排泄有赖于脏腑的共同协调作用,非孤取一脏一腑,施以一法一方即可。需细察脏腑内外,表里上下,唯有圆机活法,方可投之即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