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新疆职业人群布鲁氏菌病疫情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布鲁氏菌病 (以下简称布病 )是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引起的一种变态反应性和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传染病 ,患病牲畜的皮、毛、乳、肉、内脏以及流产分泌物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 [1 ] 。新疆是以羊种布鲁氏菌属、牛种布鲁氏菌属为主的布病疫区。据文献记载 ,新疆从 2 0世纪 5 0年代开始至 80年代初 ,为国内主要布病重疫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 ,新疆 89个县 (市 )、兵团 13个师 (局 )均有不同程度的布病流行。经自治区卫生、畜牧各级科研防治工作者不懈的努力 ,截止 80年代末 ,新疆布病的年发病人数从 2 0世纪 5 0年代的 185 0 0 0例下降为 890 0例 ,…  相似文献   

2.
布鲁氏菌病防治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主要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患病牲畜的皮、毛、乳、肉、内脏以及流产分泌物污染环境、水源、草场、乳、肉带菌等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1].新疆是以布鲁氏菌病属的羊型菌和牛型菌为优势种、型的农、牧区型和城市型布病疫区.新疆从20世纪50~80年代,是国内主要布病疫区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新疆80余县、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13个师均有布病不同程度的流行.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新疆布病疫情有所回升[2].  相似文献   

3.
新疆布鲁氏菌病疫情现状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主要由布鲁氏菌属的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变态反应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患病牲畜的皮、毛、乳、肉、内脏以及流产分泌物污染环境、水源、草场、乳、肉带菌等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1,2].新疆是以布鲁氏菌病属的羊型菌和牛型菌为优势种、型的农、牧区型和城市型布病疫区.新疆从20世纪50~80年代初,为国内主要布病疫区之一.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50年代证实有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流行,70年代达流行高峰.按卫生部、农业部制定的布病疫区判定标准,我省主要疫区县多集中在甘孜、阿坝自治州的大部分牧区,凉山和内地部分农区亦有少量流行.从80年代初开始,我省重点采取以畜间检疫、免疫、淘汰病畜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以来,人畜间布病疫情均明显降低,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间布病血清阳性率基本控制在0.10%左右,目前52个布病疫区县中达控制标准的18个,稳定控制的25个,但据监测及流调资料显示,进入90年代以后,我省人间布病疫情又有明显回升,并出现了一些新的流行趋势和特征.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布鲁氏菌病流行与防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在我省流行已久,自1956年有疫情报告以来,历年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布病疫区分布在全省7个地(市州)的52个县。防制工作大致经过两个阶段:60年代至70年代主要是开展疫情调查和防治试点工作。80年代以后,根据各疫区不同特点在畜间分别采  相似文献   

6.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齐齐哈尔市是布病老疫区,50年代曾广泛流行,80年代末基本控制,1990~1994年无新发病例报告。从1995年龙江县发生7例,1996年甘南县暴发13例以来,我市布病疫情死灰复燃,疫情逐年上升,疫区范围逐渐扩大,疫情形势十分严峻。为了摸清人间布病流行特征,制定防治对策,现将齐齐哈尔市1995~2007年布病流行动态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我国早在20世纪50~60年代就已广泛流行,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各县为布病流行中疫区,严重阻碍了畜牧业的发展并威胁着广大农牧民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8.
吉林省近年来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现状及加强防治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鲁氏菌病 (布病 )在吉林省建国前就曾广泛流行 ,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全省各县 (市、区 )都有布病发生 ,人间疫区 4 0 1个乡 (镇、场 ) ,畜间疫区 6 87个乡 (镇、场 ) ,是羊种布鲁氏菌为主 ,羊、牛、猪、犬种布鲁氏菌混合存在的疫区。吉林省的布病防治工作在技术措施上遵照“消除或控制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增强易感人群的免疫力”这一基本原则。但在增强易感人群免疫力方面 ,由于人用菌苗 (10 4 M)不仅保护期短 ,而且多次接种又能引起人体发生迟发性变态反应 ,会给健康人群带来一定的损害。因此 80年代以…  相似文献   

9.
2005~2006年布氏菌病全国监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传染病.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我国布病疫情曾得到较好控制,发病率一度低至0.02/10万左右,90年代中后期疫情开始回升,特别是2000年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部分省(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暴发和流行.我国曾经于1990年在农业部、卫生部共同领导下,在全国14个省(区)开展监测工作,设监测点15个.2005年中国疾控中心重新组织制定了<全国人间布鲁氏菌病监测方案>将布病纳入全国重点传染病监测工作.截止目前除西藏自治区外,其他省区均开展了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0.
克什克腾旗布鲁氏菌病4年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是半农半牧以牧为主的旗县 ,是布鲁氏菌病 (简称布病 )的历史疫区 ,经过几十年的以畜间免疫、检疫、淘汰病畜为主的综合性防治 ,人、畜间布病疫情基本得到控制 ,但是进入 2 0世纪 90年代后期 ,布病疫情有所抬头。为了掌握全旗布鲁氏菌病疫情动态 ,指导评价防治工作 ,1999—2 0 0 2年分别对全旗 2 0个苏木、乡镇进行了连续 4年的人、畜间布鲁氏菌病的监测工作 ,现将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监测范围及数量 在全旗 2 0个苏木、乡镇 (牧场 )范围内 ,设固定监测点 3个 ,每年监测 1次 ,其余为非固定监测点。每年轮…  相似文献   

11.
从50年代开始,哲里木盟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是以羊种布氏菌为主的流行区,70年代后牛布病明显增多,暴发流行时有发生,牛种菌分布范围日趋扩大,菌株毒力强,出现宿主转移,在哲里木盟布病流行病学中起到主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四川省50年代证实有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流行,70年代达流行高峰。按卫生部、农业部制定的布病疫区判定标准,我省主要疫区县多集中在甘孜、阿坝自治州的大部分牧区,凉山和内地部分农区亦有少量流行。从80年代初开始,我省重点采取以畜间检疫、免疫、淘汰病畜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以来,人畜间布病疫情均明显降低,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人间布病血清阳性率基本控制在0.10%左右,目前52个布病疫区县中达控制标准的18个,稳定控制的25个,但据监测及流调资料显示,进入90年代以后,我省人间布病疫情又有明显回升,并出…  相似文献   

13.
布鲁氏菌病监测与特异性实验监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0年代,英国在消灭人及牛的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年连续监测资料。70年代,澳大利亚和美国在执行根除布病计划时也是通过各种监测手段,获得了大量信息资料,然后采取各种防制措施。于1981年美国在“消灭布鲁氏菌病统一方法和条件”中,以立法的形式,将鉴定市场牛(MCI)的监测方法固定下来。在此亦应指出,国际上正式将布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相区别大约是始于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  相似文献   

14.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历史上该病在我国部分地区曾广泛流行。通过几十年的综合防治,我国的布病疫情在20世纪80年代末基本得到控制。但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期,布病疫情死灰复燃,某些地区疫情较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2000-2003年人间布鲁氏菌病疫情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河北省为布氏菌病老疫区,同国内有其它地区一样,80年代我省人间布病疫情稳定,90年代以后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近几年爆发点及发病人数逐渐增多,为掌握河北省布病疫情动态,给防治提供科学依据,现将2000~2003年的布病疫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九五”期间河南省布氏菌病疫情现状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人畜共患传染病,我省是以羊种布氏菌为主的农区型布病疫区[1、2]。60年代中至 70年代末,我省为国内布病重点疫区(1981年统计,全省有76个县市为布病疫区),经80年代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年发病例数由高峰时的 6 300余例降至 10例以下,绝大多数疫区县市达到了当时的部颁控制标准。但自90年代初,由于一些地区放松了对布病的防治,致使我省布病疫情出现回升,个别地区有潜在的流行苗头[3]。这对于我省的改革开放、经济振兴、小康工程乃至社会稳定,无疑是一大威胁。1 布病疫情现状 同…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全国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监测结果显示,布病疫情处于明显回升势头[1].为调查布病疫区飞行员病情,我们于2000年4月~2001年2月对某疫区飞行员进行布病抽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和畜牧业发展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白城市是布病的历史疫区,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曾出现多次暴发疫情,经过采取“检疫、免疫、捕杀病畜”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布病疫情基本得到了控制。进入上世纪90年代,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养畜业的  相似文献   

19.
自 6 0年代以来 ,四川省卫生与畜牧兽医部门密切协作 ,对全省不同地区的人群和家畜进行调查 ,按卫生部、农业部制订的布鲁氏菌病 (布病 )疫区判定标准 ,我省确定疫区县 48个 ,多集中在甘孜、阿坝、凉山等牧区、半农半牧区。80年代 ,由于防治措施落实到位 ,畜间 79%的疫区县疫情已经得到基本控制。但是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市场经济繁荣 ,畜牧业迅速发展 ,以往的布病防治措施和力度已跟不上新的发展形势的需要 ,我省疫情明显回升 ,某些地区又出现了严重的人畜布病爆发流行 ,布病对我省畜牧业发展和人民身体健康的危害依然存在 ,现就我…  相似文献   

20.
猪种布鲁氏菌病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鲁氏菌病(简称布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全世界有160个国家和地区存在人畜布病,分布在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和拉丁美洲。布鲁氏菌属包括6个生物种19个生物型。羊种布氏菌(B.militensis)3个生物型,牛种布氏菌(B.abortus)8个生物型,猪种布氏菌(B.suis)5个生物型,犬种布氏菌(B.canis)、绵羊附睾种布氏菌(B.ovis)和沙林鼠种布氏菌(B.neotomae)各1个生物型。我国除沙林鼠种布氏菌外,有5种12个生物型布氏菌存在和流行,以羊种布氏菌流行最严重,疫区面广,其次为牛种布氏菌和猪种布氏菌。80年代由于羊种菌引起布病逐步控制,牛种菌引起布病有相对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